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卷(生态系统练习)

2014-5-11 0:35:54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基础训练16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

1.在距海面200米以下的海域里,植物难以生存,原因是

A.海水压力太大   B.温度太低     C.阳光不能到达      D.氧气不足

2.作物种植过密会导致减产,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

A.因为同种作物个体间存在着种内斗争   B.因为种植过密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

C.因为种植过密易造成大面积倒伏     D.因为种植过密会阻碍空气的流通

3.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4.大多数动物生活的温度范围是

A.10-15°C     B.20-30°C     C.-5-45°C     D.-2-50°C

5.南方的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主要是由于

A.阳光太强     B.温度不适宜    C.雨水稀水     D.土壤质地不好

6.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蝌蚪能从肠道排出一种有毒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的增多,会抑制蝌蚪的生长和发育,使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竞争       D.共生

7.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有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间互助      B.种间斗争    C.种内互助     D.种内斗争

8.聚集成群的麝牛,如果遇到狼群,雄牛就围成一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A.种间互助     B.种内互助     C.共生       D.竞争

9.在地衣中,真菌与藻类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内互助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10.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构成是

A.非生物因素的阳光、水、温度等     B.生态因素

C.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因素         D.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1.牛吃草,草被消化道中的某些细菌和原生动物所分解。牛与这些微生物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互助       D.竞争

12.人们在夜间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农业害虫,是因为有一种因素与蛾类昆虫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这种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生活在白蚁肠内的厌气性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内的木质纤维素,若没有厌气性鞭毛虫,白蚁即饿死。以上三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是

A.共栖、共生、寄生           B.寄生、竞争、共生

C.寄生、共生、共栖           D.竞争、共生、寄生

14.成群的斑马可抵御猛狮的进攻,这属于

A.种内斗争     B.竞争       C.种内互助     D.捕食

15.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16.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共生    D.寄生和捕食

17.下列生物之间食物竞争最激烈的是

A.马和羊      B.蛙和鱼      C.狼和鹿      D.噬菌体和细菌

18.山地蝗为灰褐色,不易被鸟所食,一旦飞到草丛中,死亡剧增,原因是

A.山地蝗不适应草丛生活          B.草丛潮湿,传染病多

C.山地蝗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山地蝗改变了食性

19.下图表示A、B两种生物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文本框: 相对数量


A.捕食       B.共生       C.竞争       D.寄生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许多蚂蚁拖一只死苍蝇         B.赤眼蜂产卵于二化螟卵内

C.蝌蚪有自毒现象减少其数量       D.甲鱼吃小鱼

21.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分布起决定性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2.下列哪项不属于拟态

A.昆虫体色似枯叶            B.南美天蚕蛾幼虫体态,色斑似眼镜蛇

C.有的无毒蛇具有有毒蛇的鲜艳体色    D.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块

23.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C.变异是不定向的            D.现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24.某些虫媒花与给它们传粉的昆虫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种内斗争     B.定向变异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种内互助

25.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有(多选 )

A.一个池塘里所有的动物         B.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鲤鱼

C.一片麦田里所有的植物         D.一片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

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另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C.种群具有单独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2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多选)

A.群落是由许多同种的生物个体形成的

B.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

C.群落是生物在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总和

D.群落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28.在一个池塘里的鲤鱼中,年轻的个体较少,成年和老年的个体较多,这个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稳定型兼衰退型

29.社会性生活的蜜蜂,种群的性别比例类型是

A.雌雄相等     B.雄多于雌     C.雌多于雄     D.雌雄相近

30.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多选)

A.种群的性别比例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出生率             D.种群的死亡率

3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32.某生态系统地处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少得多,群落结构不如前者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这个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33.与草原的生活相适应,那里的动物在行为上大都具有的特点有

A.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              B.具有挖洞的习性

C.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              D.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

34.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温度、湿度           B.阳光、温度、空气

C.阳光、温度、盐度           D.阳光、湿度、温度

35.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

A.多细胞藻类    B.大型海藻     C.浮游植物     D.海带

3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消费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各级消费者

37.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分

38.动物中称作草食动物的是指

A.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B.直接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

C.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D.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

39.下列生物中,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

A.硝化细菌     B.枯草杆菌     C.蛔虫       D.草履虫

4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A.生产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产者和分解者

41.在水池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

A.浮游动物     B.小鱼       C.蓝藻       D.细菌

42.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

A.生产者      B.各级消费者    C.太阳能      D.化石燃料

43.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各级消耗者所同化的总量

C.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出来的总能量    D.太阳能的总量

44.进入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的途径是

A.化石燃料燃烧             B.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C.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45.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其变化特点是

A.逐级递减     B.逐级递增     C.基本恒定     D.有时增有时减

4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A.物质先循环能量后流动         B.能量先流动物质后循环

C.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无关

47.指出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阳光→植物→兔→狼          B.草→蛙→虫→蛇

C.鹰→鼠→草              D.草→羊→狼→虎

48.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细菌的分解作用

49.下列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最难维持的是

A.温带草原     B.北极冰原     C.热带雨林     D.温带森林

50.在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比全部消费者所占有的能量

A.多        B.少        C.相等       D.大约相等

5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它们形成的营养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A.A→B→C→D              B.A←B→C

                               

                        D

C.A→B→C                D.A→C→D

                           

    D                    B

5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53.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要设法使能量多贮存在

A.森林的草被中             B.森林的木材中      

C.森林的蘑菇中             D.森林中的各级动物中

54.在生态系统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mol的氧气,则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并被利用的能量最多是

A.1255千焦     B. 2510千焦    C.2870千焦     D.5740千焦

55.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为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A.W1>10W2     B.W1>5W2      C.W1<10W2     D.W1<5W2

56.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寄生牺牲和捕食者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目            D.对生态演变进行限制

57.下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成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合


①草    ②树   ③昆虫    ④兔    ⑤鸟     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58.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菟丝子      B.蘑茹       C.狼        D.雌蚊

59.在某一营养充足的湖泊中,有许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荡舟游览,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吃浮游生物的鱼        D.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

60.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会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的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61.对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多选)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动态平衡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恒定

C.随着生产者数量增加或减少,消费者的数量也增加或减少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动态平衡

6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的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分解者                D.营养结构

63.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平衡的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湖泊       C.寒温带针叶林      D.农田

64.使生态平衡受到影响或破坏的因素有(多选)

A.火山爆发     B.水旱灾害     C.地震、台风       D.人类活动

65.我国黄土高原原有茂密森林,后来变成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掠夺式开发

C.长年干旱               D.森林火灾

66.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

67.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猛禽,雷鸟的种群数量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仍保持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68.在下列实验中,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

A.平均水温低于20,珊瑚无法生存     B.比目鱼在越冬场所集群,互相积垒在一起

C.青蛙钻到淤泥下冬眠              D.非洲肺鱼在自制的泥茧中夏眠

69.下列植物中,能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碳的有

A.杨树       B.银杏       C.丁香       D.美人蕉

70.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大

A.25倍       B.50倍       C.75倍       D.100倍

71.城市绿化常采用圆柏、法国梧桐等树种,这主要是考虑它们能

A.调节气候     B.制造氧气     C.过滤尘埃     D.杀灭细菌

72.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

A.天池       B.东北虎      C.原始森林     D.自然生态系统

73.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

A.猫熊及其自然环境           B.金丝猴及其自然环境

C.斑头雁及其自然环境              D.自然生态系统

74.我国的下列动物中,属于世界特有的珍贵动物有

A.扬子鳄      B.金丝猴      C.丹顶鹤      D.猫头鹰

75.我国的下列植物中,属于世界特有的珍贵植物有

A.银杉和银杏    B.金钱松      C.红松和落叶松   D.珙桐

76.评价一个国家环境的好坏,主要指标之一便是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多少平方米的

A.耕地面积     B.绿色面积     C.造林面积     D.草原面积

77.保护和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捕鱼               B.适时有计划捕鱼

C.捕捞小鱼               D.适时放养小鱼并饲养单一品种

78.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白熊毛色纯白;生活在热带的树蛙具有暗棕色带蓝点斑点,很醒目;蜂兰的花瓣与雌黄蜂外表相近。这四种现象分别为

A.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B.拟态、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C. 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D.保护色、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79. 分析内蒙草原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 草原上大量的蝗虫与羊的关系是       (      )

(2) 狼和羊的关系是              (       )

(3) 无计划繁殖羊群反而会减产,其原因是    (      )

(4) 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和羊的关系是       (       )

A 种内竞争   B  寄生   C  共生   D 种间关争   E 捕食     F 防御

80.下列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

A 竹节虫与竹枝梢相似和黄蜂有黄黑相间的斑纹

B 螽斯体色与丝瓜藤叶相似和黄蜂有黄黑相间的斑纹

C 晰蜴的体色周围的草相似和凤蝶的鲜艳色彩

D 斑马的斑纹和蝮蛇(一种毒蛇)土灰色的体色

二、简答题

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           ;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          环境。

2.研究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                  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生态因素包括      因素和        因素两大方面。

5.生物因素是指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的          。非生物因素包括     、       、和    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

6.阳光对植物的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阳光能影响动物的                   等。

7.温度能够影响动物的                

8.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             

9.种间关系是指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                        等。

10.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11.一种生物     在另一种生物的           ,从那里吸收       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寄生。

1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       的现象。

13.本世纪60年代以来                         等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同       的研究密切相关。

14.将大小两个草履虫放在同一个容器里培养,结果如图,请回答

(1)这两种草履虫生活在      里,由于争夺             而发生斗争,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2)从图中可知适者是             ,不适者是   

(3)适者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斗争的性质由     转变为    

文本框: 数量

 

 

 

 

 

 


15.把蚜虫培养在连续光照或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产生的个体大多没翅,把蚜虫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这个实验说明阳光影响动物的    

16.种群是指在一定           内的                  ,它具有                      等特征。

17.种群密度是指              内某种群的      数量。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18.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具有          个体数目在        中所占的比例。出生率是指种群在          内的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在              的个体数。

1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          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的总和。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      上的配置状况,包括         结构和         结构。

20.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成    ,可减少水分的散失,茎      且含有叶绿素,既能进行     ,又能        , 这是对沙漠    的适应。

21.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      ,它的特点是     ,能够对敌害起到      的作用。

22.某些生物的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     的状态,叫拟态,它是某些生物在        过程中形成的。

23.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        中,经过长期的        而逐渐形成的     特征。

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     上的适应,并不是      的,     的适应,这就是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25.在蝗虫稻叶,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这条食物链中,共有    个营养级,其中次级消费者是    

26.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       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         ;消费者对于植物的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     分解成    

2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地球上的      及其     

28.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            内,在    之间以及       与      之间,通过            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29.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两大类。

30.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     ,群落的结构     ,种群的       和群落的     能长期处于      的状态。

31.草原上的植物以     植物为主,也有少量的    。草原上       目动物特别多,几乎都过着    的生活。

32.农田生态系统是     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       的作用非常突出,动植物种类    ,群落 的结构    

33.海洋中的植物以     为主,数量      。海洋动物的许多种类主要集中生活在水深不超过      米的水层。

3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动物分布在     的水层。湖泊中的植物一般分布在      区和水的          。。湖泊中的动物分布在         水层

35.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       的植物,也有     的动物,还存在着很多的     生物。

3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37.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按照它们的      来区分的,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                       

38.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                                   等;生产者主要地指       ,消费者包括          ;分解者主要是指         生活的微生物。

3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   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      关系,叫做食物网。

40.在蝗虫吃稻叶,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这条食物链中,共有       个营养级,其中次级消费者是    

4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       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           ,消费者对于植物的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         分解成       

4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43.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一部分通过生产者的      作用被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      出来,还有一部分被              摄入体内。

44.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      被消耗,一部分用于                 等生命活动。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而     到环境中。

4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会越来      。由第一营养级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       的能量能够流动到第三营养级,也就是说,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传递率大约为    

4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            的部分。

4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             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      。这种物质循环又叫做          

4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      的,运动是     的,不是          的;而物质循环则可以在              之间      地出现,      地流动。

49.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     ,它在无机环境中以             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50.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碳的                   等有机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此进入        中。

5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随着           而进行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是通过               形成统一体的。

52.生态系统发展到       ,它的                  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       ,也就是说,它的             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          ,这种     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53.生态平衡之所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因为它的               总是处在           过程中。生态平衡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              的能力。

54.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    越单纯,       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就越容易被破坏。生态系统的      越复杂,食物链中              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的能力就越大,               越容易维持。

55.使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或破坏的因素,包括          和          两类。人们对森林          ,在草原上     ,或者       等,都会造成植被的破坏。植被在         、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消费者来说,植被既是    的来源,又是提供             的场所。

56.工厂排放的                         等物质,农业上大量使用              ,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而使       遭到破坏。

57.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仅能够           ,还能使鸟类动物的      增加,使生态系统建立起    ,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58.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的     不合理,自然资源的    不合理。因此,要保护环境,一方面要     污染,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        

59.森林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除了能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以外,还有                       

60.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好坏时,往往把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多少平方米的      作为主要指标之一。

61.一个较大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       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的         就比较优越。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       ,本世纪末力争达到    

62.草原是       的重要生产基地,还是一些野生动物的      地,还有             和防止土地           的作用。

63.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等方面。为了持续地利用草原,更好地发展畜牧业和保护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我们必须     草原资源,建立合理的        ,根据草场的生产力,合理确定      ,防止        。

64.我国有陆栖脊椎动物      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   ;我国有鱼类     多种,占世界鱼类种数的      左右。

65.到1993年底,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     处。

66.右面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的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    ,流经

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

和小鱼的关系是      

(4)若所有的海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的数目

    ,水藻的数目     ,淡水虾的数目       。

   

(5)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海鸟每增加1千克,需消耗生产者的有机物至少是     千克。

(6)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哪一顶会随着发生(  )

A.水藻大量减少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海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7)图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67.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

中A为     ,B为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

现的,图中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图中C→B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

分则以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的形式存在。

(5)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

68.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在一定时间内的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C是自养生物,请分析回答

文本框: 数量


(1)这个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营养结构可能是    

(2)A和B的关系是     ,B和C的关系是    。种群     可能是草食性动物。

(3)如果A生物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从而使其     能力受到影响。

69.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含有   

条食物链。

(2)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和狐,结果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其原因是           

(3)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狐重新大量繁殖,生态系统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70.下图是1990年梅托斯提出的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这个模型显示(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粮食必然     。(2)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     ,并使人口死亡率       。(3)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文本框: 水平


 注:①自然资源   ②粮食    ③人口    ④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