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4-5-11 0:11:14下载本试卷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50分)

一、汉语知识

1、 看拼音写词:(每词1分,共16分)

 b  g ng b j ng  p n sh n  y zh ng y x  z l  g ng sh ng

(       )  (    )  (       )(           )

qi n x  j n sh n b g ng b chu  bi n w i q w ng l n s

(        ) (         )  (            )  (    )

b  g ng z p   b zh u z zh n  f i q n w ng sh  cu tu

 (         )   (          )   (           )   (     )

t u j  q  qi o l  l w w i c ng r ng b p  m de zh ni 

 (         )  (       )   (         )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字0.5分,共5分)

 烙饼(        )  篝火 (   )  兑些米 (   )

 屠戮(         ) 诬陷 (   )  擎着  (   )

3、语法:(每句1分,共8分)

⑴判断下列复句类型:

①(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

②文天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

③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

④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

   ⑵给多重复句划分层次

   ①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现。

  

  ②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

   

  ③只要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

  

  ④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

二、文学常识:(每空0.5分,共12分)

1、《爱莲说》的作者是        ,字       ,哲学家。《爱莲说》的文体是       ,“予独爱莲……”中的“予”意思是    ,指      。他在《爱莲说》一文中谈自己独爱:                                                   (2.5分)

2、《理想的阶梯》是一篇谈              的议论文。作者是   。具体来说,做到了   、   、   就是实行了奋斗。

3、《“友邦惊诧”论》作者是      ,选自《      》。文体       。文中“友邦”指                 。惊诧的意思是:          。

4、《七根火柴》的作者     ,《七根火柴》是         小说。作者以          为背景,截取了一个虽然微小却非常感人的场面来表现              的崇高品质。

三、文言文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解义:(每空0.5分,共6分)

潜入夜(  )          鲜有闻(  )            

亵玩  (  )          食马者(  )           

    食不饱 (   )            当春乃发生(  )           

 2、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3分)

    ① 随风潜入夜,             

    ② 斯是陋室 ,             

   ③              濯清涟而不妖。 

阅读理解(50分)

  (一)共8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1、我们对于传说的态度应是:                              

2、文中加点的“是”的意思是         ,“非”的意思是         (每空0.5分)

3、“怀疑精神”是指                                      

4、文中加点的“这是”指代:                             ,   “这”指代                                            。

5、“虚妄”的意思是:                                   

“不攻自破”的意思是:                              我们要

                 (怎样做)“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二)共13分

    “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

    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的时候着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1、第一段引号表示: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本段“同志”指说                                 的人。

3、“临死的时候着见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名字叫           ,这里指                    的人。

4、本段阐述了三种人消费的情况: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作者重点肯定了                的消费情况;否定了         

                 的消费情况,认为这种消费是              

的。“有背于”的“背”读音是        ,意思是             。

(三)共12分

A: 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12月 18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动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B: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1、“国将不国”中两个“国”字的意思分别是         和          。(每空0.5分)

  2、文中的“友邦人士”加引号的作用是            (0.5分)

  3.“好个友邦人士”!的意思是:(   )

  A.“友邦人士”是好的        B.好好的一个“友邦人士”

  C.坏透了的“友邦人士”        D.友好国家的“友邦人士”

  4、B文中,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B.揭露“友邦人士”的险恶用心和伪善面孔。

  C.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揭露国民党的奴才嘴脸。

  5、填空(每空0.5分)

    这段文字主要批驳               。采用了多样的手法,从词语“不惊诧”的使用看是              ,从句子排列看是          ,“不惊诧”又与“惊诧”形成           ,句中一串四字短语又构成          。这些手法鲜明而又强烈地表达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6、文中“友邦”加引号的作用是      ;这个“友邦”具体是指        。

  7、“惊诧”加上引号应理解为。(   )

  A.十分惊奇       B .万分惊恐 

  C.非常害怕       D .故作姿态的惊讶

  8、 B文中通过“惊诧”与“不惊诧”的对 比,证明了所谓“友邦”只是          的友邦,是           的同伙,是            的敌人。(每空0.5分)

  9、 B文中“所举的罪状”和“这些事情”都指A文中的“                     ”。

(四)共6分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1、作者描写无名战士数火柴的细节时,用了“僵直”和“小心翼翼”两个词,它们的表意作用是                 (  )

  A.前者表明手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了,后者表明怕把火柴掉在地上弄湿了。

   B.前者表明已饿得有气无力了,后者表明怕把火柴折断了。

   C.前者表明生命垂危,后者表明珍视火柴并着重托付给战友的认真态度。

  2、语段中“干燥的火柴”,与文中“湿漉漉的衣服”构成鲜明的对照,其表达意图是(   )

  A.强调暴风雨只能淋湿衣服,却不能淋湿火柴这事实。

  B.为后文写一堆堆的每火熊熊燃烧起来预先设下一个伏笔,以使前后照应。

  C.突出无名战士一心想着部队,为保存火柴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

  D.暗示包党证和火柴的纸包成在腋窝里最保险,火柴绝不会淋湿,表明无名战士的机智聪明。

  3、这几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展示人物的?

                       

4、试说说七根火柴数了很长时间的原因:

                       

5、“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所用修辞方法是       ,这句的含 意是:                                       。

(五)共11分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只冰蛇,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以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大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大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疆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平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助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融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雪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每空0.5分)

   ①踉(   )跄(   )                

   ②蓦(  )然                        

  2、第一段中“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水蛇,狂风狼似的嗥叫着”一句是什么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文中第一自然段所涉及到的天气因素有               等。

  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5、精妙的比喻句内涵十分丰富。文中“像箔片一样贴在身上”主要说明(多项选择)(         )

       A.衣服单薄                  B .衣服破旧

       C.军需处长身上落满了雪花    D.衣服很亮

       E.衣服质地很硬              F.衣服都冻硬了

  6、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描写最多的人物是        。

  7、从文中看来,导致军需处长冻死的原因是                。

  8、本文情节构思的特点在于(    )

  A.在大风雪中艰难行军,有人冻死是必然的。

  B.将军认不出军需处长,是因为冰凉和大雪的折磨大大改变了军需处长的外貌。

  C.被冻死的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掌管物资却又仅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军需处长,人物形象更为高大。

  9、读了这篇小说,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学过的        写的“         ”这两篇小说时代背景相同,主题相似。(每空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