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中第二册语文素质训练同步试卷—第五单元

2014-5-11 0:11:27下载本试卷

高中第二册语文素质训练同步试卷

第五单元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巡(qūn)      散约败(zòng)

    隶(máng)      鞭天下(chī)

  B.目(chēn)      人为刀(zǔ)

    力(lù)       按剑而(jì)  

  C.丑(guǐ)      流曲水(shāng)

    激(tuǎn)      游目怀(chěng)

  D.流(xī)       放浪形(hái)

    轻(yáng)      植杖耘(z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威震四海  有酒盈樽

  B.云集响应  嬴粮影从  深谋远虑  度长絜大

  C.同年而语  项庄舞剑  矫首遐观  茂林修竹

D.趣舍万殊  静燥不同  情随事迁  惠风和畅

3.下列句中有的有通假字,有的没有,依次将各句中的通假字挑出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⑤仆诚已著此书……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⑥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⑧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A.①从②赢③有④郤⑤责⑥曷  B.①从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⑦知

C.①从③序⑤戮⑥胡⑦知⑧贰  D.②景③有④郤⑤责⑥曷⑦参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故以为其(疼爱)不若燕后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衡量)大

B.……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统率)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服)其弊  是以就极刑而无(怨恨)色  

C.足以极视听之娱,(的确)可乐也  

(可靠)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情随事迁,感慨(附着)之矣

D.所以兴怀,其(情趣)一也  

然秦以区区之地,(达到)万乘之势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约定时间)

5.选出对加点宇的解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

6.下面关子“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③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⑤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⑥吾恂恂起。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③④⑥/②⑤

C.①④/②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7.选出对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约从离衡        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道芷阳间行       ⑧刑人如恐不胜

⑨上伟之         ⑩亦不详其姓字

A.①③/②⑤⑥/④⑩/⑦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⑩/⑨

8.下列句中的“所以”与例句中的“所以”,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⑥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A.①④  B.②⑤  C.①②  D.③⑥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译:秦国有余力乘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 

  B.为之奈何?

    译:怎样对付这件事?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于是有所寄托,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D.请息交以绝游。

    译:让我同外人(指官场的)断绝交游吧!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与同时代的司马相如并称“两司马”。

  B.“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C.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D.秦时称说的“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山东大致相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李清照《渔家傲》一词,完成11—12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对这首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句是说,在云天相接的空中,弥漫着一片晨雾,银河将要转

 向黎明,好像有无数的船只在河上飞驶。

  B.“我报路长嗟日暮”是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词人想到人间道路漫长无涯,想到自己人生的桑榆晚景,内心十分悲凉。

  C.“学诗漫有惊人句”由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化用而来。

  D.“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语意,表示自己希望像大鹏那样高飞远举。  

1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作者通过记梦境展开丰富想象,抒发自己徒有才学,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B.上片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一个奇特的梦境,并巧设天帝的问讯以引起下文,下片以答对的形式表明词人奋力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

  C.这首词押仄声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好似苏轼的“大江东去”。

  D.全词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完全突破了词人的婉约风格。

13.对野曼《失落》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心中开始接纳大佛,/灵魂便开始脱离躯体;

    膜拜于大佛的双膝之下,/ 人,便完全失落了自己。

                (选自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花的诱惑》)

  A.诗人告诉人们:虔诚信佛,佛的思维代替了人的灵魂之后,顶礼膜拜,烧香许愿;香烧了,愿许了,自己原有的便“完全失落了”。

  B.“接纳”和“失落”之间,完成了灵魂的转换,并得出了足以令人反思的哲理。

  C.诗的哲理:人,只有在精神上摆脱对其他事物的迷信和依赖,才能成为真正获得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人,而不只是蒙昧的躯壳。

  D.诗虽短,但意高、情深、理明,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出于诗人的灵气和思想深度。

三、(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意思正确的是  (  )

  A.奋起 猛烈 振作  B.奋斗 功德 震撼

  C.发展 功业 举起  D.奋发 烈士 挥动

15.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16.对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文: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筑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奴隶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自为主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基业呀。

17.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军事、文化、政治、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②⑥

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

  A.天子有后,有人    B.一不耕,或受之饥

  C.战,勇气也      D.子见子乎

19.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

  A.子之矛陷子之盾    B.楚人伐宋救郑

C.孙膑此名显天下    D.皆美于徐公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已为陈迹”的“为”词性、意义相同的是(  )

  A.善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B.庖丁文惠君解牛

  C.天行有常,不尧存

  D.化而鸟,其名为鹏

第II卷(共90分)

四、(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1—26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岁数,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强复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习战。大纵牲畜,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者赏五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将士。②彀(gòu)者:射手。彀:拉满弓。③庞媛(xuān)杀剧辛:庞媛,赵将;本赵人,后为燕将。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悉习战        勒:统率,整饬

  B.不得田畜        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        保:通“堡”,营垒边。

  D.赵使人捕得李牧    微:暗中伺探。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至,如约——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后十余岁——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赵使人捕得李牧——斯人,吾谁与归

  D.王翦急击赵——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23.对下列各句所省略的主语的认定,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辄入收保         (赵军)辄入收保

  B.复请李牧         (大臣及李牧旧部)复请李牧

  C.终以为怯         (人们)终以为怯

  D.佯北不胜         (李牧指挥的军队)佯北不胜

24.翻译下列语句(5分)

  (1)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2分)

  译文:                                                                                             

  (2)①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②以数千人委之。(3分)

译文:①                                                                                

      ②                                                                          

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牧用兵得法、戍边有道的一组是(3分)(   )

  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③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④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⑤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驻守赵国边陲,采取以固定防御为主的战略,阻止了匈奴的入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B.李牧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抗拒干扰,常受命于危难之际击溃强敌,展现出一代名将的风采。

  C.李牧纵有回天之力也无法挽救昏君治国的局面,最后因谗言被杀;赵王自毁长城令人叹惋。

  D.李牧用兵有道,不违心媚上,惹赵王不悦,功高盖世招来佞臣妒忌,于是终为秦反间之计所害。

五、(12分)

2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12分)

(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转而攻秦;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悟已往之不见,      。实迷途其未远,      

(4)       ,帝乡不可期。

(5)       ,悠然见南山。

(6)       ,风飘飘而吹衣。

(7)       ,泉涓涓而始流。

六(8分)

28.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快乐”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不超过30字)

29.下面一段话中,删去重复的和可有可无的词句,使行文筒沽明确连贯。(不超过40个字)(4分)

  怎样使压力锅降压呢?明确的说,可以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在常温下让它自然冷却,第二种是采用淋冷水的强制冷却的办法使之降压,再有一种办法,就是适度提动降压阀,这样就可以排气降压。 

七、作文(5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当中全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机会、选择、困难、金钱、死亡……这其中或喜或悲,有人物、有故事、更有思考。你能将你所经历的、所知道的、所想到的写下来吗?

  要求:

  1.将作文题目补足完整,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一个方面,也可以另选某个方面进行写作。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题目:面临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D  5、C  6、A  7、A  8、C       9、C  10、D

二、11、B  12、A  13、A

三、14、C  15、B  16、C  17、C  18、C  19、C  20、D

四、21、B  22、D  23、B 

   24、(1)戍边的将士每天都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盼着与匈奴交战。

    (2)大量放牧牲畜,到处都是放牧的人。

    (3)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25、C  26、D

五、27、(略)

六、28、快乐是暴风骤雨之后的那一抹彩虹,悲伤正是刚刚逝去的电闪雷鸣。

   29、怎样使压力锅降压呢?有三种办法:让它自然冷却;淋冷水;适度提动降压阀,排气降压。

七、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