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08级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2014-5-11 0:29:19下载本试卷

08级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就越显著

2.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能量耗散现象。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无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加以利用。下列关于能量耗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守恒

  B.能量耗散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只是能量的转化有方向性

  D.待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可消除能量耗散现象,实现第二类永动机

3.关于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在介质内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B.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C.波长等于横波中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间的距离

  D.波长等于纵波中疏部与密部中央之间的距离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它们的半径均为r,分别带电+q和+5q,当它们在真空中相距为d(两球心间的距离,且d>>r)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若将这两个球相接触后,放置在间距为原来一半的位置,这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

  A.5F            B.1.8F            C.7.2F           D.9F

5.关于物体动量和动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

  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

  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

6.将电源与一滑动变阻器连成闭合电路,当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时:

  A.一定是电源输出电流最大时           B.一定是电源输出电压最大时

  C.一定是电源供电效率最大时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一只电炉的电炉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相同,都为R,设通过的电流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电动机正常工作)

  A.电炉与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相等         B.电炉与电动机的发热功率相等

  C.电炉与电动机两端电压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如图所示,两根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上、下两根细线的拉力分别为TATB,现在使AB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线的拉力分别为,则

  A.            B.

  C.            D.

9.冰车原先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匀速滑行,若一人在冰车上先后向前和向后各抛出一个沙包,两沙包质量和对地速度大小都相同,沙包都抛出去之后,冰车的速度与原来相比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P向右移动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L1变暗,L2变亮,L3亮度不变

  B.L1变暗,L2变亮,L3变暗

  C.L1变暗,L2变暗,L3变暗

  D.L1变亮,L2变亮,L3变暗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共18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超导体在温度降到临界温度时,其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B.纯净半导体的电阻比掺有微量杂质的半导体电阻小

  C.温度降低,半导体电阻的阻值减小

  D.光照变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12.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与电路中的结构有关

  B.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C.电源电动势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D.电源电动势等于外电路接通时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

13.如图所示是利用静电计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面叙述中符合实验观察结果的是

  A.b板向右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

  B.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

  C.b 板不动,在ab间插入一块绝缘介质板,静电

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

  D.紧靠b板在ab间插入一块金属板,静电计指针

偏转角度变大

14.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15.图中的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ab的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何处电势能较大

16.电热毯、电饭锅等是人们常用的电热式家用电器,他们一般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如图为某种电热式电器的简化电路图,主要元件有电阻丝R1R2和自动开关S

A.S闭合处于加热状态

B.S断开处于加热状态

C.S闭合处于保温状态

D.S断开处于保温状态

三、填空和实验题(每空2分,画电路图4分,共30分)

17.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两点,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A点所受的电场力要比它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      ,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要比它在B点的电势能    

18.甲、乙两个滑冰者质量分别为48kg和50kg,甲手里拿质量为2kg的小球,两人均以2m/s的速度在冰面上相向滑行,不计冰面的摩擦力。甲将球抛给乙,乙再将球抛给甲,这样抛接若干次后,乙的速度变为0,则甲的速度为      

19.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当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20A 和1.96V。把滑片滑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40A和1.92V。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20.质量为m=2kg的小球从距泥潭表面5m高处自由落到泥潭中,小球整个过程中所用时间为1.8s(设泥潭足够深)。小球刚到泥潭表面时的动量是        ,泥潭中的淤泥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是       

21.有一只满偏电流Ig=10mA、内阻Rg=400Ω的电流表G,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     Ω的分压电阻,该电压表的内阻为    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应并联一个     Ω的分流电阻。

22.右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3.有一只小灯泡上标有“3V 0.1A”字样,现在要通过测量多组对应的U、I值,描绘这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15KΩ) 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2Ω) D、电流表(量程0~0.2A,内阻10Ω) E、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1A) G、电源(直流4V) H、电源(交流3V) I、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选出本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填序号),在本实验中测得的灯泡的电阻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2)画出实验电路图

四、计算题(24题10分,25题12分,共计22分)

24.设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射入木块深度为d。求:

(1)子弹和木块最终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是多少?

(3)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25.如图所示。为一示波管的示意图,阴极和阳极间的加速电压为U1,偏转板y1和y2间的偏转电压为U2,两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L2,偏转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1,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设初速为零,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经阴极和阳极间加速后,又经偏转电场作用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上。求

(1)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动能是多少?

(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向角为多少?

(3)P点到荧光屏中心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A  4. C  5. A  6. D  7. B  8. B  9. A  10. B

二、多项选择题

11. AD  12. BCD  14. AC  15. AB  16. BCD  17. AD

三、填空和实验题

17.大  小      18.O    19. 2V 0.2Ω    20.20kg·m/s  45N

21.600  1000  1.34   22.2.302~2.304(均给分)

23.(1)ADEGI  偏小

  (2)见右图

四、计算题

24.解:①由动量守恒可知:mv0=(M+m)v   (2分)

                   (1分)

②由能量守恒可知:     (2分)

                          (1分)

③对木块由动能定理可知:      (2分)

                                  (1分)

25.解:①由动能定理知:eu1=Ek−0                  (1分)

Ek=eu1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