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1

2014-5-11 0:08:11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1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座右铭  惩前毖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宣泄   影牒机  崭露头角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部署  通缉令  既往不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蝉联  勘误表  谈笑风生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牧歌中    ,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         。

  ②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取,属于人体    营养素。

  ③    这里是地处偏僻的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城,然而,春节我们仍然过得是那么热闹、隆重。

  A.行进/进展 必须 即使      B.进展/行进  必须 即使

  C.行进/进展 必需 尽管      D.进展/行进  必需 尽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身处高三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答卷书写用笔要挑选好。笔要滑、细、深。滑者流畅,细者清楚,深者醒目。

  C.他很想躺在床上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可是那苦恼的思绪仍然纷至沓来,像一团乱麻似的缠绕着他。

  D.商业片就是商业片,票房至上,贺岁片本就是喜庆和哈哈一乐了事的,不必太当真。但既要搞笑,又要扮演正人君子,就不免有沐猴而冠的滑稽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陈水扁当政4年,台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发展环境恶化,这是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所带来的恶果。

  B.能不能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光荣而高尚的选择。

  C.一个有德性的人,别人和社会总会需要他,也只有当别人和社会需要他时,他的身上才会放射出吸引人的力量和人生价值的光芒。

  D.我们可以理解,铁路部门出巨资更新路轨、更新列车,不仅为了社会效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虎林县农民范景才说:“政府给咱创造了多好的增收条件,说啥也要种粮增产好好干。”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宗,其历史垂二千年。”(《史讳举例·序》)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它金属……等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解读印度洋大地震

新华社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为什么这次地震震级如此之强、灾难波及面如此之广、并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就这些问题,各国地震专家分别做出解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认为,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张晓东介绍说,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将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过程比喻为在海底划动着一支巨大的桨。“一个巨大的水柱在移动,我们说的是数十亿吨水(的一个大水柱)。这是一种异常巨大的扰动。”布思说,“这一水柱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移动,并很快从震中传递到斯里兰卡,造成那里惨重的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解释此次大海啸的原因时说:“此类发生在浅海的大地震能使整个海底因此摇摆震动……就像你在搅动浴缸中的水,地震引起的波涌能波及整个大洋。”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是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造成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对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目前,在印度洋沿岸,竟然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帕森认为,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使印度洋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致使“这次海啸袭击的许多地方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海啸知识”。

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在接受意大利国家电台采访时说,这场地震“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颤动之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

7.对于张晓东的观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印度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

  B.这次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印度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长时间蓄积的能量集中释放出来的结果。

C.这次地震导致印度板块边缘的破裂带扩大,当海水填充这个破裂带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

  D.这次地震导致海浪陡然升高达十几米,并以快达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8.关于印度洋海啸形成原因的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英国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认为地震使海底形成了巨大的水柱,象一只巨大的浆,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迅速推进,造成大量伤亡。

  B.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则认为这种浅海地震造成了海底的整个震动,引起了波涌波及了整个大洋而造成了海啸。

  C.中国张晓东研究员认为是海水倒流入地震断层的空洞内而产生了巨大的海水波动迅速传至浅海,导致海浪陡然升高并迅速传播,形成海啸。

  D.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则认为这场地震颤动很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因而引起了海潮的突然涨高形成海啸。

9.下列关于印度洋大地震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这次地震发生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

  B.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此次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C.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

  D.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地震预警机制,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10.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各国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和海啸的关系紧密,发生地震后就有发生海啸的危险。

  B.按照韦弗利·帕森的说法,这次印度洋海啸之所以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就是由于人们缺少防护意识而导致的。

  C.经过这次海啸,加强海啸知识教育和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对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来讲变得十分必要。

  D.中国的张晓东研究员推测的海啸形成原理要比另外几个科学家的推测更科学更严密一些。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愉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及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引诸生告之曰:“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明日谒城还养者二十辈,有三年不归侍者,斥之。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11.对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屑:把…磨成碎末

  B.城固辞,使者委而去        委:舍弃,丢下

  C.城置之未尝发           发:发放,发送

  D.天下益惮之            惮:畏惧,害怕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寒而饮,何责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会里人邹亻叔 欲葬亲,贷于人无得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城为人谦虚恭谨简单朴素,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都找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渴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象其他谏官那样勤心政事,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不怕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提倡修养孝道德行。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译文:                                 。

  (2)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译文:                                。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作答)(4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    。”(《论语》)子曰:“________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 

              ,            ”的观点是相同的。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根的神韵

张和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力的塑像。

紧抓着苔滑的崖壁,把力挤进山岩,去探索生命的源头,为头顶的绿色汲取营养,然后目睹古铜色的虬枝突进苍穹,挺向蓝天。

你本属于一片沃土,可以分享花香和欢乐,因立志太高,便注定了此生的孤独和磨难,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伴。

在风与雨的交错处,你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拼命汲取营养,然后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心头。

于是在磨难中,你畸形地生长,扭动的躯体便是你奋斗的足迹。

即使在诗意疯长的季节,诗人留恋的也是你头顶的青松,不曾想到忍受孤独饱经风霜的你。

你静静地思考着,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

面对幽深的峡谷,你已别无选择,惟有拼命地生长。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顽强且韧劲十足地去开垦坚硬的土地。

村头老榆树的根深深懂得,自己千丝万缕的血肉之躯正养育着一个古老的村庄。

于是,你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远的传奇。

你的依恋也是黄土地的依恋。而默默无闻的土地又有何等情怀。你将气管点化成血管,把黄土地的爱恋倾诉给那些盼归的心,那些顽皮的孩子便是你的第一个听众。

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

乡亲们在你哺养的大树下欢歌狂舞,祭祖祈祷,或私定终身,寻情约会,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裸露的躯体,显示出博大的胸怀。

展览室里的根立于文雅的红地毯上。

此时,你被扒光了皮,甚至挤掉最后一丝血液。然后在你的伤疤处涂上一层漆,默默地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这是一种畸形欲望,你出卖了灵魂,将一生都交付出去,不再属于自己,甚至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

你不再拥有赖以生存的山岩、泥土。尽管阳光异常充沛且温度适宜,你只能望着窗外的绿色,感叹失去的一切。

人们或对你品头论足。或将你拱手转送,或牟取暴利,你成了人们的一种玩物。

终于,你忍受不起百般的折磨,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但随之被无情地抛进了熊熊燃烧的炉火。

18.(1)文章第一部分划线的句子中“命运的安排”指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第二部分中划线句子“树成了村庄古老神圣的旗帜,你便是村庄悠久的化石”的含义?(4分)

  (1)                                   

  (2)                                    

19.你认为本文在结构上最突然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1)山崖上的树根、村头老榆树的树根与展览室里的树根各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各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3分)

     ①            ②           ③        

  (2)综合全文看,作者通过对根的神韵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请用简明的语言叙述你的看法。(3分)

    答:                                 

                                      

2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文章在诗意的描绘中融入了作者对根的神韵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B.文章以第二人称“你”的形式,将根拟人化,视作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赋予了根各种感情的体验,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C.文章通过对山崖上的树根、村头老榆树的树根的描写,将写景、抒情、说理巧妙地融为一体,突出了根的神韵。

  D.文章的三个部分言简意丰,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描写表现了根的神韵,语言深刻蕴藉,主旨含而不露,令人回味。

  E.文章第三部分借根“出卖了灵魂,将一生都交付出去,不再属于自己,甚至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对根的屈服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六、(12分)

22.根据下面的材料,筛选并整合信息,给“全光通信”的概念下定义。(4分)

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体曾经一度是电子,然而,由于采用光子传输信息,能够获得比电子传输更高的效率,因此新兴的光子通信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在光子通信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是全光通信。所谓“全光通信”,是一种全新的、无须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光波通信。在全光通信系统中,图像和话音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并在传输媒体中传输。在摄像光学系统、光纤系统和接收放大系统组成的全光通信系统中,由于不要求光电变换,所以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信号失真小,能够在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是理想的通信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生动形象,不失原意,让人容易接受。(4分)

提示语:(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改写为:对别人就像春风一样温暖和煦,对自己要像秋风一样勇于无情地扫除缺点。

⑴提示语:(学生)勤奋学习,珍惜时光。

答:                                    

(2)提示语:(写作)要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 

答:                                   

24调整下列文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词语和语序,使之句式整齐一致,语序合理。(4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富,那么国家就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农业兴,百业就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解决“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要学会珍惜。友谊、爱情、荣誉、人格、事业、礼物等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需要珍惜,甚至不幸的遭遇,平淡的生活,普通的交往等等中间都孕育中值得珍惜的内容。

人生有时也要学会舍弃。舍弃一支残臂,可以保存整个生命;舍弃暂时的安逸,可以获得一生的幸福;舍弃一己之私,可以获得天下的大公;舍弃蝇头小利,可以赢得千秋大义。

珍惜与舍弃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该珍惜的珍惜,该舍弃的舍弃,这是人生的辩证法,人类的大智慧。

请以“珍惜与舍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1.D(A项中“剂”和“霁”均读jì;B项中“睑”和“俭”均读jīǎn;C项中“箪”和“殚”均读dān)

2.A(B项中“牒”应为“碟”;C项中“究”应为“咎”;D项中“烁”应为“铄”)

3.D(“进展”指一般事物向前发展。“行进”一般指队伍前行,此处通过动词“践踏”可判断把历史拟人化,故用之。“必需”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即使”多用于引导条件复句,一般与“也”相搭配。“尽管”表示让步语气,一般用于转折复句中。)

4.A(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绩非常得意。不适合句子的语言环境。)

5.A(B句中双面词对了单面词,“能不能”缺了照应;C句中“放射出”与“力量”不搭配;D句中成分残缺,应在“重要的目的是”后加“提高”一词)

6.A(B句中“看”后应用逗号.“梨花”后应用惊叹号;C句中括号前的句号应放置在括号后;D句中用“等等”因而不能用省略号)

7.C(这次地震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

8.D(意大利的恩佐·博斯基只是在强调地震的强度,并未提及海啸的成因。)

9.C(A项这次地震发生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但“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的后果的是地震引发的海啸。B项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此次地震的震级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D项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

10.C(A项“发生地震后就有发生海啸的危险”不正确;B项按照韦弗利·帕森的说法,人们缺少防护意识是这次印度洋海啸夺去很多人的生命的部分原因;D项过于主观,没有根据。)

三、

11.C(发,打开)

12.C(C:且,副词,快要,将要。A:连词,①表因果,②表并列。B:①介词,向,②介词,对于。D:①用,拿,②凭)

13.D(②③⑤⑥均是,所以选D,①是说为人宽厚、善良,④是说做事认真,教学成果显著。)

14.C(说阳城“不勤心政事”是不对的,他对政事已经逐渐很了解,只是不象别的谏官那样就繁杂琐屑的小事频繁进谏而已。)

四、

15.(1)山东节度府听说了阳城的仁义,派使者赠送他五百匹绢,告戒使者不让(他)把绢拿回来。(2)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坐:让……坐;引,延请,请;)

16.(1)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只答“思妇形象”扣1分) (2)诗歌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极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手法1分,内容理解2分,艺术效果1分)

17.(1)不舍昼夜    见贤思齐焉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五、现代文阅读

18.(1)本属于一片沃土,却注定此生经历孤独、  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什么忍受孤独 风霜,不为人们留意。(原文语句信息比较完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但意思符合也可以给分) (2)因为村头的老榆树养育了古老的村庄,是村庄悠久历史的见证,因此是旗帜, 默默地支持着老榆树的成长,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远的传奇,正如长埋地下的化石一般有价值。

19.分层并列(或并列式结构),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清楚。

20.(1)①顽强与坚韧 ②无私与博大 ③痛苦与坚贞(意思接近可以得分,但不可偏离太远或概括不全) (2)①人生应该默默奉献,(或不求名利与关注;甘于寂寞等)勇于进取(坚持奋斗),不屈服于命运(坚忍不拨),不畏艰难。②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乐于奉献(或无私付出,宽厚包容,甘于奉献等),热爱古土。③要保持操守(坚持高贵品格或崇高气节),不屈服于外在压力,为了坚持人格(或生命)的尊严,宁可失去生命。(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三个部分,缺一方面扣1分)

  本题要扣住“人生思索”,围绕树根答不给分,应该体现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着重在作者的理性思考。只要基本靠近答案即可给分,不必强求一致。

21.C、E(C项没有说理,E项没有批评的意思,所谓“你改变了”等等实际上是人们用外力强加给树根的改变,不是根本身的改变)

六、

22全光通信是一种图像和话音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并在传输媒体中传输的光子通信。或者,一种图像和话音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并在传输媒体中传输的光子通信,叫做全光通信。

23.(供参考)

 (1)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光阴如花上露水,稍纵即逝。

 (2)看到灿烂的云霞,感悟到它的明丽可爱;看到轻盈的白云,感悟到它的卷舒自如;看到辽阔的江河湖海,感悟到它的浩瀚博大,那么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写进你的文章。

24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或:农业兴旺,则百业兴旺;农民富裕,则国家富裕;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

七、作文略

[阅读导引]

文章分三部分写根的神韵:山崖上的树根,村头的老榆树根,展览室里的根雕。

文章先以一幅特写镜头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山岩上的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力的塑像。接着作者围绕着“力”字,以一连串的动词突出根的神韵;“紧抓”、“挤进”、“探索”、“汲取”、“突进”、“挺向”。根的坚韧更突出地表现在对待命运的态度上;它“本属于一片沃土”,但“因立志太高”,最终坚守“孤独和磨难”,“终生与清贫为伴”。然而,根仍然“拼命地生长”,“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以“扭动的躯体”谱写“奋斗的足迹”。

村头的老榆树根依恋着黄土地,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地养育了一个古老的村庄,它本身又成为村庄里的一面古老而神圣的旗帜。

展览室里的根雕命运很悲惨,它“被扒光了皮”,“挤掉最后一丝血液”,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只能发出“痛苦的呻吟”,或许,“熊熊燃烧的炉火”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三个部分,三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根的神韵,语言丰赡蕴藉,主旨含而不露,令人回味。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亻叔 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 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的指斥裴延龄的罪状,意气激昂地依据大义,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把学生们找来说:“凡是求学的人,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懂得忠和孝,你们有长期没有回去探望亲人的吗?”第二天到阳城那申请回家奉养老人的有二十多人,有三年没有回家侍奉老人的,阳城就斥责他。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置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