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唐诗宋词选修》阶段测试

2014-5-11 0:11:22下载本试卷

《唐诗宋词选修》阶段测试(唐诗部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总分________

    (试卷总分150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填充题(56分)

一、     课文名句填空(每空1分,总分32分)

1、独有宦游人,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         ,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3、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4、画栋朝飞南浦云,         。(王勃《滕王阁》)

5、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

6、江流宛转绕芳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斜月沈沈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送》)

12、不堪盈手赠,         。(张九龄《望月怀送》)

13、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4、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

15、         ,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6、水落鱼梁浅,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7、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

18、边庭飘摇那可度,         。(高适《燕歌行》)

19、         ,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20、______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1、__________________,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2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3、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5、         ,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26、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7、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28、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9、人世几回伤往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0、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2、         ,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二、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总分24分)

1、王勃,字_______,初唐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称“初唐四杰”。

2、王维,字________,官至尚书右丞,世称________。与___________齐名,并称“王孟”。

3、李白,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中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有“_______”之誉。

4、杜甫,字________,中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_______”,有作品集《________》。

5、柳宗元,字_______,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______齐名,并称“______”。

6、刘禹锡,________(地名)人,和_________交谊很深,人称“_______”。

7、李商隐,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世称“________”。

第二部分:课内诗歌鉴赏(51分)

一、 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习题。(22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刚销万古愁。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烹羊宰牛为乐       且,暂且

  B.与君一曲         歌,唱歌

  C.径须沽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万古愁       销,消除

3.对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各是

(1)、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分)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分)

  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

  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4.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5.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B.《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C.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D.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6.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完成下面习题。(11分)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7、作者登上高楼,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景色描写的顺序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什么选择“芙蓉”和“薜荔”来描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哀景写哀情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哀景?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0--11题。(6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0、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13题。(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2、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4--15题(6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4、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节的情景。(2分)

15、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诗歌比较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_____________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诗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3---4题。(8分)

                咏赤壁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3、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4分)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4、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5--6题。(8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5、 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7题。(10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旅夜书怀   杜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 分析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学习心得与体会。(10分)

从“‘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到“‘诗国余辉的晚唐诗’”,我们跨越了290年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领略了唐朝诗人的才学和抱负,领略了唐朝诗人的旷达和抑郁,领略了唐朝诗人爱的誓言和别的离愁……请谈谈你从唐诗里学到了什么,或者谈谈你学习唐诗的心得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宋词选修》阶段测试(唐诗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参看课本

第二部分:

一:1、A  2、C 3、(1)A  (2)C 4、C  5、D 

6、要点:(1)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的高级人物,“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致。(2)“陈王”曹植于丕、睿又、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

二:7、辽阔、荒凉;由近及远

8、“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纯洁。它们在暴风雨中的遭遇触动了作者心灵的颤悸。

9、“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 愁: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三:10、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11、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四、12、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13、“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五、14、重阳

15、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第三部分:

一: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二:3、C E (C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操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E 杜诗没有“对曹军兵败的惋惜“)

  4、示例①从假设角度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虽不一定正确,却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才情,使全诗深沉而有韵味。示例②末句用典兼以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

三、5、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6、“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四、7 (1)①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②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

③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2)①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②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第四部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