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及答案

2014-5-11 0:11:31下载本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选出加黑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

  A.咳sù    执niù      折cuō    发zhèng

  B.一piē   亲ní      债juàn   租1ìn

  C.楼gé    棕床běng    按nài    当háng

  D.过去yūn  飞来祸héng   参yǔ    好p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鞠躬尽粹  老态龙钟 恬退隐忍  面面相觑

  B.莫名其妙  囤积居奇 逆情背理  惊惶失措

  C.冠冕堂皇  变换无常 忐忑不安  自惭形秽

D.窸窸窣窣  置之度外 满门抄斩  无精打彩

3.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入句中空白: ( )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_____,墙壁的_______,家具的______,衣料的_____,都使她苦恼。

  A.破旧  黯淡 寒伧  粗陋

  B.破旧  黯淡 粗陋  寒伧

  C.寒伧  黯淡 破旧  粗陋

  D.寒伧  破旧 黯淡   粗陋

4.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__________;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A.爱她、了解她、认识她、娶她

  B.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C.认识她、爱她、了解她、娶她

  D.了解她、认识她、娶她、爱她

5.将下列4个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②陶醉于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③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④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6.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了能买到人血馒头,为了能治好儿子的病,华老栓处心积虑地用全部积蓄买了一个。

  B.玛蒂尔德虽然与佛朗思节夫人是教会学校的同学,但是佛朗思节夫人的财产令她只能望其项背了。

C.葛朗台夺过梳妆匣想用刀撬下一块金子,欧也妮母女惊恐不己,拭目以待

D.当今流行歌坛新秀辈出,昔日天王巨星已成明日黄花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

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B.铜、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8.对小说主题判断不当的一项是:  ( )

A.《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而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悲剧,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民的愚弄与奴役,反映了民众的愚昧。

B.《项链》围绕一条项链的借、丢、赔、是假的情节展现了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的悲喜剧,揭露当时上流社会的穷奢极侈的生活,批判了资产阶级妄图爬上“高枝”的丑陋内心,鞭挞了他们的虚荣心。

C.《陈奂生上城》描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复杂的心灵世界。作者既为农民的前进高兴又对农民身上的封建意识给予以一定的批评。

D.《守财奴》围绕葛朗台诱骗女儿财产继承权这一主要事件设计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环  环相扣的情节,展现了守财奴贪财、爱财、吝财的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分析下面语句中带黑词的用法,从评语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②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A.两句中加黑词所用的借代方式与表达作用均相同。

B.两句中加黑词所用的借代方式与表达作用均不同。

C.两句中加黑词的表达作用一样,所用的借代方式不同。

D.两句中加黑词的表达作用不相同,所用的借代方式一样。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老头》、《悲惨世界》两部长篇小说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他的小说集称为《人间喜剧》。

B.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小说多以曲折、巧妙、隽永的情节取胜,他的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麦琪的礼物》、《包法利夫人》等。

C.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作家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笔力深刻地思考生活,揭示许多重大社会主题。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李顺大造屋》。

D.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讽刺有力,幽默性强,常以简洁的笔触勾画出完整鲜明的典型人物,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11-14题。(共12分)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一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一一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11.华大妈“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这里的“不足”与“空虚”应怎样理解?作

家细致描写华大妈的感受有何用意?

12.作家细致描写夏四奶奶对花环的“探究”。从“自言自语”到“想了又想”,进而“忽然又流下泪来”,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3.选文第二段中的“他们”指什么样的人?

14.选文最后一段描写了坟场上的景物环境。坟场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段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15一18题。(共12分)

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闷。

佛来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大匣子,拿过来打开了,对路瓦栽夫人说:

 “挑吧,亲爱的。”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5.作家细致地描写玛蒂尔的挑选首饰的过程,可谓不厌其烦。为什么要这样写?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16.“迟疑”与“焦急”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

17.“我只借这一件”表现了玛蒂尔德复杂的心态。说一说它反映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18.借钻石项链一段,清晰的反映了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说一说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四、阅读小说《沼泽地》,回答19-21题,(共16分)

                沼泽地

                  芥川龙之介 著 文洁若 译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唯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地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了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参观的人来说,是名副其实地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土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面对它玩味,一面不由得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中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吧。”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遗族央求审查员,好不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已经故去了吗?”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招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唯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19.对画线的段落进行讨论:

①“很欣赏它吧”在“我”听来是________语气,表达了对作品________的态度,

   而事实上,是__________语气,表达了对作品_________的态度,      (2分)

②“心里的什么”指怎样的心理感觉或心理活动?“我”为什么“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给

   甩掉了”?   (3分)

③简述这段内容在全文情节发展和艺术表现上的作用。    (2分)

20.①《沼泽地》画面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②简述“我”两次评价《沼泽地》为“杰作”的情节在作品中的意义。  (4分)

21.根据对作品中未出场的艺术家的理解,谈谈“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随心所欲地作画”又是一种怎样的艺术追求?          (3分)

五、作文:(60分)

信会使人坚定,疑会使人犹豫。而有时信反而引人走向保守,疑反而引人走向创造。

请以《信与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D  2B 3C 4B  5D 6D 7A  8B 9D 10D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11-14题。(共12分)

11. 3分(1)失落与嫉妒

(2)表现群众愚昧/ 革命者的悲衰

12.3分(1)完全正确——努力思索——找到“答案”(解释)

13.3分

14.3分

(1)阴冷 肃杀 悲凉

(2)渲染悲剧气氛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15一18题。(共12分)

15.

(1)对玛……的重要性 珍惜,重视机会

(2)重视唯一机会,最终(社会认识,鼓励的外貌美),参加夜会(社会)

16“迟疑”与“焦急”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

缓 慢 不矛盾   急快

迟疑:怕:不答应,则不能实现愿望

焦急:非常渴望得到

关系:一种心情(目的)对 内在——自我  外在——他人

                 不同表达

17.

(1)这一件事非同一般 ——唯一 一件足够,一件唯一,借多了可能一件也借不到

(2)怕借不到(一件,几件)找到的激动,担忧

18.

发现时的激动 → 开口时的担心→ 借到时的狂喜

四、阅读小说《沼泽地》,回答19-21题。(共16分)

19①“很欣赏它吧”在“我”听来是赞赏语气,表达了对作品肯定的态度,

而事实上,是嘲弄语气,表达了对作否定的态度。(2分)

②“心里的什么”指怎样的心理感觉或心理活动?“我”为什么“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

给甩掉了”?

①指独自承担对画的强烈感受而疑问的沉重感,

②由于有了共鸣者而产生的感受被认同分担的轻松感。

③简述这段内容在全文情节发展和艺术表现上的作用。(2分)

①推动发展(引出人物,引出对话,引出作者)

②造成曲折,使表现更丰富。

20 ①《沼泽地》画面上的突出特点是      。(请用原文回答,2分)

②简述“我”两次评价《沼泽地》为“杰作”的情节在作品中的意义。(4分)

  ①从个人感受初步肯定作品,②从理解作者艺术追求的生存处境的 肯定了作品,

发展变化了主题 。(对个人的理解,对艺术的鉴赏。)

21根据对作品中未出场的艺术家的理解,谈谈“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可能是由于什么原

因,而“随心所欲地作画”又是一种怎样的艺术追求?(3分)

①可能由于技术对内心感受的局限。

②自由地表现内心感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