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5-11 0:12:14下载本试卷

西安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jiān)客    (fú)水    心宽体(pán)

B.(qí)长      鞭(tà)    (jiá)然而止

C.封(chán)   (yǔn)吸   鳞次(zhì)比

D.(jì)子      雕(zuó)   不容置(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寥落  迷罔  出类拔萃  鞠躬尽瘁

B.浏览  纵恿  并行不背  浅尝辄止

C.肇事  象形  谈笑风生  毫厘不爽

D.膺品  桑梓  偃旗息鼓  弊帚自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明显不同的一句是

A.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如“三吏”“三别”大都写于安史之乱前后。

B.郑军强和文玉琴都是陕北人,又是同一年大学毕业,经历也大抵相同。

C.买买提家院子里的葡萄架上果实累累,大多已成熟,令人垂涎。

D.早晨出门一看,积雪不到半寸厚,大概半夜里就不下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电视台“笑不笑随你”栏目妙趣横生,每当陶醉其间时,我真有点乐不思蜀

B.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遽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C.改革开放,就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束缚,解放思想,做到别具匠心

D.在对历史问题的反省上,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和亚洲各国人民的认识风牛马不相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些企业效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不适当地压缩生产规模,就难以扭亏为盈。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C.各高等院校为了杜绝投机取巧的现象不再发生,纷纷贴出告示: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一律开除学籍。

D.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名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情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这么一种人,____________,但整天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他也读书,______________,脑子不动,不思不想。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___________,灵魂正生蛆!

①他自称是知识分子    ③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     ⑤精神在腐烂

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④但眼睛从字面上溜过去     ⑥精神被腐烂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作品的汇集,屈原的《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历史剧《屈原》中提及他的诗作还有《橘颂》《九歌》等。

B.我国先秦时代的散文已空前繁荣: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等记人叙事,委婉曲折,极富辞采;诸子散文《论语》《国语》《孟子》《韩非子》等说理论事,雄辩恣肆,成就极高。

C.中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等,其中有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法国莫里哀的《悭吝人》,俄国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D.小说是生活容量最大的一种叙事文学形式。一部小说能否吸引读者,一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曲折感人;二要看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有无典型意义。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说不完的阿Q”等,反映了经典小说的巨大魅力。

赏析宋人两首哲理诗,完成8、9两题。

观书有感(其一)

     朱 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8.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水生”是春潮上涨,“一毛轻”是说像浮起一根羽毛一般轻。

B.“向来”指当初,“此日”指现在,“自在行”是说自己正在行进。

C.“横”“侧”是指观察的角度,“成岭”“成峰”是说观察的不同结果。

D.“不识”是说不了解,“缘”是表原因,苏诗三、四句揭示了两者的因果关系。

9.对两首诗评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具体鲜明的景象,其中又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

B.朱诗通过对比手法说出一种治学体验:初读书时功底浅薄,难免吃力;书读得多了,知识渊博,就会化难为易。

C.两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阐发景中之理,诗情和哲理紧密结合。

D.苏诗通过多角度地描写庐山,揭示了自己的体验:事物都是发展的,用静止的观点看事物就会弄不清事物的真相。

10.对下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臧克家

从澄碧碧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的呼吸。

A.作者当时在青岛疗养,整日和海“相看两不厌”,这才能视海为良友,触景而生情。

B.这首诗虽是一时感兴,却准确地勾勒了大海的整体形象,从颜色、气息、体温以至于呼吸。

C.诗中不说海水碧蓝,却从碧澄澄的天空写海的颜色,这种比喻手法增加了形象性。

D.全诗八句从白天写到黑夜,从天上写到地下,时空都十分开阔,与题目意境相谐。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纵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古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谄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于是,卑辞重币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11.下列句中的“私”与“不私色”中的“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不忍以一己之而伤长者之意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见张良

C.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D.燕王握臣手

12.“今衰世君人者”中的“君人”指的是

A.有道德的人            B.做国君的人

C.君主和百姓            D.君和臣

13.“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用谦恭的言辞、厚重的礼物来取悦诸侯

B.用低下的言辞、厚重的礼物来说服诸侯

C.用低下的言辞、大量的钱财来取悦诸侯

D.用谦恭的言辞、大量的钱财来说服诸侯

14.“道在为人,而失在己”这句话的意思是

A.道就在于为人,而不是为己

B.为人就会得道,为己就会失道

C.道要为别人,不要为自己

D.得道的是别人,失道的是自己

15.对晏子治国方略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于百姓

B.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

C.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D.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齐景公品行不端,治国无方,招致内外交困的严重后果,他意识到这一点后主动向晏子问政,虽属补牢之举,但尚能知过而改,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B.晏子谙于治国之道,他以“古之圣王”和“今衰世君人者”作对比,从他们对己对人,对内对外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展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

C.晏子的回答还紧紧抓住施行某种方针和达到相应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了一连串“故”,将改革弊政的必要性鲜明地提了出来,富有说服力。

D.墨子在场,听到这番话后对景公君臣的对话作了言简意赅的评述,反映了墨家的政治主张,即施行王道,反对霸道。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资源科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支撑学科是近年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是指天然的财源。资源至少包括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它反映着人与自然间的物质转换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在其发生发展时,也产生出作为二者中介的资源。自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才逐步认识其价值,并创造出使用其价值的技术,从而使之成为创造人类财富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它是自然界、人类(劳动力)和文化(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

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意义不言而喻,一切发展都是资源的物质转换。但发展阶段不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导因素。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资源是自然资源,发达国家的是社会资源,后工业化社会的将是信息资源。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仍离不开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地区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17.对文中所讲的资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源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中介物质

B.它是与人类的发生发展同时产生的

C.它一般指天然的资财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D.它是决定地区间关系、国家间关系的物质基础

18.对文中“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认识并使用自然资源,才使其成为人类财富

B.人力资源已成为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导性因素

C.劳动力资源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社会资源

D.资源随人类的进步而越来越丰富

1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条件是资源

B.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离不开资源的物质与能量转换

C.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社会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D.资源是自然界、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三者的结合

20.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向人们介绍了一种正在兴起的学科——资源学科

B.强调了信息资源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请人们重视这一资源

C.各国都要充分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D.发展中国家保护自然资源更为重要

第Ⅱ卷(共90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18分)

(1)最近读了些校园文学作品,不少抒情散文和诗,表现了年轻作者的才华,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也感到有些不足:题材比较狭窄,大都是写小草、溪流、细雨、微风、月光、梦境、姑娘的辫子、少女的惆怅,等等;作品的风格和意境也很纤细,轻歌曼舞,浅斟低唱,未免婉约有余,豪放不足。

(2)诗人寄情于物,吟咏风花雪月,未必就是靡靡之音。杜甫描写风和月,既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样轻柔清丽的佳句,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雄浑壮阔的华章。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是写的风和月,读来使人感到胸襟何等开阔!可见,作品风格、意境的高低深浅,不在于是否写风花雪月,而在于整个作品的立意,从根本上说,又取决于作者的气质和思想感情。

(3)艺术美是丰富多彩的。纤细、柔和、婉约之美也不应排斥。过去有些文学史抬高苏轼、辛弃疾豪迈的词风,贬低晏殊、秦观、柳永婉约的词风,如果不联系作品的内容,而仅仅从审美价值来分轩轾,是难以服人的。诗词的风格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内容联系的。一味纤细,不仅失之单调,也容易流于柔弱、苍白,往往与内容有关。

(4)北宋词本以婉约为主,至苏轼而词风一变,雄浑博大,豪迈奔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正如胡寅所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苏轼之后继起了一大批豪放派词人,其中不少词作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其现实性和社会意义也是以前的诗人所不能企及的。

 
(5)我无意要求校园文学作品都吹响时代的号角,擂起奋进的战鼓,但能否更多地体现当前时代精神,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更多一点阳刚之美呢?

(6)苏东坡曾问一善歌者:“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闻此言不禁绝倒。目前不少校园文学作品是属于哪一种风格?该由谁来唱才合适呢?

(7)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写什么和如何写,反映了作者的气质、情趣和思想境界。校园文学作品所以缺少壮阔、雄伟、奇崛的意境,缺少阳刚之美,可能有多种原因,在题材、风格、情趣上的某些雷同和流行,往往与因袭模仿、缺乏独创精神有关。目前有些诗家的作品和某些港台诗歌就缺少阳刚之气。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作者的视野、阅历、情趣、心态。愿校园文学青年扩大视野,开阔胸襟,关心社会,放眼世界,树立更远大的理想,使我们的校园文学有更浓的时代气息,更强的激励人心的力量,更多的阳刚之美!

21.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分)

诗词的风格往往与_________有关,一味纤细会使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认为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5段有一个加△的“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7段开头画线的句子同哪一段的哪个句子有密切关系?(抄出句子的首尾,中间可用省略号)它起到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第7段最后一个画线句子的分析,说法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鼓励校园文学青年扩大视野,关心社会,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来。

B.总结全文,强调批评婉约风格的意义。

C.篇末点明主旨:校园文学应多一点阳刚之美。

D.劝诫校园文学青年,不要再写“风花雪月”的散文和诗歌了。

E.与本文的第1段相呼应,指出解决“婉约有余,豪放不足”的问题和途径。

五、(12分)

26.下面的句子不够简洁、顺畅,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应该删去哪些词语?写出它们的序号。(3分)

12

 

 

 

 

11

 

 

 

 

 

 

 

 
今年 春节 期间 几乎 北方 大部分 地区 非常 奇冷,普降大雪,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横线上填入一个简明、连贯、得体的句子。(3分)

克林顿总统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当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颇有感慨地表示,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模拟总统活动。由此不难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28.试仿照下面一段文字,以其他人(如活泼的小姑娘、强健的军人等)为对象,写一组以“配合起来实在是一种美的和谐”为结语的句子。(6分)

在乡间看见一位老农在锄草,觉得他那略微有些弯曲但仍硬朗的身板,刻满皱纹但仍慈祥生动的脸庞,以及从容的举止和朴素的衣着,配合起来实在是一种美的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60分)

29.最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了逐步改革的势头。如指导思想上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又如将阅读材料和写作口语教材分编,还有增加文学作品的比重。同时置换了一些时过境迁、不适合当代中学生阅读的篇目,添加了一些富有时代色彩、反映高新科技成果的文章。对这些改革举措你有什么认识和见解?就其中的一两点,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