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

2014-5-11 0:11:17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2002年12月

一、选择题 ,共50分。
1、指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脉脉( mò  )  残羹冷炙(zhì ) 冠冕(miǎn) 端倪(ní )
B、长歌当哭(dāng) 喋血(xu è) 立仆(pū ) 浸渍(z ì)
C、夔们(kuí ) 摧山坼地(chè ) 言简意赅(gāi) 拖沓(tà )
D、苑囿(yò u) 夯筑(hā ng) 款塞(sà i) 安土重迁(zhò ng)
2、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礼上往来 穷形尽相 字斟句酌 民不聊生
B、积毁消骨 不期而遇 众口烁金 指桑骂槐
C、背谬 祸起萧墙 负出心血 禁锢
D、攀附阔老 淆乱乾坤 如坐春风 自惭浅薄
3、找出词语填空合适的一项: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使人产生怀旧的情绪,  有些伤感。  这是无可奈何的
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像西安的虾摸岭,
南京的乌衣巷,  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低徊。
A、就会 也 但是 正 还     B、也许 或者 因为 就 还
C、不禁 甚至 但是 也许 还   D、不禁 甚至 因为 也许 还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们坐在绿茵草地上,如坐春风。
B、没想到拆自己台的竟然是自己的老婆,这真是祸起萧墙啊。
C、这所学校是过去的旧仓库改造的,与城里的学校不可同年而语。
D、他表面上是在批评王秘书,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找出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A、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
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
B、报春花、紫罗兰花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
C、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D、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
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了解了远古时期石嘴山的地理环境。
B、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
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C、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热爱工作。
D、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作品有人物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
诗人最初的经历》。
B、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 卡列尼娜〉〈苦
难的历程〉。
C、乔治 桑是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康素爱罗〉〈安吉堡的磨工〉。
D、孔子、孟子、荀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孔子、孟子主张性善
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8、与“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輮以为轮。
C、沛公欲王关中。           D、项伯杀人,臣活之。
9、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张良出,要项伯。          B、距关,毋内诸侯。
C、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0、与“具告以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伐为?             B、大王来何操?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异读不同类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
1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完毕)   B、木直中绳  (符合)
C、虽有槁暴   (晒)    D、輮使之然也 (这样)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而青于蓝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         B、位卑则足羞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①,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
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②,甚至在数学领域③,都有独到④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⑤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⑥。
16、文中表现马克思研究广泛性的一组词语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③⑤
17“浅尝辄止”的反义词是:
A、独到的发现   B、深入的研究   C、认真的品尝  D、肤浅的研究
18、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式:
A、记叙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19、对这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说明马克思的研究成果
B、指出马克思两个发现的重要意义。
C、抒发对马克思的钦佩、赞扬之情。
D、高度评价马克思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表达对马克思的钦佩之情。
20、文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是:
A、两个发现    B、每一个领域   C、数学领域   D、有独到发现的领域
二、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1题。(18分)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
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
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
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
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
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竞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
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
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
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
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
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险,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
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
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
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
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
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
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
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
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
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
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2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
喜!"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惊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说,"它的事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请根据文意谈谈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散文中,①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②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短暂漆黑的夜里,昙花的笑容难以为继,风骨神韵也随之隐匿起来,因此作者物伤其类,
伤心垂泪。
B.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C.作者以花喻人:花开时,如幻梦;只有梦醒花凋,人才会懂得生命真正的意义。
D.本文语言平实,不事雕琢;笔调低沉徐缓,感情藏而不露;反映着作者淡泊的心志。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通过对昙花形象与性格的描写,艺术地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三、翻译和默写:(10分)
25、翻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分)
26、按照可文内容默写填空: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⑵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      )。’危而不持,颠而不
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
  ⑸悟以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⑹鲁迅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两句话是
(        ,         )
四、语言运用:(12分)
27、模仿下列句子造句: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爱国者铁马冰河入梦乡。
勤奋使(                               )。
28、国家要求城市普及高中教育,按照这个要求,大武口市2003年、2004年、2
005年各有多少高一生源?需设多少个教学班?现有的校舍和师资能否满足需要?请你
把它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列出研究方案。
29、下面是某班班长周华写给展览馆馆长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两个词用得不得体,请你指
出并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商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为我有急事,不能按时赴约,改
日再去。具体时间,另行磋商。
 30、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请举例分析:(附加题10分)
五、作文:(60分)
31、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桥:大桥、小桥,木桥、石桥,有形的桥、无形的桥。桥的作用
也有所不同,可以方便交通,缩短距离,也可以沟通人的感情。请你以“桥”为话题,写一
篇7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