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05——200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 浦安彬
第一部分(共4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颠簸(bǒ) 宅邸(dì) 拙劣(zhuō) 更深人静(gèng)
B.炽热(chì) 咆哮 (xiāo) 横蛮(hèng) 自怨自艾(ài)
C.饿殍 (piāo) 眺望(tiào) 量具 (liáng) 司酒行觞(shāng)
D.粗犷(guǎng) 矫饰 (jiǎo) 慰藉 (jiè) 绿林豪客(l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雾霭 摭拾 急噪 良辰美景
B. 嘶鸣 戕害 斑斓 熠熠生辉
C. 喧嚣 蕞尔 沉湎 入不付出
D. 田塍 诳语 班驳 辛灾乐祸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正襟危坐 (端正) 吾与子共食(适)吾师道也(学习)
B.金就砺则利(靠近)薇亦柔止(停止)铩羽而归(伤害)
C.不遑启处 (居处) 白露横江(充满)劝学(规劝)
D.口占一诗(口述)激扬文字(激昂)为之文以志(记)
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群聚而笑之 倚歌而和之
B.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其身也
C.其皆出于此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不知日之入 蚓无爪牙之利
5.填空与默写(20分,每线1分)
(1)《诗经》按音乐的性质分,有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有 三种,合称“ ”。
(2)韩愈、柳宗元是唐代 倡导者,《韩昌黎集》是以 命名的,《河东先生集》是以 命名的。
(3)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 》、话剧《 》。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5)是故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翻译下列句子(12分,每句4分)
(1)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趣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二部分(共10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去年2到5月间,荷兰的家禽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有89人被传染,其中绝大部分症状比较轻,仅有一名兽医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荷兰的研究人员对从部分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将序列与从病鸡分离出来的做了比较,发现绝大多数样本都没有出现有意义的基因突变。但是,从死亡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却存在较多的突变,有些变化发生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因此,有可能是这些突变使得禽流感病毒变得对人特别致命。
流感病毒的特性与病毒表面上的两种蛋白质有关,一种是红细胞血凝素蛋白,简称H;一种是神经氨基酸酶蛋白,简称N。根据二者的差异,可以把流感病毒分成许多种亚型。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有15种亚型,其中有3种被发现能够传染给人。其中H9N2是低致病性的,另外两种H7N7和H5N1都是高致病性的。2003年荷兰禽流感的亚型是H7N7;而1997年在香港导致6人死亡,以及目前在亚洲大范围流行,并在越南、泰国导致多人死亡的禽流感,都是H5N1亚型。2001年,研究人员报告说,H5N1亚型内部一种蛋白质(PB2)出现一个点突变,就会使得病毒毒性大为增加。2002年研究人员则发现,香港H5N1毒株之所以毒性特别强,是由于另一种蛋白质(NS1)上出现一个点的突变。这个突变使得H5N1毒株能够躲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
基因突变起因于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一般的生物体都有校正机制改正复制错误,从而大大降低突变的可能性。但是流感病毒不存在校正机制,这就使得流感病毒特别容易发生突变。在这些随机发生的突变中,就有可能出现毒性特别强的突变。不过,个别的基因突变虽然可能增强病毒毒性,但似乎不太可能增强它们在人之间传播的传染力。目前发现得了禽流感的病人,基本上是从病禽传染上的。不过,除了基因突变,还有另外一种进化因素——基因重组,有可能增强禽流感对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人(或其他动物),同时感染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那么这两种病毒就可能在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出现一种由人流感病毒基因和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而成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既能够像人流感病毒那样很容易在人之间传播,又有像禽流感病毒那样强的毒性,而且这种新亚型病毒是人体无法识别的,因此人体对其无免疫力,那么就会在人群中爆发流感。越多的人感染禽流感,发生这样的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就越高。
上个世纪爆发过三次大流感。其中最严重的是1918—1919年的大流感,大约有4—5千万人死亡。另外两次大流感分别发生在1957—1958年(约1百万死亡),1968—1969年(约75万人死亡)。后两次大流感就是由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重组产生新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许多专家认为,新的流感大流行已迫在眉睫。1997年香港政府果断地消灭150万只鸡。可能避免了一次流感大流行。目前出现疫情的亚洲各国纷纷灭鸡,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新的流感大流行也许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尽量推迟,从而抢到时间弄清禽流感的传染机制并找到防治办法,例如研发出疫苗或特效药。
7.根据文意,对禽流感疫情相关特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荷兰发生的禽流感是H7N7亚型禽流感病毒造成的,这一病毒的特点是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存在着较多的基因突变。
B.流感病毒可以分成许多种亚型,目前已知的禽流感病毒有15种亚型,其中有3种能够传染给人。
C.绝大多数得了禽流感的病人,基本上是直接从病禽传染上的,禽流感在人间的传染性即使有也可能是偶然的。
D.如果人或动物同时感染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就会大大增强流感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性。
8.下列各项关于H5N1病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在亚洲流行,并在香港、越南、泰国造成多人死亡的禽流感病毒,都是H5N1亚型。
B.香港H5N1毒株的毒性特别强是因为病毒内部的另一种蛋白质上出现了一个点的突变,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识别防范。
C.H5N1亚型具有高致病性,相对于其他禽流感病毒更容易出现基因突变。
D.H5N1亚型病毒内部的蛋白质只要出现一个点突变,就会使病毒毒性大为增加。
9.对“个别的基因突变虽然可能增强病毒毒性,但似乎不太可能增强它们在人之间传播的传染力”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论是在荷兰发生的禽流感疫情还是近年来在亚洲发生的禽流感疫情都是发生在禽类或其他动物与人之间的。
B.基因突变往往带来病毒毒性的增强,而病毒毒性增强仅仅意味着病毒对人或动物的感染性的增强,并不造成病毒的传播性的增强。
C.一旦大量的人感染禽流感就有可能使禽流感病毒发生较多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禽流感在人之间的大规模流传。
D.基因突变并不是造成病毒在人之间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的基因重组更有可能增强禽流感在人群中爆发的可能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杆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 。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后汉书·虞延传》)
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
B、谮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
C、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干:触犯
D、信哉斯言 信:确实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虞延年轻时为官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
12.把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2分)
(1)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
译文:
(3)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译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3.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14.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归乡”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思妇盼归人”的诗。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15.你如何理解诗中那种违背生活常理的认识的?(3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大河遗梦
李存葆
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却了威严,失却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
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潜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注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
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悟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任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儿,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
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李白吟出那飞霆走雷的诗句,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章……
黄河,当今我们这个民族正处在历史大转型的紧要关口,我们需要黄河大米,需要黄河绒螯蟹,需要你三角洲上那素衣缟服的天鹅……但我们更需要思想,需要智慧,需要精神王国的两大骄子——哲学与诗。黄河,当我们的物质大厦遍地耸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峨齐高。黄河,面对这个七色迷目、五声乱耳、连空气中也飘散着物化的浮嚣之气的世界,我不希望因了你的断流,而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消弥,让哲人停止思索;也不希望因了你的干涸,而使诗人关闭了那能催人奋袂而起的激情的闸门……
黄河,我还知道,是你的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你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你纵向雕刻了中国的性格。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你既能使“挑灯看剑”的赳赳武夫,高歌“梦回吹角连营”;也能使低吟“绿肥红瘦”的纤纤弱女,赋一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黄河,你用黄水养育出青海高原那会唱花儿的娇娃,你用黄风抽打出内蒙草原那剽悍的骑手,你用黄浪冲刷出陕北那满脸都是鱼纹皱的坚韧农夫,你用惊涛铸成山东大汉那青铜色的胸膛,你狮子般的气概,赋予我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你一泻千里的奔放,注入我油田铁人那地火般喷突的豪情……
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当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正把握命运的缰绳,紧攥时代的流速,去际会新世纪的大波时,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
——(有删节)
16.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断流“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2分)
答:
17.整合全文信息,分条陈述“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心灵的河”的具体内涵。(3分)
答:
18.作者认为黄河塑造的“民族风骨”与雕刻的“中国性格”有哪些?请概括说明。(3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断流”开篇,随即转入对已经失落的“民族不竭心泉”的追寻,结尾又反复诘问“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失落之情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B.“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以慷慨悲歌、为民族大义不惜舍弃生命的燕客、远走异域的汉姬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所塑造的“民族风骨”,有强烈的赞颂和自豪之情。
C.全文以第一称为叙述主体,以第二人称呼告的形式展开抒情,叙述、论证、抒情相融,拟人、排比、比喻交织,铺张扬厉,舒展自如,文字华美,情辞并茂,感人深切。
D.最后一段的“断流”一语双关,既指黄河本身的干涸、断流,也暗喻处于历史大转型时期的中华民族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开放搞活的同时,民族精神的失落。
E.“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是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又曾频发水患而毁掉在这里发展起来的灿烂文明,因此作者对黄河既爱又狠的矛盾心情。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3分)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报道,科学家一般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温室气体造成的。但也有科学家认为,太阳耀斑周期性出现才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1991年丹麦气象研究所的克努兹。拉森及其同事对1861年至1985年的太阳耀斑及北半球气温记载进行研究,认为耀斑出现与北半球气温升高有显著关系。在这期间,耀斑活动引起的气温升高,占气温升高总量的80%以上。
但拉森最近与天体物理学家彼德。海尔合作研究后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耀斑活动难以解释气温升高现象。这表明,有新的因素已经取代太阳活动成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最可能的解释就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剧增。
21.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在句意、语法、标点上有多处毛病,读后完成题目。(6分)
记者就投诉中①十大最难解决的问题,②对商家进行了采访,③意在倾听消费者的呼声和众商家的心迹,④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⑤并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⑥今天3.15,明天3.15,天天过节。
选三处改正: , ,
。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收获的季节来临时,它们开始收藏稻谷和其他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名叫弗雷德里克的田鼠却在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大家都嘲笑它,但它没有理会,继续工作。冬天到了,它用阳光使大家感到了温暖,用颜色使大家仿佛看到了夏季的美丽,用单词给大家讲故事。田鼠一家度过了一个美好如春的冬季。
收藏阳光、颜色、单词,好在严冬到来时使生活更美好。多么简单,又多么实在。如果我们不去留心收藏快乐,不会构建美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可见,对于世界来说,精神追求和物质储备是同样重要的。
请以“精神生活的魅力”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5——200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卷
题号 | 1 | 2 | 3 | 4 | 7 | 8 | 9 | 10 | 11 | 19 | |||
答案 |
(1-4题,每题3分,7-11题,每题2分;19题4分,每个答案2分)
5.填空与默写(20分,每线1分)
(1)《诗经》按音乐的性质分,有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有 三种,合称“ ”。
(2)韩愈、柳宗元是唐代 倡导者,《韩昌黎集》是以 命名的,《河东先生集》是以 命名的。
(3)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 》、话剧《 》。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5)是故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答: (2分)
14答:
(4分)
15答:
(3分)
16答:
(2分)
17答:
(3分)
18答:
(3分)
20答 _____(3分)
21选三处改正: , ,
。(6分,每处2分)
参考答案
1 D.[A.宅邸(dǐ)更深人静(gēng)B.咆哮 (xiào)自怨自艾(yì)C.饿殍
(piǎo)=]2 B.[A.急躁C.入不敷出D.幸灾乐祸] 3 A.[B.薇亦柔止(助词,不译)C.劝学(鼓励)D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4 A[都是修饰关系的连词;B被,对 ;C大概,那些;D表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表定语后置的助词] 5 (1)风雅颂 赋比兴 古希腊 荷马 六义(2)古文运动 郡望 籍贯(3)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茶馆(或龙须沟(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7)举匏尊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满江碧透百舸争流 6 (1)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就做梦。心中想到那里,梦也做到那里。(2)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啊飘,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3)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去学习了,大的方面却丢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地方。7.C(A“在与病毒的毒性、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区域存在着较多的基因突变”这一特点仅存在于死亡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中。B“有3种”不当,原文是说“有3种被发现能够传染给人”。D只有在两种病毒在体内发生基因重组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结果。)8.B(A项中此次禽流感并未在香港造成人员死亡。C项的判断没有根据。D项的“只要”所表达的条件关系不存在。)9.D(A原文是说“基本上是从病禽传染上的”。B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使病毒传播性增强的一个原因。C原文的意思是“越多的人感染禽流感,发生这样的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就越高”,而基因重组造成流感毒性增强和传播力增强也都只是存在可能性,用“一旦……就”显得绝对。)10.A(“约”,应解为节约、节俭)11.D(“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使皇帝醒悟”与文意不符,原文是由于“衍在职不服父丧”,皇帝才有所醒悟。)12.(1)虞延因为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2)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从功曹虞延的劝谏!”(3)皇帝特意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然有容貌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以高于一般的礼节对他。13( “空”字表达出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诗的“愁”韵。)14(“游子思归乡”的理由:上片篇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一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下片最后一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的理由: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下片第一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归人”;下片最后一句写思妇设想“归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两者兼有的理由: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15(这里的“远”和“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诗人将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进行对立表现,体现了诗人对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的失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追求和向往。)16.因为黄河断流失去了神秘,没有神秘,也就失去了现代人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 17.历史的河:黄河分娩、哺育、包容一切,激发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各种丰富的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化的河:黄河造就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圣者贤人,促生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磅礴的诗与乐章,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心灵的河:黄河是现代人心灵的栖息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不竭心泉,能激发忧患意识,促人思考,催人奋起。 18.粗犷与细腻,阳刚与阴柔,剩悍与坚韧,豪迈而奔放。19.B D( A “失落之情”错 ,C “论证”错,E“既爱又狠的矛盾心情”错。)20.温室气体排入量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或太阳耀斑活动不是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21.⑴②③④⑥ ⑵②“商家”前加“消费者和”③“心迹”改为“心声”④句号改为逗号⑥两个3.15要分别加引号。22。略
文言文译文:
虞延参考译文: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为节俭而失误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抢动偷盗,虞延收捕审问他。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喝叱虞延放开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啊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小侯(承袭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参加朝会。而容貌姿态行走的样子超出一般人。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因此(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