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学段考试试题

2014-5-11 0:11:20下载本试卷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学段考试试题

说明:①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②请用书写蓝、黑颜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78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 (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2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吴名憃(chōng,蠢)。南兰陵为寓言靳(讥笑,奚落)之曰:淮右(西)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官名,州、郡长官),牧录而械之,为符(凭证)移(平级公文的名称)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浮屠曰:“狂髡(kūn,旧时对僧徒的贱称),坐尔乃有千里之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板子)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zhí,捆绑)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剃去头发)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械而絷焉,颓壁逃。明日,日既昳(dié,太阳过午偏西),五百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所寄以见荣悴,乃皆外物,非所谓傥来者邪?曩悴而今荣,傥来集其身者日以盛,而顾揖步趋,亦日随所寄而改,曩与之处者今视之良非昔人,而其自视亦殆非复故我也。是其与吴五百果有间否哉?吾故人或骎骎华要,当书此遗之。”

1.请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为符移五百   交给   

B.五百浮屠    辱骂

C.蹴之即道     在路边

D.惊其首则不发  抚摩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①夜则絷足        ②山原旷盈视

B.①且加械而絷焉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C.①颓壁逃         ②奚以之九万里南为?

D.①明日,日既昳,五百醒  ②瞻衡宇,载欣载奔

3.请选出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

A.文中的和尚本来是淮西人,后来客居吴地,每天到街上喝酒,喝醉了就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B.吴地的长官只好把这个和尚抓了起来,派五百押送他回淮西,五百觉得这是个苦差事,非常愤恨。

C.  一路上,和尚受尽折磨,但他后来机智地把五百灌醉,脱下囚衣给他穿上,翻过院墙,逃走了。

D.  吴地的人素以蠢笨著称,南兰陵写了这个故事嘲笑他们。听到这个故事,吴地人往往一笑置之。

4.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分)

①.坐尔乃有千里之役,吾且尔苦也。

答:                

②.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

答:                

③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

答:                

5.为下列文段断句(用“/”划开即可) (3分)

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9题。(6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公公)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6.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说明。 (2分)

                  

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何为不也  去         苛政猛虎也   于       

8.有一个成语出自这段文字,这个成语是  (2分)

              

(二)诗歌鉴赏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2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9.写出这首诗颈联中的任意一组对杖的词语 (2分)

            

10.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①                                   

②                                   

1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三)古诗文默写 (8分)

12.补写出下列古诗文的空缺部分 (每一组只选1个小题)

⑴ ①                ;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 ①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⑶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⑷ ①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二.现代文阅读 (3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14-16题。(9分)

灵长目动物的视力为什么比其它哺乳动物好,早期的观点不能完全解释这个问题,于是产生了“为了发现蛇”的假设。这是科学理论惯常的做法(猫、狗和马能够清楚地看东西,但它们缺少我们人类能进行大脑外科手术的那种深度知觉,也没有我们人类能看清法律合同上纤细字体的那种视敏度)。

早在20世纪初期,科学家们认为自然选择练就了灵长目动物的敏锐视觉,因为这些动物以前都生活在热带灌木丛中,需要敏锐的视力在这样的环境中顺利穿行。

这一“乔木理论”统治了5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指出许多视力并不敏锐的哺乳动物也生活在树丛中,如松鼠等。他们说,灵长目动物视觉发达很有可能是由于它们捕食昆虫。根据这种“视力捕食假设”,灵长目动物在追捕猎物时视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捕食昆虫的灵长目动物来看,它们仅用耳朵或鼻子也能很好地捕食。

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另外一些理论,其中包括全包含理论,认为灵长目动物需要敏锐的视力来捕食昆虫、采摘水果和发现最便于攀援的树枝。

所有的理论都出于灵长目动物灵敏视觉的进化是为了帮助它们获取食物这一假设。但是自然选择也可以提高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近,对灵长目动物大脑的比较研究表明,灵长目动物视觉系统中最发达的部分并非用于支配抓捕,而是用于提供敏锐视觉和朝前看的眼睛,二者都有助于在所处环境中分辨附近物体以及发现伪装物体。不用说,如果有人想避免踩到蛇身上,这些都是应具备的好技能。

大约6000万年前,灵长目动物分成两支:旧大陆的猴子和猿(包括人类)以及马达加斯加狐猴。几乎与此同时,毒蛇在非洲和亚洲繁衍。

接着,大约3500万年前,旧大陆的猴子再次分支,其中一部分迁入南美成为新大陆猴子。旧大陆猴子和猿接触毒蛇的机会最多,因此,在三种主要的灵长目动物中,旧大陆猴子和猿视力最好。

或许你会认为,这只是巧合,但一旦你得知马达加斯加狐猴的视觉系统最简单,而毒蛇从未在马达加斯加生活过时,你又会怎么想呢?同时,过去6000万年中,新大陆猴子离毒蛇的距离时近时远,因此它们的视力比狐猴好,但不如旧大陆猴子稳定。

因此,发现和躲避蛇的必要性促进了我们人类的视力进化,这一点可以看得相当清楚。从我们对食肉鸟进化的了解中,这一假设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专吃蛇的鹰有相对较大的眼睛,视力比不吃蛇的鹰更敏锐。

13.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对灵长目动物的视力为什么比其它哺乳动好的问题,早期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

B.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确认灵长目动物视觉发达是由于它们捕食昆虫。

C.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理论都基于灵长目动物灵敏的视觉的进化是为了帮助它们获取食物这一假设。

D.大约6000万年前,灵长目动物分为两支,一支是旧大陆的猴子,一支是猿和马达加斯加狐猴。

14.联系全文看,对“自然选择也可以提高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一句中的“自我保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热带灌木丛中顺利地穿行。

B.捕食昆虫、采摘水果和发现最便于攀援的树枝。

C.及时分辨和发现人类的伪装。

D.发现和躲避蛇。

15.对文中有关语句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猫、狗和马能够清楚地看东西,但它们缺少我们人类能进行大脑外科手术的那种深度知觉,也没有我们人类能看清法律合同上纤细字体的那种视敏度”一句,是为了说明猫、狗和马的智力水平无法与人相比。

B.“就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捕食昆虫的灵长目动物来看,它们仅用耳朵或鼻子也能很好地捕食”一句,是为了说明灵长目动物的听觉和嗅觉也非常灵敏。

C.“许多视力并不敏锐的哺乳动物也生活在树丛中”一句,是为了说明灵长目动物视觉发达是便于在热带灌木丛中顺利地穿行。

D.“在三种主要的灵长目动物中,旧大陆猴子和猿视力最好”一句,是为了说明躲避蛇的必要性促进了灵长目动物视力的进化。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17-22题。(24分)

绝版的周庄

王剑冰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 (huì)半明地写意出来。

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   (yùnzhì)。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

想起了台湾作家三毛,三毛爱浪游,三毛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毛的长发沾的什么风都有。三毛一来到周庄就哭了,三毛搂着周庄像搂着久别的祖母。三毛心里其实很孤独。三毛没日没夜地跟周庄唠叨,吃着周庄做的小吃。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深的孤独,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三毛临死时还念叨了一声周庄,周庄知道,周庄总这么说。

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时间刚过九点,周庄就早早睡了,是从没有电的明清时代养成的习惯?没有喧闹的声音,没有电视的声音,没有狗吠的声音。

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本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深。 

忽就闻到了一股股沁心润肺的芳香,幽幽长长地经过斜风细雨的过滤,纯净而湿润。这是油菜花。早上来时,一片一片的黄花浓浓地包裹了古老的周庄。远远望去,色彩反差那般强烈。现在这种香气正   (yīnyūn)着周庄的梦境,那梦必也是有颜色的。

坐在桥上,我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周庄,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这么看着的时候,就慢慢沉入进去,感到时间的走动。

16.根据注音和语境,写出文中的汉字 (3分)

   (huì)半明          (yùnzhì)        (yīnyūn)

17.赵丽宏在《周庄水韵》里说春雨中的周庄是“水墨画”,小雪中的周庄是“版画”。本文作者用来比喻周庄的中心词在第三段,把它找出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18.“我知道,打着鼾息的周庄,民族味儿很深”一句中的“民族味儿”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9.本文开头说周庄“不算太美”,第2段又说周庄“依然很美”,为什么会有这看似矛盾的说法?      (4分)

答:                 

20.本文前两段用“你”称呼周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你觉得本文在写作技法上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6分)

答:①                 

                 

21.文中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如何使周庄避免苏州的命运呢?请你提两点建议。(6分)

                           

                            

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72分)

三.语言表达(12分)

2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C. 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D.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23.对句子的修改(括号中的文字是对画线处作的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自责的事总是令到我(令我)不得安宁,于是我试图以别的方式来换取对方的谅解并恢复到最佳的精神状态。

B.  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有见过(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C.  我点头,玩笑道:“到了那边给一个电话我(给我一个电话),以后我去省城可就有地方住,有人接待了。”

D.  钱伯斯是在提醒和告诫自己和员工们,思科无时无刻不在(无时无刻都在)受到来自各方的威胁和挑战。

  24.续写句子 (6分)

⑴珠海石景山酒店曾经张贴过这样一副对联:春来景山秀,服务暖人心。有人认为,这副对联对仗不工,请你根据上联,重新拟出下联。

春来景山秀,          

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选两个事物,续写两组句子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增添一份春色;如果你是               ;如果你是              

四.写作(60分)

  25题目:笔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 C 即道 上路 

2. C 夜则絷足  他的    ②山原旷盈视 助词

且加械而絷焉 他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

颓壁逃 连词,表顺承关系 ②奚以之九万里南为?连词,表顺承关系

明日,日既昳,五百醒 才 ②瞻衡宇,载欣载奔 于是,就

3.“翻过院墙”错,应为推倒院墙。

4.①.因为你才有这(奔波)千里的差使,我将让你吃苦头。

注:“坐”(因为)、“且”(将要)、“尔苦”(让你吃苦头)误译1处扣1分,整个句子结构混乱扣1分,扣完3分为止。

②.街市里的当差的把这件事报告给吴地的长官,长官把他抓了起来,给他戴上刑具。

注:“以闻”(把这件事报告给……)、“械”(戴上刑具)误译1处扣1分,整个句子结构混乱扣1分,扣完3分为止。

③和尚拿出腰间(携带)的钱买了一斗酒

注:“浮图”“出”“市”误译1处扣1分,整个句子结构混乱扣1分,扣完3分为止。

5.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 (全对得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6. 式  轼         识   志  (每个字1分)

7.何为不也 离开  苛政猛虎  比 (每个词语1分)

8.苛政猛于虎

9.风枝露草  暗鹊寒虫

10. ①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

②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的即可)

11.① 长 畏

②“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12.⑴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⑵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①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⑷①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13.C A 原文“早期的观点不能完全解释” B 原文“灵长目动物视觉发达很有可能是由于它们捕食昆虫” D 原文“灵长目动物分成两支:旧大陆的猴子和猿(包括人类)以及马达加斯加狐猴

   14.D 

15.D A 说明它们的视力无法与人相比 B 说明灵长目动物敏锐的视力不是为了捕食 D 说明灵长目动物敏锐的视力不是为了在热带灌木丛中顺利地穿行

   16.晦 韵致 氤氲 

17.(江南的)古典秀女

18.夜晚的周庄沉实宁静(或答:夜晚的周庄没有喧哗与嘈杂

19.因为周庄以自然朴实动人,算不上华丽,不算太美;而又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纯美、古典,依然很美。(照应第1、2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上述两点;意思对即可。)

20.答:① 用“你”称呼周庄,表达感情深厚强烈,亲切自然。     

                                   

  ② (把握一点,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21.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远离周庄等

    22.A 应为“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23.D 

    24.略

    25.评分标准参见高考要求。

附:文言文翻译

吴地以人蠢著名,本人(作者世居兰陵,后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作寓言而讽之曰:淮西(古时西方称右。如山西称山右,江西称江右。)的一个和尚旅游来到吴地,白天在街市上喝酒,醉后发狂,掳胳膊挽袖子在街市人群中横冲直撞,行人都纷纷避让。街市的衙役禀报吴地的长官,长官将他的罪行记录在案并给他戴上枷锁,写了公文交给差役,派他押送和尚返回淮西。差役辱骂那和尚道:“狂僧,因为你要我出这千里的差,我将要让你吃苦。”每天还没到早晨,就踢和尚起来上路,拿着扳子在后面驱赶,不让休息;晚上就绑起他的脚。(这天)来到奔牛埭,和尚拿出(自己)口袋的钱买了一斗酒,晚上,灌醉差役并剃去他的头发,脱下黑色的囚衣给他穿上,并且给他戴上枷锁绑好(脚),推倒墙壁逃跑。第二天,太阳偏西时,差役醒来,寂静无声不见了和尚,看墙壁已经倒了。(自言自语)道:“啊,他逃跑了!”然而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却是黑色的囚衣,顺手摸到自己的脑袋发现没有头发,自己戴着枷锁还被绑着,无法出门,大喊在旅店中喊道:“狂僧还在这里,唯独把我给丢了啊!”

客人每每看到吴人就说这件事,吴人自己也发笑。

我(感叹)道:“这大概不是寓言吧,世上失去自我的又岂只吴地的差役啊!生而有我,是人人平等的事,这不会因为荣耀或落寞而有所增加和减损的。借以显示荣耀和落寞的,都是身外之物,不会是所谓的稀里糊涂得来的吧?原先落寞如今荣耀,不知不觉聚集到他的身上而日益旺盛,那么顾盼之间、举手投足,也每日随之而改变,过去和现今看上去的确不是从前那个人了,而他自己看自己大概(认为)也不再是原来的身份啊。那么他和吴地的那差役果然有什么差别吗?我的故人有的很快就华贵显要了,应当写这些文字赠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