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单元练习(二)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脑髓(suǐ) 参差(cēn cī) 不可估量(liàng)
B.空隙(xì) 楔子(xiē) 卓有成效(zhuó)
C.嫉恨(jì) 虫蠢(dù) 蓊蓊郁郁(wěng)
D.自诩(xǔ) 诅咒(zhǔ) 流水脉脉(m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吝啬 酣眠 残羹冷灸 B.斑驳 嘻游 望帝啼鹃
C.古董 譬如 坚韧不拔 D.玄虚 国悴 没精打采
3.下列词语加点语素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倩影(美丽) 勃然大怒(因生气或惊慌而变脸色)
B.繁芜(荒芜,长满野草)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C.雷同(不应相同而相同) 民不聊生(依赖,依靠)
D.自诩(夸耀) 垂涕而道(眼泪)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逢暮春时节,我的园子里杜鹃花开,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居起”,据说就是杜鹃。
B.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5.用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确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如果 就 但是 甚至 尽管
B.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C.即使 也 不论 还是 尽管
D.如果 就 不论 还是 而且
6.分析下面一句话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到。
A.这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
B.这是一个单句,其主语是“巨人”。
C.这是一个复杂单句,谓语部分是一个兼语短语。
D.这是一个单句,“人感觉到”是句子的宾语。
7.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②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己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③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④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面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幕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犹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囊,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8.文中介绍了杜鹃的哪些习性,请分条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又如一( )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9.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词。
10.对“点缀着些白花”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花的数量不多,但在叶子的衬托下,显得很惹眼。
B.花朵很少,在荷塘中和密麻麻的叶子形成了对比。
C.白色的花朵对绿叶起了衬托和装饰的作用,使荷塘更具魅力。
D.叶子与花一绿一白,一多一少,和谐而统一。
11.从所给句子中,找出修辞方法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相同的一句( )
A.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12.选文中,“凝碧”一词用得极为传神,下面能作为其理由的一组是( )
①池塘中的荷叶长得十分茂密,十分拥挤,密到不透风,所以必须用“凝”。
②池塘里的水一般都是碧绿的,所以用“凝”写出水面的柔和平静,用“碧”写出池水的颜色。
③“凝碧”修饰“波痕”,水波是液态,而荷叶为固体形式,所以用“凝”最为传神。
④夏夜的风是十分温柔的,掠过池塘表面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力量;这时荷塘仍是大致平静的,所以用“凝”来表示静止,用“碧”来描绘颜色。
⑤水可以是蓝的、绿的、鹅黄色的、无色的,但荷叶却是碧绿的,所以形容月光下的荷叶,非用“碧”色不可。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⑤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巴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②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而自豪。
13.文中说“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指的是
(不得超过20个字) |
14.马克思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和“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的原因在于
(不得超过30个字)
15.“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的根本原因是
(不得超过14个字)
16.“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意思是
(不得超过50个字)
17.和上面两段文字的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对待科学,马克思更着眼于它对一般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革命影响这一面。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会使马克思无比喜悦。
C.马克思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D.创立和主持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在其革命活动中对世界无产阶级所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
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外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是不寻常的丧葬,这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即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的一死,使人们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枢,在夜阴里被埋入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8.第一段用倒装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二十二日”是哪一年哪一月?
20.(4分)“彼岸”比喻_______________“寂光”比喻_______________
21.(6分)_______________
22.(6分)_______________手法“夜阴”指_______________“新月”指_______________
六、(共20分)
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 )
20.“彼岸”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光”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鲁迅的一死”,为什么“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
22.从全文看,“夜阴里”“新月”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手法,“夜阴”指_______________“新月”指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除了这个基点以外,如果还另有什么资禀使文人成为文人的话,依我想,那就只有两种敏感。一种是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事事物物的哀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哀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象,就有彻悟。其次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只有这种人才能有所谓“艺术上的良心”,也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学。诗人溪兹“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恋爱中除着恋爱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活动中,除了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无论是恋爱或是创作文艺),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幻。在这种敏感之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像柏拉图所说的,他们宁愿在诗里过生活,不愿意写诗。世间也有许多匹夫匹妇在幸运的时会中,偶然发现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墙角一片阴影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文人的本领不只在见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
(节选自朱光潜《文艺杂谈》)
23.“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4.文中两个“这种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作者认为原因何在?
26.“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部是虚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两项是( )
A.文中有五处出现“文人”一词,其含义是相同的。
B.“很本色地流露”,也就是说“恰到好处”,是文人资禀的重要方面。
C.柏拉图所说的话,批评了古今许多哲学家和宗教家故作神秘的品性和文学偏见。
D.能否把对人生世相的某种感悟说出来是匹夫匹妇与文人的差别所在。
E.作者既强调文人人格的重要,认为文学是人格的反映,又强调对语言文字敏感的重要。
答 案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B | C | B | B | B | C | D |
二、 (4分)
8.(1)暮春时节,开始鸣叫;
(2)只吃虫蠹;
(3) 自己不会筑巢,需借别的鸟巢繁殖后代;
(4)农历冬月,开始冬眠。
三、(共14分)
9.(5分)(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
10 | 11 | 12 |
B | B | D |
四、(20分)
13.(4分)
马 | 克 | 思 | 作 | 为 | 革 | 命 | 家 | 所 | 作 |
出 | 的 | 巨 | 大 | 贡 | 献 |
14.(4分)
这 | 两 | 者 | 都 | 有 | 可 | 能 | 对 | 工 | 业、 |
对 | 般 | 历 | 史 | 发 | 展 | 产 | 生 | 革 | |
命 | 性 | 的 | 影 | 响 |
15.(3分)
马 | 克 | 思 | 首 | 先 | 是 | 一 | 个 | 革 | 命 | 家 |
16.(6分)
马 | 克 | 思 | 以 | 参 | 加 | 推 | 翻 | 资 | 本 |
主 | 义 | 社 | 会 | 及 | 其 | 所 | 建 | 立 | 的 |
国 | 家 | 制 | 度 | 的 | 事 | 业 | ,参 | 加 | 现 |
代 | 无 | 产 | 阶 | 级 | 的 | 解 | 放 | 事 | 业 |
为 | 毕 | 生 | 使 | 命 |
17.(3分)(B)
五、(共21分)
18.(3分)突出作者震惊的心情。
19.(2分)1936年10月
20.(4分)“彼岸”比喻人世间;“寂光”比喻鲁迅的思想和精神
21.(6分)鲁迅一死,千千万万人去送葬,证明鲁迅是伟大的人物;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特别是进步的人们对鲁迅的“拥护、爱戴和崇仰”,因而,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
22.(6分)象征手法;“夜阴”指黑暗的中国;“新月”指光明和希望
六、(共20分)
23.(2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语言文字
24.(3分)具有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和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的人
25.(4分)他们缺乏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
26.(4分)在文艺创作中,恰当地选择字句最重要,其余则无足轻重。
27.(6分)(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