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考数学试题 - 正文*

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及答案(天津卷.文)

2014-5-11 0:13:20下载本试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数学(文史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      V柱体Sh

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    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k次的概率                h表示柱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16       (B) 8;       (C) 7        (D) 4

  (2)已知,则(  )

(A) 2b>2a>2c;    (B) 2a>2b>2c;    (C) 2c>2b>2a     (D) 2c>2a>2b

(3)某人射击一次击中的概率为0.6,经过3次射击,此人恰有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A)       (B)       (C)       (D)

(4)将直线2xyl0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圆x2y22x4y0相切,则实数l的值为

(A) 3或7      (B) 2或8    (C) 0或10      (D) 1或11

(5)设为平面,为直线,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6)设双曲线以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为焦点,其准线过椭圆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  )

(A)       (B)       (C)       (D)

(7)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则;②若正整数满足,则;③设为圆上任一点,圆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时,圆与圆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3

(8)函数yA(sinwxj)(w>0,xÎR)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式为 (  )

(A)

(B)

(C)

(D)

(9)若函数在区间内恒有f(x)>0,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    

(C) (0,¥)           (D)

(10)设f(x)是定义在R上以6为周期的函数,f(x)在(0,3)内单调递增,且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3对称,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A) f(1.5)<f(3.5)<f(6.5)          (B) f(3.5)<f(1.5)<f(6.5)

(C) f(6.5)<f(3.5)<f(1.5)          (D) f(3.5)<f(6.5)<f(1.5)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2)已知的夹角为,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此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较短的一条的长度为__________

(13) 如图,PA⊥平面ABC,∠ACB=90°且PA=AC=BC=a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___.

 (14)在数列{an}中,a11,a22,且N*)则S10__________

(15)设函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16)在三角形的每条边上各取三个分点(如图)以这9个分点为顶点可画出若干个三角形若从中任意抽取一个三角形,则其三个顶点分别落在原三角形的三条不同边上的概率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求sina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若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且满足(n3,4,…)

(Ⅰ)求c的值;

(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斜三棱柱中,,侧面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为,E、F分别是棱的中点

(Ⅰ)求与底面ABC所成的角

(Ⅱ)证明∥平面

(Ⅲ)求经过四点的球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

某人在一山坡P处观看对面山项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及所在的山崖可视为图中的竖线OC,塔高BC80(米),山高OB=220(米),OA=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且点P在直线l上,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a,试问,此人距山崖的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ÐBPC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mÎR,设P是方程的两个实根,不等式

对任意实数Î[-1,1]恒成立;

Q:函数在(-¥,+¥)上有极值

求使P正确且Q正确的m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抛物线C的方程为,过抛物线C上一点P(x0,y0)(x0¹0)作斜率为k1,k2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A(x1,y1)、B(x2,y2)两点(PAB三点互不相同),且满足

(Ⅰ)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Ⅱ)设直线AB上一点M,满足,证明线段PM的中点在y轴上

(Ⅲ)当1时,若点P的坐标为(1,1),求ÐPAB为钝角时点A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2005年高考文科数学天津卷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D

C

B

A

D

B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210; (12); (13); (14)35; (15)(2,1)È(1,2); (16)

三、解答题(共76分,以下各题为累计得分,其他解法请相应给分)

(17)解法一:由题设条件,应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得

,即                                  ①

由题设条件,应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得

                                ②

由①和②式得

因此,,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解法二:由题设条件,应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得

解得  ,即

可得

由于,且,故a在第二象限于是

从而

以下同解法一

(18)解:(Ⅰ)解:由题设,当时,

由题设条件可得,因此,即

解得c=1或

(Ⅱ)解:由(Ⅰ),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c=1时,数列是一个常数列,即 (nÎN*)

这时,数列的前n项和

时,数列是一个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 (nÎN*)

这时,数列的前n项和

           ①

①   式两边同乘,得

      ②

①式减去②式,得

所以(nÎN*)

(19)解:(Ⅰ)过平面,垂足为

连结,并延长交

于是与底面所成的角.

,∴的平分线.

又∵,∴,且的中点.

因此,由三垂线定理

,且,∴

于是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

(Ⅱ)证明:设的交点为,则点的中点.连结

在平行四边形中,因的中点,故

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Ⅲ)连结.在中,由于,则

,故.由已知得

又∵平面,∴的外心.

设所求球的球心为,则,且球心中点的连线

中,.故所求球的半径,球的体积

(20)解: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直线的方程为,即

设点的坐标为,则()

由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由直线到直线的角的公式得

()

要使达到最大,只须达到最小.

由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时上式取等号.故当最大.这时,点的纵坐标

由此实际问题知,,所以最大时,最大.故当此人距水平地面60米高时,观看铁塔的视角最大.

 (21)解:(Ⅰ)由题设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得

+=-2,

所以,

Î[-1,1]时,的最大值为9,即£3

由题意,不等式对任意实数Î[-1,1]恒成立的m的解集等于不等式的解集由此不等式得

     ①

或        ②

不等式①的解为

不等式②的解为

因为,对时,P是正确的

(Ⅱ)对函数求导

,即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

若D=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的符号如下:

(-¥,)

(,+¥)

+

0

+

因为,f()不是函数f()的极值

若D>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且的符号如下:

x

(-¥,)

()

(,+¥)

+

0

-

0

+

因此,函数f()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D>0时,函数f()在(-¥,+¥)上有极值

因为,当时,Q是正确得

综上,使P正确且Q正确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È

(22)解:(Ⅰ)由抛物线的方程()得,

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

(Ⅱ)证明:设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为

①②

 
和点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于是,故 ③

④⑤

 
又点和点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将⑤式代入④式得

于是,故

由已知得,,则.  ⑥

设点的坐标为,由,则

将③式和⑥式代入上式得,即

所以线段的中点在轴上.

(Ⅲ)因为点在抛物线上,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由③式知,代入

代入⑥式得,代入

因此,直线分别与抛物线的交点的坐标为

于是

为钝角且三点互不相同,故必有

求得的取值范围是

又点的纵坐标满足,故

时,;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