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2014-5-11 0:11:32下载本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阅读理解 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5 11 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2、对第⑤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段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

B.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因但人生角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

璀璨。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3分)

答:(1)                                  

(2)                                 

(3)                                 

4、文中第④段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请具体说明“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2分)

答:                                      

5、下列三个空格请任选一个空格填写。(2分)

文中第③段提到的徐志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一首著名的诗歌,题目是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       (填写两句)。而另一位沈从文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      (填写小说名)。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 10 13 分)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朱光潜

①去夏访巴黎卢佛尔宫,得摩挲《蒙娜·丽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雷阿那多·达·芬奇(Leonardo de Vinci)的这幅半身美人肖像纵横都不过十几寸,可是她的意蕴多么深广!佩特(Walter Pater)在《文艺复兴论》里说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特殊精神都在这一幅画里表现无遗。我虽然不知佩特所谓希腊的生气,罗马的淫欲和中世纪的神秘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从那轻盈笑靥里我仿佛窥透人世的欢爱和人世的罪孽。虽则见欢爱而无留恋,虽则见罪孽而无畏惧。一切希冀和畏避的念头在霎时间都涣然冰释,只游心于和谐静穆的意境。这种境界在贝多芬乐曲里,在《密罗斯爱神》雕像里,在《浮士德》诗里,也常隐约领略过,可是都不如《蒙娜·丽莎》所表现的深刻明显。

②我穆然深思,我悠然遐想,我想象到中世纪人们的热情,想到达·芬奇作此画时费四个寒暑的精心结构,想象到丽莎夫人临画时听到四周的缓歌慢舞,如何发出那神秘的微笑。

③正想得发呆时,这中世纪的甜梦忽然被现世纪的足音惊醒,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美国人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那班肥颈项胖肚腩的人们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一年四季,人们尽管川流不息地这样蜂拥而来蜂拥而去,丽莎夫人却时时刻刻在那儿露出你不知道是怀善意还是怀恶意的微笑。

④从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回想到《蒙娜·丽莎》的作者,我登时产生一种不调和的感触,从中世纪到现世纪,这中间有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中世纪的旅行家一天走上二百里已算飞快,现在坐飞艇不用几十分钟就可走几百里了。中世纪的著作家要发行书籍须得请僧侣或抄胥用手抄写,一个人朝于斯夕于斯的,一年还不定能抄完一部书,现在大书坊每日可出书万卷,任何人都可以出文集诗集了。中世纪许多书籍是新奇的,连在近代,以培根、笛卡儿那样渊博,都没有机会窥亚理斯多德的全豹,近如包慎伯,三四十岁时才有一次机会借阅《十三经注疏》。现在图书馆林立,贩夫走卒也能博通上下古今了。中世纪画《蒙娜·丽莎》的人须自己制画具自己配颜料,作一幅画往往须三年五载才可成功,现在美术家每日可以成几幅乃至于十几幅“创作”了。中世纪人想看《蒙娜·丽莎》须和作者或他的弟子有交谊,真能欣赏他,才能侥幸一饱眼福,现在卢佛尔宫好比十字街,任人来任人去了。

⑤这是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据历史家说,我们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得多了。话虽如此说,我对着《蒙娜·丽莎》和观赏《蒙娜·丽莎》的群众,终不免有所怀疑,有所惊惜。

⑥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哪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别的不说,就是看《蒙娜·丽莎》也只像看破烂朝报了。

⑦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如果从纽约到巴黎还像从前乘帆船时要经许多时日,冒许多危险,美国人穿过卢佛尔宫决不会像他们穿过巴黎香谢里雪街一样匆促。

⑧美国人所谓“效率”(efficiency)以外究竟还有其他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拿法国理姆(Reims)亚眠(Amiens)各处几个中世纪的大教寺和纽约一座世界最高的钢铁房屋相比较。或者拿一幅湘绣和杭州织锦相比较,便易明白。如只论“效率”,杭州织锦和美国钢铁房屋都是一样机械的作品,较之湘绣和理姆大教寺,费力少而效率无可指摘。但是刺湘绣的闺女和建筑中世纪大教寺的工程师在工作时,刺一针线或叠一块砖,都要费若干心血,都有若干热情在后面驱遣,他们的心眼都钉在他们的作品上,这是近代只讲“效率”的工匠们所诧为呆拙的。织锦和钢铁房屋用意只在适用,而湘绣和中世纪建筑于适用以外还要能慰情,还要能为作者力量气魄的结晶,还要能表现理想与希望。最高的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注重人的成分(human element),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要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乃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6、 作者认为“第一流美术作品” 的共性是                 (2分)

7、 作者说“得摩挲《蒙娜·丽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从文中看,他的“快意”体现在    (     )(答案不止一项) (2分)

A. 领略到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特殊精神。

B. 仿佛从中窥透人世的欢爱和人世的罪孽。

C. 无留恋和畏惧,游心于和谐静穆的意境。

D. 引发深思和遐想,沉浸于中世纪的甜梦。

8、 在作者看来,从中世纪到现世纪的“鸿沟”是                  ;面对这样的“鸿沟”,作者所怀疑和惊惜的是                。(3分)

9、 “美国人所谓‘效率’以外究竟还有其他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么?”对这个问题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这个观点的?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3分)

答:                                    

10、作者认为:“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三)11、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

(4)二十四桥明月夜,         。(唐 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5)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

(6)         ,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说林训》)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4题。(5分)

念奴娇 ·过洞庭

(宋)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孤光④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⑤襟袖冷,稳泛沧溟⑥空阔。尽吸西江⑦,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廷试第一,历任校书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平江知府,建康留守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 出任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南经略安抚使。次年遭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遂作此词。

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两湖均在今湖南省岳阳县。

③岭海: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

④孤光:月亮。        ⑤萧骚:稀疏。

⑥沧溟:大水弥漫的样子。  ⑦西江:西来的长江。

12、“念奴娇”是这首词的      (1分)

13、这首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无论描写景色还是表现内心,都突出了词中写到的       二字。(2分)

14、这首词和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样,都抒发了一种      人生境界。(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18 18 分)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齐、楚、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绥、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5、解释下列加点字 (6分)

(1)括四海之意         (2)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赵奢之伦其兵        (4)追逐北          

(5)河为池           (6)起阡陌之中        

16、下列加点字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2分)

A.外连衡而诸侯         B.流血橹 

C.且夫天下非小也        D.序八州而同列

1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18、翻译下列句子(8分)

(1)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9——题7分)

六国论①(节选)

苏洵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③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④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⑤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注:①《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②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③义:坚持正义。   ④速:招致。   ⑤洎:等到。

19、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五国丧         (2)或未易        

(3)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4)削月割      

20、翻译下列句子 (3分)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作文 40分)

  人的一生不可能和自己设想的完全一样,总会有一些缺憾。我们所做的一切也不

可能都那么尽善尽美,难免会留下错误、遗漏和误会。是否有那么一次的缺憾让你记忆犹新?是否有那么一次的缺憾令你醍醐灌顶?请以《不完美的      》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请把题目填空完整。

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语文学科

答题纸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题号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考生注意:请用黑色水笔答题

(一)1、     

2、     

3、答:(1)                                  

(2)                                 

(3)                                 

4、答:                                     

5、(三选一)诗歌题目是        

/著名的诗句有                        (填写两句)。/著名的小说         (填写小说名)。

(二)6、 答:                                 

7、          

8、                                    ;

                                   

9、 答:                                    

10、答:                                   

                                     

(三)11(1)          

(2)          

(3)          

(4)          

(5)          

(6)          

(四)12、     

13、      

14、                                  

(五)15、(1)            (2)        

(3)            (4)        

(5)           (6)         

16、   

17、   

18、(1)                                   

(2)                                  

(六)19、(1)          (2)       

(3)        (4)        

20、

                                       

 

 

高二语文学科答案

(一)1、(2分)  D  (“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

2、(2分) C  (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3、答:(1分)(1) 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  

(1分)(2) 她的巨大的凝聚力   

(1分)(3)  她自己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4、答:(2分) “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像花一样美丽夺目;“树”指她经历生活的坎坷之后变得成熟坚强。     

5、(三选一2分)诗歌题目是 《再别康桥》 

/著名的诗句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填写两句)。/著名的小说  《边城》 (填写小说名)。

(二)6、 (2分)答:  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    

7、(2分,选错一个即不给分)  BCD  

8、(2分写出两项即给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   ;

 1分) 现代人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9、 答:(3分) 最高的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注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要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乃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    

10、答:(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11(6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2)千里共婵娟  (3)必先利其器

(4)玉人何处教吹箫   (5)千呼万唤始出来  (6)临渊羡鱼

(四)(1分)12、 词牌名

(2分)13、 悠然 

(2分)14、 不因遭谪贬而消沉,开朗豁达,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五)(6分)15、(1) 像用口袋一样    (2)  吝惜

(3)   统率       (4)  逃走的败兵

(5)   凭借       (6)  通“崛”

(2分)16、 C 

(2分)17、  D 

18、(4分)(1) 销毁兵器,把(它们)铸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4分(2) (这是因为秦王朝)不施仁义(的政策),而攻取和守住天下的形势发生来变化。   

(六)(4分)19、(1)  已经    (2)  衡量 

(3)     (4)    每天,天天  

20、(3分) 赵国曾经和秦国五次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