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一)
一、基础知识
1.比较每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相同的一组
2.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B.失其所与 与:结交
C.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勉强
D.恣君之所使之 恣:恣意,听凭
3.选出画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今齐地方千里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
(1)秦伯说,与郑人盟
(2)失其所与,不知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4)令老者无取壮妻
(5)三年释其政
5.指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
6.选出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
B.《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左传》。《左传》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公元前990年到公元前453年间八个国家的史实。《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选自《国语》。
D.《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选自《战国策》。
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A.没死以闻
B.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C.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E.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5)果行,国人皆劝
9.默写
(1)用原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动谏并下令后,文中怎样描写群臣进谏的情景?
(2)用原文填空: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女_______________。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行,_______________,祭祀必祝之,祝曰:‘_______________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泰,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zhuì B.越国以鄙远 bǐ
C.共其乏困 gōng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wei
11.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伴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渡过
D.又欲肆其西封 扩展;延伸
12.下面每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泰伯
B.(郑伯)许君焦、瑕
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出使的人来来往往,(我们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况且您曾经被晋君恩赐,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俊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余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独:不仅
B.而挟重器多也 挟重器:拥有珍贵的器物。
C.封之以膏腴之地 膏腴:肥沃
D.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约车百乘:大约一百辆车子
对下面每组中加点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及”相同,两个“微”也相同
B.两个“及”不同,两个“微”也不相同
C.两个“及”相同,两个“微”不同
D.两个“及”不同,两个“微”相同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尊”字不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尊”字相同
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尊”字也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尊”字也不同
18.指出下列句中介词“于”的意义
A.至于赵之为赵
B.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质于齐
19.你认为触龙的哪句话最能打动赵太后,使她答应送长安君“质于齐”?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0~27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齐王:襄王的儿子,名建。②钟离:复姓。
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叶阳,复姓。
北宫,复姓。婴儿子,姓北宫的女子的名字。
⑤於(wū)陵:齐邑名,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食;shí,给食物吃。
B.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衣:yī,给衣服穿。
C.哀鳏寡,恤孤独 恤:xù,顾念
D.岁亦无恙耶 恙:yàng,收成。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未发 发:启封,打开。
B.是其为人也 是:这个人。
C.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息:繁殖。
D.齐有处士曰钟离子 处士:不能做官的人。
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振困穷,补不足 不足;缺衣少食。
B.哀鳏寡,恤孤独 鳏:年老无妻;寡:寡妇;孤:年少无父;独:年老无子。
C.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无用:没有作用。
D.舍本而问末者耶 本:树根;末:树梢。
2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
B.徹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C.振困穷,补不足
D.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2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至今不业也
B.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C.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
D.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25.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何以”相同,“胡为”和“何为”相同。
B.两个“何以”不同,“胡为”和“何为”相同。
C.两个“何以”不同,“胡为”和“何为”不同。
D.两个“何以”相同,“胡为”和“何为”不同。
2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故有问舍本而问本者耶 ②何以至今不业也
A.①所以有问话不问根本问题而问末节的吗?②凭什么至今未建功立业呢?
B.①所以有问话不问根本问题而问细枝末节的吗?②因为什么到现在不使他成就功业呢?
C.①故有问话不问基础的问题却问次要的吗?②凭什么至今没有重用他呢?
D.①故有问话不问重要的问题反而问次要的吗?②因为什么到现在未建功立业呢?
27.下列句子表现赵太后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苟无岁,何以有民 ②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③先贱而后贵者乎④苟无民,何以有君 ⑤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2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钟离子、叶阳子和於陵子仲都是齐国有名的隐士。
B.北宫婴儿子是齐国有名的孝女,却不能上朝见齐王。
C.齐使者对赵太后先问贱后问贵很不满意。
D.赵太后连举数例有力地批判了齐国的为政现状。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9~31题。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子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熟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海,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平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子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2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D.而后王斟酌焉
3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3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答 案
一、(1—9题,共 50分)
1 | 2 | 3 | 4 |
2分 | 2分 | 2分 | 2分 |
D | C | D | C |
4.(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
通假字 | 说 | 知 | 已 | 取 | 政 |
本字 | 悦 | 智 | 矣 | 娶 | 征 |
5.(每项1分,共8分)
(1)A代词,她的 B代词,自己 C代词,那些D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
(2)A介词,把 B连词,而,来 C动词,认为 D介词,用
7.(每项1分,共5分)
A使……听到,禀告,报告 B为……悲伤
C封为侯D使……灭亡 E使……归服,使……臣服
8.(每句2分,共10分)译文:
(1)难道不是考虑她的长远利益,(希望她)有子孙(世代)相继做国君吗?
(2)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有这样的地位。
(3) 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漂亮?
(4)我不想要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
(5)果断地(开始)行动,越国百姓都相互勉励。
9.(共9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则为之计深远。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非弗思也,必勿使反。
二、(10—14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0 | 11 | 12 | 13 | 14 |
D | B | B | C | D |
三、(15—19题,共 12分)
15 | 16 | 17 |
2分 | 2分 | 2分 |
D | B | D |
18.(每项1分,共4分)
A到 B 对 C在 D到
19.(2分)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四、(20—28题,每颗2分,共18分)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C | D | D | D | B | B | B | A | B |
五、(29—31题,共10分)
29 | 30 |
2分 | 2分 |
D | C |
31.译文:(6分)堵百姓的嘴,比堵河水还要厉害啊;河水堵塞,水破堤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老百姓也这样。因此治理水的人,疏通河道,使水畅流,治理百姓的人,开导他们把要说的话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