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科单元测试生物选修本第五章(B卷)

2014-5-11 0:37:10下载本试卷

高三理科单元测试生物选修本·第五章(B)

命题:肖保和(原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生物研究室主编,中学高级教师)

(本卷包括5小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成分

含量

NaNO3

3 g

K2HPO4

1 g

KCl

0.5 g

MgSO4·7H2O

0.5 g

FeSO4

0.01 g

(CH2O)

30 g

H2O

1 000 ml

青霉素

0.1万单位

1.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
  A.单细胞     B.无核膜     C.二分裂生殖    D.对抗生素敏感
2.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  )
  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培养基的分装 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⑥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
3.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                       (   )
  ①培养罐的大小 ②接种量的大小  ③培养基的多少 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4.能为发酵工程提供菌种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目的基因转移
  C.动物细胞融合          D.聚乙二醇处理大肠杆菌
5.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烧的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本卷包括3小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6.(18分)右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

(2)依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生长因子是   

(4)如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加入   

   ,除去        

7.(16分,除说明处外,每空2分)用锥形瓶为容器,以分批培养的方式制备一种酶,产酶菌种为一未定菌种。培养时,取250 ml锥形瓶四个,分别装入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后,用接种环取细菌进行接种,然后放在28 ℃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该细菌的生长规律如右下图所示:

(1)(4分)该曲线为微生物的       曲线,请写出该曲线中产生酶最多的时期是[ ]        期,此菌开始合成诱导酶的时期是[  ]       期。从生存斗争角度考虑,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  ]_________期。

(2)在38h曲线变化说明此菌种进入了[  ]           ,此期的特点为           

                        

(3)从[BC]段进入[CD]段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工业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产品,需延长[ ]________________期,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在上述四瓶中,第一瓶培养8h,第二瓶培养18h,第三瓶培养30h,第四瓶培养40h,则第       瓶可作为种子扩大培养。

8.(16分)Ⅰ.在做细菌培养的实验时试管加棉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实验过程中有两次对接种环烧灼,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带菌培养基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完毕后应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_______等项目。

Ⅱ.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菌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菌就按一定的方位准确“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见图示),均匀涂抹在A2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首先是细菌出现______________的原因。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

(2)实验中所用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型。

(3)如果B1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理科单元测试

生物选修本·第五章(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B  5.B

二、非选择题:

6.(18分)(1)液体;选择 (2)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 (3)(CH2O);无 (4)琼脂;伊红—美蓝;青霉素

7.(16分,除说明处外,每空2分)(1)群体生长;[BC]稳定;[OA]调整;[BC]稳定 (2)衰亡期[CD];细菌的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活菌数目急剧下降,细胞出现多种形态,甚至畸形,释放代谢产物等 (3)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改变;[BC]稳定;PH,溶氧,转速 (4)二

8.(16分)Ⅰ.防止杂菌污染,保证透气良好;挑取菌种前,接种后;致病菌用高压蒸气灭菌,非致病菌加热后倒掉;所接菌种,接种日期,接种者姓名

Ⅱ.(1)基因突变;选择  (2)异养需氧   (3)对A中的细菌进行人工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