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综合试卷 - 文科综合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2014-5-11 0:37:5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2007/12/2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l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表示1867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2题。

 

图1

0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02、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图2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3—4题。

03、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A.盐碱地的治理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04、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下图中阴影甲、乙、丙、丁表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阴影E 、F 、G 、H 表示世界和我国四个工业区,回答5—6 题。

 


05、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商品率高 B.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C.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丁地区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06、有关以上四个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E 是传统工业区                   B.F 是新兴工业区

  C.G 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D.H 的区位优势是海运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

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

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

回答7---8题。

07、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A.台湾    B.广东  

C.广西    D.福建

08、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的差异   

D.消费水平的差异

09、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动车组车次

始发站

终点站

开车时间

终到时间

D21

北京

长春

07:15

13:31

D201

南昌

长沙

08:00

11:15

D584

宝鸡

西安

11:11

12:23

D776

深圳

广州

11:18

12:28

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 广州(23°00′N,113°13′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

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11、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

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化繁荣的主要表现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

12、2008年是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之前已向全

世界发布了本届奥运会会徽。本届奥运会会徽由

“京”字组成,体现我国哪一时期统一的文字: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秦国

13、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着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东晋的“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       B、顾恺之      C、王羲之      D、柳公权

14、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的,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据此回答15--16题。

15、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奶奶的话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运动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下列对“近代化”内涵的正确理解是:

①生产力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②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

③政治上由封建专制过渡到民主共和  ④经济上由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一使苦难的中国望见了曙光,回答18---19题。

18、24集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感情经历曲折、磨难

C、他从一创业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的影响

19、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之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鸦片战争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和阶层为了实现中国的民主政治,进行了一系探索。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书刊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一段缩影,当中能体现中国“政治过渡”的文献是:

A 、《海国图志》   B、《民报》  C、《资政新篇》  D、《新青年》

21、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

A、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     B、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

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

22、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革命”转变到“和平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党和政府正确认清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教益

D、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益

23、2007年是邓小平逝世十周年,在中国“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更想邓小平。”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A、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充满想象力”

D、邓小平是伟大的理论家和政治家

24、随着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的推进,上海市民用上新疆的天然气,江苏游客乘火车可直达“日光城”,华北人喝上长江水,这些多年的梦想正变成美好的现实。四大工程的建设

    A.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B.反映了市场对经济资源的调节作用

    C.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表明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5、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32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4万亿元    B.4.4万亿元       C.2.4万亿元       D.8万亿元

2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是:

①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②要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

③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

④必须按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农作物生产规律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增值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课征的流转税,其最大优点在于销项与进项环环相扣、征管相对便利。从经济学角度看,征收增值税                 

①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③可以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④有利于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

A.消费水平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就高,所以“幸福”,相反则“痛苦”

B.适度消费,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因此结局是“幸福”;超前消费,因此结局是“痛苦”

C.消费类型影响人们的心理,享受资料消费使人“幸福”,物质资料消费使人“痛苦”

D.消费结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所以“幸福”,相反则“痛苦”

30、《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制度建设  ②是逐步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③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④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  ②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③坚持与时俱进  ④综合履行了国家各项职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代王令的这首《晚春》诗体现了

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②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应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省份经济空间格局对经济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域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一些省区也尝试着区域经济合作。从省份经济走向区域经济     

    ①是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意味着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

    ③能够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④有助于增强整个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4、为保障安全顺利,“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设计了多种故障模式,以便应对各种紧急情况。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指导我们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35、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使用“人均”的提法。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几年的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确定的,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只要能保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每年6%以上,就能完成这一伟大目标。(我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每年10%以上)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发展的观点   ④静止的观点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36、(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⑴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4分)

⑵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6分)

材料二: 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

⑶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      。(2分)妈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4分)

37、(20分)读“我国南方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主要规划了三大块基地,请在括号中填出相关字母。(6分)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   )       

休闲旅游基地                (   )       

工业协作配套基地及商贸物流基地      (   )  

⑵简述建设工业协作配套基地及商贸物流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⑶本区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在土地利用中对于基本农田必须重点保护,为什么?另外在本区土地开发利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又是什么?(8分)

38、(32分)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吸收世界文明、日益丰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白马寺      图二  云冈石窟         图三 胡旋舞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定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陈达凯等《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三:

材料四:“老公在读MBA,儿子在看NBA。”“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

                          -摘自网友语录

结合材料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历史信息?4分

(2)明代由外国引进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泰西水法》等。分别指出上述事物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3)指出材料二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9分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10分

(5)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3分

39、(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1)材料一反映了政治常识中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1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0分)

40、(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5年10月12日7点28分的空间天气预报:太阳风暴活动背景平静,地球磁层扰动较小。空间天气预报指的是90公里以上外太空的天气预报。空间天气主要是监测太阳耀斑和高能粒子暴。

 
  材料二: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成功发射,在距地面约343千米高度约飞行77圈,于10月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顺利着陆。圆满完成太空之旅。此次执行任务的全球海上测控通信网,由4艘远望号测量船构成。其分布位置如下图。

(1)请叙述图中卫星发射场建立的区位条件 (6分)                      

(2)飞船选择在图中B处着陆的原因是:(4分)                             

(3)南半球三艘测量船为什么都选择南纬30°附近,而不选择南纬40—60°海域广阔

的位置?(4分)

 

(4)材料中的空间天气会有哪些变化,并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6分)

材料三:1962年,在中央财经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周恩来高兴地插话说:“可以写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与会人员都齐声喝彩。

⑸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6分)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周恩来的对联为什么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齐声喝彩?(4分)

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写一个简短的结束语。(6分)

材料四:中国必须登月的七大理由: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月球是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促进深空探刚、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平台、推动经济发展。开发月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他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促进工业的发展与提升。如美国研制和发射“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时,就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阿波罗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来5美元的效益。

材料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关起门来独自发展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无疑是必然的选择。但历史也一再证明,尖端技术从来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⑺结合材料四谈一谈我国启动“嫦娥工程”的经济意义。(10分)

⑻结合材料五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0分)

08届高三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1-35、(140分)

地理答案:BDBAC  D BBDD B

历史答案:CCBCD  CCACB  BB

政治答案:CBCCA  BACDB  BA

36、(16分)

⑴科技水平高;        经济基础雄厚。

⑵甲区域:原料和燃料;    乙区域:市场。

⑶文化扩散;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河流交汇的位置;  海上多风浪。

37、(20分)

⑴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B); 休闲旅游基地(C);工业协作配套基地及商贸物流基地(A)(6分)

⑵这里有机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居民点多,劳动力丰富。(4分)

⑶农产品:水稻、淡水鱼;(4分) 基本农田是农民的生存命根;基本农田是确保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料,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又是种植业的重中之重。(4分)保护生态平衡。(2分)

38、(32分)

⑴历史信息:建筑、雕塑、乐舞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佛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4分

⑵影响:粮食总产量大提高;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介绍外国水利技术,有利于国人了解世界。6分

⑶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3分

   特点:侧重社会政治思想学习;学习外来文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不同的政治派别有不同的思想主张;从学习西方到学习俄国。6分

⑷新变化:政府主导,全面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学习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市场经济;进入信息时化;外来文化融入人民日常生活。10分(写到五点即可得满分。)

⑸认识: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先进文明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吸收世界文明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3分

39、(32分)

⑴①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

②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党和政府的关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⑵①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②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⑶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构建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决民生问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有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40、⑴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晴天多;人口稀少,交通较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6分)

⑵地表开阔平坦 ;干燥少雨 人口密度小(4分)

⑶纬度高,西风强盛,海况不好。(4分)

⑷太阳黑子、耀斑等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影响地面的大气变化,无线电短波通信及地球磁场变化等。(6分)

⑸①50年代末“左”倾错误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受挫。(6分)②60年代初,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4分)③周恩来用生动的语言阐明了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核心内容。(4分)

⑹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或者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分)

⑺我国启动“嫦娥工程”的经济意义有:①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②促进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和尖端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可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能掌握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把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④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我国的产业层次。⑤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10分)

⑻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要依靠我们自己,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发、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合作与独立自主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将发展与合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