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阶段测试卷

2014-5-11 0:11:15下载本试卷

大成中学高一语文阶段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礼上往来 蓊蓊郁郁 蹩进 芜杂

B、 残羹冷灸 恰如其分 自栩 摩登

C、言简意赅 磕头贺喜 吝啬 徘徊

D、 如法泡制 明眸善来 摇弋 弥漫

2、选出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杜鹃惯作悲啼,   啼出血来,从前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鹃而啼瘦,其悲哀可知。

②、   杜鹃的一切,这里说得很明白,看它能帮助田家兴农事,食虫蠹,分明是一头益鸟。

③、杜鹃有好几个别名,以杜宇、子规、谢豹三个较为   

A、甚至 对于 常见

B、  以致 对于 习见

C、  甚至 关于 习见

D、 以致 关于 常见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  的发现。

②、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③、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  去。

A、独特 探索 坚强 抹

B、 独到 探索 顽强 擦

C、独到 摸索 顽强 抹

D、 独特 摸索 坚强 擦

4、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这两句诗,虽然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B、 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历史科学,马克思都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C、不能什么都“送去”,更不能全是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 朱自清经过荷塘时,发现一边是一条路旁长了些杨柳的小媒屑路,蓊蓊郁郁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B、 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伧可怜)

C、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反语,表示“堕落”的意思)

D、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传道”讽刺“送到主义”的卖国媚态)

6、揣摩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对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A、这段内心独白说明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有自己所想,甚至是难言之隐,于是按照人之常情设想在这样的景色中可以得到哪怕是暂时的解脱。

B、 最后一句中的“且”字,写明只是暂得解脱,而又不能立即逃脱现实的心态。

C、此情是独行于月光下幽僻宁静的小路上产生的,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既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也是作者心底压抑的倾诉。

D、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再次暗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又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它将行文从写心境拉回到游荷塘,流露出了作者的无比喜悦之情。

7、下面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 红杏枝头春意闹

C、在微微的摇摆的绿灯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

D、 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首诗出自汉乐府《西洲曲》。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儒经《春秋》的书,被称为“春秋三传”;而《战国策》、《国语》均是国别体史书。

C、《杜鹃枝上杜鹃啼》选自《花木丛中》,作者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D、《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我们学过的《孔乙已》、《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都是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9、选出下列四组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郑以为东道主   余悲之,且曰:毒之乎

B、故为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秦伯,与郑人盟

C、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停数日,

D、斯人,吾谁与归    夫人之力不及此

10、下列带“之”的各句,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在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⑥⑦/③⑤/⑧

C、②④⑧⑨/③⑦⑤/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二、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8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①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1、“丰富”与“大度”二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丰富”的反义词是    ,“大度”的反义词是       。(2分)

12、作者提及“尼采自诩是太阳”是为了说明                。(2分)本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1分)

13、“佳节大典”是指谁的佳节大典,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中华民族过年过节等重大节日

B、   泛指各国佳节大典

C、   入侵者和卖国者的佳节大典

D、  特指国庆节

14、本段最后一句的正确含义是(  )

A、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卖国主义者将沦为乞丐。

B、 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C、形象描述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说明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D、 形象描述送去主义者充当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指出送去主义者必将沦为乞丐。

15、对画线复句的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三、阅读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回答16-18题。(共7分)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6、本文和课文都是纪念性议论文,都对死者给予高度评价,但评价角度不同。课文的角度是:(              ) 本文的角度是: (               )(2分)

17、“后者”指的是(            ) 文中能诠释“人格”的具体信息是(                            )(2分)

18、下面五个要点的哪三个是概括最后一段话必不可少的?(   )(3分)

A.  居里夫人伟大的道德品质推动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

B.  欧洲的知识分子应当学习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

C.  欧洲科学事业落后的原因是科学家们缺乏崇高的道德品质。

D.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将成为欧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E.欧洲光明的未来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共10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19、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   ”通“   ”、“   ”通“   ”(2分)

20、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是烛之武立论的根据之一,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可见郑国处在秦国和晋国之间

B、“越国以鄙远”,可知郑国与秦国不相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明秦国在郑国的西面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可推知晋国在郑国之西,秦国又在晋国之西。

21、烛之武从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劝说秦穆公退兵,下列各句全都表明“阙秦以利晋”的一组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④、邻之厚,君之薄也。⑤、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夫晋 ,何厌之有?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 ①②④⑧

B、 ②③⑤⑦

C、 ③④⑧

D、 ④⑤⑥

22、翻译下列句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分)

23、烛之武不仅成功地说退了秦师,还取得了秦国的帮助。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

                                      

                                。(2分)

五、默写填空:(10分)

晋侯、秦伯围郑,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4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层层的叶子中间,                          ;正如      ,又如        ,又如        。微风过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6分)

六、作文(35分)

 写一篇借物抒情的小散文或针对时事的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