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古诗60首

2014-5-11 0:08:09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古诗60

田园诗

1.归园田居(其三)(五言古体诗)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与练习]

    (1)体会第四句“带月荷锄归”中诗人的心情。

    (2)诗中的“愿”究竟指什么?

    (3)联系诗人的整体情况,说说你陶渊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看法。

    (4)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渭川田家(五言古体诗)

(唐)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①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卑微,卑微,怎么不归?)

    [思考与练习]

    (1)开头两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这首诗“诗中有画”,请作具体分析。

    (3)这首诗以    作为全诗线索。

  (4)最后诗人为什么要“怅然吟式微”?前后内容有何联系?

3.浣溪沙(词)

(宋)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商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缫车:用来抽丝的车。②漫:泛,满。漫思茶,很想喝茶。

  [思考与练习]

  (1)上片侧重在声音的描摹上,共写了      等三种声音。其中以描摹

  的声音最为新奇。

    (2)上片写    ,下片写    

    (3)有人说这首词“笔笔赞美野人,句句是感叹自己”。究竟作者有没有“感叹自己”?

    (4)这首词的“奇”历来被人称道。联系词所写的题材,说说它“奇”在何处。

4.鹧鸪天(词)

(宋)辛弃疾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落,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黎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注释]①玉友:指宋代人用药酒、糯米做的白醪,后用作美酒的通称。②溪毛:一种生长在水里的菜。

    [思考与练习]

    (1)“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用了曲折、倒装手法,请还原为散文句式。

    (2)词末两句句子成分大量省略,请补齐省略的成分翻译为散文语言。

    (3)说说这首词上下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4)末句表现“野老”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5.(中吕)朝天曲(曲)

(元)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思考与练习]

    (1)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立体的    风景画,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活动的   

    (2)中间六句紧扣“    ”展开描绘。

    (3)最后三句“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是对上面的景物描写的    ,表达了作者对    生活的羡慕向往之情。

(4)全诗采用   手法,把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依次写来。

友情送别诗

1.别董大(七言绝句)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思考与练习]

(1)“曛”的意思是    ,“吹雁”的意思是   

(2)头两句写了什么样的“景”?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有人说,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你认为对不对?

(4)说说你对这首诗成为送别诗中千古绝唱的原因的看法。

2.送友人出塞 (二首)(七言绝句)

(清)吴伟业

鱼海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

劝君休望零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

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注释]①友人因罪流放宁古塔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②鱼海:即“捕鱼儿海”,远在塞北内蒙古之境。③零支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思考与练习]

(1)第一首第二句“西风一哭断人肠”中的“哭”字其作用是:    

(2)第一首第三句“劝君休望零支塞”是否合乎情理?为什么?

(3)第二首第二句“长虹亭外草连天”是“景语”,请说说它的“情语”。

(4)第二首最后两句“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船?”将        对比,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远出塞外的流徙生涯的    之情。

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思考与练习]

(1)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中的“连”和“入”既描写了    的动态和阵势,也

暗示了诗人    的情景。

    (2)作者眼中为什么“楚山”的“孤”的?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自从唐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    的品格。

4.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词)

(宋)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洲。

    [注释]①这首词是在席益饯别宴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阳人,陈与义的同乡。建谈三年(1129),席益离郢州知州任,流寓衡山县(今属湖南),与义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腊月,两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后数日,与义即离衡山赴邵阳,有《别大光》诗,别筵上并作此词。②“雪”为“雪儿”之省,而“雪儿”又是代指歌妓的。雪儿为隋末李密歌姬,善歌舞,得文辞叶(即押)音律而歌,称“雪儿歌”,后用以泛指。

    [思考与练习]

    (1)具体分析这首词的写法。

    (2)首句“张帆欲去仍搔首”(船帆都张挂起来了,人却踟蹰流连,不忍离去)表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3)这首词上下两片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4)末句“满载一船离恨、向衡洲”化用谁的词句?为什么不说满载一船“离人”,而说满载“离恨”?

5.寄黄几复(七言律诗)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在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①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川(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属江西)人,与诗人少年交游,此时知四会县(今属广东)。

    [思考与练习]

    (1)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写两人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其用意是   

    (2)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和下句各用三个意象分别写了什么?你能再举出由名词性意象叠加构成的例子吗?

    (3)后四句是写诗人自己,还是写朋友黄几复?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

    (4)说说最后一句“隔溪猿哭瘴溪藤”的作用。

咏史怀古诗

1.咏史八首(其六)(五言古体诗)

(晋)左 思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注释]荆轲,战国时齐国人。喜欢读书击剑。他游于燕国,与燕国的狗氍和善击筑的高渐离友善。“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的者。”后为燕太子丹刺秦王,临别前,作《渡易水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最后,刺秦失败被杀。

[思考与练习]

(1)开头四句的意思是:   

(2)第五、六两句“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从    这一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荆轲的评价是    (肯定、否定)的。

(3)“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两句表面上写荆轲的英雄气慨,实际上借荆轲表现作者对    的蔑视。

(4)最后四句“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其抒情方法属

    抒情,进一步抒发了   

2.登金陵凤凰台(七言律诗)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思考与练习]

    (1)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意在说明                     

    (2)颔联写        ,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意思是:              

    (3)分析第五句用“半落”两个字的妙处。

    (4)尾联中的“日”、“浮云”各比喻什么?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说说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3.乌衣巷(七言绝句)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乌衣巷是东晋时期高门士族聚居之地,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思考与练习]

    (1)首句中的“野草花”描绘当年热闹繁华的朱雀桥,现今已经        了。

    (2)第二句中的“斜”其词性是    词,突出了    的景象。开头两句运用的是    手法。

    (3)第三、四两句写燕子的作用是   

    (4)这首诗总体上是用    的方法,依次描写诗人去乌衣巷,凭吊古迹所看到的景物,写得十分。

4.赤壁(七言绝句)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①二乔,即大乔、小乔,东吴两姐妹,大乔嫁与孙策,小乔嫁与周瑜。

    [思考与练习]

    (1)开头提到的“戟”在这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2)第三句由铁戟联想到赤壁大战。诗人评论这次战役时,为什么要把“东风”放在首位?

    (3)后二句从反面写战争的结局,为什么取假想“二乔”的遭遇这一角度?

    (4)为什么诗人把周瑜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归结偶得的东风这一偶然因素,而非常人所认为的周瑜才略过人的观点?

5.桂枝香(词)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① 遗曲。

  [注释]①《玉树后庭花》是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所作,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

  [思考与练习]

  (1)词的上片写了什么景物?它们有什么作用?

    (2)第四句“千里澄江似练”是借用    的诗句,原句是   

    (3)“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化用的是什么典故?

    (4)最后三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了哪一个诗人的哪一篇作品的诗意?

咏物诗

1.赠从弟(其二)(五言古体诗)

(魏)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思考与练习]

    (1)第三句、四两句中的“一何”分别表现       

    (2)第五、六两句中的“正”分别表现       

    (3)全诗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咏对象。请具体说明。

    (4)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将对象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描摹的。

2.在狱咏蝉(五言律诗)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自注:“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之异曩时,将虫声悲乎前听?”②西陆:秋天。③南冠:囚徒。

    [思考与练习]

    (1)首句写“蝉声”的作用是   

    (2)第四句中的《白头吟》这一曲故取自西汉    的《白头吟》。

    (3)说说第五、六两句所运用的比喻手法。

    (4)这首诗是怎样通过写蝉来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的?

3.蜂(七言绝句)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思考与练习]

    (1)开头两句中诗人用“不论”“无限”“尽”等词极力写蜜蜂采蜜的辛勤,这种写法在诗中起的作用。

    (2)末句本来的意思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为什么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

    (3)这首小诗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4)再找一首以蜜蜂为对象的古诗,比较其寓意与这首诗的异同。

4.墨梅(七言绝句)

(元)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相传会稽山下有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日日洗涤笔砚,把池水都染黑了。

    [思考与练习]

    (1)试析首句所运用的典故及其含义。

    (2)“洗砚池”与“淡墨痕”有什么联系?

    (3)这首小诗是如何把梅人格化的?

    (4)阅读《儒林外史》中有关王冕学画的章节。

5.六丑·蔷薇谢后作(词)

(宋)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 。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诊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衩头颤枭,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注释]①珍丛:蔷薇花丛。②颤袅:摇曳。③欹侧:偏向一方。④断红:落花。

    [思考与练习]

    (1)“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三句,有人说它“一波三折”,试析之。

    (2)这首词的词眼是    ;上下两片中的关键句分别        和。

    (3)从“为问花何在”到“时叩窗 ”,是否实写“花落”?

    (4)下片写“谢后”,先写    ,次写   

边塞征战诗

1.从军行(其四)(七言绝句)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①楼兰:古国名,这里泛指西部边地少数民族政权。

    [思考与练习]

    (1)从诗中看,唐代边防军驻地在哪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

    (2)开头两句是如何拓展诗歌的意境的?

    (3)说说这首诗的章法,及第三句在诗中的作用。

    (4)联系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试析当时的边塞诗写得十分豪迈的原因。

2.塞上听吹笛(七言绝句)

(唐)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思考与练习]

(1)第一句中的“牧马还”,有人说是指“敌人的骑兵被击退了,赢得暂的宁静”,有人说是指“胡天雪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你的看法呢?

(2)第三句顺的“梅花”究竟指什么?是笛声(《梅花落》),还是花儿?

(3)诗的第三、四句与李白的哪首诗的意思相近?

(4)前二句与后二句在写景上的区别是       

3.后出塞五首(其二)(五言古体诗)

(唐)杜 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注释]①霍嫖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思考与练习]

    (1)开头两句句首为什么要用“朝”“暮”两字?

    (2)第三句至第六句各写了出征大军的三个场面:①    ;②    ;③    ,它们各自的特色是:①    ;②    ;③   

    (3)第三、四两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写得有声有色,请作具体分析。

    (4)最后两句写什么?

4.征人怨(七言绝句)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②青冢:是西汉王昭君之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内。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3)这首诗从        两个方面写产生怨情的缘由。

(4)这首诗两联各自成对,说说后一联的对仗讲究之处。

5.塞下曲(七言绝句)

(明)苏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注释]① 篥:一种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簧管乐器。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诗抓住                几个军营自然场景加以描绘,表现边塞军人的生活氛围。

    (2)第二句“猎猎西风吹战袍”写风吹战袍,不仅说明    ,更突出   

    (3)最后一句取法于唐代卢纶《塞一曲》中的“        ” 。

    (4)根据第三、四两句“※篥无声河汉转,露化霜气满弓刀”,发挥想象力,作一段场景描写。

爱国怀乡诗

1.月夜忆舍弟(五言律诗)

(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示收兵。

    [思考与练习]

    (1)首联所写之景与全诗所抒之情有何联系?

    (2)颔联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而这首诗却把词序稍作改变,便化腐朽为神奇。请作具体分析。

    (3)前四句与诗题中的“忆”有没有关系?

(4)全诗结构严谨,请举简析。

2.鹧鸪天(词)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①翠微:青山。②取次:随意。

    [思考与练习]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2)词中所描写的春天的美丽景色是给杜鹃叫声作   

(3)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再举出古代诗人描写杜鹃啼声的诗句(三则)。

3.商山早行(五言律诗)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铎:铃铛。这里指系在马脖子上的响铃。动征铎,谓车马行动,摇响铃声。②悲故乡:即思故乡。语本于《汉书·高祖本纪》:“游子悲故乡。”③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城东南,这里以“杜那个”指长安。

    [思考与练习]

    (1)说说诗题中的“早”在诗中的体现。

    (2)除了“客行悲故乡”这一句之外,还有哪几句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十字无一动词,只有名词,诗人使用六个并列的意象,只表达了“什么”,还未表述“做什么”和“怎么样”,至于“怎么样”的功能,完全由读者自己去生发联想。请你试作联想。

    (4)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4.答元将(五言律诗)

(宋)文天祥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张为改容。因成诗一首。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注释]①元将张弘范逼文天祥招降宋将张世杰,天祥写了《过零丁洋》诗坚决拒绝后,张劝他自己投降,文天祥又写了这首诗来坚决拒绝。这首诗原来没有题目,是答元将张弘范的,因作《答元将》。②浼(音每):玷污。③智灭犹吞炭,商亡了。智伯的臣子豫让要替智伯报仇,用漆来漆皮肤,使人认不出他,又吞炭,使声音变了,去刺赵襄子,失败而死。商朝亡了,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甘愿采薇来吃,终于饿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岂因福(   )

    (2)说说小序中文天祥回答张弘范的话“高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的意思。

    (3)颈联中的“危机”是指   

    (4)默写文天祥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并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5.夜起(七言律诗)

(清)黄遵宪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  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注释]①这首七律诗,当作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这年公历二月,日本与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与朝鲜而进行战争。2月8日,日本突袭旅顺口的俄国舰队。10日,日俄宣战。诗里的“又惊鹅击海东青”,指俄向日宣战。②  :天气阴沉。

    [思考与练习]

    (1)结合当时背景,说说首联“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的意思。

    (2)第三句“正望鸡鸣天下白”典出哪位诗人的诗句?

    (3)第六句“残月晖晖尚几星”中的“残月”和“星”是喻指   

    (4)诗人在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爱民悯农诗

1.官仓鼠(七言绝句)

(唐)曹 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思考与练习]

    (1)历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老鼠又“小”又“怯”,为什么诗人把它写得又“大”又“勇”?

    (2)最后一句“谁遣朝朝入君口?”翻译成白话务员意思是:“        ?”这个“谁”应指       

    (3)具体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4)默写《诗经·硕鼠》。

2.新沙(七言绝句)

(唐)陆龟蒙

渤 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注释] ①渤 :即渤海。②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之可以长生。

[思考与练习]

(1)开头两句的意思是   

(2)第二句“官家知后海鸥知”运用了    手法揭露了官家贪婪的剥削本性。

(3)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  )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赃。

                              (皮日休《橡媪叹》)

(4)这首诗后两句假设推想,这种假设推想似乎很荒唐,但深化了诗的主题。

3.岐阳三首(其二)(七言律诗)

(金)元好问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墁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注释]①写于汴京沦陷前夕。岐阳,当时属凤翔府。诗中所反映的战役,是金哀宗正大八年,即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31)四月,蒙古破金凤翔的一役并及其前后的事。这时,作者在金汴京城中任左司都事之职。②北朝《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呜咽。回望秦川,肝肠断绝。”③蚩尤,是神话传说中“九黎”的君长,有蚩尤受金作兵伐黄帝的说法。作者在这里,是借以指人类最初从事战争的罪魁。五兵,矛、戟、弓、剑、戈。

[思考与练习]

(1)第二句“十年戎马暗秦京”中的“暗”字渲染了   

(2)第四句“陇水东流闻哭声”在全诗中具有什么作用?

(3)颈联“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描写了什么场景?诗人为什么要将“野蔓”和“残阳”拟人化?

(4)体会诗人在尾联所表达的悲愤感情。

4.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七言绝句)

(明)汤显祖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注释]①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初夏,京畿大旱,神宗皇帝依旧制在宫中焚香祈雨,这可忙坏了一批帮闲文人,他们到处宣扬天下的美德。其时,汤显祖则弃官归隐,目睹这一闹剧,愤而写下了这首传颂一时的讽刺诗。②汉代董仲舒创立“天人感应”说,俗儒便时常捏造种种“祥瑞”来为统治者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五风十雨”即其一种。王充在《论衡》中曾针锋相对地说:“风雨虽适,不能五日十日正如其数。……此皆有其事而褒增过其实也。”③申渐高:五代时江南吴国善谑的伶人,据《南唐书》记载,吴国关税沉重,商人苦不堪言,有一次,都城广陵大旱,中书令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开国皇帝李 )问左右:“近郊颇得雨,都城不雨,何也?”申渐高戏答曰:“雨畏抽税,不敢入京耳!”

[思考与练习]

(1)第二句“薄夜焚香沾御袍”是在恭维皇帝为民请命吗?为什么?

(2)第三句与第二句联系起来看,运用    手法揭露皇帝一方面    ,另一方面   

(3)最后一句引“申渐高”这一典故意在戏说,揭露了。

(4)这首诗把讽刺的矛头直指。在历代的讥评诗中十分罕见。

5.汝坟贫女(五言古体诗)

(宋)梅尧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时作者任河南襄城县令。“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②奈:何。

[思考与练习]

(1)把小序翻译成现代汉语:   

(2)将“贫女”自述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意思。

(3)第12句“问讯疑犹强”的意思是   

(4)这首诗语言    ,揭露了当时人民在    中所遭受的苦难。

闺情宫怨诗

1.宫词(七言律诗)

(唐)薛 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 宫人扫御床。

[注释]①十二楼:与望仙楼均为宫妃的住处。②铜龙: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工具。③袍 :短袍绣裤,宫女妆饰。

[思考与练习]

(1)全诗总起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说这“总起”全诗?

(2)颔联中的“冷”字既写出    ,又写出    ;“长”字既写出漏壶滴水声的    ,又写出宫妃    的心境。

(3)颈联通过“罢”、“还”,“欲”、“更”等字进一步刻画了宫妃怎样的心理状态?

(4)尾联从侧面写宫人能够接近君王,目的是为了    自己不蒙临幸,从中微露

    之意。

2.闺情(七言绝句)

(唐)李 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注释]①不忿:恼恨,憎恶。

    [思考与练习]

    (1)一开头写了落月、稀星、孤灯这样一些景物的目的是   

    (2)第二句用“梦难成”写   

    (3)后两句写女主人公由喜转恼的感情变化过程,试析其“喜”和“忿”的含义。

    (4)这首诗写一位妇女等待天明的到来,她究竟在期待什么?

3.春怨(五言绝句)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思考与练习]

    (1)黄莺儿本是可爱的,它的歌声悦耳动听,为什么女主人公竟然要“打”它?

    (2)末句“不得到辽西”点明了女主人公的梦境是:   

    (3)这首诗写得跌宕起伏,请作具体分析。

    (4)诗题为《春怨》,但诗中无半个“怨”字,请说说它所含蓄表达的“怨”情。

4.春宫怨(五言律诗)

(唐)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释]①“越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绍兴,是当年西施浣纱的地方,这里借指宫女的家乡。

    [思考与练习]

(1)宫女被选入宫,是因为“婵娟”(容貌美好),诗中为什么说“早被婵娟误”?化妆打扮是女子所好,诗中为什么却说“欲妆临镜慵”?

(2)第二句“承恩不有貌,教妾若为容?”除了进一步写出了欲妆又罢的思想活动之外,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3)颈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转写室外春景,与前面描写宫女的笔墨有什么关系?

(4)尾联为什么要写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

5.幽恨诗(五言绝句)

(唐)安邑坊女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思考与练习]

    (1)诗开篇就写一个占卜场面。卦象呈示的内容很不吉利:上峡之日,秋江必多风浪。是谁占卜?谁上峡?请作合理想象。

    (2)“一夜雨”意味着女主人公一夜未眠,为什么她如此担忧?

    (3)诗最后写她唱“木兰歌”而“肠断”。诗用“木兰歌”起什么作用?

    (4)前两句与后两句分工有何不同?

爱情诗

1.将仲子(杂言古体诗)

《诗经(郑风)》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我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①将:希望,请求。仲:指男子排行老二,“仲子”犹如说二哥。

[思考与练习]

(1)“岂敢爱之”一句中“爱”的意思是    ,“之”指代   

(2)这首诗的每一章各由三句组成。试分析这三句诗之间的内存联系。

(3)《诗经》常用叠章的形式反复吟唱。这首诗的第二第三章是否只是对首章的重复?为什么?

(4)古代诗论特别推崇“情中景”,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做到情中见景的。

2.迢迢牵牛星(五言古体诗)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①杼:织机的梭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加点词:

       终日不成(  )   泣零如雨(  )

    (2)“皎皎河汉女”一句中的“河汉女”是否可改成“织女星”?为什么?

    (3)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历来象征   

    (4)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说说它的好处。

3.无题(七言律诗)

(唐)李商隐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考与练习]

    (1)“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   ”字谐音。“烛泪”象征   

    (2)颔联两句侧重点有何不同?

(3)颈联两句分别从        两个角度写。

    (4)整首诗的主眼哪个字?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4.沈园二首(七言绝句)

(宋)陆 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注释]①沈园在山阴(今绍兴市)城西南四里,禹迹寺南。据宋人陈鹤《耆旧续闻》、周密《齐东野语》和《香东漫笔》等书记载,陆游初娶舅父唐闳之女唐琬,夫妻感情甚笃,因陆母不喜欢唐氏,被迫离异,陆游再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一次春游,二人在沈园重逢,唐琬遣人送酒肴致意,陆游“怅然久之”,为作《钗头凤》词题沈园壁,唐琬曾和作一首,中有“世情恶,人情薄”之句。不久,唐琬即抑郁死去。四十余年后,陆游已七十五岁,再到沈园,人逝物非,悲感万端,又作了《沈园二首》,凭吊遗踪,表达对唐琬的沉痛悼念。

    [思考与练习]

    (1)第一句“城上斜阳画角哀”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有什么作用?

    (2)“惊鸿”出自曹植的《      》,原句为“           ”。这里借指    

    (3)“梦断香销”是指     ,“柳老不吹绵”既指,又指    

    (4)由“泫然”二字设想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5)这两首诗与陆游其他慷慨激昂的诗歌风格有何不同?

5.钗头凤(词)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 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词的上阕中的三个“错”字是指谁错了?

(2)下阕中的三个“莫”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品艺诗

1.听邻家吹笙(七言绝句)

(唐)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①笙: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笙诗。第一句,为什么要把笙曲写成“凤鸣”,而且像从天而降?

    (2)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3)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四句写什么?试比较与第一句的异同。

2.听蜀僧 弹琴(五言律诗)

(唐)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思考与练习]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        

    (2)第五句“客心洗流水”形容     

    (3)第六句“馀响入霜钟”是写琴声好像与薄暮时分的融合在一起。

    (4)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3.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杂言古体诗)

(唐)杜 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式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注释]①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访问画家王宰时,应邀而题。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王宰所画山水的神奇。②昆仑、方壶:泛指仙山。③赤岸:指传说中“西海之外”的赤水(《山海经·大荒经》)。④浦溆(音序):水边,岸边。⑤亚:低伏。⑥“咫尺”句:画面很小,却有万里之势。⑦“焉得”二句:语出自晋索靖故事。索靖非常低沉顾恺之的画,说:“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纹练归去。”并州,在今山西太原市,以产剪刀著名。吴淞:一名松陵江,又名松江,为太湖最大支脉。

    [思考与练习]

    (1)从杜甫的这首诗可以看出,王宰画了哪些“山水”?

    (2)最后两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

    (3)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艺术创作发表了什么样的看法?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体会?

    (4)中国的题画诗很多,请再举一首(诗中必须含有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