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九)

2014-5-11 0:08:08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九)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  着落zhuó 敷衍fūyǎn  濒临bīn      不屑一顾xiè

B.荫庇yìnbì  分外fèn 偌大nuò  载客zài  一哄而散hōng

C.虐杀nüè  戏谑xuè  付梓zǐ   粗糙cào  数见不鲜xiǎn

D.对峙chì  怙恃shì  憎恨zèng  绮丽qǐ  倚马可待yī

2.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睥睨  演义    杀戳       元霄       出人头地

B.殒石  泥淖    砥砺       脉膊       鸠占鹊巢

C.沧桑  嬉戏    饿殍       烦躁       直接了当

D.通缉  涣发    寒暄       针砭       急于事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张林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对高科技的东西他不想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了解,熟练掌握。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污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们的父母省吃俭用,为你们创造了今天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吗?

B.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C.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伊拉克特委会如何按萨达姆的指示监视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D.3月1日,土耳其议会否决了政府提出的关于允许美国在土耳其境内部署军队的议案,因此美国不得不拿出对伊作战的第二套方案。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5.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6.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慧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0.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分)

                                   

(2)         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分)

                                    

(3)         夫子休,就舍待命。(2分)

                                   

(4)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3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2)         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7分)

(1)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贾谊《过秦论》)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杜甫《兵车行》)

         ,但愿长醉不复醒。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儿童如诗    赵思运

  我一直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诗的,诗的本质是儿童的。儿童和诗都是神性的。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他会对着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说话,会给小凳子穿上四只鞋子……他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的是神性的光芒。我觉得,一个太善言谈的人往往就失去了灵性与神性,孩子的言语不发达,但上帝赋予它洞穿万物的神力,它能够直接与万物交谈,因为我们不能,所以我们往往对孩子的交谈感到不能理解。神性与太多的言语是对立的。不会说话的儿童以神性与万物沟通,而当他渐渐长大成人,足以表达他所看到的一切的时候,他的神性就被上帝收回了,与常人无异。所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彩虹》诗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儿童是引领我们重新找回原初神性的父亲。

  诗人牛汉进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写东西,他的外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叫:“爷爷,花灭了!”这时,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矫正道:“不对!应是‘花谢了’! 不是 ‘花灭了’!”外孙女坚定地抗议道:“花真的是灭了,花就是灯!”是吗?花是灯吗?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做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外孙女的回答却“如五雷轰顶一般”使牛汉“惊愣得哑口无言”。在孩子眼里,灯是有生命的,花是有生命的,儿童的言语所幻化出来的世界是成年人从未想象与经历过的,这一世界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而是直接遇到的,随处都可以遇到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诗意的,他们的世界一下子点燃了我们成年人世界的诗意,使我们在麻木的生存中瞬间苏醒过来。

  孩子的世界是诗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对孩子的残害是对人生之诗的残害,对美好世界的残害。当孩子们在灾害来临的时候,他们对人性、对世界的绝美的憧憬是永恒不灭的。记不清是哪一家刊物上读到过这么一首诗,是纳粹集中营里的一位小女孩写的:

  小女孩对挥锹动土的德士兵说:

  刽子手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一点/你埋得太深了/明天我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灵魂深处有一种锥心的疼痛,那种感觉决不是用“震撼”一词就能够概括得了的。我会想象到,任何一个刽子手读到这首诗都会不寒而栗!这首诗是在控诉,但又决不仅仅止于控诉。它的价值更在于唤醒,唤醒我们的人性,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尊重,对美好世界的尊重。那个美好世界不仅仅属于孩子的乌托邦,它应该属于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属于全人类,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

  最沉静也最能打动我的是这么一个小场面,是格非某篇小说里写到的,十几年以前读过,现在只记得几句话,是一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对话。

  你的桥不牢/ 它是给鸽子走的

  鸽子能飞过河去,不用桥鸽子也能飞过去/ 它是给没有翅膀的鸽子走的

  所有的鸽子都有翅膀/ 没有翅膀的鸽子没有翅膀

  在课堂上我曾拿这几句话以《童话》为题给学生当诗讲过,有一个学生很感动,说是读到的最好的诗了。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成年人与孩子的对话,成年人的话是对的,孩子的话也是对的。但在本质意义上二者却是极端对立的。成年人一再强调的是实用价值,依据的是常识与现实的真理原则;孩子强调的是精神价值,依据的是人性和形而上学的神性原则。在巨大的张力中,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神性的执著。孩子单纯的话语里的丰富意蕴足以令人深思。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视角,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揭示社会的底蕴;另一方面,又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掉,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密密地把人们的诗性与神性封锁住了。在上帝眼里,成年人都是盲人。

  迷茫之中如何寻找光明?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

14.第五段中说,“这个美好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5.第六段中说,作者把格非小说中的一段对话当作诗给学生讲过,作者认为这首诗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                                 

                                    

16.文章结尾说:“迷茫之中如何寻找光明?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这里的“迷茫”与“光明”分别指什么?“诗歌”和“儿童”共同点是什么。 (8分)

(1)迷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诗歌和儿童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理解错误的两项是(6分)[  ][  ]

A.文中多次提到神性,神性在文中的含义是“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并非唯心主义。

B.文章内容写儿童的神性和诗性,文章其实是写给成人看的,是告诫成人不要失落美好的童心。

C.文章说“儿童的本质是诗的”,主要是指儿童的心灵是单纯的。

D.作者认为儿童的视角是最美好的、最理想的。

E.文中引用诗人牛汉的故事,意在表明我们需要用孩子的世界点燃成人世界的诗意,“使我们在麻木的生存中瞬间苏醒过来”。

六、(15分)

18.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答:                                

                                   

                                  

                                  

19.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5分)

答:                                

                                  

                                   

20.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5分)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             。

               ,             。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乘客上了出租车,并说出自己的目的地。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司机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要长。你要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生活中,的确经常需要这样的“绕道”。

请以“绕道”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所写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参考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D  D  C  A  A  C  B

  11.(10分)

 (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

(2)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我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4)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

12.

(3)         (2分) 前一首表现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或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后一首表现的是别后的相思。

(4)         (4分) 同:这两首诗后半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知之物(前柳后月)人格化,赋其以生命。

  异:前诗写柳之“无情”,以物之无情来反衬人之有情;后诗写月之“多情”,以其多情映衬(烘托)别离之苦。

13.(7分)答案见课本

14.(4分)答:美好的世界是指尊重生命、尊重人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弱小的生命应得到保护,因残酷而堕落的灵魂应得到拯救。

15.(4分)答:表现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对立,即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对立。

16. (8分)(1) “迷茫”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人们进入一种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状态。

(2)“光明”是指人类理性与非理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的存在状态。

(3)诗歌和儿童的共同之处是两者都以一种诗性的、神性的方式去观照生活和世界。

17.(6分)[C  ][  D ] “儿童的本质是诗的”,是因为儿童以一种审美、超功利的、好奇的眼光观照世界,C项说因为“儿童的心灵是单纯的”,过于简单。D与文章结尾的观点矛盾。结尾处作者引用了马斯洛的观点,并借用了“健康的儿童性”概念,指出成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揭示社会的底蕴;另一方面,又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掉,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18.(5分)  答: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1分)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1分)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1分)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1分)

  必须将长定语加以处理。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19.(5分)答: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20.(5分)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