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阡陌/纤毫毕见 钟磬/罄竹难书 嗔怪/瞋目而视
B.罢黜/相形见绌 勾当/勾心斗角 绯闻/文采斐然
C.铜臭/遗臭万年 口诀/生死抉择 娉婷/游目骋怀
D.信笺/临行饯别 烩饭/脍炙人口 蹊跷/独辟蹊径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眼看着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夫妻俩 着要提前十天赶到北京,先浏览一下北京美丽的风光。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启动临时价格 措施,主要涉及粮、油、禽、蛋、奶等。
③国家旅游局要求,景区门票调价要提前两个月公布,同一景点价格上调 不得短于三年。
A.合计 干涉 频率 B.合计 干预 周期
C.核计 干涉 周期 D.核计 干预 频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巴基斯坦人的风俗礼仪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一些规定,也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比如老朋友如果狭路相逢,那一定要拥抱三次。
B.赵本山、宋丹丹均在近日宣布“不再上春晚”,这对于喜欢“山丹丹组合”的观众来说,明年春晚将不能再看到他俩神气活现的表演了。
C.在07赛季CBA总决赛中,辽宁队实力不济,已经连输三场,如果再不悬崖勒马,总冠军将拱手让给广东队。
D.西凤酒以弘扬中国酒文化为已任,在包装设计上把现代艺术与历史积淀相互结合,可谓珠联璧合,整个装饰艺术效果更加完美。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的“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
B.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C.中国在2007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能减排工作,这是中国不仅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也表现了我们敢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勇气和胸襟。
D.网友们纷纷发出警告说,“藏独”分子的算盘打错了,奥运火炬不只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藏独”分子所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
去奥运会多夺金牌,曾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体育的最高目标。围绕这个中轴,高水平竞技运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挥政治和外交功能、振奋民族精神、刺激科技进步、促进传媒发展、满足娱乐需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对于奥林匹克,我们接受的是形式,忽略了它的人文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奥林匹克将从政治漩涡回归到文化领域,实现以人为本,走向以群体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立体层次,显示被遏制已久的人文精神,突出它的文化内涵,满足人的深层次需要。
奥林匹克将追求探索极限与人性复归——让我们更像人。奥林匹克竞技凝聚了人类的竞争、创新、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人类对挖掘自身能力的极限的兴趣,最直观的还是展现于奥林匹克运动中。探索身体运动能力极限的努力不仅仅是优秀运动员的事,也是每个个体、特别是每个青少年的人性基本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探索自己的生物潜力和了解自己的身体运动极限,唤醒原始本能和反应,提醒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一流的运动员,从亿万人中选出,他们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已被赋予了极高专项发展能力的尖子,他们通过训练去不断改写人类身体运动能力的最高纪录。奥林匹克集中人类运动能力的优秀代表,作为全世界的文化大餐,是人类观照自身力量的镜子。因此,奥林匹克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锦标,而是为了颂扬人的本质——健康、和平、尊重、了解、意志、善良和友爱。
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加强人的侵犯行为。在越来越拥挤的生存空间,竞技运动发挥着稳定剂的作用。竞技场,使发泄原始形式的攻击性有各种形式的替代物,并借助文化性的仪式得以升华。奥林匹克竞技将攻击性引向有益的渠道,并不是要从肉体上消灭同类,而是通过公平的竞争使对手心悦诚服地接受获胜者体格和智力上的优势。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运动竞赛中的礼貌、道德规范,均是为了化解对手间的攻击欲,并且在群体间产生约束力,增进友谊,促进人类的相互了解与友爱。奥林匹克体现了维护人类和平的社会意义。
竞技要求公平竞争,激烈对抗,强者取胜。肤色各异、文化悬殊、地位阶层不同的人在竞技场上待遇平等,体现了最为彻底的民主化氛围。社会生活中很难找到哪个领域,能像竞技比赛那样公平公正。观赏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文化的发展与体质的发展是如此的失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文化发展给人类体质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奥林匹克,正是人类进行自身维护和美化身体的教育过程。
新世纪的奥林匹克将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为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成为健康、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尊重,是奥林匹克的必然归宿。
5.下面对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奥林匹克将关注个体、群体和人类的利益和发展,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B. 奥林匹克促使人类探索了解自身的生物潜能和运动极限,让人性复归,明确生而为人的意义。
C. 奥林匹克以文化的形式疏导人的攻击欲,通过公平竞争体现胜者体力上的优越,体现了维护和平的意义。
D. 奥林匹克除了健身的意义外,还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和不同文化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竞技的舞台,体现了最为彻底的民主化氛围。
6.对“奥林匹克将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对挖掘自身能力的极限的兴趣,最直观的还是展现于奥林匹克运动中。
B. 奥林匹克集中人类运动能力的优秀代表,是人类观照自身力量的镜子。
C. 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运动竞赛中的礼貌、道德规范,均是为了化解对手间的攻击欲。
D. 观赏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奥运会尽可能多地夺取奖牌,并不是参与奥运会的终极目的。
B. 从奥运赛场上那些优秀运动员的身上,普通观众看到了自己具有与他们一样的运动能力。
C. 奥林匹克竞技可以将人类的攻击性引向有益的渠道,因此奥运会可以成为化解战争、维护和平的手段之一。
D. 奥运会可以改善人的体质,从而解决文化进步带来的生存环境异化的问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当唐之季,其先自天台来徙。祖岩,起嘉定甲戌进士,知福州闽县事,卓行危论,奇文瑰句。其在江西幕府,平赣州之难于指顾之顷,全活数十万人。父居仁,淳祐进士,文辞政事,亦绝出于四方。至长孺,其学益大振,《九经》、诸史,律令章程,无不包罗而揆序之;其为人果决敢当而遇事机敏善谋断。
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寻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时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薰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大德丁未,浙东大饥馑,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县有铜岩,颇峻险,恶少年狙伺其间,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①负货以从,阴戒驺卒②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尝有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之,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县尝有群妪聚浮屠庵,诵佛书为禳祈,一妪失其衣,适长孺出乡,妪讼之。长孺以牟麦置群妪合掌中,命绕佛诵书如初,长孺闭目叩齿,作集神状,且曰:“吾使神监之矣,盗衣者行数周,麦当芽。”一妪屡开掌视,长孺指缚之,果得所窃衣。长孺白事帅府归,吏言有奸事确而屡问弗伏者,长孺曰:“此易易尔。”夜伏吏案下,黎明,出奸者讯之,辞愈坚,忽报有诏至,长孺佯谓众曰:“闻国家有诏,盍迎之。”叱隶卒缚奸者东西楹,空县而出,庭无一人。奸者相谓曰:“事至此,死亦无承,行将自解矣。”语毕,案下吏哗而出,奸者惊,咸叩头服罪。其行事多类此,不能尽载。
延祐元年,以病辞归,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年七十五。 (《元史·列传第十七》)
注:①苍头:仆人。 ②驺卒:骑马的士卒。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平赣州之难于指顾之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其行事多类此 秦王恐其破璧
C. 恶少年狙伺其间,为过客患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 隐杭之虎林山以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胡长孺“为人果决敢当”和“遇事机敏善谋断”的一组是
A. 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 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
B. 俾尽逮其党置于法 事至此,死亦无承,行将自解矣
C. 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 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
D. 长孺以牟麦置群妪合掌中,命绕佛诵书如初 夜伏吏案下,黎明,出奸者讯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长孺的祖籍并不是婺州永康。他的祖父和父亲在文章政事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受这种家学渊源的影响,胡长孺博学机智,为政精明。
B.胡长孺不畏权贵。当时,有个叫程文海的正得宠,气焰极盛,他们家建大门,侵占了官道,胡长孺就立刻命令撤除掉。
C.任职宁海县期间,有一伙年轻人利用一个险要地势实施拦路抢劫,官府没有办法惩办他们,胡长孺设计抓捕了他们,为当地百姓除去了一害。
D.有个农民浇粪,不小心打碎尿罐弄脏士兵的衣服,士兵来告官,胡长孺生气地说士兵是诬告,并用枷锁将士兵锁在集市上示众,过往的人都拍手称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4页,11小题,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四、(23分)
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5分)
⑵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题红梅
吴承恩
春气着花如醉酒,寒枝吹出秾芳。罗浮仙子素霓裳。丹砂先换骨,朱粉旋凝妆。
颜色虽殊风格在,一痕水月黄昏。百花头上占排场。问他桃与李,谁敢雪中香?
注:①罗浮仙子:梅花仙子,前人咏梅多用此典;②排场:身份,指所占身份为第一。意思是第一个开放。
(1)古人说:“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词,题为“题红梅”,却未着一“红”字、“梅”字,但红梅身影却无处不在。词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是写“红梅”的?全词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红梅的特点的?(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其中两种,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举酒属客,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景行行止。(《诗经》)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高 原 私 语
吴苾雯
⑴对于我来说,西藏一直是一个飘飘渺渺不真切的所在,是一个似乎来自于远古的支离破碎的传说。今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西藏。当我触摸到它滚烫的身体,当我经过一个个神秘的玛尼堆,看见无数经幡在风中飘动时,我感到了它真实的存在。
⑵走在拉萨街上,我与手摇转经筒口中喃喃祈祷的藏民擦肩而过。我看见许许多多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赤裸着双脚,五体投地,一步一个等身头向大昭寺走来。他们有的来自西藏各地,有的来自青海、甘肃、四川藏区。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公里绵延的雪山,荒芜的戈壁,奔腾湍急的江河。他们一步一步用身体丈量着走来,我不知道那需要怎样的虔诚和毅力!
⑶我默默注视着他们古铜色的脸,像注视一本玄妙深奥的书。
⑷我在世界屋脊上踉踉跄跄地行走,头上是蓝得透明的天空,身边是肩挨着肩的山脉,脖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了,头痛欲裂,阵阵心慌气短。胃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不停地揉搓着,翻江倒海,阵阵痉挛。我张着嘴,大口大口慌张地呼吸,是恐惧,亦是一种求生的本能!
⑸几个月前,一位想了却平生愿望的朋友也曾来过西藏,可是下了飞机就被人用担架直接抬进了医院,在医院躺了三天后,又被人用担架抬上了飞回成都的飞机。他说在那三天里,他只从病房的窗户眺望过西藏的天空,那是一片一尘不染、蓝得像海水一样的天空。当我扶着一棵歪脖子树吐得肝肠寸断,脸色发青时,心里却暗暗窃喜,我比那位朋友要幸运得多。
⑹这里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停留的地方,而停留下来的每一个生命都必将有它不同寻常的生命史。
⑺早晨,当窗棂透过一抹微白,我被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吵醒,推开窗户,竟是几只灰褐色的鸟儿,它们在树枝上欢快地跳来跳去,然后又“叽叽喳喳”着一起飞走了。一位“老西藏”告诉我,这里的鸟儿从不单飞,它们总是结伴而行,蔚蓝的天空下,总能看到排成行的鸟儿们奋力地扇动着翅膀。也许,这正是它们能在高原生存下来的原因。我想到了南方的家乡,常能看到一只孤零的鸟儿郁郁寡欢地飞行。
⑻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树。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可是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无一不伤痕累累!有的身子佝偻着,枝干奋力地伸向天空;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经过一次次生与死的抗争,它们活下来了,可是在这些幸存者的身边,不知堆着多少倒下去的树的尸骨!
⑼在高原,见到最多的是杨柳。可是高原的杨柳没有婀娜多姿的体态,没有弱不禁风惹人怜爱的娇柔,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庞。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犹如冈底斯山脚下黑色的岩石。在高原生存下来的杨柳,已不再是南方小河边的纤纤杨柳。高原的雷雨风雪不但改变了她的形象,也重新铸造了她新的个性与品格。
⑽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上,有几位年轻的雷达兵,为了给进出西藏的飞机导航,他们必须终年守卫在那个被称作生命禁区的地方。在那里,我听到了一只名叫央央的狗的故事。
⑾那只狗是被一位战士带上山的。在那个远离城市,远离人群的地方,央央成了每个人的朋友。冬天,他们脱下自己的棉袄给它做窝。漆黑的夜里,当狂风骤起,山谷里响起可怕的风的吼叫时,他们将它抱在怀里,一起抵御阵阵袭来的恐惧。
⑿一天,央央外出寻找食物直到晚上还不见回来。他们急了,打着手电满山寻找,他们跌跌撞撞地走着,一遍遍呼喊着“央央”。可是,一天过去了,央央没有回来。两天过去了,央央仍然没有回来。第三天,就在他们几乎绝望时,他们看见通往山下的路上有一个蠕动的黑点。他们奔过去,他们看见了瘦得皮包骨头的央央,它断了一只腿,它满身血污,挪一步,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再挪一步……也许,它就是这样走了三天三夜……
⒀当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时,一个生命会寻找另一个生命。当知道了生的艰难时,一个生命会备加珍惜另一个生命。高原,这样对我低低私语着。
14. 作者在第⑸段写了一位朋友的故事,用意是什么?(4分)
15. 结合文意,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⑴我默默注视着他们古铜色的脸,像注视一本玄妙深奥的书。
⑵当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时,一个生命会寻找另一个生命。
16. 文中说“停留下来的每一个生命都必将有它不同寻常的生命史”,请分条概括文中描写到的生命不同寻常的“生命史”。这些“生命”最主要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6分)
17. 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例,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六、(15分)
18.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文学社的招聘启事,在词语书写、用词得体上有多处错误,请你找出5处并加以修改。(5分)
招聘启事
小荷文学社是我校赫赫有名的文学社团,现因文学社刊物《小荷》扩版的需要,诚聘以下人员:
1.文字编辑1名。要求: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具有文稿评价和斧正的能力。
2. 美术设计1名。要求:美术基础扎实,善长版式和插图设计。
3. 稿件协调1名。要求: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较好地完成稿件撰写布置和稿件收缴工作。
有意者务必到文学社活动室报名,报名时间是本周一至周五下午17:10—18:00,超过时间,后果自负。报名时请带上拙作一篇作为招聘时的评审参考。面试时间待订。
××中学小荷文学社
2008年5月4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19.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某金融机构在某城市的调查统计结果
2007年第三季度 | 2007年第四季度 | 2008年第一季度 | |
居民户存款余额 | 3276亿元 | 3574亿元 | 4612亿元 |
比上季度增加 | -628亿元 | 302亿元 | 1048亿元 |
认为“当前选择储蓄最合算”人数 | 18% | 28% | 52% |
拥有股票和基金的家庭 | 20.4% | 16.8% | 10.2% |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照下面的描写要求,将下面两组词语分别扩写成一段话。要求:中心突出,每段不少于40字;每段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力求生动形象。(6分)
⑴场面描写:火炬手 奥运火炬
⑵心理描写:我 奥运火炬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类别,每一种类别中又细分出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在戏中都有自己的角色特点和表演规范。尽管戏中角色有大有小、有主有次,戏份有多有少、有轻有重,但是对于一部戏来说,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也是如此,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是父亲,或是母亲;或是儿子,或是女儿;或是师长,或是学生;或是官员,或是百姓……这个世界也因此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大戏小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联想?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D项:jiān/jiàn huì/kuài qī/xī 。A项:qiān/xiān qìnɡ chēn。
B项:chù ɡòu/ɡōu fēi/fěi。C项:xiù/chòu jué pīnɡ/chěnɡ )
2. B (合计:合在一起计算。核计,核算。干预:过问。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而硬管。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周期:指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经历的时间。句中“三年”仅是时间单位,在这个时间内“上调”的次数是多少并未交代,故不能用“频率”,只能用“周期”。)
3.D (狭路相逢: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对象错误。神气活现,是贬义词,指的是形容突出地表现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而及时清醒回头,多用来劝人及时醒悟,以免后悔莫及。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
4. D (A.搭配不当,“维护”与“安全飞行”不搭配。B.缺宾语中心语,可把“完成”去掉或在“等”后加上“任务”。C.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这不仅是中国……,也表现了我们敢于……” )
二、(9分,每小题3分)
5. C (偷换概念,原文是“体格和智力”,并非“体力”)
6. C(答非所问,这句话不是“身心需求”,是说奥林匹克竞技的引导作用)
7. A (A.见第1段“去奥运会多夺金牌,一度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体育的最高目标。……然而,对于奥林匹克,我们接受的是形式,忽略了它的人文价值。”以及第4段“奥林匹克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锦标,而是为了颂扬人的本质”。B.原文说“一流的运动员,从亿万人中选出,他们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已被赋予了极高专项发展能力的尖子”,因此,普通人只可能有潜力,不可能有相同的“能力”。C.夸大其词。D.因果关系不当,据第7段“文化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文化发展给人类体质带来的负面后果”可知,是“文化进步”决定“体质”)
三、(9分,每小题3分)
8.B(A.于:介词,在。/ 介词,表被动。 B.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 C. 为:动词,成为 / 介词,给、替。 D.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 连词,表并列,并且。)
9.C (A项“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是说朝廷对胡长孺的任命安排,与“为人果决敢当”无关;B项“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并未表现其“敢当”,“事至此,死亦无承,行将自解矣”是奸者的对话,与“遇事机敏善谋断”没有直接关系;D项均是表明胡长孺“遇事机敏善谋断”,没有直接涉及其“为人果决敢当”的一面)
10.D(实际情况是:农民挑着尿罐到田里浇粪,偶然碰到了军中士兵的衣服,那士兵就打伤农民,并打碎尿罐走了,竟不知道士兵的名字,农民来告官,胡长孺假装生气说农民诬告,并将农民用枷锁锁在集市上,前面打人的士兵路过,竟拍手称快,胡长孺手下将他抓到所属的部队,处罚他杖刑并要求他赔偿农民尿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10分)(1)老百姓一天没饭吃,一定会有饿死的人,实在来不及向你上报;不过,公文(或救济账目)都在,可以证明(查证)。(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诚”“闻”“具”各1分)
(2)胡长孺假扮(身份)穿着商人的衣服,让仆人背着钱财跟着他,暗中告诫骑马的士卒十人跟踪在他的后面。(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衣”“阴”“蹑”各1分)
【参考译文】
胡长孺,字汲仲,是婺州永康人。唐代时,他的祖先从天台迁徙到这里。祖父胡岩,是嘉定甲戌进士,曾任福州闽县令,行为出众,言论高妙;文章新颖,语句瑰丽。他在江西做幕府时,平定赣州战乱,在举手回眸之间,就保全救活了数十万人。父亲胡居仁,是淳祐进士,写文章行政事,也超出四方人士。到胡长孺,他的学问更加闻名,《九经》、历代史实,律令章程,没有不详细周全考证的;他为人果断坚决,敢做敢当,碰到事情总能机敏应变,并且善于谋画裁断。
至元二十五年,皇帝下诏求贤,有关官员强行起用了他。到京城时,刚好录事官空缺,朝廷发文书让胡长孺兼任录事官。不久因与宰相谋议不合,改任扬州教授。当时,程文海正显贵,他的家族气焰极盛,即使违法,也没有人敢责问,他立外门,侵占了官道,胡长孺立刻命令撤除掉。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转任台州路宁海县主簿。大德年间,浙东闹大饥荒,老百姓饿死的人层层叠叠。宣慰同知脱欢察奉命赈灾,从富裕户敛钱一百五十万补给灾民,来到宁海县时,把余下的钱二十五万托胡长孺收藏好,自己便转往别处去了。胡长孺看出脱欢察企图贪污那笔钱,便把钱全都散发给了灾民。一个月后,脱欢察返回来了,向他索取那笔钱,胡长孺把救灾案卷交给他说:“钱都在这里了。” 脱欢察大怒说:“你的胆子有山那么大呀!是谁命你干的,敢于如此的放肆!” 胡长孺说:“老百姓一天没饭吃,一定有饿死的人,实在来不及向你上报;不过,公文(或救济账目)都在,可以证明(查证)。” 脱欢察虽然恼怒,但又不敢再责问。
县里有一处地方叫铜岩,地形很险要,有一伙年轻恶棍常常等在那里拦路抢劫,成为过往客商的祸患,官府不能禁绝。胡长孺假扮身份穿着商人的衣服,让仆人背着财物跟着他,暗中告诫骑马的士卒十人跟在他的后面。当胡长孺到达铜岩时,强盗们突然冲出拦劫胡长孺等人,胡长孺恭顺向他们说好话求情,跟踪在后面的士卒很快赶到,强盗都被抓捕,派(使)人将他们的同党全部抓获并依法处置,以后在铜岩夜行都不用担忧了。曾经有农民挑着尿罐到田里浇粪,偶然碰到了军中士兵的衣服,那士兵就打伤农民,并打碎尿罐走了,竟不知道打人士兵的名字,农民来告官,胡长孺假装生气说农民诬告,并将农民用枷锁锁在集市上,使手下暗中侦察。前面打人的士兵路过,竟拍手称快,胡长孺命手下将他抓到所属的部队,对他处以杖刑并要求他赔偿农民尿罐。县里曾有一群老妇人,聚集在佛寺诵经祈祷,其中一位老妇衣服丢失了,恰逢胡长孺在乡下巡视,老妇便向他报了案。胡长孺把大麦粒放在这群老妇合起的掌中,命她们仍像原来一样,绕着佛像诵念经文。胡长孺闭目叩齿,装作集中精神的样子,并且说:“我已让神灵来监督你们了,偷了别人衣服的人走几圈,她手掌里的麦粒便会发芽的。”有一位老妇多次打开手掌偷看掌中的麦粒,胡长孺把她指出抓起来,果然从她那里找到她所偷的别人的衣服。一次胡长孺从帅府禀报回来,手下官员说有罪犯罪证确凿,但多次审问始终不肯招认伏法,胡长孺说:“这事很容易改变罢了(这件事很容易解决)!”趁夜间把官吏藏匿在公案下,天亮后提审犯人,犯人更加顽固。(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告说有诏令来了,胡长孺假作吩咐大家说:“国家有诏令到来,何不迎接诏令!”于是命令手下将两名犯人分别绑在东边和西边的柱子上,县衙里的人全都出去了,庭院里没有留下一个人。两名罪犯相互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死也不能承认,慢慢的案件也将自然化解了。”话刚说完,暗藏在公案下的官吏叫着出来,罪犯大惊失色,全都跪在地上认罪。胡长孺做事大都是像这样,不能全都记载下来。
延祐元年,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不再出来做官,隐居在杭州的虎林山直到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12.(4分)(1)“如醉酒”“霓(裳)” “丹砂”“朱粉”写鲜艳的红色, “寒枝”“罗浮仙子” “月黄昏”“占排场” “雪中香”写梅的神韵和品格。 (2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三个点给1分)
从形(色)、神(骨)两个方面来写红梅。上片侧重描写红梅的色泽形象,下片侧重写红梅的风神品格、傲骨。(答出形、神两个方面即可给2分)
(2) (4分)赏析角度:用典或化用诗句——“罗浮仙子”,“月黄昏”(暗香浮动月黄昏),精妙传神地写出红梅的美艳及神韵;比喻——“如醉酒”“素霓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红梅的颜色红润;拟人——“丹砂如换骨,朱粉旋凝妆”形容红梅色彩明丽;对比(或比较,反衬)——“百花头上占排场”,“问他桃与李”,突出表现红梅不同寻常的精神品格;反问——“问他桃与李,谁敢雪中香?”凸显(强调)红梅的傲骨。(答出两种表达技巧类型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得当酌情给2分。)
13. (5分)(1)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徘徊于斗牛之间
(2)又闻子规啼夜月 乾坤日夜浮 只缘身在最高层 浅草才能没马蹄 高山仰止
五、(22分)
14.(4分) ⑴说明西藏“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停留的地方”。⑵与文中所描写的高原上顽强的生命形成对比。(4分,每点2分)
15.(6分) ⑴①作者钦佩藏族信徒表现出的惊人虔诚和毅力;②作者对高原上顽强的生命力产生了探寻的欲望。(3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⑵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脆弱的生命会团结协作、互相依靠而生存下去。(3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 ⑴①藏民凭借惊人的虔诚和毅力,不远千里,不畏艰难前来朝圣。②鸟儿从不单飞,结伴而行。③行道树抱团生长,与风雪雷雨抗争。④杨柳因抗击雷雨风雪一改婀娜柔美的形象,获得了新的个性与品格。⑤在生命禁区,战士对狗的生命倍加珍惜。(4分,答对4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⑵共同特点:相互依靠,顽强抗争。(2分,每点1分)
17. (6分) 示例:⑴将“我”与朋友来到高原后的反应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了在高原生存的不易,为后文歌颂高原生命做铺垫。⑵将高原杨柳与南方的杨柳作对比,突出了高原杨柳不同于南方杨柳的阳刚而坚强的新形象、新品格。(此外还有高原的鸟儿与南方鸟儿的对比,高原的树与南方的树的对比。每个例子3分,其中说出对比情况1分,分析对比作用2分)
六、(15分)
18.(5分)共有8处错误。错别字:善长—擅长;收缴—收交;待订—待定。用词不得体:赫赫有名—小有名气;斧正—修改;务必—请;后果自负—不再办理;拙作—作品。(正确指出并修改对1处给1分)
19.(4分)结论一: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户存款 不断增加。
结论二: 多数人认为当前选择储蓄最合算,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明显降低。
20.(6分)答案示例:
(1)火炬手擎着神圣的奥运火炬,出现在街道两旁热情的人们的视野中。火炬手步伐矫健,脸上绽放着幸福和自信的微笑,人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和奥运会旗,高喊着“北京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整条街道成了欢乐的海洋……
(2)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期盼着奥运火炬传递的现场直播。当火炬手在人们的簇拥下出现的时候,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的思绪被奥运火炬牵引着,飞到了遥远的希腊,飞到了古老的长城,飞到了激情四溢的赛场。
(评分标准:每句3分。中心明确,所写文字分别包含“火炬手”、“奥运火炬”和“我”、“奥运火炬”给1分;分别符合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的要求,给1分;使用了修辞手法,且生动形象给1分。)
七、 (60分)参考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