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下学期高三文模拟(一)

2014-5-11 0:12:08下载本试卷

山东潍坊01-02年下学期高三文模拟()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H为某一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箭头表示其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对该通讯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H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G点大

B.H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C.在F点观察到H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D.相对于E点上空的恒星来说,H作自东向西的运动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为

A.6月22日8时          B.6月22日6时

C.12月22日22时         D.12月22日18时

3.下图是沿30°N海平面气压值分布曲线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佛罗伦萨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B.印度半岛的棉花生长旺盛

C.坦桑尼亚的天然动物园一片繁荣  D.驯鹿由苔原带向亚寒带针叶林带迁徙

下列是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回答4~5题。

河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200

1400

1700

1500

6000

12500

11000

7500

4500

3000

2000

1000

0

0

80

50

60

200

260

300

220

100

60

50

50

100

500

600

200

350

850

1100

700

500

300

100

4.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5.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右图为“1990年世界七大石油产区探明储量的比较图”,读后请完成6~8题。

6.下列石油生产国与图中石油产区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①          B.墨西哥——②

C.尼日利亚——③           D.挪威——④

7.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所受影响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车用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石油使用量下降  B.沿海大量开采石油

C.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      D.我国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国

8.由于石油等化石燃料用量增加,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气温上升 ②臭氧层空洞扩大 ③光化学烟雾增加 ④地方病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以上材料判断9~10题。

9.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源的污染物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控制污染

10.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但自16世纪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科学技术明显地落伍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1~14题。

1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比欧洲早800年(含800年)以上的有

①《周髀算经》 ②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③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④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⑤《唐本草》的编写 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⑦沈括的“十二气历” ⑧郭守敬的《授时历》

A.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12.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中,传入欧洲最晚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科技文化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4.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是

A.人文主义的提出         B.文学领域的革命

C.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D.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自古就酷爱体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

15.“蹴鞠”这项体育运动产生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组团参加和承办国际性的运动会。右图所示是

A.第27届奥运会会徽        B.第29届奥运会会徽

C.第11届亚运会会徽        D.第12届亚运会会徽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历程。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17~20题。

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      B.《资政新篇》的出现

C.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D.政治体制趋向民主

18.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受阻,几乎无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  B.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C.中国矿产资源贫乏        D.清政府扼杀重工业

19.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的有

①清末新政的推行 ②义和团运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 ④同盟会的反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迅速改变,说明我国实现近代化的基本前提是

A.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C.必须推翻三座大山        D.优先发展国有企业

蒙巴顿方案的实施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21~22题。

21.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A.英国分印度为两个自治领并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

B.英国军队从印度撤出并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C.英国将克什米尔一分为二分属印度和巴基斯坦

D.英国放松对印度统治的同时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

22.在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存在争端的主要根源是

A.两国宗教信仰存在很大的差异  B.世界大国插手和挑拨两国关系

C.两国对领土边界划分存在争议  D.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留下的后患

2001年7月,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2001年10月,中国男子足球队取得了进军2002年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比赛的入场券。这是中国队自1957年至今44年来,第一次成功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结合图示和材料回答23~25题。

23.汉城和横滨分别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和闭幕城市,其位置代号组合正确的是

A.⑤①      B.⑥②      C.⑤③       D.⑥④

24.上述国际性体育活动对举办国或举办地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以下影响

①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②促进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③促进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和产品的国际化 ④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扩大就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中国男子足球队成功进军世界杯,有人认为运气占了主要成分,是靠预选赛小组抽签“抽”进了世界杯。这一观点

①否定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②否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③没有认识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④认为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起决定作用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2001年10月27日,云南省永胜县发生6.0级地震,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紧急调拨应急救灾款和物资,救济灾民。这里的救灾款物属于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

27.上题中的材料体现了

A.国家利用价值规律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年前,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去年江泽民“七·一”讲话全面论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继承前人而不墨守陈规,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这是唯物主义者的品格,也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据此回答28~29题。

28.继承前人而不墨守陈规,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之所以是“唯物主义者的品格”,从哲学上讲是因为符合了下列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29.继承前人而不墨守陈规,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之所以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待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从哲学上讲是由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①坚持了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②坚持了联系的观点,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③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认识 ④始终用邓小平理论检验改革开放实践,联系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也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全球股市的动荡。“9·11”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国际恐怖分子,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但也反对企图绕开联合国而单独行动。据此回答30~32题。

30.美国“9·11”事件引起全球股市动荡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经济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

B.经济全球化取代了各国的生产社会化

C.国内经济尽量与国际经济少来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31.我国政府发表的声明体现了我国的

A.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         B.维护世界和平职能

C.政治统治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32.中国赞成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但也反对企图绕开联合国而单独行动是因为

A.恐怖主义现在是人类社会的公害,世界公敌

B.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

C.世界各国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D.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机构

“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要破除地方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据此回答33~34题。

33.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地方保护主义

A.忽视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   B.片面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D.否认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4.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说明,要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必须反对追求个人利益       B.应充分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C.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D.应看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35.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

A.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B.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D.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36.读南美洲图,完成下列要求:(共23分)

(1)①②③三处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弯曲状况符合下图的是_________。(2分)

(2)④国重要的农畜产品是_________。

⑤国重要的金属矿产是_________。

⑥国重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

⑦水电站是巴西与_________国合建。(8分)

(3)近些年来,⑧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减少20%),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地表径流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南美洲西海岸与北美洲西海岸相比缺少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37.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美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在19世纪末、一战后、二战后及20世纪90年代分别发生了四次较大的变化。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共37分)

(1)分别概括上述四个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16分)

(2)结合史实,归纳综述上述四个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1分)

38.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为更好地应对入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001年共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等8部法律法规;国务院于2001年10月清理了行政法规756件,废止了141件,宣布失效的有80件;外经贸部于2001年11月1日新设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司、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共36分)

(1)用政治常识的道理,分析我国有关部门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12分)

(2)说明我国有关部门采取上述举措的经济意义。(12分)

(3)我国有关部门的上述举措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12分)

39.根据下面有关台湾的材料,请完成下列要求:(共30分)

材料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面积约36000 km2,人口2100多万(1995年),人口分布西部多,东部少。台湾居民中以汉族为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97%。他们的祖籍绝大部分是福建和广东。台湾居民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和闽南话,风俗习惯与闽南差不多。

材料二  台湾岛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三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呈现出一条波浪式前进的轨迹,几经潮涨潮落,云起云飞,在既合作又摩擦,有好有坏、时好时坏中前行。2001年布什上台之初,曾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而今又把中美关系定性为“建设性合作关系”,这是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和调整。

(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A地是_________,它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其主要降水类型是_________。(4分)

(3)B地盛产海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中国古代史上,称台湾为琉球的朝代是_________;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对台湾进行军事侵略的国家是_________。(4分)

(5)二战时,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个组成部分的两个国际性文件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4分)

(6)我国政府对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与对港、澳的政策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布什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3分)

(8)用哲学观点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中美关系的变化发展?(7分)

40.2001年10月,以“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上海成功举办。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3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

时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上半年

贸易额

(亿美元)

出口

1319.88

1432.60

1827.81

899.38

进口

1046.78

1277.10

1689.40

866.12

注:我国2000年、2001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8%、7.3%,是APEC成员国中增速最快的。

(1)APEC成员国中濒临三大洋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出口国的是_________;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成员国是________。(4分)

(2)有关APEC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

A.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方面的国家,畜牧业均发达

B.海洋渔业发达的国家,矿产资源均丰富

C.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共有三个

D.铀矿资源丰富且核发电量大的国家有美、俄、澳、日

(3)试分析说明上海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区位因素。(6分)

(4)“APEC”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_______(2分)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主要趋势,“APEC”的形成体现了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另外一种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_。(1分)请简要分析上述两种趋势之间的关系。(4分)

(5)试分析我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现实意义。(12分)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