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第Ⅰ卷(共48分) 将1—16小题的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各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得分 |
答 |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朱拓(tuò)窈窕(yáo)埋怨(mái)面靥(yè)
B蹩进(bié)寒伧(chen)祈祷(qí)癖好(pǐ)
C咂摸(zā)干瘪(biě)瘦削(xuē)绾着(guǎn)
D盘螭(chī)懵懂(měng)犄角(jǐ)灵墀(xī)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慌乱 仓皇 采纳善言 兴高采列
B 讥诮 嗽盂 仗义直言 走投无路
C 囊箧 烦躁 源远流长 筋疲力尽
D 烟蔼 巨擘 张灯节彩 无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 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 。
②她们向荷花淀里要,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③让我把这些可疑的事情审问明白, 知道了详细的 以后, 再来领导你们放声一哭。
A 正派 陶冶 钻 原因 B 正统 影响 钻 原委
C 正派 影响 窜 原因 D 正统 陶冶 窜 原委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给菩萨磕头,战战兢兢,生怕有一点疏忽。
B 这巍峨的城墙是古代劳动人民沐雨栉风历尽千辛万苦,才建筑起来的。
C 主人非常热情,再三挽留,他走也不好,不走有耽搁不起,进退维谷。
D 陈最良解诗照本宣科,那些说教也是老生常谈,不但春香恶心,就连小姐杜丽娘也是频频皱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年轻的贝克汉姆转会皇马,狂热的球迷们藕断丝连,也把部分热情转向了西甲联赛,这将给俱乐部带来可喜的经济效益。
B 戏剧可以游戏人生,但写作戏剧的人切忌不可游戏人生。
C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西厢记》《还魂记》是古代文人创作戏剧的高潮,这些文学作品对我们中学生是在熟悉不过的了。
D 短评贵在“短”, 言简意赅,笔墨不多,读者一览即了,作者一挥而就,但是文章越短越不好写。
6.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包括《欧也妮葛郎台》在内的多部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众多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的上升,深刻的揭露了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罪恶。
B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的是孔尚任的四部传奇剧作:《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C 神话传说是我国小说的起源,先后经历了先秦寓言、汉魏志怪、隋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的各个阶段,最终走向成熟。
D 古代戏剧以唱、年、做、打为手段,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为一体,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和明晴传奇三部分,其戏剧语言又包括宾白、科介和曲词。
二 、课文理解,完成7——11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7.小说《祝福》采用倒叙的手法,对于倒叙手法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放在小说的开头,能强烈的震撼读者的感情,也使读者产生追根溯源、探求事情原委的好奇心,受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B 小说一开头就突出描写祝福景象,让祥林嫂死在家家祝福的环境里,衬托了悲剧气氛和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达到揭示主题的目的。
C 让祥林嫂死在祝福的时候,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尖锐的矛盾,体现反封建的主题。
D 采用倒叙手法,然后写祥林嫂从婆家出逃、被卖改嫁、丧夫失子,以至后来捐门槛,这样就重点突出了祥林嫂无法改变自己命运却不断和命运作抗争的反抗精神。
8.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用优美的笔触表现了边地小城的人性美,对小说中所表现的爱的内涵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指大佬对翠翠、二老和翠翠之间的复杂、微妙而纯洁的爱情。
B 爷爷和翠翠祖孙俩相依为命、爷爷为孙女的幸福操碎了心、翠翠依赖又体谅爷爷的祖孙之爱。
C 大佬兄弟俩同时爱上了翠翠,兄弟之间互相谦让,融化成和谐、纯朴的一曲人性美人情美的赞歌。
D 以小说为手段,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9.对小说《项链》中关于玛蒂尔德的描写,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的感到痛苦。”
A.表现她爱慕虚荣、想入非非和不安于现状的心理
B.表现她渴望过上幸福生活 ,这种有追求的生活态度并不为过。
“她(路瓦载夫人)懂得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他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
C.展现了玛蒂尔德诚实、质朴的一面,表现了她一个普通妇女的坚韧、忍耐和能吃苦的精神。
D.刻画她基本上吸取了生活的教训,远离了虚幻的遐想,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压力。
10.关于《茶馆》中人物台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王利发 ……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分析 :王利发对时局非常敏感,由于茶馆生意受到极大的影响,对战乱的社会极为不满,又不能对任何人诉苦,只好独自发发牢骚,以表达对现实的强烈愤懑。
B 唐铁嘴 ……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分析 :以调侃和故作幽默的轻松语气为自己吸毒恶习解嘲,表现了他自欺欺人,卑鄙无耻,丑陋肮脏的灵魂。
C 松二爷 嗻,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分析 :心眼好、老实、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的松二爷,在清亡以后,不能改变游手好闲的毛病,整日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表现了他仍然留恋过去那种腐朽寄生的生活。
D 常四爷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分析 :常四爷是满族旗人,但是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也极为不满,对洋人更是非常痛恨,表现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11.对下面戏文选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苏云)那时疾忙回首,一路伤心,编成一套北曲——名为“哀江南”。待我唱来。(敲板唱弋阳腔介)俺樵夫阿!(唱)
[北新水令] 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来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A 从选段看,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只是在传奇剧中提示演员动作的不叫“科”而叫“介”;传奇也不象杂剧那样,通常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
B “北新水令”是曲牌名,曲牌前不再限制宫调,歌唱的演员可以任意选取自己合适或擅长的腔调来表演。
C 唱、念、做、打是古代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夹白夹唱的艺术形式增强了舞台表演的感染力;曲词注重抒情性和音韵美,一般属于韵文,宾白更多的是使用当时的口语,因此起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D 此曲是“哀江南”套曲的总起,后两句“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是总写南京城昔盛今衰、满目萧条的凄凉景象;而“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揭示了其原因是战争造成的。
三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斗变:斗殴闹事 B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 秉:执掌
C 延年曰“何伤?” 伤:伤害 D 汝不任事也 任:胜任
13.对下列句子中的“其”和“乃”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甚奇其对 ②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③定国乃谓邑子曰 ④今君乃亡赵走燕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14.从句意关系看,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② 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
③ 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④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5.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尹翁归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一组是:( )
①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 ②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
③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④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⑤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尹翁归通晓法律条文,精于击剑,且不畏权贵,所以他官职虽小,商人们都很怕他。
B .得到太守田延年的赏识器重之后,尹翁归表现出很强的办案能力,按罪量刑,依法办案。
C .尹翁归第二次为官后,仕途通达,由卒吏而督邮,而督内令,又升迁为弘农都尉,最终官拜东海太守。
D .尹翁归能取得优异的政绩而青史留名,田延年功不可没。因为尹翁归虽然倨傲狂妄,但田延年不但没有计较他、苛求他,反而采取了宽容态度,并放手重用他。
第Ⅱ卷(共52分,请将每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相应的题后)
四 、17.将上面文言短文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1)甚奇其对,除补卒吏
(2)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
18.根据原文补写出下面句中空缺部分(一格一字):(5分)
(1)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于国于家无望。
(2)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4)已而 , ,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5) ,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五 、阅读下面的剧本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片段一]
朴(周朴园,下同) (四凤端茶,放朴面前。)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四(四凤,下同) 煎好了。
朴 为什么不拿来?
四 (看繁漪,不说话)。
繁(繁漪,下同)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朴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繁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朴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药罐里还有一点。
朴 (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朴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冲(周冲,下同)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朴 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
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朴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朴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声颤)我不想喝。
朴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冲 (反抗地)爸!
朴 (怒视)去!
[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朴 说,请母亲喝。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朴 (高声地)我要你说。
萍(周萍,下同) (低头,至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朴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朴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萍 爸!我--
朴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萍走至繁漪面前。
萍 (求恕地)哦,爸爸!
朴 (高声)跪下!(萍望着繁漪和冲;繁漪泪痕满面,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萍正向下跪)
繁 (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片段二]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朴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级,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19.戏剧是舞台上表演的 艺术,其语言包括 和 ,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 。(4分)
20.品味片段一、二中的内容,分析各侧重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性格特征?(6分)
片段一:
片段二:
21.试分析片段二中鲁侍萍的形象性格特征:
(6分)。
22.试写出下列人物语言中加点部分的潜台词(2分):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答:
鲁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答:
六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5分)
23.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的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改成一个简单句:
24.
七 、作文(20分)
八 、附加题(共20分,重点班必做,普通班做了将加入总分)
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下面的题目。(20分)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出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25、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26、(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7、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8、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4分)
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答案:1.B、2.C、3.D、4.B、5.A、6.B、7.D、8.D、9.B、10.A、11.B、12.C、13.C、14.B、15.D、16.D、 17.ABCD、 18、① 可怜辜负好韶光 ② 只合把清浊分辨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明月浮空,石光如练 ⑤碧云天,黄花地 19、综合 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 剧本20.、21.、22.、23.、24.、(略)25、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26、(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3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27、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28、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29、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