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宝育杰学校2006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皎洁 缴纳 狡兔三窟 矫揉造作
B.静谧 猕猴 弥天盖地 所向披靡
C.暂且 砧板 颤栗 明修栈道
D.强劲 根茎 颈椎 大相径庭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急流勇退 沸反盈天 有志者事竟成 瓦釜雷鸣
B.坐落 渲泄 察言观色 发愤图强
C.压轴 涣散 哈蜜瓜 杀手锏
D.磬竹难书 意气用事 金瓯无缺 蜇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会及时主动地向老师请教,总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
B. 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C. 日本友人送给我国一对长颈鹿,我们送给日本友人一只大熊猫,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D. 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那种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夏天被炒得很热的“超级女生”在娱乐圈内引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超级女生”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娱乐品牌。
B.不到下午6点,天就黑了,大街上已经出现了下班的人流和车流了,可是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许多国家正在研发高速磁浮列车, 高速磁浮列车没有轮子和转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市委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依靠科学教育,加速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思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郑和之谜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出自此前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现象大约始于15世纪,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让今天的学者困惑的事件——郑和之谜。
毋庸置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特别是郑和的出使远航是和平目的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而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在这一方面,他们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与郑和相比,实有天壤之别。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不仅在时间上要比郑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数量及吨位,都远不及郑和船队。但为什么郑和却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载入”工业文明?为什么郑和之后没有郑和,而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呢?
郑和之谜和李约瑟难题有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中国一度的领先优势并没有保持下去,没有产生更积极的历史影响,而是走向了衰落(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衰落以1433年郑和下西洋活动被罢停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通常公认发生有明末清初),而且这种衰落都发生得出乎意料,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两件如此相像的事情?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强势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航海事业均缺乏新兴社会力量带来的创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
明代已经产生了向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自发过渡的种种迹象,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封建统治基础,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为商业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点与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秩序是互相冲突的。活跃的航海贸易自然会带来商品交换的活跃,这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所忌讳的。再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哥伦布曾经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是希望通过航海获得更多的原始积累,当时欧洲的航海行为就整体而言是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
因此,可以推测,即便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过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就实现了环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规模与航程,而在于:一个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
李约瑟难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这也正是郑和之谜在中国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所在。
(节选自《生命世界》)
5.下列对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英才苑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朝社会没有新兴的社会动力,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动力。
B.明朝社会缺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发展。
C.明朝统治者在强势封建秩序下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明朝社会还没有要通过航海来获得原始积累的心理准备。
6.下面是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所作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和船队以和平交流为目的,哥伦布船队却以掠夺、殖民和屠杀为目的。
B.郑和船队提高了中国在海外的声望,哥伦布船队因其丑行将永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C.郑和船队象征着强盛中国的结束,哥伦布船队却象征着强大欧洲的开始。
D.郑和船队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工业文明,哥伦布船队却将欧洲带入了工业文明社会。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和船队的和平之旅没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可见,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对世界文明史产生积极的影响。
B.中国古代航海业的衰落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停滞不前几乎在同一时期,这说明,没有发达的航海业,便不能有科技的发展。
C.哥伦布的航海是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因此可以说,没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就没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郑和之谜”已超出学术范畴而备受国人空间关注,这不仅是民族自豪感的反映,更是国人对民族命运深层思考的体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文帝践阼,转加治书执法。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自奸省讼,缉熙治道也。”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时猎法甚峻。宜阳典农刘龟窃于禁内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廷尉,廷尉便当拷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柔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省者。乃辞诣廷尉。柔问曰:“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言次,曰:“汝曾举人钱不?”子文曰:“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 柔察子文色动,遂曰:“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柔曰:“汝已杀礼,便宜早服。”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诏书复盈母为平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何复请告者主名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 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 良乃入,具告沛公
C.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于吾未有所失,其召复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的一组是 ( )
①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②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③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④即还讯,各当其罪
⑤柔察子文色动
⑥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柔宽以待人,刚任营县县令时,一些作风不正的官员闻风引退离去,他教导部下要宽容他们。那些官员都改过自新,成为了好官。
B.高柔劝谏明帝要谨慎处理举报传播谣言的事件,否则,会让有过错的人失去重新做人的机会,同时又开了狡诈之人诬陷他人的不良之风。
C.高柔执法公平,敢于直谏,在明帝执意庇护告发刘龟的张京时,指出廷尉的职责是公
正判案,不能随意破坏法令,并再三上奏,言辞恳切。
D.高柔明于决狱断案,在审理护军营士兵窦礼被杀一案时,他机智缜密,善于察言观色,成功地采用心理战术,终于查出窦礼被害的真相。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3分)
(2)汝何以知夫不亡?(2分)
(3)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解: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拒绝元朝征召。
(1)谢诗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人认为次句中“又”字可以改成“便”字,你的意见如何?请说出理由。(3分)
(2)两首诗都写“桃花”,但“桃花”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请作具体说明。(4分)
(3)谢诗中的“怕”和白诗中的“恨”,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3.补写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6分)
(1)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在《 》中的一段议论。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①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称的 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_______在《归去来兮辞》中发出感叹:“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诗化人生
王兆胜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夜,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有的人一生虽然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有无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取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语》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有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东坡志林》,考订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
⑥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挥霍;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韵律的和谐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⑦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⑧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尽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选自《散文》2003年第2期海外版)
14.作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关键是要有一颗诗心。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诗心”所包含的内容。(6分)
答: 。
15.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生需要有一颗“诗心”?请分点简要回答。(4分)
答: 。
16.根据文意,回答以下问题。(6分)
(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是什么意思?(3分)
答: 。
(2)文中引用了苏东坡被贬海南的例子,请简要回答其表达作用。(3分)
答: 。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你认为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说得对吗?请结合对它含义的理解简要陈述你的理由(3分)
答: 。
(2)细读第⑥段的文字,举例具体说明你从大自然的规律中得到的新的感悟。(3分)
答: 。
六、(15分)
18.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4分)
①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②人又能攀多高?
③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
④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向。
⑤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⑥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人能走多远?____________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19、李明和杨凡是老同学。杨凡的父亲是市图书馆馆长,李明写信向杨凡的父亲借一本杂志。这封信在格式、表达、标点方面有几处不当的地方,请按要求把它改正过来。(5分)
杨馆长:①
我虽然没有和你见过面,②但我和杨凡是多年的同学,③在一个班里读书。④今有一事相求:⑤我急需《小说选刊》第二期,⑥不知你那里有没有。⑦能否借到这本杂志,请你尽快托杨凡告诉我。⑧
此致⑨
敬礼⑩
李 明11
2006.4.10.
改正:
⑴(只填序号) 改为
⑵(只填序号) 改为
⑶(只填序号) 改为
⑷(只填序号) 改为
⑸(只填序号) 改为
20.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3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19.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自选一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3分)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这便是“曲径通幽”。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
请以“曲径通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模拟一5.24参考答案
1、 A
2、A (B项中应为“宣泄”; C项中应为“哈密瓜”和“撒手锏” D项中应为“罄竹难书”和“蛰居”)
3、(A项“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不合语境,B项,“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D项,“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
4、A(B项“修车的”有歧义;C项,“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D项,造成落后状况的只能是“教训”,删去“经验”)
5、C(注意题干的“根本原因”。A、B、D三项所述的原因都是C项“统治者在强势封建秩序下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的,均不是根本原因。另外,B项“缺乏商品经济”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6、A(原文第二段说:“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这里说的并非“目的”,而是结果。B.见原文第二段“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C.见原文倒数第二段“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D.见原文第二段“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载入’工业文明”。)
7、D(“郑和之谜”现今备受国人空前关注,并超出学术范畴,实际上是国人在思考:明代中国科技发展为什么没有领先于世界?郑和为什么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对国家民族命运深层思考的体现。A.郑和船队虽然没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但并不能因此推断“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对世界文明史产生积极的影响”。B.发达的航海业并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不能因为“中国古代航海业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停滞不前几乎是同一时期”,就作此推断。C.郑和的航海壮举本身就缺乏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
8、C(A.何:用作疑问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选自《触龙说赵太后》。B乃:用作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翻译为“竟”;第二句选自《鸿门宴》译为“于是”。D.其:用作副词,表示婉商语气,相当于“还是”/人称代词,选自《师说》。C.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第二句选自《师说》意思相同。)
9、C(①写奸佞的官员自勉而成为好官;⑤写高柔审案善于察言观色;⑥写高柔敦促疑犯尽早服罪。故①⑤⑥都不能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
10、B(劝诫的对象是文帝)
【参考译文】
高柔字文惠,是陈留圉人。高柔自从归顺太祖后,执法公正恰当。太祖平定袁术、袁绍时,任命高柔为营县县令。县里的人平时就听说高柔的名声,有几个奸诈的官吏,都自动引退离去。高柔教导大家说:“从前邴吉当政的时候,对曾经有罪过的官吏,尚且能包容他们,更何况这些官吏在我这里并没什么过失!还是召他们回来吧。”这些官吏回来后,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全都成为了好官吏。
魏文帝登基后,高柔被调任治书执法。当时民间多有诽谤朝廷的传言,文帝对此很痛恨,凡传播谣言的人就诛杀,并奖赏告发的人。高柔上奏说:“如今凡传播谣言的人就斩杀,告发的人就奖赏。这样,既使有过失的人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又将开凶残狡诈之人诬陷他人的不良之风,实在不是消除奸佞、减少诉讼的办法,也不是正大光明的治国之道。”文帝于是颁布诏令:“胆敢用不实之词诬告他人的,以他所告发人的罪名治他的罪。”自此诬告之风就断绝了。
明帝即位,封高柔为延寿亭侯。当时(禁止到天子苑囿)狩猎的法令非常严厉。宜阳典农刘龟私下在苑囿内射兔,他的功曹张京到校事处告发这件事。明帝故意隐去张京的名字,把刘龟关进监狱。高柔上表请示明帝透露告发者的名字,明帝非常生气,说:“刘龟应该处死,他竟敢在我的禁地狩猎。送他到廷尉那里,廷尉就应当拷问他,为什么还要说出告发者的名字,难道我会随便逮捕刘龟吗?”高柔说:“廷尉是天下公平执法的官,怎能因为皇上的喜怒而破坏法律呢?”高柔再三上奏,言辞深切诚恳。明帝终于醒悟,于是说出了张京的名字。高柔立即回去审讯,判刘龟、张京两人各自承担罪责。
护军营的士兵窦礼近日出营后没有回来。军营里认为他逃走了,上表要追捕他,并将他的妻子盈和儿女收做官家奴婢。盈接连到州府,喊冤申诉,却没人过问。于是就到廷尉那里申诉。高柔问:“你凭什么知道你丈夫不是逃跑呢?”盈流着泪回答:“我丈夫从小没有亲人,把一个老妇当作母亲供养,侍奉十分恭谨,又很怜爱子女,抚养照看从不远离,可见他不是轻薄狡诈不顾家室的人。”高柔又问:“你丈夫与人家有没有钱财的交往呢?”盈回答说:“曾经借钱给同营的士兵焦子文,要他还钱,却没收到钱。”这是焦子文刚好因犯小罪坐牢,高柔就去见焦子文,询问他所犯的罪。言谈中,问他:“你以前有没有向人借过钱?”焦子文回答说:“我自幼孤单贫穷,从不敢向人借钱物。”高柔观察到焦子文脸色异常,就说:“你从前就借过窦礼的钱,为什么说没有呢?”子文感到惊奇,知道事情败露,应对时显得语无伦次。高柔说:“你已杀了窦礼,就该早早认罪。”子文于是叩头,全部坦白了杀窦礼的经过。明帝下诏书恢复了盈母子平民的身份。
四、(21分)
11.【文言翻译】(8分)
(1)有胆敢用不实之词诬告他人的,拿他所告发人的罪名治他的罪。
[3分。大意1分;“相”1分;第二个“罪”1分。]
(2)你凭什么知道丈夫不是逃跑呢?
[2分。“何以”1人;“亡”1分。]
(3)这时焦子文刚好因犯小罪坐牢,高柔就去见焦子文。
[3分。“适”1分;“坐”1分;“柔乃见子文”大意1分。]
12.(1)陶源明的《桃花源记》;年复一年的时间,说明隐居时间长。
(2)谢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也借桃花开放的景色点明自己孤寂的处境和心情,还借桃花表明自己隐居的愿望和决心。白诗里的桃花是诗人理想的寄托。
(3)一个“怕”字意在表达诗人对“桃源”的向往。“恨”即遗憾,它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3.略
14. 【答案】⑴正确对待人生的“缺憾”;⑵有一颗快乐的心(笑口常开,充满欢歌);⑶对世界有一种审美的态度。(每个要点是2分)
15. 【答案】(1)人生总是不如意事多,苦难多(或人生多劳累和不顺);(2)“诗心”可以对抗挫折;(3)“诗心”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进入一种新境界;(4)“诗心”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使生命灿烂。(每个要点1分)
16. 【答案】(1)是指用审美的心灵(诗心)看取人生,(1分)人生就会充满轻松、快乐和幸福。(“轻松”、“快乐”和“幸福”这三个词出现两个以上得2分,出现一个1分,没有出现0分)
(2)生动地揭示了用诗心与挫折对抗的意义,(2分)深化了“诗化人生”的主题。(1分)
17. 【答案】(1)对。(1分)从人生的根本悲剧性和先验“缺失”这个角度来说,佛家的观点有几分道理。(1分)当然作者并不完全同意佛家的说法,他认为有了诗心便会轻松快乐,“有几分道理”用语比较严密。(1分)
(2)略。(本题答案是开放的。答案要符合文意,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发挥,有一定的哲理内涵,体现“新的感悟”,不能简单地重复原文原句。角度示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等。)
六(16分)
18. ⑤②④①⑥③(4分,错一项不得分)
19.参考答案:①改为:“杨馆长”移到这一行的顶格
②改为:我虽然跟你没有见过面
④改为:删去
⑥改为:我急需《小说选刊》XX年第二期
⑦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评分标准:每小题各1分。
20.【变换句式】(3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21.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22.参考2005年高考评分标准
这个话题既可以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之类正面肯定“曲径通幽”,也可以写“幽”(美好)未必一定要经历磨难,“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从反面立意。
“幽”可以是美好的景色,也可以是自己追求的目标、理想,“曲”可以是艰险、也可以是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等等。
应该说这个话题还是让大家有话可说,不算生僻,但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举例生动、形象、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