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分×6=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炮烙páo 呜咽yàn 誊写téng 打烊yàng
B.祈祷qí 拗开ǎo 瘐毙yǔ 偏裨bì
C.新正zhēng 城垣yuán 谄笑chǎn 掎角jǐ
D.敕造chì 监生jiān 攒聚cuán 放诞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撮合 陶冶 蘖根祸胎
B.脸颊 踌躇 惆怅 面面相觑
C.搭讪 形骸 诟骂 轻手摄脚
D.炫耀 陪偿 垓心 热不可当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______闹出什么乱子来,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②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与老师应经常________情况。
③华老栓擦着火柴,点上油灯,屋子里便________了青白的光。
A.以至 沟通 弥满 B.以致 勾通 弥漫
C.以至 勾通 弥漫 D.以致 沟通 弥满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熟视无睹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的动了一动。
D.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这类错误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几项有力的措施。
B.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C.经过组织的培养教育,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支部吸收他为预备党员。
D.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6、排序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1)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2)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3)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A.(1)(2)(3) B.(3)(2)(1) C.(3)(1)(2) D.(2)(1)(3)
二、文言文阅读 :(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姊,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秦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谕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床施蘧篨屏风,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众威服其仁义。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干:才能。
B.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宾客。
C.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去:离任。
D.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 劝:勉励,提倡。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B.休仁以为司徒参军
C.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D.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人多异焉
B.以治干称 躬耕以养弟姊
C.收入常多于邻境 力于仁义
D.言之明帝 追载缣帛以送之
10、以下全能表现孙谦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②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③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 ④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⑤治烦以简,狱无囚系 ⑥每去官,辄无私宅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孙谦因为父亲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会离开所居官职,就躲避到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
B.孙谦在做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都将他们释放回家。
C.孙谦在做宁朔将军、钱塘县令时,用简便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务,狱中没有关押的罪犯。
D.孙谦在晚年依然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做的超过一般人很多,大家都很敬佩他。
12、翻译下列语句(3分)
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三、古诗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病 牛
宋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宋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
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3、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3分)
答:
。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实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 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 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 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15、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项是( )(2分)
A .事 奈 肖 B. 事 奈 孝 C. 世 耐 肖 D.世 耐 肖
16、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17、文中写到:“《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就是( )(2分)
A .似贬实褒 B. 似褒实贬 C. 似褒似贬 D. 反面衬托
18、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词对宝玉的不谙世事、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行为作了批判。
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续写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生命的出口
林清玄
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①“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②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③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
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④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⑤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⑥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
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
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
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
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⑦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
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殉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
【选自《读者》2004年第一期 】
19、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请说明“可惜复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玻璃”一词在文中共出现7次,请分类归纳“玻璃”在文章中共有哪几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B.作者说“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小黄蜂在无路可出之际,竟然仍能执着地寻找出口。
C.作者对小黄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细加描绘,是为了表明小黄蜂的选择以便和某些人类的选择加以对照。
D.“现在它飞出去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享有更多的自由。
E.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像一位长者,言语中透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祝福。
六、默写与仿句。
23、名句默写(六题选四题):(1分×4 =4分)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远而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④已而_____________,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⑤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⑥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24、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4分)
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30分)
25、阅读下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他一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国王被他扰得不能安静,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来。
船上有一个哲学家说道:“你若许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国王说道:“这真是功德无量。”
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了海里,奴隶在海里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边。奴隶连忙用双手紧紧地抱着船舵。他重新回到了船上。
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
国王问哲学家:“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便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请以“坐稳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题纸
一、基础知识:(3分×6=18分)
1 | 2 | 3 | 4 | 5 | 6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7 | 8 | 9 | 10 | 11 |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古诗鉴赏:(6分)
13、答:
。(3分)
14、答:
。(3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
15 | 16 | 17 | 18 |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19、
。(3分)
20、
。(2分)
21、
。(3分)
22、( )(4分)
六、默写与仿句:
23、名句默写:(1分×4 =4分)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②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远而望之, 、 ,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④已而 ,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⑤ ,无以至千里。
⑥ ,相逢何必曾相识。
24、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4分)
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 2、B 3、D 4、C 5、B 6、D
二、文言文阅读:
7、B[这道题可以通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意义。A、C、D项在所处语境中词义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项中,根据语法关系“宾”用在表否定的“不”之后,应为动词;其次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孙谦认为少数民族不服从的原因是以前的长官对他们有失礼仪,应解释为“服从”。]
8、B[B项中的“以为”在古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以……为”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把……当作”或“任用……做”等;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可以理解为“认为”。而文中王休仁是任用孙谦做司徒参军,由此可以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
9、D[A项中两个“焉”意义不同,第一个为兼词,“于之”,可译为就住在那里;第二个为代词。B项中第一个“以”表原因,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C项中第一个“于”表相比之义,第二个“于”表在某方面。D项中两个“之”都代指孙谦。]
10、C[②句是讲孙谦的前任官员们常采用的管理方式,非孙谦本人事迹;⑥句是写孙谦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写他的清廉。此两句不合题旨要求,可排除。①句是对他初任句容县令政绩的概括,此句中的“神明”,④句中的“威信大著”都以为政的结果从另一面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③与⑤句皆直接描写他为政的措施,是他政治才能的表现。]
11、A[A项叙述不合原文意思,原文中“父忧去职”指因父亲病丧他离职,此项中错误理解为“父亲担心”;另一方面,此项中“躲避”之说不当,原文为“客居”于某地,即所住之地非自己的家乡。]
12、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那部分,他都免除不收。
三、古诗鉴赏:
13、诗中形象不同。1分
《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但使众生皆得饱"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1分
《禾熟》:此诗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禾黍香""谷登场"的丰收中获得了"粗了耕耘债"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而安。这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1分
14、这两首诗所反映的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1分
李纲诗中的病牛正是自己形象的写照,诗中倾诉的是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情怀,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1分
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从个人思想情感来说,他没有什么抱怨情绪,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1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
15、C 16、B 17、A 18、B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
19、因为不管人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
20、⑴,①②③⑦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玻璃。
⑵,④⑤⑥是指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一种自我的感情桎梏。
21、①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的因缘不如意就自杀。
②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③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
④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⑤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
22、A、E
六、默写与仿句:
23、名句默写
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④明月浮空
⑤故不积跬步 ⑥同是天涯沦落人
24、仿句:
注意表达层次关系的“只有”、“才”、“而”这些关联词语。
例句: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七、作文:
参高考评分标准,切入分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