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单元复习

2014-5-11 0:28:05下载本试卷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单元复习

1.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________;(2)弹簧的倔强系数________;

(3)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________。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2悬挂在天花板上,下面还拴着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1,托住下弹簧的端点A用力向上压,当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mg/2时,弹簧1的下端点A上移的高度是多少?

3.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是球心,碗的内表面光滑。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有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m2.当它们静止时,m1m2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30°角,则碗对两小球的弹力大小之比是(  )

A.1∶2  B.∶1  C.1∶   D.∶2

4.如图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N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则(  )

A.砖间摩擦力为零      B. N越大,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重  D. 两砖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m,A、B一起沿固定的、倾角为α的斜面C匀速下滑,已知A、B间和A、C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μ1、μ2。求C对A的摩擦力f1和B对A的摩擦力f2

7.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

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  )

A.只受重力

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8.如图所示,质量为m1=0.4㎏的物体A与质量为m2=2㎏的物体B叠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B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已知A、B总保持相对静止,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g取10 m/s2)

求:(1)则A、B间的摩擦力为多少?

(2)拉力F为多少?

9.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具壁AB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状态,并保持静止,则该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P可能只受一个力   B.P可能只受三个力

C.P不可能只受二个力  D.P不是受到二个力就是受到四个力

10.如图所示,将轻绳的一端拴住质量为m的物块,并将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吊着质量为M的物块,且mgsinθ>Mg,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在物块m上再叠加一个小物体,物体系统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则(   )

A.绳的拉力一定增大  B.物块m所受的合力不变

C.斜面对物块m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物块m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11.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物体A可能不受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B.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A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θ

D.水平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为Fsinθ

12.如图1-5所示,光滑小球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OA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则:  [   ]

A.小球对板的压力增大

图1-5

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小球作用于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D.小球对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所受的重力

13. 如图所示,轻绳OA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 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水平横杆MN上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图中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环与横杆的静摩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它们的变化情况是: [   ]

A.F逐渐增大,f保持不变,N逐渐增大

B.F逐渐增大,f保持增大,N逐渐不变

C.F逐渐减小,f保持减小,N逐渐不变

D.F逐渐减小,f保持增大,N逐渐减小

14.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2所示,B端固定,OB始终保持水平,A端水平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OA 绳拉力增大 B.OA 绳拉力减少

C.OB 绳拉力减少  D.OC 绳拉力增大

15.如图所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M受绳拉力为T,水平地面对M的摩擦力为f,M对地面压力为N,滑轮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当把M从(1)位置移到(2)位置时,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N,f,T均增大  B.N,f增大,T不变

C.N,f,T均减小  D.N增大,f减小,T不变

16.直角劈形木块(截面如图8)质量M=2kg,用外力顶靠在竖直墙上,已知木块与墙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成正比,即fm=kFN,比例系数k=0.5,则垂直作用于BC边的外力F应取何值木块保持静止。(g=10m/s2,sin37°=0.6,cos37°=0.8)

17.(13分)物体A质量为m=2kg,用两根轻绳BC连接到竖直墙上,在物体A上加一恒力F,若图11中力F、轻绳AB与水平线夹角均为θ=60°,要使两绳都能绷直,求恒力F的大小。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19.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3)作用力F为多大?

20.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并画出A、B的受力分析图。取g=10m/s2,sin37°=0.6,cos37°=0.8。

参考答案:

1.由胡克定律当x=0,弹簧处于原长L0=10cm;由图当弹簧伸长或压缩5cm时,f=10N,k=200N/m;f=10N。

2.解:A点上升的高度等于弹簧2和1缩短的长度之和。A点上升,使弹簧2仍处于伸长状态时,弹力减小了mg/2,弹簧2比原来缩短⊿x2=mg/2k2,弹簧1的弹力为mg/2,压缩量为⊿x1=mg/2k1

所以⊿x=⊿x1+⊿x2=mg(1/k1+1/k2)/2。

A点上升,使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时,向下的弹力mg/2,压缩量⊿x2=mg/2k2,所以弹簧2总的压缩量⊿x/=⊿x2+mg/2k2=3mg/2k2。弹簧1上的弹力为mg+mg/2,⊿x1/=3mg/2k2

x= 3mg(1/k1+1/k2)/2。

所以弹簧1的下端点A上移的高度是⊿x=mg(1/k1+1/k2)/2,或3mg(1/k1+1/k2)/2。

3.B  4.AD  5. A

6.把A、B作为整体考虑,它沿斜面匀速下滑,C对A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N=(m+M)gcosθ,f12N=μ2 (m+M)g。隔离B,B受A的摩擦力f2是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f2= f2=mgsinα

7.B

8.解:(1)对A分析           (2)对B分析:


9. D  10.BD 11.C 12.BD  13.B  14. A   15.B

16.若木块刚好不下滑,Fsin37°+kFNcos37°=Mg,解得F=20N

若木块刚好不上滑,Fsin37°=Mg+kFNcos37°,解得F=100N,所以取值为20N<F<100N。

17.解: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必须F1≥0,F2≥0,再利用正交分解法作数学讨

  论。作出A的受力分析图,由正交分解法的平衡条件:

  Fsinθ+ F1sinθmg=0 ①  FcosθF2F1cosθ=0 ② 

  解得,F=mgsinθF1,③   F=F2/2cosθ+mg/2sinθ,④

  两绳都绷直,必须F1≥0,F2≥0,

  由③⑤得F有最大值Fmax=23.1N 

  由④⑥得F有最小值Fmin=11.6N,

所以F的取值为11.6N≤F≤23.1N。

18.解: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N-(M+m)g=0,F=f,可得N=(M+m)g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N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乙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NB.cosθ=mg,  NB.sinθ=F,解得F=mgtanθ.

所以f=F=mgtanθ.

19.

                                    

20.A、B的受力分析如图    


对A应用平衡条件

  Tsin37°=f1=μN1    ①

  Tcos37°+N1=mAg    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N1=

f1=μN1=30N

对B用平衡条件

F=f1+f2=f1+μN2=f1+μ(N1+mBg)

=2 f1+μmBg=60+0.5×20×10

=16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