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次声波和超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机械波、电磁波都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C.单摆的振幅增大,其周期也增大
D.当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激烈
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4.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C.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正检验电荷,它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D.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线的方向
5.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6.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1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N,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0.1,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
A.3N B.4N
C.5N D.6N
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也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
8.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房的高度H(重力加速度g已知)
A.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B.石子下落的时间
C.石子下落最初1s内的平均速度 D.石子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
9.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波的频率可能为3.75Hz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s
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70m/s
D.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10.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甲、乙两人站在小车左、右两端,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必定大于甲的速度
B.乙对小车的冲量必定大于甲对小车的冲量
C.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
D.甲、乙的动量之和为零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F将B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这时突然撤去F,关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撤去F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D.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3
1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恰好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物体冲过C点后仍升高h
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
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
D.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
三、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4分)某一工人用一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2)(4分)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0,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F-x图象,可能是下图中_______图正确(其它操作都正确)
(3) (4分) 若图中提供的x0、x1、F1、F0均作为已知量,则根据正确的图象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_________________。
14.(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左图中、……),槽间距离均为。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右图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右图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四、计算题,共8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4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0.10kg,小物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点到斜面底部B点的距离L=0.50m,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小物块滑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求:(sin370=0.6,cos370=0.8,g=10m/s2)
(1)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2)BC间的距离;
(3)若在C点给小物块一水平初速度使小物块恰能回到A点,此初速度为多大?
16.(14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点的加速度大小.
(2)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h2.
17.(14分)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电量的正电荷,a、b是AB连线上的两点,其中Aa=Bb=L/4,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0从a点出发,沿直线AB向b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n>1),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2)O、b两点间的电势差UOb;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18. (14分)如图所示,小球A从半径为R=0.8米的1/4光滑圆弧轨道的上端点以υ0=3m/s的初速度开始滑下,到达光滑水平面上以后,与静止于该水平面上的钢块B发生碰撞,碰撞后小球A被反向弹回,沿原路进入轨道运动恰能上升到它下滑时的出发点(此时速度为零)。设A、B碰撞机械能不损失,g取10m/s2,求:
(1)小球A刚滑上水平面的速度;
(2)A和B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19.(16分)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1)若让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L1。
(2)若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2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L2。
20.(16分)如图所示,有一内表面光滑的金属盒,底面长为L=1.2m,质量为m1=1kg,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盒内最右端放一半径为r=0.1m的光滑金属球,质量为m2=1kg,现在盒的左端给盒施加一个水平瞬时冲量I=3N·s,(盒壁厚度、球与盒发生碰撞的时间和能量损失均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金属盒与金属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的瞬间速度多大?
(2)金属盒能在地面上运动多远?
(3)金属盒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
答案:
1-6:CBBADD;
7-12:CD,ABD,AC,BC,BD,CD
13: 6.170,C,F1/(x1-x0)
14(1)斜轨末端水平,A板水平,插槽P0P,垂直斜轨并在斜轨末端正下方;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2)使记录纸上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小球在水平方向实际运动的距离.(3)图略
15(1)4m/s2 (2)0.8m (3)2m/s
16(1) (2)
17(1)2E0/mgL (2) -(n-0.5)E0/q (3)(2n+1)L/E
18(1)5m/s (2)1:9
19(1)v12/2μg (2) v22/2μg- v22/2a0
20(1)1m/s (2)9/8m (3)1.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