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7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累赘/积累 阻塞/塞住 商贾云集/余勇可贾 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B.饮料/饮马 碑帖/妥帖 流了点血/呕心沥血 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C.道行/内行 翘首/翘尾巴 一撇一捺/撇开不管 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D.扎针/挣扎 钻研/钻石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 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2.下列各句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 妇女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
②京剧脸谱、剪纸、篆刻、中国结、竹筒字、楹联等民族艺术作品, 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这英勇悲壮的一幕,今天仍让人 。
A.妨碍 彰显 振动 B.妨害 显示 震撼
C.妨碍 彰显 震撼 D.妨害 显示 振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台湾不能因为政党轮替就把历史也轮替或改变,“数典忘祖,莫此为甚”。
B.在历史搭建的武汉大学珞珈校园舞台上,国共两党曾联袂演出过一段风雨同舟的“武汉抗战”剧目。
C.借着核问题,欧盟帮着美国镇压伊朗,真可谓是两肋插刀了。
D.形形色色的经济蛀虫和经济犯罪,绝非个别,审计部门纵有九牛二虎之力,单枪匹马恐怕也难查清。
4.下列句子语意表达明确或正确的是 ( )
A.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作保证。
B.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只是“授人以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鱼”。
C.企业的第一线既指生产,又指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更重要。
D.亚洲的朋友担心,日本淡忘历史会成为社会的风潮,导致自己陷入孤立而不能自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风的认识,更多的是止于它的破坏力,至于说到对风的利用,只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
1978年的夏天,在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上,绿色和平国际的前总干事斯蒂文•索耶和他的朋友立起了一只实验用的风力发电机,居然使风能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能源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风电平均每年以约30%的速度增长。截至2004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总和为4604.8万千瓦。其中德国名列榜首,总装机容量1650万千瓦;美国第二,总装机容量680万千瓦。风力发电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风电这个词在很多国家是能源领域具有“越前意识”的代名词。尽管在电力专家眼里尚无任何一种能源利用方式是纯粹环保的,比如说,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污染空气,核电站的核废料存在安全隐患,水力发电影响渔业,风力发电则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等等。但在环保主义者眼中,风能发电堪称是近乎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了,它不存在任何污染,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欧洲风能协会2005年6月30日发布的《风力12》报告,到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可以达到1250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可占到全世界用电总量的20%。这个数字意味着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从这个角度讲,风电的俗称“绿电”,确也名副其实。
如果说“绿电”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环保的层面,对风能的另一个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是可以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的。同油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风能资源丰富且不受储量的限制,特别是在当今油价飞涨、全球性能源危机凸显的时代,这一特点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风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地位。据透露,欧盟的风电产业政策已经出台,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风电产业配套政策甚至已经做到了2050年。
在风电发展的20多年里,价格偏高一直使它饱受反对者的抨击。另外,风电还存在着性能、市场不稳定等因素。目前,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即使在比例最高的丹麦,也不过占到20%,德国大约是6%,美国只有1%。至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0.14%,至今也没有跨过产业化这道坎儿。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不够成熟,它的产业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的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这样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除了政府的鼓励引导、专家和业界的努力,目前更需要人们的耐心和信心。
(选自200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5.对风能发电优势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风能发电既不污染空气,又无安全隐患。
B.从环保的角度看,风能发电是最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
C.风能发电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D.风能不受储量限制,从战略上看,它是最新的替代能源之一。
6.造成“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
A.各国还没能将风力发电产业化。
B.风力发电因价格偏高而受到反对者的抨击。
C.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还只是起步阶段,技术与市场还不够成熟。
D.各国人民对风力发电还缺乏耐心和信心。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世界风力发电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丹麦。
B.风能发电是目前惟一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
C.欧盟出台风电产业政策,是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的结果。
D.当风力发电占到全世界发电量12%时,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首,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初,高宗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后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事在叔陵传。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葬洛阳之邙山。
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选自《陈书》卷七)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重名于梁代 重:显贵
B.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 尚:仰攀婚姻,娶
C.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 依:依附,投奔
D.而己御其次焉 御:用,使用
9.以下六个材料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柳皇后干练的一组是 ( )
①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②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
③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
④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
⑤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
⑥未尝以宗族为请,虽依食无所分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以下对原文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皇后一生很不幸,九岁丧父,逃难而寄人篱下,饱尝了人世艰辛,却培养了坚强的秉性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B.柳皇后美丽能干,却不被昏庸腐朽的陈高宗宠幸,让她屈居于钱贵妃之下,这也练就了她的韧性。
C.柳皇后是历史上少见的女政治家,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她能非常圆满、得体的处理一系列大事,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D.柳皇后受后人敬仰,还因她有高尚的人格,她尊重丈夫的儿子,还政于病愈的儿子,更不为自己的宗族谋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打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6分)
译文:
(2)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4分)
译文:
12.读下面的一首绝句,然后赏析。(8分)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朦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②。
注:①崇光:绚丽的光泽 ②红妆:指海棠。
(1)本诗抒发了诗人对海棠深切的眷恋。一、二句写了哪些意象,为海棠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答:意象有 、 、 、 。
氛围特点是: 、 。
(2)古人在《冷斋夜话》中推崇本诗三、四句为“尽古今之变”的范例,请参考下面一则材料,说说这两句变在何处?(4分)
参考材料
《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喝醉了,唐明皇召见,“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
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皇上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答:
13.填写下面的名篇名句。(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2) ,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 。
(《旧唐书•魏征列传》)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墙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悠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天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我骤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少,少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目的光线。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有人的地方,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地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
⑦在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足瑕疵。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去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肆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在这僻静的小径里,无须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
(选自《梅苑作品选》)
14.作者在文章的开篇就说:“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文章的第⑥⑦两面写“有形体”之“墙”的利弊,文章写了它的哪些利弊?写这些利弊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6.作者写“有形体”的“墙”是为了过渡到写“无形体”的“墙”,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种“无形体”的“墙”?(6分)
答:
17.文章要抒发的是对“墙”的感叹,却又从“路”写起;写“墙”的利弊,又不折中,调和。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6分)
答:
六、(15分)
18.把下面的句子的序号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组成一段顺意连贯的话。(3分)
“花香蜂采蜜,辛苦为谁忙。” 。这时也是养蜂人最头疼的时候。
①一朵花儿就是一个蜜疙瘩,太阳一晒,香气四溢,香得蜜蜂没有喘息的工夫。
②枣花为什么香得那么浓,香得那么远,就是含的蜜太多了。
③特别是雨过天晴,那蜜都快流出来了。
19.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副漫画所寓的哲理。(不超过45字,6分)
20.说话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参照以下示例,把适当的谦敬语和安慰语填在句子的表格中。(6分)
大 | 驾 | 光 | 临 |
示例:有贵重的客人来了,可以说“欢迎您的到来”,也可以说:“恭迎
”
(1)有身份的朋友来时,为了表示高兴,可以说:“你来了,为我脸上添了光”,也可以说“您的到来,让我
。”
(2)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也可以说:“
”。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伟。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例如自己获得荣誉、名位时,你怎么看别人默默为自己作的奉献;自己一无所成时,怎么去追求理想、憧憬未来;自己有了能力时,怎么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自己有了一点点成绩时,怎么去看待别人的长处,等等。请以“看高处与看低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A.léi/lěi sè/sāi gǔ/gǔ mài/mò B.yǐn/yìn tiè/tiē xiě/xuè xū/yù C.héng/háng
qiáo/qiào piě/piē jìng/jìng D.zhā/zhá zuān/zuàn zài/zǎi xiào/xiào)
2.C(①与“发展”配搭,只能是“阻碍”,而不是“危害”,所以“妨害”与“发展”不配。②都有“明显地表现”之意,但“彰显”强调了“非常明显,容易让人看清”的意思,程度更深;且“显示”常与“实力”搭配,一般不与“魅力”搭配。③“震撼”有摇撼之意,形容对人内心的冲击很大,“振动”多形容物体往复运动,用在这里不合适)
3.D(应用“三头六臂”,强调的不是费力大,而是办法多。)
4.A(B意思表达反了,不合逻辑;C“它”指代不明;D“自己”是指“亚洲的朋友”还是指“日本”,指代不明,且“陷入”后应带宾语“的境地”。)
5.B(不是“最完美”,会威胁鸟类的生存。)
6.A(这是现状而不是原因,同“所占的比例很低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现象。)
7.C(A是在电力来源中占的比例最高;B还是太阳能;D应为“用电量”并指“年”排放量。)
8.A(重:应为“大”,“很大”。)
9.C(②说明的是皇后遭受磨难,而不是说她干练;③是表现皇后的谦让;⑥表现的是她的谨慎。)
10.B(文中没写高宗不宠幸皇后,也是她自己甘居钱贵妃之下,不是高宗逼的。)
参考译文:
高宗(陈项)的柳皇后,名叫柳敬言,是河东解县人。柳敬言的曾祖父柳世隆,在齐朝任过侍中、司空、尚书令等职,尊为贞阳忠汉公。(她的)祖父柳恽,在梁代名气很大,官做到秘书监,赠官为侍中、中护军。父亲柳偃,仰娶梁武帝的女儿长城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大宝年间,担任都阳太首,列在官任上。柳皇后当时才九岁,料理家务,很像一个成年人。侯景之乱的时候,柳皇后和弟弟柳盼前往江陵,投奔梁元帝,元帝因为长城公主的缘故,给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优厚。等到陈高宗到了江陵,梁元帝就把柳敬言许配给了他。梁元帝承圣二年,柳敬言在江陵生下了陈后主(叔宝)。第二年,江陵沦陷,高宗迁到关右,柳皇后和陈后主都留在穰城。陈文帝天嘉年二年,柳皇后和陈后主回到了陈朝朝廷,柳皇后被封为安成王妃,陈高宗即位,(柳敬言)被立为皇后。
柳皇后身材相貌很漂亮,身长七尺二寸,手长过了膝盖。早先,陈高宗住在乡间,先娶了吴兴姓钱的女子,到当上了皇帝,就封她为贵妃,十分宠爱,柳皇后甘心居于其下。每逢供奉皇家物品的官员送上供奉之物,皇后就将其中最好的推让给贵妃,而自己用差一些的。高宗驾崩后,始兴王陈叔陵作乱,后主依赖柳皇后和乐安君吴氏相救才免于遭难,这件事记载在陈叔陵传中。陈后主即位,尊柳皇后为皇太后,所住的官殿赐号“弘范”。就在这时,陈朝刚刚失去了淮南地盘,隋朝的军队逼近长江,国家又遇到了大丧(高宗驾崩)之事,后主又染疮病,不能料理朝政,这期间,诛杀陈叔陵、料理高宗的丧事、主管边疆防务以及各部的繁杂事务,虽然都是借用后主的政令,实际上都是由柳皇后作出决断。后主病愈后,才把朝廷交还给他。陈朝灭亡以后,柳皇后到了长安,隋朝大业十一年在东都逝世,时年八十三岁,葬在洛阳的邙山。
柳皇后性情谦和谨慎,从来未为自己的亲族请求官禄,就连衣服食物之类也没有分留过。
11.(1)(2)见参考译文
12.(1)春风 香雾 月光 海棠;幽静美妙 温馨清丽
(2)①用深夜执烛看花的形式,吐露出诗人对海棠的痴迷,想象新颖,构思奇特。
②古人以花喻美人,诗人在此却以美人喻海棠,翻 出了新意,比喻脱俗。两点答对一点即可。
13.(1)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蟑蜕于浊秽 不获世之滋垢
(2)春城无处不飞花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以人为境 可以知得失
14.作者这样开篇,意在让读者明白“我”漫步在无“墙”的小径上的感受,即“小径”能让人融入没有烦恼的“纯净”的境界,心旷神怡,表达对无“墙”之美的赞赏,为引出对“墙”的评议张本。
15.“墙”既是“自然的破坏者”,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即“庇护人类”,又“纵容罪恶”。写“墙”利弊的目的在于对人跃过“墙”去追寻“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16.作者写“无形体”的“墙”是要表达对它的深恶痛绝,表达自己对消除人类隔膜、实现人类亲善的强烈愿望。
17.①从反面传导对无“墙”世界的呼唤;②避免评论的绝对或片面;③使文脉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18.②③①
19.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位置不同。
20.①蓬荜生辉 ②节哀顺变
21.作文提示:
可写:①取得了成绩既要看到自己的努力,也要看到别人给自己的帮助;②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又要不忘作平凡的奉献;③有了一定的地位或成就,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人只有谦虚才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等等,着重考查辩证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