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散文阅读训练
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 张桂芬
岳 飞
李松涛(笔名:梁衡)
1一身盔甲,令所有的对手溃不成军。但你挡得住面前的攻打,却经不起背后的谋杀。
2一块中原大地般宽厚的脊背,针针见血地负起母亲的叮咛与沉雄的神州:“精忠报国”!——可报国路,让昏君奸臣弄得曲曲折折、坑坑洼洼,险象环生。你忠于谁,谁就决定你的生死。朝赐你财物、午赐你宅院、暮赐你美女的人,就不定何时便赐你一死。可你忙于出征、忙于布阵、忙于厮杀,便不曾留心,天子的夸奖,是一种带回钩的暗器;你醉心于把战表化成捷报,更不曾留意,金銮殿不露声色檐角,已勾勒出风波亭的雏形……
3阴谋出笼,出皇城,十二道金牌,十二个夜叉——将忠良捉拿。昨天的猎人,今天的猎物——你角色的转换过于险陡,连看惯沉浮的黄河,事先都是毫无预感。手上铐子,脚上镣子,颈上枷子,最重的是驮在背上——那母亲的至嘱,如今成了要命的包袱。不归路上,当竖着的性命同一柄横着的利刃勃然相遇,你才晓《满江红》的写作,是从校场熟悉的枪尖上起笔,而在一块陌生的磨石上结束的。
4亭间是佞贼一个人的狞笑,亭外是满天下无数人的痛哭。屠刀下落,宏文顿成断章!被喷染的夕阳涂制页页血帆,浪踉跄,船蹀躞,黄河倒抽一口凉气,刹那改道……
5滚烫的座右铭,一下子变成冰凉的墓志铭,幸亏那识字也识大体的岳母先行一步,否则她这白发人该怎哭祭黑发儿郎?“精忠报国”的每个字,都该活上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可这区区三十八度春秋,已蓦然成为构思之外的残简……
6你八百五十年前的一腔热血,化作历史的一把冷汗。莫须有的罪名造奇冤!谁让你满怀抱负、浑身功夫,却赶上一个有重病而无良药的时代。宫殿里、龙书案后昏庸的半径,量得出民间黑暗的周长。这绝对是悲剧的情节:善良遇上恶毒依旧善良,恶毒遇险上善良益发恶毒。
7肯于为良知执言的,只有暴死的良知;能够给邪恶张目的,还是活着的邪恶。莫以为前朝气才有怪胎,罪恶也并非偶然的宫外孕。
8我总梦见影影绰绰的亭上,有蚊虫剔牙,有苍蝇打嗝。醒来不由惊问:风波亭在哪?它是一颗悬于神州大梁的苦脸,让有志有为的卧薪者品尝,明目明心,以认清忠奸。
9看历史要细心,看现实要耐心。同为军人,二十九岁的项羽自杀了,三十八岁的岳飞被杀了。岳元帅,请原谅我高攀,我与你都有为诗之好,而且我们的理想也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你说过的那五个字:“收拾旧山河!”被别人侵占和被自己污染的山河,都须重新整理。
10哦!你名字的背面是民族的疮疤,你名字的下面是历史的勋章。
1.1)这篇散文中,作者为什么说“那母亲的至嘱,如今成了要命的包袱”?(限35字内)
答:
2)说岳飞“才晓《满江红》的写作”,《满江红》是岳飞的代表作,请写出该词上阕结句处勉励自己建功立业,至今仍激励人们惜时上进的3句。
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从全文看,第4段至第7段运用了:
1)什么写作手法?
答:
2)这一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限15字内)
答:
3)作者如此写想要表明怎样的意思?(限25字内)
答:
3.在这篇散文中:
1)将“风波亭”比作“苦胆”这一艺术手法有什么特点?其用意义又怎样?(每问限15字内作答)
答:
2)对“项羽自杀”和“岳飞被杀”应该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每问不得超过15个字)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令所有的对手溃不成军”,这句话既照应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史实,也暗示了岳飞当时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威严的所向披靡的形势,可谓一语双关。
B“天子的夸奖……已勾勒出了风波亭的雏形”,这里作者构思精巧,涉笔成趣,翻陈言为新语,化无形为有迹,表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洋溢着灵性和活力。
C“昨天的猎人,今天的猎物”,运用了对偶修辞,作者以简洁、明快而又发人深省的语言,揭示岳飞命运悲剧性的转变。“昨天”、“今天”点明了转变过程的迅速。
D结尾处的两句话,以“背面”和“正面”、“疮疤”和“勋章”构成对比,言此意彼,语短而味长,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民族英雄的重新认识和高度评价。
E在文中,作者抒发了自己对岳飞这位悲剧英雄的深深敬意和几分惋惜,并认同和丰富了“收拾旧山河”的理想,字里行间流动着情感,闪烁着哲理。
答案及解析:
1.1)岳飞正是由于忠实地履行了“精忠报国”这一“至嘱”而被杀害的。(此题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归纳,进而作答。意思对即可)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1)对比手法。
2)以对比来渲染悲剧气氛(此问重在分析与鉴赏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3)岳飞式的悲剧在不正常的时代具有必然性。或者:“你忠于谁,谁就决定你的生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此问重在对写作意图的理解和分析。)
3.1)比喻手法,化用(或运用)典故(或成语);提醒(或“点明”)人们要牢记历史。(这两问重在考查对艺术特点的分析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两个人的死有着本质性的差别:(目的是)突出岳飞的“冤屈”。
4.此题主要是分析、鉴赏和评价。答案是C、E。(A项错在这句话没有那种暗示作用,也并非一语双关,因为岳飞在当时多坎坷,不顺畅;B项错在“涉笔成趣”和“洋溢着灵性和活力”等表述,因为作者的笔调是相当沉重的,并不是为了表现“情趣”和“活力”;D项错在“重新认识的和高度评价”等表达上,因为此处是对历史的反思,而并非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的评价)
联系地址: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 张桂芬
电话:0713-
E-mail:
哲理散文阅读训练
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 张桂芬
境界三帖(之一)
李国文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洗殿前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一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千万元。然后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相比之下,这位穿着进裰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奖大雄宝殿前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这位僧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筒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筲从井口里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栏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红楼梦》里有一句诗:“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细细琢磨,豁然贯通,也许就不那么拼死攀活地去争去抢,去烦恼,去痛苦,这不就是心宽即福嘛!然后,清心寡欲,宁静淡泊,写自己愿意写的作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管身处褒贬,自求心神宁泰,岂不也是自愉自悦的赏习乐事嘛!
1.作者写游方的僧人担水,“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些描写的用意何在?
答:其用意是
2.在这篇文章中,(1)作者描写的挑水和尚是一个什么人物形象?(2)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刻画这个人物?(3)请简要地解说一种表达技巧及作用。
答:(1)
(2)
(3)
3.解释下列词句
(1)“杂念即欲”中“欲”的含义是什么?
(2)“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言加以解释。
答:(1)
(2)
4.下面是对这则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所选材料很有典型意义,一般人常觉尘世间的许多不平事,似觉佛界清净,文中恰举佛界事,佛界也有严重的厚此薄彼现象,从而突出关键在人的境界。
B本文所说的境界是指摒去名欲物欲,达到清心寡欲,宁静淡泊的境界。
C文中所说的名欲,就是指当官,因此想到《红楼梦》的诗句,才豁然开朗,才认识到没必要拼死攀活地去争去抢,去烦恼,去痛苦。
D要去掉名欲物欲,重在一心一意“挑好自己那桶水”,即专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E这是一篇哲理散文,它描写作者游名山佛寺,见行脚僧在寺院厚待有钱僧时静心挑水的情景,从而感悟一种做人的境界。
F这篇散文,熔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但为了突出行脚僧,有过行贬低自己之嫌。
答案及解析
1.为后文作铺垫,表现游方的僧人没有杂念,心里只有这桶水。
(此题考查对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理解能力。从内容看,从井里打水不磕磕碰碰;路上也不溅溢出来,说明行脚僧一心一意。从表达技巧看,是为后文揭示境界服务的,是铺垫。)
2.(1)挑水和尚是一个年纪不大的游方僧,他言谈得体,识见不俗,清心寡欲,宁静淡泊,在有钱和尚热闹时仍能沉住气,一心一意为寺院担水。
(2)直接描写(神态、语言、动作),对比描写,人物衬托。(答出二点即可)
(3)直接描写略。对比描写主要写寺院接待富僧与这个挑水和尚,厚此薄彼,在这种情景下,挑水和尚态度坦然,突出了游方僧很有境界。人物衬托主要是写自己的心理,说自己在那种情况下做不到,从而衬托年轻的游方僧心静的境界。(此题考查对作品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鉴赏能力。人物形象的概括可以从有关描写中提取,又要从全篇着眼,进行概括。表达技巧有三种,再细一些种数更多,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任举出两种都行,说出一种具体运用及其作用都对。衬托如举开头“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也对,它衬托行脚僧静心挑四五十担水的不容易。)
3.(1)欲即杂念,即名欲,物欲。
(2)清心寡欲,宁静淡泊,写自己愿意写的作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此题考查对重要词句的理解能力。欲,含义本文揭示得比较好,具体而明确,主要弄清它绝不是指一般的正当的欲望。挑水是要把它引申开去,文章实际上也作出了解释。)
4.CF(此题综合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C“就是”的内容,缩小了“名欲”的内涵。F“但”后的分析不合原文实际。)
联系地址:湖北黄冈市团风中学语文组 张桂芬
电话:0713-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