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高二语文)

2014-5-11 0:11:32下载本试卷

                                      

荣成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题包括“试题卷”“答题卡”和“答案卷”三部分。

2、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蓝色圆珠笔、2B铅笔写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瘦(xiāo)  取(jué)   意(qiè)   惊失措(huāng)

B、气(huì)   防(dī)   熟(ān)   疏不亲(jiàn)

C、粗糙(cāo)   风(shuò)  服(tiě)    敛声气(bǐng)

D、咆(xiào)  连(lèi)    怨(mán)   阴错阳(chà)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誊写   吝啬   玷辱   轻手蹑脚   交头结耳

B、黜逐   蓝褛   殉情   兵荒马乱   悬梁刺骨

C、鼓噪   凭吊   嗟怨   胁肩谄笑   蝇头微利

D、赍发   涵养   诀窍   杯盘狼藉   得意洋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不妨    “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2005年1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已接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和捐款承诺近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520万元人民币已转交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印度洋海啸”受灾国的红十字会。

④被称为“本届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减免农业税政策,在以温家宝为代表的政府官员前往农村四处探访的行程中逐步   ,关注农民的学者称中国农民在2004年过了最舒心的一年。

A、琢磨  赋予  截至  兑现    B、琢磨  赋于  截止  兑现

C、捉摸  赋于  截至  实现    D、捉摸  赋予  截止  实现

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脱离群众,我们有些官员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文不名的破布。

B、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求全责备了。

C、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还需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有关法规。

D、虽然刘同山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的腐败行为已严重触犯了法律,王检察长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唱一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了。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媒体评价说,杨利伟从太空成功返回,实际上也为中国火箭的商业发射作了一个成功的广告,中国将更有实力参与每年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几千亿美元的巨大商机。

B、中巴新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C、携带两颗间谍卫星的日本H2-A型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太空基地发射升空,但火箭在升空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地面控制人员不得不下达指令让火箭自行引爆。

D、经考古专家20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吾与子之所共           B、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自今已往,吾无意于人世矣  

C、 蒙国恩,除臣洗马           D、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媒人去数日,遣丞请还           悉心诚之话倚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7.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 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

    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 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

8.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

    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

    D.“烛影暗摇的神秘”是作者所反对的运用标点而带来的对诗歌意境的破坏。

9.下面不属于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表现形式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内涵。      B.诗意不了了之。

    C.使流动的变成冻凝。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10.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

    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的“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

    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能我一榻乎?  假:借

    B.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入册

    C.君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    脱:倘若,如果

    D.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 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不幸疾矣      ②妆成每秋娘妒          

B.①面囊                      ②探石穴,靡计不施

    C.①其数而封识之               ②吏民,封府库

    D.①举世混浊,清士见           ②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B.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C.人用是多疑             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14.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第Ⅱ卷(共108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5至8页,共4页,请用蓝色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案卷”上。做题完毕,只交“答案卷”。

四、(16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和课文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译文:                           

②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译文:                        

③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水仙子   寻 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①乔吉(1280--1345):字梦符,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树。③缟袂绡裳:白绢做的衣袖,薄绸做的衣裳。这是以淡妆素衣的美人形容梅花。④笛凄春断肠:指笛声引起惆怅:古笛曲有《梅花落》,故云。

这首小令以跌宕的笔法写出了寻梅的意趣和梅花的风韵。其中有一句被称为这首小令内容和形式的枢纽句,找出这一句话并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的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秋水共长天一色。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君子坦荡荡,             

⑤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8、 “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从全文来看,文中画线的这句话有何作用?(4分)

答:                                      

19、(5分)文中画线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请补出这句话蕴含的潜台词。(3分)

答:                                   

  (2)这句话在作品中有何作用?(2分)

答:                                    

20、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作用深刻,试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5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这篇作品写战场交锋,没有枪林弹雨和弥漫的硝烟,代之以双方的对峙与两个人的交手,读来却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B. 年仅23岁的“他”,将“河”想象成恋人,对其神往之情就不再是洗去污秽这般简单,同时寓有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C. 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表现出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与折磨。

D. 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 这篇作品最大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

六、(14分)

22、下面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划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4分)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支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答:                         (不超过20字)

23、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请找出来,并作出修改。(4分)

爱因斯坦(1879-1955)(1)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他生于德国,(2)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位(3)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4)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5)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7)他发现了光电效应,(8)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序 号

改正结果

24、以“创造”或以“爱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必须用比喻句和排比句,字数不少于4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子的面板刨得十分平整光滑,而且连抽屉的背板、底板都刨得十分平整光滑,有人劝他:“抽屉背板与底板别人又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800字左右,不得抄袭。

荣成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 二 语 文 答 案 卷

注意事项:

1、答案卷1—4页,共4页。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卷面分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复核人

得分

评卷人

四、(16分) 15、(6分)

(1)                           

 

                              

 

(2)                                     

(3)                                    

 

16、(6分)                                   

                                        

                                      

17、(4分)①                   

                    ③                 

 

            ⑤                        

 

得分

评卷人

五、(18分)

 18、(4分)                        

 

                              

 

19、(5分)①                                       

 

                                     

 

 ②                                      

20、(5分)                                   

                                      

 

                                       

21、(4分)[      ]   

得分

评卷人

六(14分)

22、(4分)                                  

23、(4分)

序 号

改正结果

24、(6分)

                                       

 

                                       

得分

评卷人

七、作文(60分)

作 文 评 分 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    分

总 分

评卷人

 

础 50

等 分

一等

50-41

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

20-0

 

 

展 10

等 分

一等

10-9

二等

8-7

三等

6-4

四等

3-0

复核人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座号

高二语文答案

一、(18分)

1、B  2、C  3、A  4、D  5、C (A项,搭配不当,应在 “商机” 的后面加上“的角逐”;B项,句式杂糅;D项,语序不当)  6、C

二、(12分)

7.A   8.D   9.C    10.A

三、(12分)

11.D(“壮烈”强壮豪迈)

12.A( 被:遭受,蒙受;被:表被动 B 发:打开C 籍:登记入册 D 乃:于是,就)

13.B [A(古)嫌弃厌烦的脸色。(今)体面,面子      C多疑:(古)赞扬李疑。(今)喜欢怀疑。    D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

14.D(据文中最后一句可知)

四、(16分)

15、(7分)(1)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3分)(①“使”译为“如果”,给1分;②“德……惠”译为“感谢……恩情”,给1分。)(3)(箫声)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2分)(“舞”和“泣”均为使动用法,各给1分)

16、这一句是“冷风来何处香”(2分);从内容上来讲,铁鞋踏破,蓦然发现,写得含蓄有味,却又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或:诗人在寻梅过程中久寻不获,正感到内心焦急,忽然一阵冷风吹过,送来阵阵幽香,寻着香味,作者找到了仙子一般的梅花,这使得他非常高兴。)(2分)从形式上来讲,过渡到了下面诗句对梅花的直接描写。(2分)

提示:如最后一点答“为下文具体描写梅花作了铺垫”给1分。第一点,意思相同即可。

17、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④小人长戚戚          ⑤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五、(18分)

18、(4分)①与前文照应,强调禁令对士兵的钳制使其失去自由;②为后文引线,预示着在战争这场噩梦中,士兵将失去生命。

19、(5分)①“为什么要剥夺他人的生命呢?”“为什么一定要有战争呢!”“为什么生而平等的人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呢!”②激起士兵的反战情绪,揭示作品的主题。

20、(5分)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无不表现了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既衬托出一个23岁充满生命力的士兵形象,又侧面烘托了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

21、(4分)[C][E]

六、(16分)

22、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一定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

23、(4分)①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⑤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或“提出了”)相对论

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⑧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4.创造是灰暗的夜空中划过的耀眼的流星,创造是早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创造缘于平凡,缘于思考。牛顿从苹果落地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在草丛中被叶片划破,创造了伐木工具——锯;毕昇从千百次的探索中,创造了泥质活字印刷术。

爱心是火种,能点燃心中的希望;爱心是清泉,能滋润即将枯萎的禾苗;爱心是绿荫,能撑起一片新的天地。爱心给我们勇气、力量和信心,爱心帮助我们一次 又一次战胜危险和困难。快快打开你我的心窗,让爱永驻你我的心间。(字数不少于40字,两个词语都用上,句子有比喻,有排比,即满分。未达到此要求适当扣分)

七、(60分)

参照200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古文选段参考译文

李疑由于崇道义在当时很闻名,只喜欢在他人困难之时去帮助。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小官,得了病,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人们认为他有病会影响自己而疏远他,不让他住。(范景淳)拄着拐杖去到李疑家门口,乞告说:“我不幸得了病,没有人让我住。听说您品行甚高,能够借我一张床(让我住下来)吗?”李疑答应了,请他住下来,很快的打扫清洁房子,准备好床铺被盖炉灶,让他住在其中。并(为他)请来医生给他看病,亲自为他煮粥熬药,早晚放到他手前,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如同伺奉亲人一样。过了不久(范)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大小便失禁沾污床褥,臭气熏天不可接近。李疑每天替他擦洗身子,洗洗涮涮,从来没有看见过他有不耐烦或厌弃的表情。景淳流泪说:“我拖累您了。恐怕我活不多久了,没有什么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布袋里有黄金白银四十余两,放在我原来住的旅馆里,希望您能亲自去取一下。”李疑说:“患难中互相帮助,按人情事理应该这样,要什么报答呢?”景淳说:“您假使不去拿,我死了以后,恐怕就会被别人得到,那有什么好处呢?”

李疑就找了一个同村人一起去,拿着回来了。当着(范的)面打开口袋,把黄金白银登记好数字后封好口袋并做好记号。过了几天景淳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钱买了棺材,把他葬在城南的聚宝山。拿着那个封好了的布袋,寄放到同村人的家里。写信叫范的两个儿子来,等到范的两个儿子来了以后,李疑同他们一起挖出棺材,取回布袋按照登记的数字(把钱)还给他们。范的两个儿子要付伙食费,李推却不受,反而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打发他们回去。人们因此赞扬李疑的高尚品德。名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交往,知道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和悦谨慎老实的人,并没有奇伟强壮豪迈的姿态。但他所做的事,却有古代道义和勇敢的风范,这难道可以凭一个人的外貌判断人的才智吗?俗话说:“世风日下,清德之人就表现出来了。”我为现今追名逐利的世俗之风而痛心,记下他的事迹来劝勉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