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第工卷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或答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谂知(shěn) 湮(yān)没 兵燹(xiǎn) 解(xiè)甲归田
B.玉醅(pēi) 欹(qi)器 商贾(gǔ) 庠(yáng)序之教
C.孝悌(tì) 樯(qiáng)橹 平仄(zè) 归根结蒂(dì)
D.便嬖(bì) 忖(cǔn)度 纨绔(kuà)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贮藏 易拉罐 娇阳似火 鸦雀无声
B.洞悉 水龙头 合盘托出 新人辈出
C.坟茔 噘着嘴 风蚀残年 彪炳史册
D.详实 敲竹杠 远见卓识 枉费心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八荣八耻”为我们划清了“荣”和“辱”的__________,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就“普通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等有关问题,教育部________2006年第15次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惠青女士介绍了2006年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有关情况。
(3)北京、山东等地的高考尖子生纷纷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惊呼。风波_________之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公开宣称北大、清华“二流说”的说法完全错误。
A.界限 举行 迭起 B.界线 举行 叠起
C.界线 举办 叠起 D.界限 举办 迭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B.生产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尽游说之能事,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天花乱坠,简直成了万能商品。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一些学校将奥赛获奖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些家长亦步亦趋,送孩子上各种奥赛辅导班,以增加上重点中学的几率。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B.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批评家来帮助我分析:哪几步迈得不对,怎样才能进步更快而不至于走更多的弯路?
C.新高考命题,将有助于考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将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
D.“不要灰心嘛,”张老师安慰他:“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谁没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不都挺过来了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结合十分紧密,有古老的符号,也有正在形成的新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北京的符号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形成的。
B.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伊朗即使决心发展核武器,而且为此动用一切科学和工业资源,在技术上也没有遇到重大挫折,那距离造出核武器也还有10年时间。
C.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 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D.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将在20日选举新的首相接替小泉纯一郎,新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是修复日本与中国和韩国的受损关系、修改和平宪法、巩固日本经济复苏以及适应日本迅速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来扭转不利的局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
(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
注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C.左右方引去 引:拉
D.谁与共为章 章:图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 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C.①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事实求是的一组是
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 ②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③乃上言建等无奸
④是以考一连十 ⑤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⑥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耿建等四位大臣。当时显宗大怒,凡是与案子有牵连的人一律被定罪判刑。
B.由于耿建等四人否认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了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
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等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等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因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三、(1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敢以情恕者。(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把栏杆拍遍
梁 衡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威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檎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有这番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③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④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⑤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呤》)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空,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⑦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⑧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文章有删改)
13.“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⑤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纵观全文,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和评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7.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长信秋词五首①(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①《长信秋词》是拟托汉代班婕好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事情而写作的,共五首。
(1)诗题为《秋词》,那么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浣溪沙①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
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这首小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1)上阕三句,写游清泉寺时所见风光和环境,词人抓取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下阕三句是否表达了词人这种“悲吟”呢?请简析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19.把下列长句改写成语意明确的几个短句(可调整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今天,旨在保障远东地区的安全、维护双方经济利益和开展反恐斗争的、将在俄罗斯联邦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的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中俄首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拉开序幕。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概括下面一则寓言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得体,50字以内。(6分)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请以“欣赏”为题,除诗歌外,自选文体,写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温馨提示:①书写潦草,卷面凌乱,酌情扣1—5分。
②错别字每个扣1分,最多可扣至10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题3分)
1.C A.“解”读为jiě,B:“庠”读为xiáng,D“绔”读为kù。
2.D A.娇——骄 B.合——和 C.蚀——烛
3.A ①“界线”和“界限”都有“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但“界线”侧重于分界的“边线”,事物的“边缘”;而“界限”侧重于“限度”。(1)中“荣”和“辱”强调对“度”的把握,故用“界限”。②“举办”常与“活动”搭配,“举行”常和“会议”搭配。⑨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叠起;重复出现。
4.B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A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C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不妥。D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此句应用“趋之若鹜”更为恰当,更符合“追逐不正当的事物”的含义。
5.A B.去掉冒号,问号改为句号:C.后两个逗号改为顿号:D.冒号改为逗号。
6.B A.成分残缺。“紧密”后加“的城市”。C.语序不当,应为“解放和发展”;C.句式杂糅,去掉“来扭转不利的局面”。
二、(12分,每题3分)
7.D 章:奏章
8.C 前一个“于”,“到”;后一个“于”,介词,“对于”。A介词,“用”、“拿”;B副词,“于是”;D转折连词,“却”。
9.B ①为现实,④为现实,⑥谈皇帝行为。
10.D 最后一句不妥,“皇上听了有所悔悟”应为“皇上听了怒意消解”。
三、(10分)
11.(1)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2分)
(2)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而(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4分)
(3)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4分)
12.(1)腰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落霞与孤骛飞齐,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20分)
13.辛弃疾归宋后,由于赵宋王朝主和苟安,他不被重用。反而被剥夺了抗金的权力。(2分)因而只能借填词作赋来表达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2分)
14.“拍栏杆”是一个极具包蕴性的动作。(1分)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2分)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
15.对比或衬托。(2分)此段对比、衬托有三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王昌龄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象和描述,而辛弃疾是亲自参战经历的记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3分)
16.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青年时举义兵抗金,后随宋廷南迁,不被重用,壮志难酬,以词抒怀,爱国之情昭然,其词作铿锵有力,铮然有声,与苏轼同创“豪放派”词风。(6分可视情况酌情给分)
五、(12分)
17.
(1)诗中所写到的景象有:井边梧桐、秋深叶黄、夜深霜重。(1分)
作用:一是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宫怨诗。
二是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2分)
(2)借景抒情,以景显情。(1分)这首宫怨诗,描写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寂寞孤单的少女形象。(2分)
18.
(1)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幼芽。林间沙路一尘不染。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声。一派画意的光景,荡去官场的恶浊。它优美、洁净……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2)不是。词人用“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又用“休将”一词将“白发”、“黄鸡”的比喻义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词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是不服衰老的宣言;也是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体现。
六、(12分)
19.①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中俄首次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今天将拉开序幕。
②演习在俄罗斯联邦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举行。
③这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远东地区的安全。维护双方经济利益和开展反恐斗争。
(每句2分)
20.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3分)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应幸灾乐祸,要关怀、了解别人,要有宽容之心。(3分)
七.(60分)
21.请参照下列标准评阅
等 级 评 分 标 准
一等(20~17) | 二等(16~12) | 三等(11~) | 四等(6~0) | ||
基础等级 | 内容20分 |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肉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
表达20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汪通顺,语病多 | |
发展等级 | 特征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5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3)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可扣到10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扣1分;书写潦草,卷面凌乱的,可酌情扣l—5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文言文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敢以实情宽恕的。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竞对答不出来。拳朗知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奸情.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所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即便如此,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牵连的人很多。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即使如此,四侯没有事,为什么不早奏明,而(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察池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奸情的,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竞这样模棱两可。”让人将他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专,寒朗说:“希望讲一句话而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如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考囚在案里,都说妖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到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遭下狱者大多是冤枉的.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