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9

2014-5-11 0:08:12下载本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9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乘隙  相乘  乘务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B.倒叙  倒闭  倒计时  是非颠倒  翻江倒海

  C.的评  的士  目的地  一语破的  众矢之的

  D.职分  分晓  分理处  分崩离析  分内分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流恋  杀手锏  遗人口实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启封  出洋相  困兽犹斗  东榆已逝,桑隅非晚

  C.装蒜  煞风景  销声匿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压榨  挡剑牌  在劫难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天是交警潘福生的休息日,他答应带女儿到公园玩一玩,可骤发的一起交通事故使得他又一次对妻子和女儿了。

  ②《归园田居》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是从《汉乐府•相和曲•鸡鸣》一诗的,原句是“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

  ③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

  A.失言  袭用  虽然 B.食言  袭用  固然

  C.失言  习用  虽然 D.食言  习用  固然

4.下边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能够替换为括号中成语的一项是(  )

  A.教育局的人是不来薄弱的农村学校的,雪中送炭也就成了奢望。他们就是那样高高在上,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望尘莫及)

  B.体育竞赛,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老将们英雄迟暮本在意料中,但如此多的老将卷土重来却值得深思。(青出于蓝)

  C.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那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锤定音)

  D.您看,还给我的文章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牵强附会)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都说航天员心理素质好,那么,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如何练就出来的呢?

  B.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治病难的问题,势必增加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困难。

  C.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丰富并拓展了人们阅读的空间,使传统阅读活动受到了严峻、猛烈的冲击与挑战。

  D.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千手观音》在“春晚”闪亮的登场,是要经过很多人、很长时间、很大努力以后,才能与全国观众见面的。

6.按要求排列下面几个句子,正确的一组是(  )

下列某报某日头版头条新闻的“引题”“主题”和“副题”,顺序已被打乱,请按“引题→主题→副题”的顺序排列。

①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观看飞船返回实况

③飞船安然着陆,航天员健康出舱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二、(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边短文,完成7—9题。

假定一个建筑师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关进了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他冲向窗口,向外看去,这里瞥见一座塔楼,那里瞥见一个立柱。显然,他被困在了一个宏伟的大厦内。不久,对职业的迷恋就战胜了恐惧,所能看到的都是美,他被迷住了;同时也感觉到了一种挑战,他要从所能见到的东西出发去推出这个大厦的基本设计!这个大厦的设计者会是一个要把复杂的东西堆积在一起的狂人吗?他会不讲韵律或不问原由地在这里建一侧厅,那里竖一堵山墙吗?他会是一个平庸的建筑师吗?这个被囚禁的建筑师心中怀有这样一个难以言明的信念,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建筑师基于简单和统一的原则设计了这个大厦。

我们也是一样。醒来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宇宙中。那些辉煌和丰富的物理现象总使我们惊讶不已。随着物理学的进步,物理学家们发现,现象的不同并不要求解释的不同。到了这个世纪,物理学家的“野心”变得更大了。他们目睹了从不停歇的量子舞蹈,窥视到了空间和时间的永恒秘密,已不再满足于解释这个或那个现象。自然的基本设计是美的和简单的这一信念已经深入物理学家们的骨髓。自爱因斯坦以来,对世界最终可用美和简单来理解的这种信念一直支持着他们。

基础物理学的进步是突发式的。理解是在缓慢积累的基础上突然生成的,而整个领域的景色将因新的理解而焕然一新。本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创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1年后的若干年大概也可称得上是狂热创造力的一次爆发,由此产生了对自然的更深刻的理解。在振奋和极端自负的情绪中,一些物理学家甚至提出已经瞥见了自然的终极设计。对这种说法我们将作考察。

爱因斯坦曾说:“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并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爱因斯坦是对的。我们对自然的这一瞥,暴露了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自然的基本设计表现出简单的美。

(节选自《新语文读本》高中卷第6册《基础物理学的美》)

7.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野心”指的是(  )

  A.看清处于不停运动、变化之中的量子世界的美丽。

  B.了解长期困惑人类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永恒秘密。

  C.对世间辉煌、丰富的物理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D.最终用美和简单这一原则解释宇宙间的物理现象。

8.对第二段中“现象的不同并不要求解释的不同”的含义,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  )

  A.对各种物理现象允许做出多种多样的解释,不必求得一致。

  B.对不同现象作不同解释是徒劳的,不能推动物理学的进步。

  C.一切物理现象,都可以用美和简单这一基本原则做出解释。

  D.解释物理现象时,不必区别不同情况,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9.下列说法与文章的内容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A.像宏伟大厦一样,我们的世界也是“上帝”基于简单和美的原则设计的。

  B.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创立,证明世界最终可以用美和简单来解释。

  C.1971年以来,一些物学家就已经瞥见了简单的美这一自然的终极设计。

  D.爱因斯坦认为,对这个或那个物理现象的研究,既不必要,也没有意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阿留传 明•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蕲③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注释】①参亭:参互和均匀。樗栎chū lì:都指无用的木材。②蕲:能“祈”,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应门:应答门人

  B.宾客虽稔熟者     稔熟:熟悉

  C.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 歧生:分枝错生

  D.历园中竟日      竟日:整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B.曰:“何难乎是?”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D.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B.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提出了“天地间无弃物”、用人应当用其所长的观点,成为文章的关键部分。

  C.作者对能容人、用人的周元素赞美有加,并联想到现实中的“造命者”每每用人不当,这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D.作者叙事简洁,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议论则精辟深透,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批判性。

四、(24分)

1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4分)

译文:                                 

(2)(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6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江雪 柳宗元            雪 罗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两诗题中都有“雪”,但构思有别。柳诗                 ;

罗诗则由“雪”及理,重在议理,“长安贫者”的形象,是诗人议事论理的根据。

(2)两诗都以“雪”为表现对象,但表现的思想情感不相同。柳诗通过塑造“簑笠翁”的形象,寄托了清高孤傲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和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的坚定意志。罗诗则                        。

15.古诗文默写。(6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荀子《劝学》)

(2)其志洁,            ;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杜牧《阿房宫赋》)

(4)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杜甫《兵车行》)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

五、(3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猫 狗  梁遇春

  惭愧得很,我不单是怕狗,而且怕猫,其实我对于六合之内一切的动物都有些害怕。

  怕狗这个情绪是许多人所能了解的,生出同情的。我的怕狗几乎可说是出自天性。记得

从前到初等小学上课时候,就常因为恶狗当道,立刻退却,兜个大圈子,走了许多平时不敢走的僻路,结果是迟到同半天的心跳。十几年来踽踽地踯躅于这荒凉世界上,童心差不多完全消失了,而怕狗的心情仍然如旧,这不知道是不是可庆的事。

怕狗,当然是怕它咬,尤其怕被疯狗咬。但是既会无端地咬起人来,那条狗当然是疯的。猛狗是可怕的,然而听说疯狗常常现出驯良的神气,尾巴低垂夹在两腿之间。并且狗是随时可以疯起来的。所以天下的狗都是可怕的。若使一个人给疯狗咬了,据说过几天他肚子里会发出怪声,好像有小疯狗在里边叫着。这真是惊心动魄极了,最少对于神经衰弱的我是够恐怖了。

我虽然怕它,却万分鄙视它,厌恶它。缠着姨太太脚后跟的哈巴狗是用不着提的。就说那驰骋森林中的猎狗和守夜拒贼的看门狗罢!见着生客就狺狺着声势逼人,看到主子立刻伏贴贴地低首求欢,甚至于把前面两脚拱起来,别的禽兽绝没有像它这么奴性十足,总脱不了“走狗”的气味。西洋人爱狗已经是不对了,他们还有一句俗语“若使你爱我,请你也爱我的狗罢”(Love me, Love my dog),这真是岂有此理。人没有权利叫朋友这么滥情。不过西洋人里面也有一两个很聪明的。歌德在《浮士德》里说那个可怕的Mephistopheles(注:魔鬼梅菲斯特)第一次走进浮士德的书房,是化为一条狗。因此我加倍爱念那部诗剧。

可是拿狗来比猫,可又变成个不大可怕的东西了。狗只能咬你的身体,猫却会蚕食你的灵魂!这当然是迷信,但是也很有来由。我第一次怕起猫来是念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里面叙述一个人打死一只黑猫,此后遇了许多不幸事情而他每次在不幸事情发生的地点都看到那只猫的幻形,狞笑着。后来有一时期我喜欢念外国鬼怪故事,知道了女巫都是会变猫的,当赴撒旦狂舞会时候,个个女巫用一种油涂在身上,念念有词,就化成一只猫从屋顶飞跳去了。中国人所谓狐狸猫,也是同样变幻多端,善迷人心灵的畜生,你看,猫的脚踏地无声,猫的眼睛总是似有意识的,它永远是那么偷偷地潜行,行到你身旁,行到你心里。《亚俪斯游记》里不是说有一只猫现形于空中,微笑着。一会猫的面部不见了,光剩一个笑脸在空中。这真能道出猫的神情!它始终这么神秘,这么阴谋者,这么留一个抓不到的影子在人们心里。欧洲人相信一只猫有十条命,仿佛中国也有同样的话,这也可以证明它的精神的深刻矫健了。我每次看见猫,总怕它会发出一种魔力,把我的心染上一层颜色,留个永远不会退去的痕迹。碰到狗,我们一躲避开,什么事都没有了;遇见猫却不能这么容易预防。它根本不伤害你的身体,却要占住你的灵魂,使你丢失了人性,变成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些事真是可怕得使我不敢去设想,每想起来,总会打寒噤。

上海是一条狗,当人站在黄浦滩闭目一想,你也许会觉得横在面前是一条恶狗。狗可以代表现实的黑暗,在上海这现实的黑暗使你步步惊心,真仿佛一条疯狗跟在背后一样。北平却是一只猫。它代表灵魂的堕落。北平这地方有一种霉气,使人们百事废弛,最好什么也不想,也不干了,只是这么蹲着呆呆地过日子。真是一只大猫将个个人的灵魂都打上黑印,万劫不复了。

若使我们睁大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是给猫狗平分了。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霸占了一切。我愿意这片大地是个绝无人烟的荒凉世界,我又愿意我从来就未曾来到世界过。这当然只是个黄金的幻梦。

(原载《骆驼草》第17期,1990年9月1日)

16.结合文意来看,文中两处加点的“荒凉世界”,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答:                                  

17.文章开头说:“我不单是怕狗,而且怕猫。”从文中看,同样是“怕”,其具体内涵却又有很多差别。试结合全文分别作具体说明。(5分)

答:                                  

18.有人说:文中“上海是一条狗”和“北平却是一只猫”两个精妙比喻,具有“激活全篇”的作用。它们是怎样“激活全篇”的呢?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9.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8分)

(1)荒凉世界的诅咒       ——简析《猫狗》的主题思想

(2)比较衬托的妙用       ——简析《猫狗》的表现技巧

(3)旁征博引的美丽       ——谈谈《猫狗》的写作特色

六、(60分)

20.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60分)

  三峡工程建成,有位外国记者问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教授:“谁对三峡工程

的贡献最大?”潘教授回答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贡献最大。“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回答!谁说不是呢?人生需要支持者的帮扶,也需要反对者的贡献;有时候,反对者的贡献,可能是更大些。

请以“反对者的贡献”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8分)

1.A/均音chéng。B项中“倒叙”音dào,其余音dǎo。C项中“的士”、“的评”音dí,余音dì。D项中“职分”“分内分外”音fèn,余音fēn。(均据商务印书馆版《现代汉语词典》

2.C/A项中“流”应为“留”(或“恋”为“连”),“遗”应为“贻”;B项中“榆”“隅”应互换;D项中“剑”应为“箭”。

3.B/食言:喻说话不算数;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袭用:指沿袭采用旧有事物;习用:指经常使用,惯用。固然:先肯定承认某种情况,再与转折连词呼应;虽然:对出现的情况作让步,再与转折连词呼应。

4.B/“青出于蓝”则多用于师生之间,但也比喻后人超过前人,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相同。A中“可望而不可即”形容与目标相距太大,难以实现,而“望尘莫及”比喻远远比不上,一为“做不到”,一为“赶不上”,意思差别大;C项中“毕其功于一役”指幻想一举解决所有问题,而“一锤定音”则比喻凭一句话把事情最后敲定。D项中“强不知以为知”意为不懂装懂,而“牵强附会”形容生拉硬扯,强作解释。

5.B/A项语意重复,“出来”多余;C项语序不当,“丰富并拓展”、“冲击与挑战”均应对调位置;D项结构杂糅而且成分残缺(“经过很多人、很长时间、很大努力以后”处)。

6.C/从内容看,①为主题,中心突出;③为引题。主题多为新闻事件的概括,引题的作用是引导、提要、强调或烘托;②为副题,起补充、解释、说明作用。

二、(9分)

7.D/从下文看,ABC的内容,物理学家都已经做到,而“野心”当是对未来的某种欲望。

8.C/后文是对该句的解说,答案可从“对世界是终可用美和简单来解释”句看出。

9.A/从第二段“我们也一样”可知A无误。B项“量子力学的创立”只能证明“基础物理学的进步是突发式的”;C项所述是“极度振奋和极端自负的情绪”的反应,并非事实,因为“对这种说法我们将作考察”;D项原文只说“并不感兴趣”,没有否定其价值。

三、(9分)

10.A/应:照看门户(《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句,可资参考)。

11.C/介词,表比较。A项中一为“他们的”,人称代词,一为“那些”,指示代词;B项中一为介词“于”,一为句中语气助词;D项中一为句中语气助词,一为指示代词“这”。

12.A/“工于书法”不合文意。

四、(24)

13.(1)(主人)曾试着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子。/4分。要点“执洒扫”“终朝”“洁”及全句通顺。(2)(阿留)本来只不过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6分。要点:“固……耳”“以”“见试”“容”及因果判断句,且全句通顺。

14.(1)(柳诗)由“雪‘及人①,重在写人②,“簑笠翁”的形象③,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写照)4。(4分。四个要点,写对一个给1分)(2)(罗诗则)通过议论“丰年瑞”的话题①,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②,表达了对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厌憎③和对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的同情④。(4分。四个要点,写对一个给1分)

15.(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3)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4)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5)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6)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共6分,每正确默写出一题给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五、(30分)

16.不相同。第②段中的“荒凉世界”,是指“给猫狗平分了”的、充满了“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的现实世界;第⑦段中的“荒凉世界”,是指作者意愿中的“荒无人烟”的、不存在“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的“黄金的梦幻”,是对同实世界的否定。(3分。“不相同”1分,理由2分)

17.对狗的“怕”,是“怕”它伤害自己的身体,①但是,“虽然怕它,却万分鄙视它,厌恶它”,②而且可以避而远之,一躲了事;③对猫的“怕”,是“怕”它吞食自己的灵魂,④而且不“容易预防”,无法躲避,使人丢失人性⑤。(5分。共5个要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大意对即可)

18.这两个比喻将自己对猫、狗的情感态度,扩展到对现实世界的情感态度,使文章具有了现实意义,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4分。答出“内容扩展”、“意义(主题)深化”两个方面即可,每答对一方面给2分)

19.(18分)

  评分细分(参照2005年高考湖南卷第21题评分细则制定):

  一、关于评分的等欠

  原则上分三个等次(6分一等),从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分数分类判分。具体操作时,先从题意、内容入手,分出等第,然后根据结构、语言,在所在等的得分区间内上下浮动。

  一等(18—13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或通顺。

  二等(12—7分):基本符合题意,有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能顺。

  三等(6—0分):偏离题意,不合内容要求;结构混乱,不成文章;语言不通。

  二、关于文章的内容

  第一题论析要求:①指出主题是“荒凉世界的诅咒”;②具体(即举例并分析)说明“诅咒”的情况;③简单阐述作品的思想意义。

  第二题论析要求:①找出文章中的比较和衬托实例;②从修辞、表现力、感染力等角度中任选一个或几个,简单分析它们的妙用。

  第三题论析要求:①找出文章中引述的全部材料并简单分类;②分析它们的具体作用;③简说旁征博引对于文章表情达意和增色增效方面的好处。

三、有关的评分标准

1.关于题意:分紧扣题目写作不枝不蔓、扣题目不紧(题文不一、东拉西扯)和无视题目另起炉灶三类。

2.关于结构:从文章的逻辑层次、过度照应等方面判断三种等差。

3.关于语言:根据有无语病判断,分无语病、只有一二语病和有三处以上语病等三种情况。

4.关于题目:未写题目的扣1分;只写正题或副题中的一个的,不扣分;自拟题目的,不扣题目之单项分。

5.关于字数;在270字以上者,均符合字数要求。不足270字但已完篇的文章,每少30字扣1分,累计扣3分而止;未完篇的,给出总分后,不再扣字数分。全文少于180字的,按10分以下计分。

6.关于错别这:第3个错别字扣1分,第6个错别字扣2分,扣满2分为止。

7.关于卷;书写潦草、标点不规范、卷面马虎,影响阅卷的,可酌扣1至2分。

四、关于计分的方式

先按文章等次评分,然后减除须扣除的分数,形成实际得分。扣除的分数,务请注明扣分的原因,以达到警醒的目的。

【赏析短文写作示例】

荒凉世界的诅咒

           ——简析《猫狗》的主题思想

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的《猫狗》,是对罪恶、黑暗的“悲凉世界”的诅咒。

在全面论析了猫、狗的“可怕”之后,作者把目光转向了现实社会。他把上海比喻成了“一条恶狗”,因为“上海这现实的黑暗使你步步惊心,真仿佛一条疯狗跟在背后一样”;他又把北平比喻成了“一只大猫”,因为“这地方有一种霉气,使人们百事废弛”,能“将个个人的灵魂都打上黑印,万劫不复了”。两个形象而又别致的比喻,写尽了作者对旧上海和旧北平的极度的厌憎。接着,作者“睁大眼睛”,开始打量整个现实社会,发现“世界是给猫狗平分了”,因为“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霸占了一切”。可见,作者对“荒凉世界”的认识,没有停留下感性上,而是富于理性,深入地揭示了“荒凉世界”的成因。

只有清楚地认识旧社会,才能最终推翻旧世界。《猫狗》一文体现了三十年代热血青年的难得的清醒!(353字)

比较衬托的妙用

           ——简析《猫狗》的表现技巧  

成功地运动比较和衬托的表现手法,是梁遇春散文名作《猫狗》的一大特点。

作者一开篇就说:“我不单是怕狗,而且怕猫。”“不单……而且”的句式,把猫是如何地“可怕”,自己如何地“怕它”、“鄙视它”、“厌恶它”。正当读者也认为“狗”可怕、讨厌之极的时候,作者说:“可是拿狗来比猫,可又变成个不大可怕的东西了。”至此,读者终于明白了作者的用意:用“狗”的“可怕”来衬托“猫”的“可怕”,用“狗”的“只咬你的身体”,来衬托“猫”的“蚕食你的灵魂”。随后,作者将“狗”和“猫”作了反复的比较,不但显现了各自特征,而且以“狗”衬“猫”,突出其神秘可怖,令人不寒而栗。比较和衬托,成了作者塑造“猫狗”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重要手段。(345字)

旁征博引的美丽

           ——谈谈《猫狗》的写作特色

大量引用文学经典,是梁遇春散文名作《猫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色。

作者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被他信手拈来的材料,有外国文学作品,如歌德的《浮士德》、爱伦坡的《黑猫》、《亚俪斯游记》等;有外国俗语,如“若使你爱我,请也爱我的狗罢”(Love me, Love my dog);有中外传说,如“一只猫有十条命”、“狐狸猫”等;有外国鬼怪故事……形式多种多样。它们有的突出了“猫狗”的本质特征(如关于“猫”的作品、故事、传说),有的强调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如外国的俗语和歌德的《浮士德》),有的证明了作者的某些看法(如“一只猫有十条命”的传说),在文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旁征博引,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使文章富于文化气息和文学情味,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可续性。(326字)

【现代文补注】

①M e p h i s t o p - h e l e s:英文。本义为恶魔似的人,诱惑者。这里指《浮士德》中的恶魔梅菲斯特。他在天庭与上帝打赌,要将代表人类希望的浮士德引向堕落,他化身为一条狗进了书斋。当浮士德心烦意乱之际,他现形为一名文雅的游学书生,对浮士德施行诱惑。

②英国人刘易斯•卡洛尔所著的一部童话小说,现通常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叙述小姑娘爱丽丝梦中随一只会说话的兔子跳进地洞,游历奇境的故事。在《小猪和胡椒》一篇中,爱丽丝遇上了一只呲牙咧嘴一个劲傻笑的古怪猫。

【译文参考】

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来痴呆无比,但周元素一直收养着他。主人曾让他负责打扫,(他)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扫干净一间屋。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的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来。问他,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很好看的,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的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收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偷偷敲一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又洗又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要阿砍一根树的分枝做个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整天,等他回来了,(只见他)伸出二极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家的小孩摇动它,就让阿留守护着。阿留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拔出来收藏了。阿留可笑的事情,大概诸如此类。

周元素工于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对于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他画起来,(只见他)色彩有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素来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此专门要他调色,终身用他,没有废弃。

作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但找木材的人并不嫌弃;沙石非常难看,但雕刻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可以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比,本来不过是可弃之才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如今天下那些正直清静的人才,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不聪明而又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人才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六、作文(60分)

  按高考评卷要求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