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4-5-11 0:12:15下载本试卷

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可观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jǐn)管  (pī)漏   电饭(bǎo)  层(xiàn)叠出

B.(qiè)中  (jiān)染  (jiǎn)奏曲  自怨自(yì)

C.(jìng)妆  (nìng)愿  (zé)菜叶  (xuǎn)赫一时

D.湖(pō)  (chā)劲   (lòu)马脚  安步车(dàng)

2.下列各族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坐像 白内障  惹事生非  有志者,事竟成

B.粗犷 雷震雨  谈笑风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C.九州 挖墙角  头昏脑涨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漫游 狙击手  不厌其繁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下列各句中,家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基于以往对才子类人物的认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放诞不羁的人吧?可是在看来他的文章之后,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

B.企业的“老总”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C.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家心里都没底。

D.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击冰雪灾害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绝大部分受灾地区春节期间的电力供应。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神人以和,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是讲人要不断进取,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但又要有所警惕,不要一味强调进取,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这对于主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回应与补充。

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对于当今奥林匹克比赛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这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今天,奥林匹克文化更应该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贵生、达生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纬度。中国古代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从这种观点出发,中国古代文化中不是把对物的追求和占有作为人生的目标,而是把提高人的德行修养,完善人的内在德性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对于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过度商业化、过度竞争化和相应的体育腐败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回应和补充。

中国传统自然伦理观念认为天地宇宙间人与万物是和谐共处的,主张克己复礼,把人的作用与行为限制在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宇宙秩序之中。中国古代社会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这种伦理观念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过度商业化和兴奋剂丑闻都是有力的回应,它从东方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回应了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它对于回答当代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许多重大挑战提供了启迪。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的是          (  )

A.主张人要不断进取,但又要有所警惕,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

B.强调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

C.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

D.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

6.根据作者观点,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

B.不但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还要保持个人、环境行业社会之间的协调。

C.不是对物的追求和占有,而是提高人的德行修养,完善人的内在德性。

D.主张合理节制与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

7.根据原文内容,推断符合作者思想观点的一项是               (  )

A.本文虽然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和”应渗入奥林匹克精神,但并无意颠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B.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求和”的精神,那么,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不应该存在“存异”的现象。

C.因为中国文化的最高目标是提高人的德行修养,因此,反对在承办奥运会中所有的商业行为。

D.中国文化主张克己复礼,所以,哪些以竞技实力击败对手的夺牌者,并不受中国人的赞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遗不决,辙面斥其,复上疏曰:

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臣言惟非者。然天威迟迟,言词迫遽,有所不尽,臣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是忧患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无是理也。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之则引退。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

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则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宥之于外,盖已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岂肯但已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快私忿。人臣祸,盖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陛下断自圣心,勿流言所惑,勿使小人一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逐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

【注】①坰:(jiōng)遥远得郊野。②薰:一种香草。③莸:(yóu)一种莸臭味得草。④噬脐:用嘴咬自己得肚脐,喻不可及。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得一项是                (  )

A.辙面斥其       非:过错、错误

B.之则引退       沮:败坏。贬损

C.吕大防、刘挚之    患:厌恨

D.人臣祸        被:遭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得一组是            (  )

  臣不言,谁当救其失者            知虎豹欲食肉

A                      B

出淤泥不染                 师道不传也久矣

  君子小人,势同冰炭              勿流言惑

C                      D

  放白鹿青崖间                公我呼入

10.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得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虽然皇上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可是宣仁皇后却被元丰旧党的言论所迷惑,想重用元丰旧党的一些人,苏辙的进谏,才使她醒悟。

 B.香草和臭草相处在一起,结果只能是闻到臭味。苏辙以此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共处相争,最终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的道理。

 C.苏辙希望皇上能坚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而任用小人,否则后悔莫及。

 D.从此文可以看出苏辙是一位清醒政治头脑、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贤之臣。

 

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图点勾画。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泉

【唐】薛涛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注】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后定居成都浣花溪。

(1)    这首诗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在景与情的关系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①史论贵在精警,如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阿房宫赋》中“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族秦者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②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指的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__________、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3)    ①“言为心声”,优秀诗文是情与思的文字艺术。在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怀中,抒发了岁月无情,难以为国建立如古人那样杰出功勋的遗恨情;王维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宁静谐和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②“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称。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走近云梦草原

王守振

①   一直一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寥阔只是塞外的独享特权,也一直以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苍凉也只是西域的风情绝唱。在云梦山巅,当这些意象中流传千古的诗页与画卷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眼前的一切交汇时,我却不禁惊诧与迷茫了,不是由于她的大气与非凡,而是为了她的似曾相识却又蕴含着独特和新奇。

②   这里是云梦山东侧海拔500多米的一个山顶盆地。秋去春来,年复一年,数千万年的风化雨浸、枯老荣生,使得浸山齐腰的黄稗草,在大自然的呵护与磨练下浸染绵延成覆盖方圆28平方公里 、独秀神州的“空中草原”。放眼远眺,弥望处,秋风劲舞,草浪翻涌;远山绰约,云雾迷蒙;蒙古包白影点点,散落成趣;近看芳草萋萋,山花烂漫,群鸟翻飞;侧耳倾听,山风阵阵,秋虫和鸣。草丛中偶有几片嶙峋怪石,突兀伫立,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给这静谧而又辽阔的草原平添了几分野趣。蓦然,阵阵马蹄声从背后生出,由远及近,沓沓作响。回首看去,一群青春男女跨骏马飞奔而来,打一个潇洒的手势,又携咯咯笑声擦身而过。飒爽英姿,骏马秋风,给苍茫的秋阳大漠风光图画注入了鲜活之气、青春之美。

③   沿有着“桃园”诗意名字的草坡前行,两旁以《鬼谷子》十四篇命名的十四座草亭,古朴雅致;剑秀峰上,一堵大型汉白玉摩崖石刻威严矗立,《鬼谷子》兵书全文跃然石上;“孙庞对弈”大型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广袤无垠的山顶草原和着秋草的气息、泥土的馥郁,自然中泛起幽幽的历史沉香。相传,这里曾是纵横家鼻祖、智圣鬼谷子

演兵布阵、习练兵法的地方。当年鬼谷先生斩草为马、撒豆为军、点石为兵,揣摩出了诸如八卦阵、握奇阵、蟠龙阵、颠倒八门阵等一个个阵法,神出鬼没,奥妙无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旷世奇才,都从这里从师鬼谷先生,学有所成后,走出云梦,或将或相,或运筹帷幄之中,在动荡而辉煌的年代斗志斗勇,合纵连横,推波助澜,叱诧风云,共同演绎出“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历史奇闻。

④   眺望莽莽草原,细听草木萧萧。端坐反应轩、留连揣摩亭、小憩抵戏斋,抚摸鬼谷子兵书中的捭阖术、反应术、内楗术以及揣篇、摩篇、权篇的亭内雕刻,感受计计相套,环环相扣的兵法奥妙,领略这些智谋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技巧,特别是对现今人们的为人处世、智谋经商、顶尖创业等的启迪,厚重的兵学文化与当今纷繁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昭示良多

⑤   夕阳西下,满天云锦。站在草原东侧的巨石之上,俯视脚下,悬崖陡峭;凭栏远眺,沃野千里。感触天地造化,代之于惊诧,我陶醉在边塞风光里独有的中原文化;代之于迷茫,我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的演练场,看到了足智多谋、气宇轩昂的鬼谷王禅,看到了孙膑庞涓斗志斗勇、苏秦张仪和纵连横,页看到了在国家危亡时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自荐”说敌的毛遂,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义士荆轲。他们或深谋远虑决胜千里,或唇枪舌剑慷慨陈词,或阴险狡诈鼠肚鸡场。夕人已作古,浩气长留存。妒贤嫉能、奸佞委虚伪的人终将在人们的不屑不齿中被风吹雨打去,而忠诚睿智、宽宏厚道的志士,却受到一代由一代的推崇膜拜,不断在天地间升华,在历史中永恒。

                     (选自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14.怎样理解第一段中“交汇”一词的含义?第四段中“昭示良多”指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云梦山的独特和新奇?请概要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三、五段,作者两次写到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有何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题为:走进云梦草原“,而从文中可知,作者是身在其中的。“走近”一词是否应改为“走进”?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从文段后面的备选词句中选取三句话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叶子都毫不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给紫荆树取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   简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进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进去 

⑥   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19.某中学高三6班班长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封邀请函,恭请杨校长参加本班的文艺晚会。邀请函正文如下,它在用词、语言表达和标点使用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高三年纪6班拟定于2007年5月4日晚7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放飞梦想》文艺晚会。我班同学诚挚邀请您到达晚会现场、并要求您在晚会开始前给我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放飞人生理想的莘莘学子们送上最温馨的叮咛和嘱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分别写上一句简短的标语,以对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等作用。请根据示例,在下列三个景物中,任选写两个。注意切合对象的特点,有意蕴。(6分)

【示例】读书亭:入亭无杂念,开卷有书声。

(1)蓄水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生物学家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他观察到的情景:

一只蚂蚁驮着体积比它大100倍的稻草在地面爬行,小小的蚂蚁竟能搬动这么大的东西!我饶有兴趣的观察这只蚂蚁。接着就看到这只蚂蚁前进的路上有一条裂缝,这条缝太宽,蚂蚁爬不过去。但不要担心,只见它把那笨重的稻草横在裂缝上,自己从稻草上爬过了这条“鸿沟”;然后,再慢慢的把那根从裂缝上拖走,驮着它继续赶路。我原以为蚂蚁驮着的是不小的负担,会妨碍它行走;其实,那也是蚂蚁能跨过“鸿沟”的桥梁啊。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悟,请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准确理解材料,不脱离材料的含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立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阳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B(A. 煲bāo   C. 择zhái   D. 差chà)

2. C(A. 惹是生非   B.;雷阵雨  C. 挖墙脚 下自成蹊  D. 不厌其烦)

3. B (“捉刀人”意为代别人作文章,这里用来指代“策划者”不当)

4. B (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C. “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

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5. C(此项内容是作者理想的奥林匹克文化。注意“今天”“更应强调”)

6. B(此文的主题是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与补充。B项的前部分肯定了奥林匹克精神,后半部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奥林匹克精神。其余各项虽都属作者主张的奥林匹克精神范畴,但均有偏颇)

7.A(A.作者写此文,旨在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与补充,当然无颠覆之意。

B.中国文化虽然强调“和”,但也主张“求同存异”。

C.反对一切商业行为的观点过分了,绝对化了。

D.(强加于人,无中生有。“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因此,虽然值得赞赏的并非只是夺得奖牌者,但夺牌者无疑是比赛场上的最有风采的人)

三、(9分,每小题3分)

8. C(担心)

9. B(都是结构助词,主谓只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如果,假设连词;却,转折连词。C.况且,递进连词;暂且,副词。D.被,介词;替,介词)

10.A(是“先皇”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

四、(23分)

11.①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

(给分点:“亲”、“远”,“殆”,判断句,大意正确,各1分,共5分)

②   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再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用,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

 (给分点:省略的“宫中”,壮语后置,“疑”、“中”,大意正确,各1分,共5分。)

12.(1)运用了比喻。将轻柔、缥缈的“秋泉”喻作“一带烟”;将“秋泉”的声音喻作幽怨的“十思弦”。

(评分细则:运用了比喻1分。泉似烟雾1分;泉声如琴1分。)

(2)这首诗运用了即景生情的写法。前两句写冷清的泉水如烟似雾,幽幽的泉声如泣如诉;后两句即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轻柔的秋泉使诗人凄清迷茫,白天都惹诗人愁思翻涌,不绝如缕。半夜也不能让诗人安眠。

(评分细则:首先,概要答出即景生情2分;其次,结合诗句进行赏析3分。意思相同即可)

13.(1)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天下也 弊在赂秦②夏洛克

(2)①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②《三国志》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5分)

五、(22分)

14.(4分)

 “交汇”的意思是云梦山融合了塞外的广袤辽阔和西域的壮美苍凉(1分),同时又有自身的所有的独特和新奇。(1分)

 “昭示良多”指的是面对当今纷繁的生活(1分),应多学习借鉴兵法文化中的谋略及运用技巧,去为人处世,谋智经商、顶尖创业(1分)。

 15.(6分)①这里有“空中草原”,充满野趣、恬淡、就宁静而安详。(2分)②这里充满现代气息,有着鲜活之美、青春之美。(2分) ③这里充满厚重的兵学文化气息,有着幽幽的历史沉香。(2分)

 【语言简明,意思对即可给分;一个要点2分,满分6分】

 16.(6分)第三段写这些,石作者面对眼前所见历史遗迹而自然生发的联想,是为了突出云梦山厚重的兵学文化气息(2分);第无段则是围绕着历史人物阐发议论,是借历史文化来探究人生观、价值观(2分);这样写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语言简明,意思对即可给分;一个要点2分,满分6分】

 17.(6分)不能。(1分)“走进”强调“进入”,“走进”强调“靠近”。(1分)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只欣赏云梦草原的自然风光如何美,更主要的是领略这里的历史文化,(2分)而历史是无法再亲身感受的,只能走进遗迹,面对遗迹去思考、去想象(2分)。

 【语言简明,意思对即可给分,满分6分】

 六、(15分)

18.② ④ ⑤

(评分细则:填对一处1分,填对两处得3分,全对得4分,共4分)

19.①《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达改为莅临(或光临”

③   要求改为(敬)请(或恭请”、“恳请”

④   莘莘学子们改为学子(此处有多种改法)

⑤   叮咛与嘱咐改为叮咛(或嘱咐”

(评分细则:每改对一处1分,共5分)

20.示例:蓄水池: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

 大树:树大根深,本固枝荣。

 翠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也虚心。

  (评分细则:任选写两个景物,每个3分。其中,讲究对偶1分,切合对象特征1分,有意蕴1分。共6分)

 七、(60分)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错别字一个扣1分,不重复计,扣满5分为止。

附: 参考译文

 从元佑初年开始,国家政治焕然一新,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人心已经安定,只是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常常兴起一些邪说来动摇皇上,吕大防、刘挚很担心这件事情,想逐渐推举任用(他们),来平息(他们)先前得仇恨,称之为“调停”。宣仁皇后犹豫不决,苏辙当面指出她的不对,又再次上疏说:

  最近我曾当面议论过,君子和小人不能够一起相处,圣上的意思好像不认为我说得话是错误的。但因皇上的龙威就在我眼前,我(心情紧张)言辞急促,言犹未尽,我做臣子的如果不把该说的说完,那么谁来补救陛下的过失呢?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我没有听说过,由于小人在朝廷之外,担忧他们不高兴就把他们引荐到朝廷之内(做官),而给自己留下祸患的。所以我认为,对小人虽然不能把他作为心腹委以重任,但让他们做地方上的州长、太守(之类的小官吏),为一些俗务奔走效劳,(只要他们做事)不偏颇也就可以了(或只要不废弃他们不用就可以了)。如果把他们引入朝廷做官,这就好像害怕强盗得到自己的财物,而把他们引入自己的寝室,知道虎豹要吃肉,就打开野外的牧场,没有这样的道理。况且,君子、小人在形势上如同冰和炭,相处必然相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为什么呢?小人贪图利益,能忍受耻辱,攻击他,但却很难让他离开职位;君子洁身自好,看重道义,败坏他,他就引退了。古语说:“一种香草和一种有臭味的草(放在一起),结果十年之后仍有臭味。”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先帝聪明、睿智、通达事理,痛恨颓靡的风气,想一纲纪整顿天下,建立与(太祖、太宗、真宗)三代一样兴盛的功业。如果我们做臣子的不能顺从(先帝的法规),(却擅自)制定出各种法规,(那么就会)对上违背了天意,在下失去民心。二位圣主如果顺应民愿,采用先帝之法又适当改变,那么上下都会感到喜悦安慰。这样一来,那么。前朝的那些旧臣,即使不加以排斥、驱逐,那形势是不可以再留用他们了。倘若能仰仗二位圣主的仁慈,能容忍他们在朝廷之外(做官),也已经是厚待他们了。而提议的人被(元丰旧党的话)所迷惑,竟然想招引、接纳他们,和他们一起共事,把这种做法叫做“调停”。这类坏人如果重返朝廷,难道肯徒然地停止(而不报仇)吗?他们一定会戕害正值的人,逐渐恢复以前的做法,以泄私忿为快。做人臣的遭受祸患,也许不值一提,而我所痛惜的是祖宗的基业和我们的社稷啊!希望陛下坚定自己的圣明的意志,不要被留言迷惑,不要让小人一做官,然后就有后悔莫及的来发生,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

  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在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容,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众大臣都顺从并符合太后的话,“调停”的主张终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