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08级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

2014-5-11 0:29:21下载本试卷

08级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

14.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C. 球所受弹力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值

D. 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值

15.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中张力为T1,将绳子一端由B点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绳子中张力为T2;再将绳子一端由C点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再次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3,绳子中张力为T3,不计摩擦,则:

A.θ123  B.θ1<θ2<θ3

C.T1>T2>T3   D.T1=T2<T3

 
16.

1,3,5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O=5kgm/s,PBO=7kgm/s,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PA、PB可能是    :

  A.PA=6kgm/s,PB=6kgm/s

  B.PA=2kgm/s,PB=10kgm/s

  C.PA=8kgm/s,PB=4kgm/s

  D.PA=-5kgm/s,PB=17kgm/s

1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两物体B此时的速度为10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则A追上B用的时间为:

   A. 6s       B. 7s

  C. 8s       D. 9s

18.由地面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园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卫星动能为Ek。如果发射的这颗卫星匀速园周运动的半径是2r,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增大      B.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增大为2Ek

C.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减小为    D.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减少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x=0处的质元           B.x=1m处的质元 

  C.x=2m处的质元           D.x=3m处的质元

20.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至少做N次圆周运动,当它第(N-2)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是7 m/s;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是5 m/s,则小球在第N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一定满足:

A.v>1m/s     B.v=1m/s    C.v<1m/s   D.v=3m/s

文本框: 21.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三个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项端下滑到底端C、D、E处,三个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依次为I1、I2、I3,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依次为△P1、△P2、△P3,到达下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依次为P1、P2、P3,则有        (  )

  A.I1< I2<I3,△P1<△P2<△P3,P1=P2=P3

  B.I1< I2<I3,△P1=△P2=△P3,P1>P2>P3

  C.I1= I2=I3,△P1=△P2=△P3,P1>P2>P3

  D.I1= I2=I3,△P1=△P2=△P3,P1=P2=P3

物理答题卷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22、实验题(17分)

(1).(12分)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2).(5分)用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并遮断两个光电门B、C,从而触发与之相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第一次遮光(B处)开始计时,第二次遮光(C处)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C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1,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1。现保持光电门C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2,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5分)

23.(16分)一光滑球重力为G,半径为R,靠着墙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厚度为h(h<R)的木块塞在球的左下方,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推木块,忽略各接触处的摩擦力,则当F的值至少为多少时,才能将球从地面推起来?

24.(19分)质量为M=3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和B的质量为mA=mB=1kg,放在小车的光滑水平底板上,物块A和小车右侧壁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不会分离。物块A和B并排靠在一起,现用力缓慢压B,并保持小车静止,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此过程中外力做功135J,如图所示。撤去外力,当B和A分开后,在A达到小车底板的最左边位置之前,B已从小车左端抛出。求:

(1)B与A分离时A对B做了多少功?

(2)撤去外力后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物块A和小车的速度。

25.(20分)长为6L质量为6m的匀质绳,置于特制的水平桌面上,绳的一端悬垂于桌边外,另一端系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木块,如图所示。木块在AB段与桌面无摩擦在BE段与桌面有摩擦,匀质绳与桌面的摩擦可忽略。初始时刻用手按住木块使其停在A处,绳处于绷紧状态,AB=BC=CD=DE=L,放手后,木块最终停在C处。桌面距地面高度大于6L。

  (1)求木块刚滑至B点时的速度v和木块与BE段的动摩因数μ;

  (2)若木块在BE段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则木块最终停在何处?

  (3)是否存在一个μ值,能使木块从A处放手后,最终停在E处,且不再运动?若能,求出该μ值;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C

D

B

C

BD

A

A

B

22.(1)1.6  1.5  2.5   (2)

23.恰将球推离地面时,球受力如右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是: ,由几何知识

对木块和球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24.①将M、m和弹簧整体作为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以向左的方向为正,有mv0=(M+m)v ,.因m能相对于木板停在右端,故一定存在摩擦力,对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

 

②弹簧压至最短时,,由能量守恒定律:

25.(20分)

  解:(1)木块从A处释放后滑至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①  (3分)

  则木块滑至B点时的速度         ②  (2分)

  木块从A处滑至C点的过程中,由功能关系得

        ③   (3分)

  由③式得                   ④  (2分)

  (2)若,设木块能从B点向右滑动x最终停止,由功能关系得

    ⑤  (3分)

  将代入⑤式并整理得

  解得x=2L (x=2.5L不合题意舍去)

  即木块将从B点再滑动2L最终停在D处。   (2分)

  (3)不存在符合要求的μ值,即不可能使木块从A处放手后最终停在E处且不再运动。(2分)

  解法一:这是由于当时,若木块滑至E点,恰好有,此时绳全部悬于桌边外,对木块的拉力恰好也为6mg,而从(2)的结果知,更使木块继续向E点滑行,必须再减小μ值 ,因而木块尚未滑至E点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已与悬绳拉力相等,此时,再向E点滑行时,悬绳对木块拉力将大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而使合力向右,木块又重新获得加速度。因此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     (3分)

  解法二:设满足此条件的动摩擦因数为,有:

  

  因为:,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动摩擦因数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