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九月份月考

2014-5-11 0:29:25下载本试卷

高三物理月考试卷   

总分100

I (选择题 48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一滑快获得一沿斜面向上的速度后,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木块A、B用轻弹簧相连,放在悬挂的木箱C内,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当剪断细绳的瞬间,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000   B00g   C01.2g1.2g   D01.2gg

4.把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三等分。按先后顺序通过这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                   (     )

A1 : 4 : 9          B1 : 3 : 5   

C1 :        D1 : (-1):()

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述正确的是:( 

A、第1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C、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D、第1s末、第3s末、第5s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翰林汇

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是4v

C.前t/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t/2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通过前s/2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s/2位移所需时间的2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架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环,当环沿着木架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环与木架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下滑过程中木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木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做直线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则F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向上偏右     (B)、向上偏左  

  (C)、水平向左     (D)、竖直向上

9、在图中有相同两球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并用一竖直挡板MN挡住,两球的质量均为m,斜面的倾角为a,所有摩擦均不计     

A、两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均为mgcosa

B、斜面对B球的弹力一定大于mg

C、挡板对B的弹力大小为2mgtana

DB球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mgsina

10、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倾斜轻绳子a和水平轻绳子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在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子b在原竖直平面内, 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3,如图则   

AF1F2F3       BF1= F3F2

CF1= F3F2       D、绳a拉力减小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滑上斜面体,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m与M的摩擦系数为,则斜面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及其对水平面的压力:(   )

A、0,(M+m)g    Bmg cosθsin,Mg+mgcos2θ 

C、mg(sinθ+cosθ)cosθ,(M+m)g-mg(sinθ+cosθ) sinθ 

D、mg(sinθ+cosθ)sinθ,(M+m)g-mg(sinθ+cosθ) cosθ

12如图,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θ=37°,并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行,在传送带A端轻轻地放一个小物体,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 S=16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可能是(  )(g=10 m/s2

A.1.8s        B.2.0s

    C.2.1s          D.4.0s

II (非选择题 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大题,19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6分)、如图所示,若弹簧称A的示数是10N,则弹簧称B的示数是_______,人手的拉力是__________。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5+3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 d3=13.2cm, d4=19.19cm, d5=25.99cm, d6=33.61cm.


(1)计算VF=_______________m/s
(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满分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拦截,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a=2m/s2加速度匀加速开出,警车以加速度a=2m/s2维持匀加速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0km/h,试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6(11分)2005年的第一场雪,使北京的街道出现了严重的堵车情况,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交通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雪覆盖路面后,被车轮挤压,部分融化为水。在严寒的天气下,又马上结成冰;汽车在光滑的平面上行使,刹车后难以停下,据测定,汽车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7,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对于没有安装防抱死(ABS)设施的普通汽车,在规定的速度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运动,汽车在普通的水平路面上滑行1.4m才能停下,那么汽车以同样的速度在结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多少?(g=10m/s2

1712分)、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试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

文本框: 学校 座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高三物理九月份月考

一、选择题(包括1~12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D

C

D

CD

B C D

AC

A

BCD

BD

C

BD

二、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

13. 10N2分)10N2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

14.(1)   0.7215分)  (2) 0.80  5分)(3) 偏小   3分)  

三、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1)设警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经时间t追上货车,则有

代入数据得

此时警车速度,因此警车发动后,10s可追上货车。…(2分)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即两车相距

16(1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解得a=-μg

    因此a1=-μ1g= -7m/s2  a2=-μ2g= -1m/s2-------------------------4

    由运动学公式: 0-Vo2=2as 得s= =------------4

    s2=s1=9.8m------------------------3

17(12)从发力到支撑的0.8s内,杠铃先作加速运动(当作匀加速),然后作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视为竖直上抛运动),这就是杠铃运动的物理模型。

根据轮子的实际直径0.45m和它在照片中的直径1.0cm,可以推算出照片缩小的比例,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h′=1.3cm,按此比例可算得实际上升的高度为h=0.585m。          2

设杠铃在该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有,得    4

减速运动的时间应为  加速运动的位移:

          解得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