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4至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学校 |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班级 |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号 |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适合的选项。
1、生物体(除病毒以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生物大分子物质
C、新陈代谢 D、细胞
2、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姓名 |
|
A、蛋白质 B、水 C、无机盐 D、糖类
3、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核酸 B、脂质 C、糖类 D、蛋白质
4、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下列哪组物质组成的
A、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B、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
C、氨基酸、葡萄糖、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A、没有DNA B、没有核糖体
C、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6、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B、与细胞的遗传有重要关系
C、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密切关系 D、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和免疫等有关
7、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一C00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一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
A、聚合 B、缩合 C、浓缩 D、凝聚
8、能与葡萄糖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的试剂是
A、碘液 B、苏丹III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9、ATP的分子式可以简写成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0、在下列物质中,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是
A、蛋白质分子 B、K+ C、水分子 D、葡萄糖分子
11、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H2O B、氨基酸
C、苯 D、CO2
12、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
A、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物质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C、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D、物质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13、下列哪项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A、高温 B、低温 C、过酸 D、过碱
14、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而不能催化其他物质的分解,这体现了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稳定性
15、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1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的物质是
A、氧气 B、丙酮酸 C、酒精 D、乳酸
17、下面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有氧呼吸才能释放二氧化碳
B、生物有氧呼吸过程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
D、氧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反应
18、当某种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妨碍细胞的呼吸,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那么,这种病毒很可能是作用于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19、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以满足生理活动所需
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0、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A、分裂期 B、分裂间期
C、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D、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正确关系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C、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2、细胞分裂的末期,细胞中都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A、真菌 B、植物细胞 C、病毒 D、动物细胞
2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2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指
A、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
B、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
C、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复制后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的增殖
B、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个体的潜能
D、细胞分化后能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26、科学研究发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会致癌,紫外线属于
A、综合致癌因子 B、物理致癌因子
C、化学致癌因子 D、病毒致癌因子
27、癌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A. 无限增殖 B. 形态结构变化 C. 易分散转移 D. 前三项都是
28、用显微镜观察,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1),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 B、2个 C、4个 D、32个
29、在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要用清水漂洗解离后的 根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染色 B、洗去染色液
C、使细胞分散开 D、使细胞固定
30、下列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8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
|
31、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5分)。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肽,各个氨基酸之间以 连接。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同。
|
(1)与图中⑥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______。
(2)与细胞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 ____。
(3)对细胞各种生理活动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在
[ ]____________处合成。
(4)CO2主要由图中的[ ] _________释放,所释
放的CO2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将扩散到[ ]
__________处被利用。
33、根据下面温度对酶催化效率影响的曲线回答(3分)
(1)在曲线中,由A点至B点,说明酶在一定的
温度范围内,催化效率随 。
(2)在曲线中,由B点至C点,说明酶的催化效
率达到 后,温度再继续升高,酶的催化
效率 。
34.在所有生物中,从细菌、霉菌一直到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在内,ATP都扮演能量的运
储者。它是借着细胞内养分的燃烧所形成,而后ATP被生物体用于合成细胞物质、肌肉
收缩、神经信息传递及其它多种生理反应,所以ATP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也就是说
凡需要能量,就必须使用ATP。下图为细胞内ATP与ADP互相转化的图示,回答问题:(5分)
(1) 在人体内,图中左侧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
右侧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
|
(2)在植物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源于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填写生理活动名称)
35.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6分)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B表示: 阶段。
(2)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 ;② ;③ ;
(3)C化学过程的名称是 。
(4)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36.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稻长期被水淹后,根会变黑腐烂,其原因是: 。
(4)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影响。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__的产物;由B到C,CO2的释放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_。
37.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6分)
(1)此图是表示 细胞有丝分裂 期的示意图。
(2)图中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3)此细胞的后一个时期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
(4)此细胞分裂完成后能形成 个子细胞。
38.构成细胞的生物膜是选择性透过膜,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以后
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4分)
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玉米粒②烧杯③记号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⑥量筒⑦红墨水
第一步: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和B。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个烧杯中玉米粒的着色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C | D | D | B | B | D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A | B | A | B | B | C | A | A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D | B | D | C | B | D | B | A | B |
二、 非选择题
31、(1)1 (2)五、肽键 (3)四、R基
32、(1)②高尔基体 (2)③液泡 (3)⑧核糖体
(4)④线粒体 ⑤叶绿体
33、(1)温度升高而升高 (2)最大/最高 下降
34、(1)细胞呼吸、生命活动、细胞分裂(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35、(1)暗反应 (2)① O2 ;② [H] ;③ ATP ;
(3)二氧化碳的固定
(4) CO2+H2O (CH2O )+O2
![]() |
或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36、(1)①②④ (2)粮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 (3)水稻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4)无氧呼吸 氧气含量增加,有氧呼吸
增强、 B点。
37、(1)动物、中 (2)4、8 (3)8 (4)2。
38、分别量取等量盐酸和清水倒入两烧杯。
向两烧杯分别放入等量玉米粒和适量红墨水。
在盐酸中的玉米粒变红,清水中的不变。
盐酸破坏了膜的选择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