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01

2014-5-11 0:08:11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101

一、(18分,每小题3分)

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池 密 重 沛流离 目而视

B.样 毁 礴 依山 滂沱大雨

c.丽 驿站 游 扬顿挫 自怨自

D.红 页 语 雨雪霏 缠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信笺 两全齐美 一应俱全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B。晦涩 历尽沧桑 绵里藏针 事实胜于雄辨

C.题词 平心而论 仰人鼻息 众人拾柴火焰高

D。荟萃 开门楫盗 剑拔弩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_____没有难住它,______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A.增殖 节余 非但/反而 B.增殖 结余 不但/而且

 c.增值  结余 不但/而且 D.增值 节余 非但/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了高中,英语课上老师只说英语,这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简直不知所云

②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③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名句的妙用和意境的营造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④在此期间,克里的竞选机构还筹得了2800万美元,为其竞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克里的声势如日中天,其筹码自然也会成倍增加。  

 ⑤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 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

 A.①②3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 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苛求。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加快禽流感防治设施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有效遏制疫情向农村蔓延。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 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 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它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树上。

  D、我们应当对历史感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覆辙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lO题。

海啸,大海的“呼吸”

  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当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海底断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海底地壳的强烈运动搅动了海水,使海面上涌起巨大的波浪,海啸也就诞生了。2004年岁末,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接处由于相互挤压,______引发了里氏9级地震,板块垂直位移达10米,将巨量海水排出海床,引起巨大的搅动,将海浪推出数千千米,造成印度洋海岸8国超过17万人死亡。

  在广阔的海洋里,海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几乎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但是当你从飞机的舷窗向下望去时,你根本就不可能把海啸和海风引起的海浪区分开来。这是因为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尽管波动速度很快,但波高却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几米,且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轮船上的旅客很害怕海啸经过,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地摇晃。因为海啸的波浪动量很大,所以海啸在穿过很长的距离后损失的能量相对来说就很小。1960年发生在智利海岸线上的地震引起的海啸,在花了22小时穿过了16000千米的距离到达日本海岸后,“雄风不减”的巨浪仍然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海啸即将袭来时,大海先来一次“深呼吸”,海水迅速退落,数十分钟之后,海水又骤然上涨。当海啸抵达海岸的时候,由于那里海底比较浅,海啸的速度被迫减慢,同时海浪像手风琴一样折叠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水墙”,可以达到几十米高.最后,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海滩,猛扑陆地,涌入城市.

  当海啸形成之后就没有办法阻止它移动了,但是仍然可以想办法减少其造成的损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成立了国际海啸情报中心(这个机构着重关注环太平洋国家),日本政府投资了数十亿日元修建海啸防御工程(例如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日本和美国都有海啸报警系统•在日本和美国,海啸报警系统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准确,常常会发出错误的警告,因为并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在其上路过的轻微的海啸,日本和美国都相继在其海岸线沿着边境线放置了一系列海底压力传感器,当这些传感器检测到海海啸时,安放在旁边的浮标就通过卫星将信号传到海岸上•

  尽管像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那样的地震目前仍无法预测,但地震监测系统却可以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便于地震学家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大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这样的系统可在海啸发生前几小时发出警报。1 9 9 3年当海啸袭击日本海岸的时侯,听到报警之后人们就迅速离开了,转移到高山上去了。这次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的里氏9级地震是4O年来最大的地震,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测出这次海底地震并试图发出海啸警告,但是该地区没有官方报警系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夏威夷中心主任查尔斯·麦克里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们无法同那个地方的任何人取得联系。”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5年第2期,略有改动)  

 7、  下列对“大海的‘呼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海的“呼吸”可以远达千万里之外,如196年发生的那场巨大海啸。

  B 大海的“呼吸”是指海啸即将袭来时,海岸边的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从来没有见过

  天日的海底。  

  C 不是每次海底地震都会引发大海的“呼吸”,但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一

  定会引发大海的“呼吸"。

  D。有时,大海的“呼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  

  8、根据原文意思,最适合填入文中第2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A,亚洲板块猛烈滑落   B。印度洋板块猛烈滑落

  C。印度洋板块急剧上升  D。两大板块同时急剧上升

 9。  下列各项中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底地震发生,地震学家可以通过地震监测系统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从而预告

  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

  B.几乎是喷气式飞机速度的海啸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它的波高一般只有几米,、每

  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  ’

  C。海啸即将袭来时,海水会从海岸线迅速退落。波浪也变得不规则。  ’

  D。因为地震检波仪常常发出错误的警告,所以日本和美国的海啸报警系统被换成了海

  底压力传感器。

 lO。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啸生成时,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和靠近海岸的船只应该快速驶向大海,离岸越远,  

  安全系数就越大。  

  B。海啸袭来时,跑到高处和原她躲避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对抗海啸的两个办法。  ,

  C。海底地震都发生在消亡地带,因为这里是新的扳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

  D.如果印度洋周围的国家有海啸报警系统,那么这次海啸将不可能发生。  

 三、(1 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

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请都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怨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新召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商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

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惊谢罪,劾罢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如新言。当是时,周廉使名闻天下。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骑校皆锦衣私人,在道傍掠无完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欲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明史·周新传》)

【注】戢:收敛。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    凌:欺辱    

B 密令广市布         市:买卖

C 赵居任匿不以闻       匿:隐瞒

D 在道傍掠无完肤       掠:殴打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1因以志新字      2不如因厚遇之

B  1武人为之戢      2惟弈秋之为听

C  1归以语其妻      2忽魂悸以魄动

D  1岭外乃有此人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2至果雪之。

3视印文合者捕鞠之         4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

5周廉使名闻天下。         6新欲按治之,遁去。

A 135   B 146   C 234   D 256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新善于见微知著。在进入浙江边境的时候,他由马前群飞的虫蚋循踪查访发现死尸,又从失金商人的投诉中觉察到商人之妻的嫌疑。

B 明成祖派人重去视察浙西水灾后,按照周新所言确定了赈灾措施。周新被杀之后,他便萌生悔意,叹恨自己误杀了岭外直臣。

C 周新正直敢言,多所弹劾,一时名满天下。上自京中贵戚,下至地方官员,都对他极为畏惧忌惮,最终却因此触怒皇上被诛杀。

D 锦衣卫指挥纪纲纵容千户攫取财物作威作福,在听到手下的报告后,又在皇上面前诬告周新后来自己的罪行败露而被处死。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苍茫中原

朱以撒

这些日子里,经孟州、孟津,到洛阳、安阳、开封,总是日复一日的迎受一种与江南不同的厚重感。是这里带有寒意的凌厉的风,使那看起来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还是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 感觉总是难以言明。我只能挑一个我以为合适的词来表达,那就是:苍茫。

这些有过古都兴衰千年激荡的土地,曾经是马蹄翻飞、鼙鼓动地的战场,在经过世事翻覆、鹿鼎频争的烽烟之后,已经变得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了。我这么说当然是指城市里的格调,在入夜霓虹灯的频繁闪烁里和轻歌曼舞中,你是不大会感觉得到中原气息与江南有什么不同。现代文明也深深的弥漫其中,让你虽身处异乡却犹如在故土。可是,只要你抽身出来,到郊原,到旷野,你仍然会感慨不已。这方水土总是与粗犷豪迈阳刚放纵结缘。

  这个晚秋的黄昏,我在远离城区的郊外散步,原野苍茫秋风苍凉,深红的落日把远山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这么大的空间,有几个农夫在拉扶着犁耙,他们不是借助牲畜的力量,而是尽自己的力量破开土层,这在广袤的原野上就显得十分渺远,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幕,在他们劳作的不远处,散落着一些短促的城堞纹丝不动。如期而至的黄昏笼罩在空寂的城堞上,引人无限遐想:岁月真是无从再现么?其实我已逐渐能够由此领悟中原的笔墨情怀了。  、  •  、

  在我们感慨岁月的磨洗使许多鲜明的过往人事化为乌有的同时,还是会看到许多不畏惧风霜刀斧剔抉的古典依然如故。就像任何时候拔开草丛瓦砾,都可以看到地表萌动

的顽强一样。我看到并抚摸到了这些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四季轮回春秋迭代,石像中的文官武将,已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武睥睨,在改朝换代的风云中一脸漠然。

令人乐意驻足的是与石像同存的石碑。时光的清冷沁入了石表,损伤了点画结构,使句读时不免受阻。可心灵却因之而酣畅,分明品味出碑文深处的内涵,丰富而深沉。这使我们面临它的时候,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在触摸它的时候,感觉到岁月翩翩远去的雪泥鸿爪,不免能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这是如今一些

雕琢精美的石像石碑所无从具备的。这些古代的石头荡起的历史回声,很有可能会令我们捡拾起精神上的一些遗失。

  我又一次地见到黄河。这个季节,黄河正走向安静,两岸萋萋芳草,正随着晚秋的劲风扭动腰肢。我内心自然有荒凉之意,因为在此之前我才欣赏到壶口那一泻千里的瀑布,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化为宁静。不过,话说回来,黄河毕竟是黄河,和芳草碧连天的江南溪流大有不同,还是罄露出了它的雄浑和宽博。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觉察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 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

一弯寒月升上来了,远处近处层次分明,衬托出了空间的苍茫无限,朦胧色调更平添这一古老地域神秘与辽远。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地方,战争的风云、英雄的情操,艺术的拙朴、民气的强悍,根本不会因时光潮水的漫漫而退却.这使不少人背着行囊,从南方而至,为的是得到一些熏炙和陶冶,试图给笔下情调增加一些凝重的砝码•接收这些飘忽无定若隐若现的气息是有条件在先的,那就是从容平和的心境。不然,失望就随之而来,使你无从辨识出当年的气象、钩沉出当时的风情,无从与隐于岁月深处的精神作默契沟通•  

18.作者踏上中原的土地,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苍茫”的特点的?(4分)  

答: 

 

19.作者说“令人乐意驻足的是与石像同存的石碑”,为什么石碑会更令作者“乐于驻足”(4分) 

答:

20.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感受中原的?为什么作者说“视觉是徒劳无获的,只有靠心灵去感受”? 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中原的都市和其他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依旧是霓虹闪烁、轻歌曼舞,只有在旷野、在郊外,人们才能感受到它的“苍茫”。

 B.文章第三段中写到“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笔”,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农夫的辛勤耕作,表明了作者对中原农民的敬仰。  .

 C.第四段写传统文化和古文明被现代人、现代文明破坏和取代,作者对躺倒在草丛瓦 砾中的石像、石碑深表惋惜。

 D.第五段末作者说“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觉察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黄河的性格,也含蓄地点明了中原的性格、中原人的性格。

 E.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多种表现手法,用凝重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

六、(12分) 

22.概括下列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不采取任何教育措施让孩子自由在网上测览就如同让没考驾照的人在高速公路上疾驶一样危险。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上网渐渐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从网上得到的并不完全是对学生有利的信息。毒品、暴力、色情等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害的东西也非常多。如果孩子不懂网上的规则,还有可能在无意中使自己的行为成为违法行为,常见的如把CD上的歌曲复制后在网上播放、制造或发送带有病毒的电子邮件等。但是因此就禁止孩子上网,势必会造成孩子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网络规则、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要注意培养孩子分辨哪些是有益信息,哪些是有害信息的判断能力。这是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也是自我能力的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子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

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咏物诗和谜语有一个相近之处,

那就是都追求形象思维。比如,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的内容即为谜面,“石灰”是谜底。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4分)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明•黎淳)

答:①

七、(60分)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生命的风刀零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A项“滇”“颠”音同,B项“谤’’“傍”音同,D项除“悱”外其他加点字读音一样)

2.C  (A项齐——其,B项辨——辩,D项楫——揖)

3.A  (“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③而且,递进;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

4.D (①“不知所云”错,指言语紊乱、空泛。②“歌舞升平”多指粉饰太平,贬义)

5.D (A重复累赘,删去“的误区”:B“与否”与“苛求”前后不照应,;C搭配不当“走出”不应包括“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6.B (A项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C项引号内的句号去除.D项冒号应为句号,分号应为句号)

7.C(原文是“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

8.B(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出题方式略有变化。分析上下文,“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是指属于大陆板块的海底上升,属于海洋板块的海底下沉,由此可知,A、C、D都错)

9.D(海啸报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波仪和海底压力传感器等,它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原文是“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装置”不等于“系统”)

10.A(根据“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的摇晃”和“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可知A项正确。B项,有的同学可能根据“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这一句而选择B项,但对于大海啸来说,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尽力跑到安全的地方,“原地躲避”错。C项,原文为“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所以C项错。D项,海啸生成之后,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削弱它了,有报警系统,只能减少损失,并不能说“海啸将不可能发生”,所以D项是错误的)

11.答案B(“市”意为“购买”)

12.答案D(D项“乃”均意为“竟然”。A就;趁机。B介词,因:助词,宾语前置标志。C承接关系,就;并列关系,并且)

13.答案c(排除①⑤⑥)

14.答案C(“因此”一说有误)

15.(1)译文: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至、奔匿”各1分,其中“奔匿”译意不全不得分,句意完整1分)

  (2)译文:县令要拷打处治他,听说廉使要到,就把周新关进了监狱。(“拷、系”各1分,句意完整1分)

  (3)译文:我奉皇上之命捉拿奸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奸恶、罪”各1分)

16.(1)“空”字使用精妙,一语双关。(1分)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1分)“空”字还写出了作者依依惜别而又无可奈何的苍凉心境。(1分)  

(2)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又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收束句用比喻将“离恨”比作湘江水那样悠长,以景结情,含蓄绵长。(答出“情景交融”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本诗采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用暮春时节给人以春天感觉的典型物候“柳絮飘飞”和“凌寒绽放”来写“离情别恨”使得全诗倍增苍凉之感。这种离恨犹如浩浩荡荡的湘江水一样绵长而久远。再加上是“谪迁人”送“谪迁人”,可谓“倍增其哀”。(答出“乐景写哀”1分,略作分析2分)

17.(1)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苟余心之端直兮(3)小楼一夜听春雨(4)芙蓉泣露香兰笑(错一字该句即不得分)

18.①带有寒意的凌厉的风②看起来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③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19.因为从石碑上能品味出深处丰富而深沉的内涵: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4分,三个要点,评分同上)

20.三个方面:①自然景物(原野上耕作的农夫和短促的城堞)②历史留下的文化积淀③黄河。(3分,一点1分)

视觉看到的是中原的表象,而它深沉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苍茫感,必须用思想去领略,用心灵去感悟。(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酌情把握)

21.BC。(B项中“细腻描写”错,该段主旨也非表达对农民的敬仰;c文章无“破坏和取代”一说,作者也没有惋惜的意思。)

22.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

23.①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赢得人们对自己品格的赞美②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喻体不求一致,内容一致2分,句式对应2分,修辞方法相同2分)

24.①爆竹(1分)②本诗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爆竹的特点,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雄心壮志。(大意如此即可。答题要点:拟人、托物言志、雄心壮志)

25.评分标准同2005年高考。按42分插标。

附参考译文:

周新,广东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经常只喊他“新”,“新”就成了名,就把志新作字了。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进入太学。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因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他改任监察御史。他敢于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弹勘。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是“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司、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辱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武官们因此有所收敛。回到朝廷后,被提拔为云南按察使,未及赴任,又调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听说周新到来,兴奋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后,果然为他们雪洗了冤屈。当初,周新赴任进入浙江地界时,成群的飞虫围着马头飞,周新追踪来源,在丛生的荆棘中发现一具尸体,死者身上系着一个小木印。周新查验木印,知道死者原是一个布商。秘密下令多买些布回来,看布上的印文与木印相合的就把人抓起来审问,全部抓获了那些偷盗的人。有一个商人傍晚回家,担心遭到打劫,就把金钱藏在荒野丛中的神祠的石头下面,到家后就告诉了他的妻子。第二天早上去取金钱时却没有了,向周新诉说。周新叫来商人的妻子讯问此事,果然是商人的妻子私通他人。商人突然跑回家,妻子私通的那个人还藏匿在他妻子的住所内,是他听到商人说的话,连夜去拿走了金钱。商人的妻子和她私通的人都被判了死罪。周新平民打扮在按察区内巡察,违逆了地方上的县令,县令要拷打处治他,听说廉使要到了,就把周新关进了监狱。周新在狱中向那些囚犯了解情况,掌握了县令贪污的罪状。告诉狱吏说:“我是按察使。”县令惊惧地认罪,周新弹勘罢免了他。永乐十年,浙西发大水,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把情况上报,周新上奏朝廷。夏原吉替赵居任辩解。皇上命人重去视察后,得以按周新说的减免租税赈济灾民。这个时候,周新的廉使的名声天下闻名。锦衣卫的指挥纪纲让一名武官千户任浙江的缉事,他攫取财物,作威作福。周新要审察处治他,这名武官逃匿而去。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在涿州遇到这一武官,就把他抓起来关押在州的监狱里。他脱身逃跑后向纪纲告状,纪纲捏造事实上奏皇上说周新有罪,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奸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更加恼怒,下令杀了周新。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最终还是杀了他。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侍臣说:“周新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南海人。”皇上叹息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后来纪纲因犯罪被处决,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