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综合试卷 - 文科综合试题 - 正文*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二次摸拟考试

2014-5-11 0:37:52下载本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二次摸拟考试

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 140)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A.①美国②澳大利亚③南非宗   B.①加拿大②印度尼西亚③中东

C.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    D.①美国 ②新西兰  ③西欧

4.若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5~6题。

5.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

6.根据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

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

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

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

下图是某城市1966 ~ 1996年发展示意图,读下面两幅图,回答7~8题。

7.左图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总人口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道路网密集

8.某房地产商欲开发左图中EF沿线房地产,预先调查了沿线地价,右图中能正确反映EF沿线地价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用能的供需矛盾。科学预测风向和合理城市规划能有效缓解“热岛”现象。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城市地域形态不利于缓解“热岛”现象的是

A.集中式      B.组团式      C.条带式    D.放射式

10.下列城市建筑格式中,既利于建筑物前后采光,又利于夏季海风送爽的是

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特色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一科技材料记载可能出自

A.《诗经》  B.《墨经》  C.《春秋》  D.《周易》

1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位于今天的

A.安徽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14. 秦和西汉前期,中央政府中的“太尉”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管理朝廷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5.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在这次战争中,英军损失了一百八十五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次战役可能发生在

A.广州虎门  B.浙江定海  C.上海吴淞   D.江苏镇江

16. 王安石变法与戊戌变法,都注重培养支持变法的人才,他们采取措施相似之处是

  A.新办学校,制造变法舆论   B.改革科举制,改试策论

C.废除明经诸科,增设明法科  D.废除八股,设经济特科

17.右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在1930年所作,它揭示了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奄奄一息的生存状况。其中“扇子”是指

A. 象征衰微的国力    B. 欧洲列强的侵略势力

C. 民族工业萎缩衰败   D. 中国各阶层爱国口号

1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从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时代是指

A.提倡维新改革,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 

B.反对专制集权,宣传君主立宪的时代

C.主张推翻清朝,进行社会革命的时代 

D.批判复古逆流,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19.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 中华民国二十年    B.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C.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D.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20.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占领上海,国民党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C.解放军纪律严明是夺取胜利的保证 D.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

21. 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流行语”或“口头禅”。如果将下列词汇按其流行的时间先后排列,排在第二的是

A.大跃进  B.改革开放  C.上山下乡  D.三反五反

22.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

A.使用蒸汽的都是英国人  B.英国人首先发明蒸汽机

C.蒸汽机都是英国人制造  D.蒸汽机是英国人的自豪

23.前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文中的“暴虐”是指

A. 阶级斗争和宗教迫害 B.宗教迫害和国际侵略

C. 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已达1万亿美元,引起世界瞩目。据此回答24~26题

24.对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的影响,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B.增强调控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

C.提高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的能力

D.增加我国的贸易顺差,促进经济的增长

25.一国外汇储备作为支付手段,如果其额度过低,则不能满足对外贸易需要,如果额度过高又使部分可用作投资的资产闲置。由此可见,对我国外汇储备额度要

A.坚持发展的观点       B.坚持适度的原则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26.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左右,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出国留学和旅游的费用将有所降低②能够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

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④减轻进口原料和能源的成本负担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风险,但中国的老百姓忌讳谈及风险,忌讳谈及发生了意外怎么办,所以人们会主动购买银行证券产品,却很少主动购买保险。这说明

A.客观事物对意识影响巨大 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总是落后于客观实际

28.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体,有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下列名言中与之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9.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手机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现象说明

A.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B.生产决定消费

C.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D.价格影响商品的供求

30.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这是反思中国多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这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事物处在永恒的变化发展之中   D.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31.国有独资的中国银行整体改制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国家股占67.49%,中国银行目前已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构建的现代股份公司治理架构。中国银行改制为股份制银行能够

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③实现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的目标④提高中国银行的运行和管理的效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近年来,符合都市人回归自然心态的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红火起来。据此回答32~33题

32.都市人利用双休日或长假到田野山庄过农家生活,都市周边农户也适时推出农家乐服务项目接待城里人。这表明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生产对消费起决定性作用 ④我国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火热起来的假日旅游,推动着私人轿车的增加,人们携带的手机照相机的功能不断更新,都市人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给我们的思考是

①人们享受性消费的比重在增大  ②人们商品性消费在增大

③人们生存消费的比重在增大  ④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停止发展,消极地保护环境,那样永远摆脱不了低水平的生活。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是虚假的,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35.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 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0)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6.(20分)读南亚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从甲至乙的地势变化特征。

(2)图中a、b二大城市的主要功能是          ,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的是A国三大著名的工业区。近年来,对该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工业区是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国①、②两大工业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简要说明①工业区整治方向。

37.(16分)读“我国人口再生产的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_____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从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1995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并与1975年前曲线连接起来。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人口自然增长率%

1.19

1.42

1.43

1.05

38.(32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并据此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材料四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个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2)概括材料四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并据此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主主义(5分)

材料五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小组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3)据材料五指出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1分),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6分)

39.(32分) 材料一

A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构成

种植业

投资收入(注)

劳务收入(注)

2002

6500

1200

2000

2300

2003

7200

1300

2500

3400

2004

8000

1380

3500

3120

:投资收入为兴办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经济。劳务收入为进城务工和出国打工收入。该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以家政、缝纫、建筑行业为主。

材料二

A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构成(元)

工资收入

非工资收入

2002

18000

15000

3000

2003

22000

16000

6000

2004

26000

17000

9000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国家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等年收入平均构成。非工资收入主要指奖金、福利等。2004年该地区下岗职工年收入平均为7200元,在职职工收入为12000元,公务员年收入为25000元,电信、电力、银行等垄断行业员工的年收入人均为5—10万元。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6分)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怎样一个社会问题? (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怎样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0分)

40.(6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⑴ ⑵两小题:

⑴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8分)

⑵图乙中的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12分)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材料二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连河湖滩地也被辟为耕地。……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湖被淤被垦,最终引起环境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 

 ——《中国通史》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村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请回答:

⑶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值得借鉴的地方?(6分)

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对此有何认识?(10分)

⑸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四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七大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五 

两税合并,被视为我国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外企主要优惠税率是15%,内企税率是33%。税制改革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产业优惠为主”原则,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农业等成为优惠重点。由于条件成熟,目前是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最好时机。

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并回答问题:

⑹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8分)

⑺结合材料五,从唯物辩证法发展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及时出台《企业所得税法》的道理。(12分)

试题答案

⒈D ⒉D ⒊C ⒋D ⒌D ⒍D ⒎C ⒏D ⒐A ⒑A ⒒B

12. B 13. C 14. C 15. D 16. B 17. A 18. D 19.C 20.C 21. A 22. D 23. D

24. D  25. B 26. D27. C 28. C 29. D 30. B 31. C 32. B 33. D 34. B 35. B

36.(1)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地势最高;中间为恒河平原,最低;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较高)(3分)

(2)政治文化中心(首都)(1分)  政治因素(1分)

(3)③(2分)

(4)①重工业为主(1分),②轻纺工业为主(1分)。   ①工业区整治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少而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1分);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各行业平衡发展;积极发展现代交通,建设完善的高速运输网络(1分);发展科技,增大投入(1分);防治污染,整治环境等(1分)。

37. (1)1960年  三年自然灾害

(2)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3)

38.答案要点: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2)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互联系,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入世界,加入WTO等。从21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

注:此答案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部符合此答案。考生也可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

39 (1)材料一说明#地区农民在最近3年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主要是投资收入和劳务收入增长较快.在农民收入构成中!种地收入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表明种植业收益较低.投资收入的增长表明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在不断发展.劳务收入多数是农民从事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材料二说明 A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主要是工资外收入增长较快.同时行业收入差距偏大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 A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不解决将会影响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科技,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之路,实现种田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要继续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实施城镇化战略,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打工收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解决收入分配悬殊问题,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关注弱势群体;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垄断行业的分配行为.要严厉地惩治腐败;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

40.(60分)

⑴ 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8分)

⑵ ①地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生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畜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12分)

⑶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政在得民”,给农民土地和时间,宽刑薄税;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们安居乐业。(6分)(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相应给分)

⑷ 原因:战争连绵不断;人口增长造成土地过度开垦。(4分)

  影响:环境恶化,水患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4分)

  认识:坚持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分)

⑸ “与水争地”或“围湖造田”。(2分) 

原因:人口过剩,无地可种,盲目“圈水造田”。(2分)

⑹ ①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并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变化。(4分 )②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体现了党中央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既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的实际,又把握了社会实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并适时进行调整,使主观与客观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7) ①事物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2分)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实现发展。(2分)要抓住最有利时机,实现两税合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2分)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2分)要通过两税合并,引导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