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年级语文临门一脚测试题

2014-5-11 0:11:35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年级语文临门一脚测试题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内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采  披沙拣金    自诩  不容置喙

    B.必竟  关怀备至   销赃  以逸代劳

    C.蟑连  绵里藏针   循私  臭名昭著

    D.荣膺  积毁销骨   慈祥   生杀与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值,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偻

    B.遭受恐怖袭击后,伦敦市政府斥巨资加强防范,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等道巡逻:真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C.现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松懈,功败垂成。

    D.在北京某大型建材市场,假冒伪劣、张冠李戴的现象可谓是数不胜数,甚至还有的经销商为了争取销售额,竟然拉大旗作虎皮,将多家协会的认证标志全都印在一起,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姓氏文化节期间,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的古城淮阳的很多人文景观——弦歌台、画卦台、包公祠、夸太昊陵等无不以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文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

    C.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人道德层在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侧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D.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科学家最近参照“火星快车”探测器发回的高清晰度照片,绘制完成火星三维地图。在这幅地图中,火星上峡谷和丘陵地带以三维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4.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的眼神尽是千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      想象自己若生在纳西家族,挥写着另一种与工整汉字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许,也便会对生命,有另一种理解。

①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

②无不将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纳西的东巴文化中。

③它们或倚或靠,或独自成体。

④纳西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象派生出许多更形象的“生态”。

    A.①④③②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怀旧,是一种固守。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香港获得了大量投资,在香港找到了走向世界的码头,而且在从香港学得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搬来了香港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实际上,香港是中西文化之间的过渡。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

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澳门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华,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在澳门得到保留和发挥。同时,由于澳门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纪中叶以后的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是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澳门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是16世纪以来中西交通、人类文明进程的个案研究典型,值得学术界重视。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最突出地体现在文化纽带上。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对于华侨来说,“落地生根”不等于文化同化。事实上,他们的文化仍然保持着民族性,中华文化仍然是华侨的母体文化,是华侨的根。另一方面,华侨留居海外之后,与当地文化“通婚”,吸收当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有人说,广东人会生孩子,却不会取名字。而广东人对于这样的冠名倒不很在意。理论总结是升华,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它也是束缚。岭南文化乐于为历史写第一稿,而不在乎定稿本上的名字排列,不在于创新是否上纲上线。这种品质,为它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作了准备,也为它接受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作了准备。 

5.下列对“岭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岭南文化是以广东为特定区域的、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B.岭南文化深受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影响,融合了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的特点,表现出一定的消极倾向。

    C.岭南文化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文化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D.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长于创新,但缺乏理论总结,这种品质有利也有弊。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怀旧色彩散淡,从文化角度上看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可能正是因为向前看的多一些,反而不容易落入窠臼,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

    B.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个典型的研究个案,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和窗口,后者是前者的主体与桥梁,二者是相互促进,双向到动的。

    C.华侨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文化既保持着民族性,又吸收当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现出了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D.不用烦琐的理论总结束缚自己,这使得岭南文化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接触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做好了准备,更利于丰富和发展岭南文化。

7.根据原文的住处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的原因,在于香港文化品格中突出经济、注重享受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广东。

    B.广东人对政治及文化相对冷淡,比较重视文化的实用性,不喜欢“上纲上线”;做事讲实效,不喜欢理论,这都是受香港影响的结果。

    C.华侨文化具有兼容中西文化的性质,但仍然是以中华文化为母体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D.作为岭南文化的推动者,广东人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是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的先决条件。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 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同。超率诸戎渠帅以 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攻城。阜率国土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刺史、太守有降超之计:“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

陇右平定,太祖封讨超之功。阜让曰:“阜君存无扦难之功,君亡无死节之效,于义当细,于法当诛。超又不死,无宜苟爵禄。”太祖报曰:“君与群贤共建大功,西土之人以为美谈。贤哉,贤哉!良史记录,必不坠于地矣。”

……

帝即新作许宫,又营洛阳宫殿观阁。阜上疏曰:“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高高在上,实监后德,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业,犹恐失之。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侈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奏御,天子感其忠言,手笔诏答。每期廷会议,阜党侃然以天下为己任。数谏争,不听,乃屡迄逊位,未许。会座,家无余财。孙豹嗣。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州人从事为牧韦端使许        诣:前往

    B.无宜苟爵禄                   荷:承受

    C.乃屡乞位,未许               逊:辞让

    D.以耳目之欲                  从:顺从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阜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

    ①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              ②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

    ③于义当绌,于法当诛              ④良史记录,必不坠于地矣

    ⑤每朝廷会议,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  ⑥数谏争,必不坠于地矣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3,5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阜有敏锐的眼光,对曹操与袁绍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他断言袁绍虽然强大,但终究不能成就大业;曹操果断而又善用人才,必定能成大事。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西州人都惧怕他。进攻陇上时很快得到陇上各郡县的响应,只有冀城奉州固守不降。马超攻城时,杨阜放弃要获取的功劳,冒着不义的罪名,以死守城。

    C.陇西平定后,太祖曹操封赏伐马超的功臣,杨阜理应受赏,但他却推辞不受,太祖高度评价杨阜的品行,认为如有好的史官记录下来,杨阜一定不会湮没无闻的。

    D.综观文段,杨阜是一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不苟且不偷生、不贪功好财的人,是一位忠君爱国的难得人才。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

1,3,5

 
四、(23分)

11.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阜君存无捍难之功,君亡无死节之效,于义当绌,于法当诛(5分)

译文:                                   

  (2)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效原草木柔。

人乞祭会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①春秋时,介之推隐居绵山,不肯出仁,晋文公想以烧山之法使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母子二人被火焚死。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清明的哪两种景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看万山红遍,                  ,百舸争流。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烟消日出不见人,         。         柳宗元《渔翁》

  (2)其声呜呜然,                          

不绝如偻。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 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过。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详,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翩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上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哆哆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摸样。它门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玄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掩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育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得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注: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的画家,也长于散文写作,他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作品并称“双璧”。

14.文章开篇三段描绘子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作用。(5分)

答:                                       

                                          

                                         

15.“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在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16.请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答:                                        

                                         

                     

  (2)美,正在于此。

答:                                        

                                         

                     

17.请分析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其主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上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加以改正。(4分)

我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编程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垦请你们慧眼识英雄。不胜感谢!

不得体词语

改正

19.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概括、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志愿者”进行解释。(不超过30个字)(5分)

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英文原名是Volunteer,又译作“义工”,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志愿者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的人或人群。志愿者基于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自愿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志愿者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但是文明爱心的播种机,更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答:志愿者                                       

                    

20.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发人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的特定语境。(6分)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像             

         ;U像                           ;T像                           ;H像单杠,意味着青年要有强健的体魄,需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与舒乙先生在巴金九十八岁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什么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二、三

1—10 C  D D B  B  B D  D A B

1,3,5

 
四、

11.(1)我在(君主、君王)主人活着的时候没有抵御灾难的功劳,主要死亡时没有以死守节的功效(行为),从(在)义理上讲应该被罢黜,从(在)法律上讲应该被杀死。(“死节”、“于”被动句各1分,句意2分)

  (2)尧提倡(崇尚)住茅草棚,而天下各个方国的百姓都能安居。禹把宫殿房屋修得低小(鄙视宫殿),而天下百姓都能快乐地从事他们的生计(工作)。(“尚”,“卑”“安其居”“乐其业”各1分,句意1分)

12.(1)一方面是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而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垄,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情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关于“初春自然之情”的分析1分。分析“笑”的情感1分;结合清明是扫墓时节进行分析1分,分析“愁”的情感1分)

  (2)作者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且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策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突出了他的气节风骨。运用典故以简代繁,含蓄蕴藉。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对比后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2分;用典手法的内容及作用分析2分)

13.(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欸乃一声山水绿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钩心斗角

14.“群鸟不断飞过旷野的壮观画面”。作用: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欲抑先扬,以突出下文“鸟儿的盲目”。

1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文对鸟儿行为的描述,转入对自身乃至人类行为的思考。

16.(1)是说鸟儿大多对自己不断飞翔的行为不自知,暗示了人类也有类似盲目行为。

  (2)人类生存的真正意义在于,舍弃盲从与自我偏执,回归诚实、谦虚、朴素的本我,尽管为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7.托物言志,赋予鸟儿以象征意义,写出人类自身的盲目与偏执,启迪人们聆听心灵的“清泉”,反省自己的行为,重树正确的目标。联系现实生活。可联想到:现代人快节奏、高强度、重功利的生活方式;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的道德缺失。(以上角度仅供参考,回答自圆其说即可)

18.

不得体词语

人才

高就

慧眼识英雄

改正

员工

就职或工作

考察后聘用我

19.志愿者是不计报酬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被称作“义工”的人或人群。(单句1分,“不计报酬”1分,“自愿”1分,“从事社会公益事业”1分,“人或人群”1分)

20.O像太阳,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

U像一个空杯子,要不断吸取营养,同时要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