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08高考语文字词句必练8

2014-5-11 0:08:08下载本试卷

十五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愚              故态复             懂                 启主义

     B.护              蓬增辉             辅                 大有

     C.梏              风沐雨             热                 炙人口

     D.跷              休相关             身                 促谈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拖沓              礼尚往来             黯然失色             隧木取火

     B.山麓              游目骋怀             五味具全             沸反盈天

     C.遁词              瞬息万变             闲情逸致             言简意赅

     D.祈祷              不经之谈             愤世嫉俗             顶顶大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恐怖的情况下,人有时能     自己的生理极限。

     ②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     的名篇佳作。

     ③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     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  计算  然而                     B.越过  计算  而

     C.越过  数计  然而                     D.超越  数计  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C.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提起蜀汉亡国,有人认为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1.B(A懵měng C炽 chì  膝xī)

2.C (A隧—燧 B具—俱 D顶顶—鼎鼎) 3.D

4.D(不当之处有三:一是“特有”没必要加引号,二是“欺”字后应该带有问号,三是三个并列短语之间的逗号也应改为顿号或不用)

5.A(B“从长计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望文生义。C“换汤不换药”是改变了形式,没有改变内容,前后得有对照才行;D属望文生义。“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

6.B(A成分残缺,在“经”前加“是”;C“再造……未来”不合逻辑,将“再造”改为“创造”;D赘余,“苛”就有“过分”的意思)

                  十六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熬  翩  信  击机  草人命

     B.职   罪  案   小牛  穷兵

     C.对  息  友  纳金  风沐雨

     D.偏  益  辅   护权  刚自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渡假  甘拜下风  不假思索  名门旺族

     B.厮打  箭拔弩张  凭心而论  鞭辟入里

     C.妨碍  永保青春  两全齐美  琳琅满目

     D.靓妆  蜂拥而至  文恬武嬉  顾名思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      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决的严重问题。

     ③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进升  急需  固然                   B.晋升  亟待  当然

     C.晋升  亟待  固然                   D.进升  急需  当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B.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准备,功败垂成

就在此一举了。

     C.今天“十一”国庆节,我去北京旅游,竟与五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在故宫萍水相逢

真是太让人欣喜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竟成为我们中国人一种奇怪的积习和癖好,

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事件,及时

    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一个民族可以用刀剑,或者用弓矢打败另一个民族;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却绝非单凭刀枪剑矢就能做到的。

     C.虽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交流、商务、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

    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质疑。

     D.在对“建始人”古人类化石进行考证研究后,我国考古专家认为:“建始人”化石,

对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是一个挑战。

6.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

     A.高三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了以下文字:张琳同学

    惠存。

     B.一位初次给报刊编辑投搞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

   请拜读,欢迎斧正。

     C.一个购物中心在大门口立牌子,上面的文字为:价廉物美,单叟无欺,欢迎惠顾!

     D.一些外地教师将来学校参观,学校在校门口持了一幅标语: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我校!

1.C(A.跹xiān,其余读jiān;B.赎shú,其余读dú;C.都读zhì;D.僻pì,其余读bì)

2.D(A.度假  名门望族;B.剑拔弩张  平心而论;C.永葆青春 两全其美)

3.C(提高级别、职位等不用“进升”;“急需”是紧急需要,“亟待”是急迫地等待;“当然”是应当这样或合于事理、情理,“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4.D(A.“耳提面命”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格,句中误解为严厉凶狠;B.“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本句中的意思不是说试验已经失败了;C.“萍水相逢”应为“不期而遇”。)

5.B(A.“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是“事件”,谓语与宾语不能一一搭配;C.“商务”与“购物”是种属概念,不能并列;“感到质颖”动宾搭配不当;D.“化石是挑战”逻辑不当。)

6.B(“拜读”的语体对象用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