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物理第五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一 | 二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总分 |
|
|
|
|
|
|
|
|
|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垒球落地时的动能等于飞行过程中重力对球做的功
B.垒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垂直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场强较小处,电荷在该处的电势能也较小;
B、 电荷在场强为零处的电势能也为零;
C、 在场强相等的各点,电荷的电势能必相等;
D、 在选定为零电势的位置处,任何电荷的电势能必为零.
3.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5㎏和mB=4㎏,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开始时两物体之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不栓接),并用细线将两物体栓接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细线剪断,则两物体将被弹簧弹开,最后两物体都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弹簧弹开两物体以及脱离弹簧后两物体的运动过程中,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在弹簧弹开两物体以及脱离弹簧后两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在两物体被弹开的过程中,A、B两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两物体一定同时停在地面上
4.一带电粒子沿下图中AB曲线穿过一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满足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有( )
A. 粒子一定带正电
B. 粒子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 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少后增大
D.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沿倾角为θ的斜面加速下滑,并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A与B之间、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μ1mAgcosθ
C、μ2mAgcosθ D、mAgsinθ
6.如图六所示,小物体A沿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B.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7.如图4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负点电荷一定位于M点左侧
B、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D、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量大小逐渐减小
|
A.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减小
B.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增大
C.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减小
D.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增大
9.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用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 ( )
|
|
B.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
C.F1做的功与F2做的功相同
D.F1做的功比F2做的功多
10.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的挡板上,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一带正电的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A点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与弹簧粘在一起,在斜面上做简谐振动。在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3.0J,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5.0J,则在这段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 ( )
A.当弹簧的弹力等于mgsinθ时,小球动能最大
B当小球的速率等于零时,小球的机械能一定最大
C.从C到D小球动能增加量大于2J,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D.从C到D小球动能增加量大于2J,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下
11、(11分)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实验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弹簧,其劲度系数也不同。某中学的探究学习小组从资料中查到: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材料和形状有关。该学习小组想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度的关系,现有A、B、C、D四根材料和粗细完全相同仅长度不同的弹簧。
(1)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和理论推导,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甲同学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长度成正比,同学乙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长度成反比,甲、乙有一位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填序号)。
A.分析与论证 B.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猜想与假设 D.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2)为验证甲、乙谁的看法正确,可通过实验完成,实验器材除上述弹簧,已知质量的几个钩码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探究学习小组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数据记录表 (g=10m/s2) 2007.11.25
原 长 | 砝码质量 | 弹簧长度 | 弹簧伸长量x | 弹簧劲度系数K | |
弹簧A | 10.00cm | 0.3Kg | 13.00cm | 3.00cm | 100N/m |
弹簧B | 15.00cm | 0.1Kg | 16.49cm | ||
弹簧C | 20.00cm | 0.2Kg | 24.00cm | ||
弹簧D | 30.00cm | 0.1Kg | 32.99cm |
请完成上述表格,从实验表格中得出的结论为:
。
12、(1)(6分)左下图7中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细小金属丝外径D的刻度示意图,其对应的读数是 mm。右下图8中是用游标卡尺测某物体宽度L的刻度示意图,其对应的读数 mm.
| ||||
| ||||
(2)(7分)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9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10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
②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
13.(12分)如图9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若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取g=10m/s2)
(1)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若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则B C的距离为多大?
位置 | A | B | C |
速度(m/s) | 2.0 | 12.0 | 0 |
时刻(s) | 0 | 4 | 10 |
14. (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粗糙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压缩后静止在A处,释放后在弹力的作用下获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求:
(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
15.(15分)如题图所示,电荷量均为+、质量分别为和2的小球A和B,中间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速度V0匀速上升,某时刻细绳断开。(不计两球间的静电力)求:
(1)电场的场强及细绳断开后A、B两球的加速度;
(2)当B球速度为零时,A球的速度大小;
(3)自绳断开至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量为多少?
16、(15分)气象卫星通常设置在极地轨道上,也叫极地卫星。其轨道倾角(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运行中始终通过两极点的上方。随着地球自转,这种卫星正对地面的经线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它的星下点轨迹可以覆盖整个地球,是观测整个地球的最合适的轨道。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地面上同一物体在两极处的重力与在赤道处重力之比为,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公转的影响)
(1)如果气象卫星是在近似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高度为,求它的运行速度;
(2)求地球自转的周期T;
(3)如果气象卫星是在椭圆的轨道上运行,求该卫星相邻两次通过地球赤道上的同一地点的上方所需的时间。
17.(1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表面光滑,乙车上表面与滑块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一根通过细线拴着且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固定在甲车的左端,质量为m=1kg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0=10J,弹簧原长小于甲车长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细线,求:
⑴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⑵滑块P滑上乙车后最终未滑离乙车,滑块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取g=10m/s2)
18、(16分)如图12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板距d=0.04m,两板间的电压U=400V,板间有一匀强电场。在A、B两板上端连线的中点Q的正上方,距Q为h=1.25m的P点处有一带正电小球,已知小球的质量m=5×10-6kg,
电荷量q=5×10-8C。设A、B板足够长,g取10m/s2。试求:
(1)带正电小球从P点开始由静止下落,经多长时间和金属板相碰?
(2)相碰时,离金属板上端的距离多大?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D | ACD | BD | C | ACD | BCD | AC | AB | CD |
11.(1)乙 (2分) C (2分) (2)铁架台、刻度尺 (2分)
原 长 | 砝码质量 | 弹簧长度 | 弹簧伸长量x | 弹簧劲度系数K | |
弹簧A | 10.00cm | 0.3Kg | 13.00cm | 3.00cm | 100N/m |
弹簧B | 15.00cm | 0.1Kg | 16.49cm | 1.49cm | 67.1N/m |
弹簧C | 20.00cm | 0.2Kg | 24.00cm | 4.00cm | 50N/m |
弹簧D | 30.00cm | 0.1Kg | 32.99cm | 2.99cm | 33.4N/m |
(3) (填表3分,结论2分)
结论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度成反比。
12、(1)1.105mm(3分),30.75mm(3分)
(2)①1.50(4分)
②1.20(3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同样给分)
13解:(1)从A到B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
① (2分)
代入数据解得:ΔE =9100J (2分)
(2)人与雪橇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②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③ (2分)
由②③ 得:140N (1分)
由动能定理得: (2分)
代入数据解得:36m (1分)
14.(12分)
解析:物块到达B点瞬间,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 2分
┈┈┈ 1分 解得:----------1分
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等于物块获得的动能,所以有 ----2分
(2)物块恰能到达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所以: ┈┈ 2分
物块从B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 2分
解得: ┈ 2分
15题(15分)解:(1)因A、B整体向上匀速运动,对整体则有:
2qE=3mg 得电场强度E=3mg/2q (2分)
线断后,A、B两球的加速度设为aA、a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Eq-mg=maA aA=( Eq-mg)/m= g/2 方向向上 (2分)
2mg - Eq =2maB aB=( 2mg - Eq)/2m= g/4 方向向下 (2分)
(2)将A、B作为一个整体,受合外力为零,由动量守恒得:
3mV0=mVA+0 得线断时A球的速度VA=3 V0 (3分)
(3)对B球:V0- aBt=0 线断到B球速度为0经时间t=4V0/g (1分)
两球的位移分别为;SA== SB== (2分)
电场力对两球做的功W=EqSA+ EqSB=Eq(+)=15m V02 (2分)
两球机械能的增量为15m V02 (1分)
16、(15分)
解: (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得:
(3分)
∴ (2分)
(2)设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根据题意,质量为的物体在两极处和在赤道处的重力分别为:
(1分)
(1分)
又已知: (1分)
而又有: (1分)
解得: (2分)
(3)当卫星相邻两次通过地球赤道上同一地点的上方时,必须满足:时间应为地球自转的半个周期的整数倍时,即
() (2分)
由上各式联立可得: () (2分)
17.(16分)⑴设滑块P滑上乙车前的速度为v,对整体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有:
mv-2MV = 0 (3分)
E0=mv2/2+2MV2/2 (3分)
解之得v = 4m/s V=1m/s (2分)
⑵设滑块P和小车乙达到的共同速度v′,对滑块P和小车乙有:
mv-MV = (m+M)v′ (3分)
(3分)
代入数据解得: (2分)
18、(16分)(1)设小球从P到 Q需时t1,由得
(s) (3分)
小球进入电场后其飞行时间决定于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ax,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以求出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2。应有
(2分)
(2分)
(2分)
由②③④式,得
(s) (2分)
所以,运动总时间 (s) (2分)
(2)小球由P点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始终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
(m) (2分)
相碰时离金属板上端的距离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