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八单元练习试题

2014-5-11 0:11:13下载本试卷

第八单元练习

一、字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小心y  y ( )( ) 2.x ( )动   3.一qu ( )一拐

    4.  ( )下  5.m ( )地

  (二)注音

   倾泻(  ) 擎着(  )  晌午(  ) 木锨(  )

  执拗(  ) 呶呶卿卿(     )

二、区分词的感情色彩

   溜走(  ) 客气(  ) 麻烦(  ) 应酬(  ) 

  督促(  ) 厉害(  ) 妨碍(  ) 随和(  )

   模范(   )  俗套(  ) 执拗(  )  瞎扯(  )

  冲撞(  ) 歇歇(  ) 土气(  ) 随便(  )

  三、句子

  (一)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1.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本体:                       喻体:                   

   2.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

    本体:                       喻体:                   

   3.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本体:                       喻体:                    

   4.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本体:                       喻体:                   

   5.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

    本体:                       喻体:                    

四、文学常识

  (一)判断下列体会是否正确

   1.小说《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是卢进勇。(      )

  2.以“七根火柴”为题表现了小说的思想性。 (     )

  3.《老杨同志》这篇小说的作者是李有才。   (     )

  4.李有才是农民歌手。                     (     )

  5.《老杨同志》是以李有才的快板创作为线索来叙述故事的。  (     )

  6.老杨同志是县委书记,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     )

  7.老杨同志到场子里什么都通,特别是好扬家。(     )

  8.《老杨同志》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是解放后的农村土改运动时期。 (    )

  (二)境空

   1.小说对人物有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还有       描写。

   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分为         环境描写和      环境描写。

  五、语法知识

  (一)用符号标出句中的成分

    1 、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

    2、 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

    3 、 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

    4、 他吝啬地捏着这块面团。

  (二)下面哪是单,哪是复句

    1 、他摸出了 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

    2、 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        (     )

    3 、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     )

    4、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         (     )

  六、古诗词

  (一)“常记溪亭日暮”这是哪首词中的句子?体会句中“日暮”的表达作用。

                                  

  (二)“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谁写的词句?表现环境怎样的特点?

七、阅读

  (一)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了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在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人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1、文中对无名战士哪方面进行了描写?

                                

  2、通过这些描写、使人体会到无名战士内心想的是什么?

                                

   3、文中对无名战士眼神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老杨同志也看出他是村长。却又故意问了一句:“村长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老杨同志才把介绍信给他,信上写的是:

  “兹有县农会物主席.前往阎家山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请予接洽是荷……”

   广聚着过了信。把老杨同志让到里屋,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要请老杨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饭。老杨同志道:“还是兑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广聚还要讲俗套,老杨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广聚见他土眉土眼,说话却又那么不随和,一时想不出该怎么对付,便道:“好吧,你且歇歇,我给你出去看看!”

   1.从老杨同志说的话,分析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介绍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从文中画线的词语分析老杨是怎样的人?

                                

(三)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只冰蛇,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以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大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儿走去。风雪大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疆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平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助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融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雪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踉(   )跄(   )                  

   ②蓦(  )然                          

  2.第一段中“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水蛇,狂风狼似的嗥叫着”一句是什么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文中第一自然段所涉及到的天气因素有               等。

  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5.精妙的比喻句内涵十分丰富。文中“像箔片一样贴在身上”主要说明(多项选择)(         )

       A.衣服单薄                  B .衣服破旧

       C.军需处长身上落满了雪花    D.衣服很亮

       E.衣服质地很硬              F.衣服都冻硬了

  6.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描写最多的人物是            。

  8.从文中看来,导致军需处长冻死的原因是                        。

  9.本文情节构思的特点在于(    )

  A.在大风雪中艰难行军,有人冻死是必然的。

  B.将军认不出军需处长,是因为冰凉和大雪的折磨大大改变了军需处长的外貌。

  C.被冻死的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掌管物资却又仅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军需处长,人物形象更为高大。

  10.读了这篇小说,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学过的        写的“         ”这两篇小说时代背景相同,主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