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参考答案1、C(A荫-yìn B咤-zhà D嚼-jiáo)2、C(“累赘”的“累”读léi,“累”当“积累”“牵连”讲时读lěi。)3、C(A 喁yú,B 儆jǐng,D 量liàng)4、B ( A zǎi—zài shí—shè C yīn—yān D wù-wú yīn—yìn)5、C(A项“折”读shé,B项“折”读zhěngD项“折”读zhuó)6、C(“桎梏”中的“梏”读gù。注意:“尽管”“间不容发”“口角”“泥泞”的注音是正确的。7、C(A轧-yà B聩-kuì D蛰-zhé)8、C(A啮-niè B舐-shì D辟-bì)9、D(A揖-yī B痫-xián C剖-pōu)10、D(A缜-zhěn B佝-gōu C玷-diàn)11、D ( Achuàng---chuāng B xún—xùn C mái—mán)12、B(“辟谣”中的“辟”应读pì,“处心积虑”中的“处”应读chǔ)13、A(A项都读cuò。B项分别读xié、kāi、xié、kǎi。C项分别读dú、shú、dú、dú。D项分别读ráo、ráo、rào、náo)14、A(B处chù所 C桃核hú儿D“劲敌、劲旅、劲草”中的“劲”均读作jìng)15、A.其中“间不容发”中的“间”是“中间”的意思,所以读jiān;B项三个“鲜”全读xiǎn,“少”的意思;C项中“弱不禁风”“情不自禁”中的“禁”读作jīn;D项中“分崩离析”“分化瓦解”中的“分”读作fēn。16、B.“淖”读作nào,“悼”读作dào,“棹”读作zhào,“绰”读作chuò。A项中的“娉”“俜”都读作pīng;C项中的“蚋”“枘”都读作ruì;D项中的“椟”“渎”“黩”都读作dú.17、B,都读shǔ。A项中的“提防”中的“提”读作dī;C项“曲高和寡”中的“和”读作hè;D项“参与”中的“与”读作yù。18、C、(A濒(bin)危、平(ping)步青云,其余读pin。B绮(qi)丽,其余读qi。D赝(yan)品、应(ying)酬其余读ying)19、D(A项中的字的读音依次是kē\kě\hē\kē\gě B项中的字的读音依次是gū\gǔ\gù\gū\hù C项中的字的读音依次是óu\yù\yù\yú\ǒo D项中的字的读音依次是sǎ\shěn\xī\shài\qī)20、 B (A称chèn意,其余读chēng C③⑤中的“塞”读sè,其余读sàiD①③中的“哄”读hōng,其余读hòng)21、A( B、xiào应为jiào,fēi应为fěi; C、jìn应为jìng,zé应为zhé; D.shān应为shā,jìn应为jīn)22、 B(“辟谣”中的“辟”应读pì,“处心积虑”中的“处”应读chǔ)23、D(A、“隽”读作juàn;B、“茕”读作读作 qióng;C、“纂读作zuǎn)24、A(B.埋mán,处chǔ;C.分fèn,差chā;D.殍piǎo,禁jīn)25、D(A.“树冠”“冠心病”读ɡuān;B.“背负”读bēi;C.“委蛇”读wēi)26、D(A项“群雄角逐”中的“角”读jué;B项“烟笼雾锁”的“笼”读lǒng;C项“量体裁衣”中的“量”读liàng)27、D(A飒读sà,厦读xià,其余读shà;B抨读pēng ,其余读píng;C晷读guǐ,鸩读zhèn,纠读jiū,其余读jiù;D依次读lào,kè, luò , lù , hé。)28、D(A“赔”与“陪”、B“晦”与“诲”、C“坡”与“颇”音同)29、A 全读dú; C创造、悲怆都读chuàng 、抢qiâng劫、 沧cäng海桑田 、满目疮chuäng痍;D.“发霉”“草莓”都读mėi、后悔huĭ 、“诲人不倦”和“风雨如晦”都读hui。30、C(祈qí、析xī、斫zhuó、欣xīn、折zhé)31、 B(B项的读音分别是nào、zhào、zhuó、chuò)32、B(都读 liàng。 A 项“削面”中的“削”读xiāo,其他读xuē;C项“泄露”中的“露”读lòu,其他读lù; D项“眩晕、晕头转向”中的“晕”读yūn,“晕车、月晕而风”中的“晕”读yùn)33、C( A项“数列”中的“数”读shù,其他读shǔ;B项“曲高和寡”中的“和”读hé,其他读 hé;D项分别读yǔ、yù、yú、yú)34、C “疏浚”的“浚”读jùn,“黢黑”的“黢”读“qū”,“逡巡”的“逡”读“qūn”,“岁月如梭”的“梭”读“suō”,“怙恶不悛”的“悛”读“quān”;A组“弹劾”的“劾”、“隔阂”的“阂”都读“hé”,“垓心”“垓”读“gāi”,“刻不容缓”的“刻”读“kè”,“言简意赅”的“赅”读“gāi”;B组“发霉”的“霉”读“méi”,“懊悔”的“悔”读“huǐ”,“侮慢”的“侮”读“wǔ”,“风雨如晦”的“晦”、“诲人不倦”的“诲”都读“huì”;D组“禅让”的“禅”读“shàn”,“阐释”的“阐”读“chǎn”,“忌惮”的“惮”读“dàn”,“箪食壶浆”的“箪”读“dān”35、 D(A纶巾guān,其余读lún;B市侩kuài,刽子手guì,其余读huì;C要塞sài,其余读sè)36、D(A项“哺”读bǔ;B项“歼”读jiān ;C项“拓”读tà)37、A(B项“应”读yīng;C项“宿”读xiù;D项“吐”读tǔ)38、C(A项“扼”读è;B项“强”读qiǎng;D项“供”读gòng)39、B(A项“嚼”读jiáo;C项“舍”读shè;D项“劲”读jìng)40、A(B项“假“读jià;C项“靡”读mǐ;D项“食”读sì)41、D(A项“量体裁衣”中的“量”读liàng;B项“了望”中的“了”读liào; C项“令狐”中的“令”读líng)42、(C.A项“假期、假条”中的“假”读jià;B项“国子监”中的“监”读jiàn;D项“将军、将令”中的“将”读jiàng)43、C(A项“角色”中的“角”读jué; B项“校刊”中的“校”读xiào;D项“节骨眼”中的“节”读jiē)44、C(A项“解送”中的“解”读jiè,“解元”中的“解”读xiè;B项“禁受”中的“禁”读jīn; D项全都读juàn)45、D(A项“田父、渔父”中的“父”读fǔ; B项“轧帐”中的“轧”读gá,“轧钢”中的“轧”读zhá; C项“干才”中的“干”读gàn)
专题二参考答案1、A.“寓义深刻”应为“寓意深刻”2、B。一筹莫展3、D(这是一道考查辨识字形的题,“屈”应是“曲”。音同或形似都是造成字形误写的重要原因,字形需结合词义来辨识。)4、C(”义气用事”的”义气”应为”意气”)5、A(应为“目不交睫”)6、C “奋斗终身“应为”奋斗终生“7、D(A组“作祟”应为“作祟”;B组“柳岸花明”应为“柳暗花明”;C组“渲泄”应为“宣泄”)8、B(A.观摩,百感交集;C.春晖,D.始作俑者,漠不关心)9、C(A.膊—搏,鱼—渔;B.谍—喋;究—咎;D.缅—湎,倍—辈) 10、A(B.涌为拥,园为源;C.躁为燥,申为伸;D.焕为涣) 11、C(应为“融会贯通”)12、B(A.晨——辰,C.椟——牍,D.井——阱) 13、B(B已一以 彩一采;A继一既 揠 一偃 鹜一骛; C径一胫 长一常 必一毕;D勿一务 新一心 利一厉)14、D(“金榜提名”的“提”应为“题”) 15、C(A.暂→崭;B.摸→摩;C.溶→融,振→震;D.午→舞,循→徇,辜→姑)16、
B 〔A做客他乡(作客他乡)C寻物启示(寻物启事)D涣然一新(焕然一新)〕 17、 C(A.璜一潢B.井一阱D.炼一练)18、 D(“目不瑕接”中的“瑕”应为“暇”) 19、C(“世外桃园”中的“园”应为“源”) 20、B(备、境、痊、缉 A截、城、诬 C琢、绣 D刚、搏)21、D “义气用事”应作“意气用事”22、D “耳根清静”应为“耳根清净”23、A.B成群结队 C黄粱一梦 D就范24、A. “淳厚朴实”可以写成“醇厚朴实”,但不可写成“纯厚朴实”。25、B “虚坐以待”应为“虚左以待”26、B 应为“出气”“出其不意” 27、B(究—咎) 28、A(B磬—馨 C消—销 D燥—躁) 29、C(A不孚重望的“重”字应为“众”:B窥豹一班的“班”字应为“斑”;D竭泽而鱼的“鱼”字应为“渔”)30、D A项中的“潦”应为“缭”,B项中的“顷”应为“倾”,C项中的“骄”应为“矫” 31、B(A.份内份外一分;C.致关重要一至;D.能曲能伸一屈)32、B(A项中“摄”应为“慑”,C项中“报”应为“抱”,D项中“艰”应为“坚”)33、B(A裹——果 枉——妄 C言——颜 拙——绌 D鹜——骛)34、C(A.膊—搏,鱼—渔;B.谍—喋;究—咎;D.缅—湎,倍—辈)35、B(A.晨——辰,C.椟——牍,D.井——阱)36、C(A.娇—矫;B.代—贷;D.蔼—霭)37、A(B.辑——缉;C.销——消,粹——萃,励——厉;D愁—筹)38、B(A.观摩,百感交集;C.春晖,D.始作俑者,漠不关心)39、C(应为“原形毕露”) 40、C (应为“终身之计”)41、B(应为“人情世故”)42、D (A.高潮迭起人才辈出;B.相映成趣;C.立锥之地)。43、 B(应为“兰心蕙质,山清水秀”;A应为“鬼蜮伎俩”;C应为“貌合神离”;D应为“精兵简政”)44、C(景、揉、明为错字)45、C(A项中“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B项中“刊误”应为“勘正”,D项中“倾刻”应为“顷刻”)46、A(B.积—集;C.覆—复,继—既;D.盲—茫)47、A(B、一惯——一贯;C、代——带;D、庞——旁。)48、B(A“无上光荣”;C“大材小用”;D“晶莹剔透”)
专题三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顿号和逗号的用法。A B两项中间不应加顿号,因为是概数连用。D项不需要加顿号,现在新规定在两个引号或两个书名号之间,不要加标点符号。如若加,这里应为逗号,C项如果改为逗号,新西兰就不是“大羊洲”的了。2D(“苟活到现在的我”)3.C 本题考查的是问号和引号的使用。A项不应用问号,因为后文决定了不是直接疑问。B项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因为引文是句子中的一部分。D项是课本上的原文,至今还未改,错误有三处,直接引了三段原话,最末一个点号在引号之内是正确的。而前两段引的原话,句末逗号应去掉,应在引号之内加句号。最后那句引文中间无需加分号。4.C 本题主要考查引号、叹号的用法。A项错在没把“天下第一关”全引,因为这是个 较固定的特指。B项错用冒号。D项在“山海关”后不能加叹号,它不是独词句。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破折号。①A ②B ③C ④D ⑤C ⑥C 6.A。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7.①逗号 ②逗号 ③逗号 ④问号 ⑤逗号 ⑥问号 ⑦逗号 ⑧省略号 ⑨句号 省略号 ⑩引号 逗号 ①②③⑧⑩主要考查 的是引号与点号的问题。④⑤⑥⑦主要考查的是问号怎么使用的问题。⑧⑨还考查了省略号的用法。8.B。本题考查引号和括号的应用。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掌握上述使用原则,便会选择出正确答案B。9.B 本题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考查。A项中的冒号使用不当,应为逗号。C项中“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与前面三项并列不妥。D项中的第三个逗号应为句号,“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之后应为逗号,这样两个方面才能顺理成章。10.依次是 , —— 。 : , ; , ; ( 、) ; 。11.D 本题主要考查顿号、逗号、冒号、问号的用法。A项中的冒号应为逗号。因为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是结果,而这个句中又用了“所以”,两者重复。B项中“办公费用”之后应为逗号。C项中“威力”之后用逗号,不然“一天天更加美好呢”就无了着落。D项加了个逗号,使前后内容有了不同层次。12.A 本题是标点的综合考查。B项末不需疑问,应用句号。C项“用……来说”表示插说,应用逗号,不应用冒号。D项用短语或句子注释,应用双破折号.“这样的”后应有破折号。
13.A(B项删去括号。C项删去冒号。D项删去冒号,删去引文中句号,在引文后加逗号)14.B A项的两个“对于”在句中表示两个并列的状语,其停顿用逗号表示最恰当,而用顿号则略嫌局促。C项“悼念”后表一句话终结,原文用叹号,这里用句号也未尝不可,但不能用分号。“我”说的话可以不加引号,最后的叹号使语气过分强硬了一点。D项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中间最好用分号。两个冒号后边的部分都是解释前边的,故都改成破折号为宜。15.C 本题是综合考查标点的使用能力。A项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这是陈述句。B项中的分号用的不当,第一个分号应改为句号,最后一个分号应改为冒号,总概上文。D项是顿号使用不当。使用顿号应是内容的并列才行,此项内容有两个层次,可将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16.A 本题主要是考查括号、冒号的使用。A项是正确的,括号内容紧贴原文是对的,原因是局部引用。B项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的冒号去掉,因是一个词组。D项中的破折号是多余的,因有“即是”。17.C 这是选择有误的试题,可先看一遍题,再去仔细推敲。A、B、D都是正确的。C项“是秀”之后应加问号。18.D 本题考查的标点符号较多,有引号、书名号、破折号、分号等。A项中的“非正式联 谊会”应加引号,文中也有提示词“所谓”。B项 中第二个分号改为逗号。C项中的破折号用错了,破折号在这里应起解释作用,但后边两本书 不是解释,应去掉破折号,换成汉字“中的”。19.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分析其作用是否恰当的能力。题干要求答出与例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那么首先弄清例句中所使用的引号是什么作用?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A项句子“阵地战”所使用的引号是表强调而不是表直接引用。B项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朱自清引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引号作用是表直接引用,与例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所使用的引号作用是一致的。C项“吃大户”所使用的引号标明有特殊含义的词语。D项“护官符”所使用的引号是表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解答此题除逐句辨析外,还应把使用引号的A、B、C、D四项与例句加以比较,采取排除法。最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为B。20.D 本题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A项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使前后内容并列。B项“呀”之后应加叹号,因为是独词句。C项的冒号改为逗号,因是插人语,且冒号也全带动不起后面的内容。21.D(A括号前的逗号应去掉;B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C在不同层次的语言结构中都用顿号,造成结构不清。第一个顿号改为“及”或“和”,第二个顿号不变,第三个顿号改为“和”)22.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23.D(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B去掉冒号 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24.C(A问号改为逗号;B顿号改为逗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25. B(A“台独”是一个专有名词,要有引号。C省略号和“等”的连用;D第一个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后面。)
专题四 参考答案
1、B (执教:教书;教:;求学。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遗失启事”;启示:启发使有所领悟。合计:盘算、商量;核计:核算。)2、A (探望:远道看望。中止:中途停止;终止:停止。束缚:受到限制,使停留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主动和被动均可;禁锢:借助强力控制,一般适用于被动承受。)
3、D “如实”是“按照实际情况”的意思,而“真实”是“不虚假”之意;“完善”侧重于“结果好,令人满意”,“完备”是“应该有的全都有”之意;“牵制”强调的是战争中的辅助作用,而“遏制”是“制止、控制”的意思,是主导力量。4、C(依据上下文语境即可定出答案。)5、 C “传播”意思是“广泛散布”,“传递”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结合句(1)语境,该填“传递”。“妨碍”意思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不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妨害”意思是“有害于”,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结合句(2)语境,该填“妨害”。“莫非”和“难道”都是副词。“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揣测的语气,一般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多用于反问句,表示反问语气。结合句(3)语境。该填“难道”6、 D(收益,名词,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如增加收益;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如,受益良多。“衰败”和“衰退”都有衰落之意,“衰败”语义重一些。瘙痒,指(皮肤)发痒;搔痒,用指甲挠痒处。)7、D(①“曾经”“已经”都表示事情完成,前者着眼于过去,后者立足于现在;②“天真”在这里是表示头脑简单、想法幼稚,用“愚蠢”语意太重;③“掩盖”是有意隐瞒、遮盖,语意较重,“掩饰”是隐瞒缺点、错误,语意较轻)8、B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此处的语境不属于“遇到紧急情况”。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两者都有“碍”,一是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二是前者是无意而为,后者是有意而为。“艰涩”侧重指文辞不流畅,难懂;“晦涩”侧重指作品含意隐晦不明,难以把握。9. A (B“何况”表示反问语气,后面的结果无须点明,应改作“况且”;C“对”应改为“就”;D“要么…要么”表示选择,而“固步自封”与“被淘汰”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10、C(“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尽管”, 连词,前句表示如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不管”,连词,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等副词与它呼应。“失之”与贬 义词相关;“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11、A(B项“叹为观止”是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贬失当;C项“抛砖引玉”意为自己先发表的意见很肤浅,目的在于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是谦辞,语体不符;D项“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多舍讽刺意味,感情色彩不当)12、 C A句“弹指一挥”是形容时间短暂,不表示容易;B“无时无刻”后面应跟否定词,可改为“都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或改为“每时每刻”;D“求全责备”后面不能带宾语,只能说“对主管教练求全责备” 13、B A项望文生义,“感同身受”意为“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C项使用范围不当,“集思广益”意为集中大家的想法和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显然不能用于互相讨论。D项“如火如荼”比喻声势浩大而热烈,是褒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另外“明争暗斗”也不可能“声势浩大”。14、D (A“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不是用于形容热闹的场面;B“亦步亦趋”是个贬义词,比喻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自己没有主见;C“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15、A(A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妙的意思。B感情色彩错,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多用于好的方面。蔚然:形容茂盛、盛大。C对象错,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周密细致,毫无差错和疏漏,可改为“天衣无缝”。D对象错,严阵以待,摆出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16、D(“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正确,应为“不以为意”)17.B (A.“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指做法恰恰相反,从文意看不属于这种情况。C.“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到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与语境不符。D.“蔚然成风”与“热情”搭配不当。)18.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19.B.(“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20.C(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此处用得是正确的。A双刃剑,指事物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句中只说了一个方面,故错。B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已。句句中的做法是欺骗别人。D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而句中误作“禁止”)
专题五参考答案
1、C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有时也指细致深刻的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衡量检查。协调:彼此配合适当;谐调:事先商量使事情办妥。神智:精神智慧;神志:知觉理智。)2、C(“徜徉”意为“安闲自在地步行”,也作“倘佯”,而“徘徊”一般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①句的语境突出了“悠闲而轻松”应选“徜徉”;“常常”的意思是“(事情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②句强调的不是数量、时间和频率,而是“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应用“往往”;“意气”常指“因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而“义气”意为“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③句从常规搭配上看,应是“意气用事”;“绝然”有“断然、绝对”的意思,而“决然”有两种意思:一是形容很坚决,二是表示必然、一定,④句表示“绝对”之意,应选“绝然”,答案为C)3、A (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电台。融解:冰雪变成水;溶解:物质的分子均匀分布在液体中,是化学术语。充溢:充满、流露,含喜爱之情;充斥:充满,含厌恶之意。) 4.C (中止“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终身”, 多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终生”,多用于某项事业及工作。)5. A (掩饰:使用虚假的手段来掩盖缺点、罪行等;掩盖:遮盖,隐瞒。分别:着重“别”,辨别异同、轻重、缓急;区别:着重“区”,运用范围较广;能用“分别”的地方大都可以用“区别”,但“区别”更适合用于相联系或统一的事物,如区别目的和手段,区别任务和义务,区别权利和义务等。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事实真相;申明:陈述,说明)6、A (风情:风貌情感;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刺激:有推动事物使其起积极的变化之意;冲击:一物对另一物的撞击或影响。折桂:过去指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现也可指夺得好成绩,用于已发生过的事;问鼎:过去指图谋夺取政权,现也可指希望取得好成绩,用于未发生的事。)7、C (继续:延续下去,不间断,多指活动;持续:延续不断,多指时间。磨练:在艰苦环境中锻炼;锤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精湛。腐蚀:通过化学作用,物体逐渐消损破坏,也可指人受坏的影响而堕落;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多指细菌对人或物体的侵害,还可用于自然力对物体的侵害。)8.D(“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只表示进一步申诉理由或追加理由。“款式”是样式、格式的意思。句中提到的新壶是已烧制好的成品,其样式,即款式已经定型,不可再事更改,作伪者无手脚可作。并且,紫砂壶的款式也不是刻出来的。“款识(zhì)”是指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显然,作伪者是就壶上所刻的文字弄虚作假,即用冒刻名人题记的手法来提高责的身价以牟利。可见,冒刻的是“名人的款识”。 “借故、借口”都有假托某种原因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借故”的“故”多是虚晃一枪,一般下面并不交代这“故”是什么。而只是径直说出其真实的目的,即作了些什么;“借口”则往往要交代出其所“借”的某种理由,然后再接着说出其真正的目的。)9、B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土地或公物;鲸吞:喻吞并别国土地。变革: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管理体制、自然;变迁: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多指人事、历史。 境况:状况,多指经济方面。境遇:境况和遭遇。)10、B (沟通:使双方通连,如“大桥沟通河东河西”;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原型:原来的类型和模型,多指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时所依托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年青:年纪不大,一般指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人;年轻:样子看上去不大,并不意味岁数小,如“他四十岁了,但看上去好年轻的。”另外,“年轻”可以用于物,如11、 C (A“何曾”后面不能跟否定句式,应作“何尝”;B“何妨”应作“不妨”;D“何苦”应用“何必”。)12、C (A“并且”应改为“却”;B“无论”同“还是”不能配合,应把“还是”改为“都”;D“否则”去掉。)13.B “故弄玄虚”指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用来修饰“态度”不恰当。14、D( A“长此以往”是推测未来,这里应是“这样一来”;B“参差不齐”指具体事物,“成熟期”只说“有早有晚”;C“改弦更张”是就某一方面说的,“师生关系”是两方面的,只能说“加以改变”。15、D(A“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与后面“扑哧笑”重复;B“凤毛麟角”是指好事物,退票不是好事物;C“望尘莫及”是“赶不上”,这里就是“管不着”,应作“鞭长莫及”。16、 C(“一视同仁”是看待人或事物时持同样的态度,不分厚薄;“混为一谈”指的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相提并论”与“混为一谈”意思大体相同,但多用于否定句中;“同日而语”的意思是“相提并论”,一般放在否定句中,作“不可同日而语”,意为“不能放在同一天里比较,说明人或事物相差很大”;“等量齐观”的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重在强调看待事物时不区分其差异;“一视同仁”则强调看待人或事物的主体处以公心。)17.C(“望尘莫及”意为远远落后,追赶不上。)18.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 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 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19.(B、应该用“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20、 A(应该用“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快刀斩乱麻”:比喻果断地处理棘手的问题。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21. C(A一起指责攻击;B贬义词;D望文生义)22.B(A 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项: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23. A(应该用“干打雷不下雨”。“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24、A(应该用“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专题六参考答案
1.D(A句第二分句无主语,因为上一分句的主语“广州地铁一号线”不能作下一分句的主语,可在“无需”前加“这种车票”或在前边“推行使用”后加“的,使两个分句合为一个分句;B句可紧缩为“气温是一年”,主谓意义上不一致。C句“约”“近”“左右”三词矛盾,可根据实际数据保留一个。)2.B。(A句紧缩后是“自律仲裁庭是手段”,显然主宾意义上不一致;C句“回答都是肯定的”,可理解为“……是喜,是忧”,所以“肯定”的对象不明;D句“航天器”概括不当,因为“导弹”不是“航天器”。3.D(A项层次混乱,“进入教科书”和“活跃在各类媒体上”应互换位置才能构成递进关系。B项中“孕育”和“温床”搭配不当,“孕育”可改为“提供”。C项啰嗦累赘,应删去“的危险”,或在“会”后加上“有”)4.D(A“发现和总结”与“经验”“问题”搭配不当 B“养成”与“敬业奉献精神”搭配不当 C“使用”“威胁”语序不当)5.B(A句后一分句中“致富者”与“视为”是被动关系,应加上“被”;C句万里长城既然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就不会是“天然”的,前后矛盾;D句也是前后矛盾,“次之”即比前者更差,怎么“大学生状况最差”?“意识”与“低”也搭配不当。此题三个错句读起来不别扭,凭语感不好判断,须仔细分析。6. C(A项后一分句省略不当,导致主宾意义上不一致(“晋文公”成为“强国”),应在“成为”前加“使晋国”;B项“能否”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说,而“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只从正面说,前后不一致;D项指示代词“这”指代不明,是受伤的可能,还是指没有受伤的事实?不好判明。7、B(A“以及……参加了这个大会”句式杂糅;C“造成”缺宾语;D“教室里才比较安静下来”杂糅)8、A (B项结构混乱,“不了解他”与“没见过他”互换;C项成分残缺,“比”前加主语“产量”;D项语序不当,“好的”先删“的”,再移至“方法”前。)9、A (B项结构混乱,删“不高”和“差”,或删“的限制”;C项成分赘余,删“工作”;D项成分残缺,“于是”后加“生产厂家”。)10、B(A累赘,删去“不知是”;C“顺利地”位置不当;D不搭配)11、D (A项搭配不当,删“的面积”;B项成分赘余,删“相互”;C项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200余万元不能修饰“抢劫团伙案”。)12、C(A项搭配不当,“遇到”“新经验”不搭配;B项“提高和造就”与“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不搭配;D项中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应该为“完成了……的工作”。)13、A (B项“组织积极性”搭配不当,应去掉“和组织”三字;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为“不论环境如何恶劣,情况如何混乱”;D项“参观了经验”搭配不当,删“参观”二字。)14、D(A项“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结构杂揉;B项重复赘余,可去掉“的目的”;C项搭配不当,“塑造”“环境”搭配不好。)15、B (A项结构混乱,去掉“应该”,或去掉“是‘四化’建设的需要”;C项前后不照应,去掉“能否”“是否”;D项是歧义句,去掉“令人”二字。)16、A(B项前一句杂糅,后一句赘余;C项不合事理;D项有歧义,还有杂糅。)17、 A(B项“取得”与“发现”不搭配;C项“极为酷似”累赘;D项属于两面对一面,前后不照应。)18、 C(A项既缺成分,又有杂糅的毛病;B项句式杂糅;D项前一个“取得”赘余。)19、B(A句搭配不当,主语“松林”与谓语“坐落”搭配不当;C项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可写成“就有……起着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D项不合事理,“搞好”与“能否”相矛盾。)20、 B(A项“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C项缺成分,“实在是”后面缺宾语中心语;D项“这样”指代不明。)21. ①把“市场”二字删去;②将“大幅度”与“率先”对调;③将“它”改为“以”⑤将“和”改为“或”;⑥删去“弄不好的”中的“的”字。22.“信息、教育、知识”改为“这”,“在”改为“从”,去掉“关于”或者将“关于”改为“对”。23.争论就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因而)就会使自己想得 深一些、全一些;就要了解对方的思路,(因而)就会受到启示;就要接受质疑,(因而)就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就要互相切磋,从不同角度揭露矛盾,(因而)就会认识逐步深化。24.这幅题为《个性》的漫画,描述了两只颇有个性的鸟儿,笼里的鸟儿往笼外飞,笼外的鸟儿往笼里飞。两者的差别是悬殊的。改正:①画了 ②很大的25.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滥用否定)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任选四句修改)
专题七参考答案
1、情景一:冬天的早晨,太阳从暗黑的地平线上悄悄爬上蔚蓝色的天空,向大地上的一切报告又一个崭新的黎明。情景二:夏天的傍晚,太阳从大地上收起她那最后一缕灼热的光线,满怀无限留恋地向钟情她的万物挥手告别。2、傍晚,太阳悄悄下山,顿时,红艳艳的彩霞布满了广阔的天空。3、春天,一片新叶点缀枝头,那晶莹的翠绿的叶片,使我顿时想到那充盈着生命气息的幼芽,不正在向我昭示一种果敢和勇毅的精神吗?4、情景一:走出家门,我不禁又回头望了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抬头望望星空,月儿弯弯,像一叶扁舟,欲载我驶往成功的彼岸。情景二:推开家门,我兴奋的环顾着这曾经熟悉而陌生的家,蓦地眼前掠过一丝余辉,抬头一瞧,一轮圆月当空高悬,流溢的清辉,激荡着每个家人喜出望外的心。5、情景一:铺天盖地的冬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极目远望,茫茫原野,白雪皑皑,巍巍群山,银装素裹。情景二:梅花般大小的雪花慢悠悠的飘落下来,给山顶的矮松披上了一层微薄的白纱,飘落山间的雪花随即溶入清澈的水流。6、示例:幸福分为大幸福和小幸福:生活在一个和平与民主的国度,没有战乱,没有饥馑是大幸福;享受美食,拥有名牌服饰等是小幸福。幸福由可分为共有幸福和独有幸福:由社会带来的幸福,是社会人人共有的幸福;而凭自己的心智和创造力创造的幸福,就是一种独有的幸福。7. 示例:(1)心情愉快时,看墙边小草在风中飘摇,像仙女的裙带一样优美动人。(2)心情忧郁时,看小草在烈日下低垂着头,仿佛在为自己的遭遇而哭泣。8、
天边挂着一轮孤月,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云霭,又像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层层雾障,总是那么不透明。江风袭来,枯败的枫叶纷纷的滑落,漂浮在江面上顺流而下,几朵破败的荻花也随风躲躲闪闪的晃动着,风过后,枝干秃秃的,留下几分孤寂。9、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偏偏碰上个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偏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了临安。10、(1)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重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蹒跚佝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2)人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11、 生命在奉献中永恒。
12、名作家垄断“百花奖”。或:小说月报百花奖得主以名作家为主。13.日产汽车公司开发出低价远红外线传感器。14. 内蒙古严密防控吉林白城禽流感疑似疫情传入。15、斯蒂芬·霍金最近说,他已经终止了对“解答一切的学说”的寻求。16.印度高级将领称印度将在2017年成为与美并肩的大国。17.智商高低主要不取决于遗传因素,后天的良好教育和悉心培养可以大幅度提高儿童的智商。18.台商对扁连两岸政策辩论表失望。19.这种手套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特殊情况下的人际沟通。20.中国温州籍餐馆女老板及其亲友30余人立足(意)佛罗伦萨。
专题八参考答案
1.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去播种;理想不是图画,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描画;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们去开垦,去创造。2. (示例)当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懂得了苦难中的期盼;当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懂得了人的生命的短促。3.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失而伤心(或: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树(或:如果你是种子)4.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 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 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 但是你可以做执著的绿壁5.它是在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里怒放,而不是开在阳春三月和花坛暖房里;它是在凛冽的北风出生,而不是出生在迎接它的和煦的春风里;它是成长在滋育它的人民的眼泪和心血里,而不是成长在春风和秋露里。6. (1)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观光农业。(2)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也将建成。7. 示例: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上九天揽月。8.仿句一:黑色的天暮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仿句二: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9.如:学生的时间是宝贵的,读书的时间多少,玩耍的时间就少了;上课的时间多了,打闹的时间就少了;思考的时间多了,闲聊的时间就少了。10.太阳落了 是日的沉寂 还是夜的张扬11. 只要句式同于例句,语句通顺流畅,合乎连贯等要求即可。12.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生命熠熠生辉。13. 它可能是一条江,让你体会澎湃;它可能是一卷线装书,让你品味深沉。 (此题看来简单,实则暗藏机关,其隐性要求是非常多的。首先,从整段话的大语境看,所描写的对象应是能够表现“崇高”的特点的,同时,选准对象后,描写内容也要从“崇高”的角度来写,如果写成“它可能是一条小溪,让你感受清凉”或“它可能是一朵白云,让你感受轻柔”等,都是不合语境的。其次,从例句看:巍峨是山的特点,激越是交响乐的特点,那意味着我们仿写的句子中的宾语也应是描写对象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应该是形容词。再有,从语段的层次看,前一空应填自然物,后一空应填人文景观。)14.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境苍白、忧伤,又可以使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记忆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使人的灵魂贬值、彷徨 ,又可以使人的生命意义升华、高贵。15. 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一辈子“锥处囊中”。结论:人们应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推荐自己。16、①如果以声响来对应四季,春天是天空中漂浮着的鸽子的哨声,夏天是冗长的蝉歌,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②如果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③如果以梦对应四季,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一只孤零的烟斗。(以上答案仅供参考)17.①元月10日10时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②这次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时间是元月10日10时。18.①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迅速复制出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②这种人际关系往往以家族道德和家族感情为社会的母本。 ③这种人际关系是官员为“父母”,下属为“子弟”,朋友和熟人为“弟兄”。句意连贯,意思对即可。19. 修改为:编校质量会更高,刊物内容会更好,装帧设计会更加精心,印刷工艺也会更加考究。 20.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21. 俄罗斯“亚轨道集团”公司2002年的3月14日在“米亚西谢夫”试验机器制造厂展示了设计尺寸、外形与太空旅游飞船完全相同的样机模型。22.参考例句: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让你欢乐,令你忧愁,促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23、 我看到过许多西方的名城,所以作为北京人,我知道北京是美丽的。24、(我们)从书籍中了解到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而且受到了有关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闷、绝望、矛盾种种复杂心理的启示。25.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以锋利的刻刀,塑造了一座座神采各异的雕像。
专题九参考答案
1. ②④⑥⑩2.①④⑥⑧⑩3.文中“班级”表义不准确,应删掉“级”。“十分”、“严重”属语意重复,从上下文表义需要来看,删掉③较好。“进行”也属冗赘词语,删去⑤。用“眼下”来修饰“燃眉之急”属语意重复,删去⑥,“的”也要相应删去。4.删去“一般”“很大”“法律”“任其”。5.A(注意:选填的语句,要与“那是天大的误解与曲解”合理搭配)6.D(依据阐述的对象、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可知) 7.A(B项“销声匿迹”感情色彩不好;C项,表述对象是“地区”与上下文不连贯;D项语意不明确)8.D(第一句承接前面的主语,保持对象的一致性;第二句龙吟虎啸修饰的应该是狂风,如认为是修饰屋瓦,则失实。)9.B(观察事物应当先看整体,因此“树顶”一句应当在前,空白后说的是“枝桠”,因此只剩下枝桠一句在最后)
10.D(依据阐述的对象、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可知,选项是“D”) 11.A(该项的两个句子前一个承上,下一个启下;B项下一个后下文不连贯,并且“只是”一词运用也不恰当;C项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D项与上下文都不连贯)12. B(前一句要注意逻辑顺序合理,后一句要注意句式结构一致)13.C(本题①④⑥两个分句之间均是按递进关系排列,程度步步加深)14、 B(①句以“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为陈述对象,与“全世界”衔接较为紧密,突出了京剧影响范围之广,且用“几乎”更有分寸,更准确;④句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符合递进关系,且与下文“民族性”“世界性”相照应)15、 C(①应选填“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以保持前后句均以“羊”为主语,衔接自然;②应选填“这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又是智慧和毅力的碰撞”,以强调“碰撞”,与上下文相照应)16.B(要考虑起始句与下文的衔接和照应)17.C(第一组第一个句子是分析概括,第二个句子是叙述事实,由事实反观结论,故应选①;第二组前面有“男女工人”,根据前后呼应的原则应选④)18、 D(注意句式的对称;声对声,色对色;先自然,后人的活动)19. B(A项②接③后就成为“其实不然”所指的内容;C项①④②的顺序使语脉不通;D项④⑤③的顺序使语意不通)20. 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收营养。21.B(“动手动脚”一是指打人;二是指对对方(多指异性)做出不庄重、不雅观的举动。用在这里显然不得体)22.B(A“捧读”的主语应是第一人称;C“商谈”用于较大的事情的商讨,此处应为“商量”;D“种田郎”的妻子称“夫人”不妥)23.C(A项“遂”是文言单音词,夹杂在白话文中间,语体色彩不协调,可改为“就”;B项“从速交还”有命令口气,不符合“失物启事”的写作目的;D项“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一般用在书面语,用在口语交谈中不妥)
专题十参考答案
1.B(A.偌ruò;C累lěi;D.挟xié)2.C(A“稽私”应写作“缉私”,“亘古及今”的“亘”应读作gèn;B“花蕾”反读作lěi,“苇编三绝”的“苇”应写作“韦”;D项“栽脏”的“脏”应写作“赃”,“喁”字已统读为yóng)3.C(pí , bì , pì , bǐ, bài;A zhuó , chù , duō , zhuō,chù;B duō, zhuì,chuò,chuò,chuò . D suō , jùn , suō , jùn , quān )C(这是一道考查辨识语音的题,每一组加点的字都是声母相同的形声字,但读音有同有异,不可“秀才认字读半边”。读音相异有的是声母不同,如“捕”和“圃”;有的是韵母不同,如“酸”和“唆”;有的是声调不同,如“姣”和“皎”。这三点是辨识语音的重点。)5.C(A.青—清 B.尤—犹 D.少—稍)6.C(A 黯然失色B 仗义执言 D 山清水秀)7.D(这是一道考查辨识字形的题,“屈”应是“曲”。音同或形似都是造成字形误写的重要原因。字形需结合词义来辨识。)8.D(“遏制”重在制止、控制,“遏止”重在阻止,从句意和连用的词语看,当用“遏制”。“私自”指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擅自”指对不在职权范围以内的事情自作主张,从句意看,当用“擅自”。“建造”“营造”都有建筑的意思,但“营造”有经营建筑之义,和语境搭配更恰当。)
9. D(A.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B. 终止——结束、停止。中止——做事中途停止。C.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D. 窜改——改动。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10.A(“铲除”与“土壤”能构成支配关系;“根除”则不能。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有谦敬意;馈赠,无谦敬意味。“不只是”一词并不能否定其后的对象;而原句需要对“简单相加”进行否定,应该用“不是”。)11.A(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时对象产生了“影响”。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12.D(A.褒贬色彩不当; B.对象用错; C.望文生义)13.B(应为“前所未有”)14.D(“感同身受”多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谢意,与句意不符,不可望文生义。“紧锣密鼓”在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已不含贬义,为中性词。)15.B(A:“引起……怨声载道”搭配不当。C:“集腋成裘”多指好的东西积少成多,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D:“略胜一筹”意思是比较起来看,略微强一点,与句意不符。)16.D(打草搂兔子,北方方言,比喻顺便、顺带。本句应用“一心二用”。)17.D(“事后诸葛亮”为贬义)18.C(A:提不出……灵丹妙药)搭配不当;B:“给予很高的评价”缺主语;D:对“最高点”的表述不合逻辑,应删去“以上”。)19.C (A“悬殊“与“巨大”重复。 B、“贯彻落实”与“改革”搭配不当。 D“发展和丰富”语序不当)20.B(A句可以把“关于”改为“对于”,也可把“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前置于“世界”之前。C句中,“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和“‘这感觉’真是难以形容”杂糅。D句中,“单位的人员安排”和“科室人员的配置”属于不当并列。)21.C(A.句式杂糅; B.搭配不当; D.表意不明)22.B(A最后一个句号移到括号后;C去掉冒号;D 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23、C(A项“或”前逗号应去掉;B项,句尾引号里句号应放在引号外;D项冒号改破折号)24.D(A,层次不清,可把冒号改为句号;B,去掉冒号和引号内的句号;C,三个问号都改为逗号)25.D(括号及括号内文字均移至“为侧”之前)26.D(A:二、三分句语意不连贯,B:语言不得体,不像法院说的话;C:用语不简明,“驳回了程某的诉讼请求”与“原告请求不予支持”重复)27.本题应扣住“读××”,首先其答案的内容大体与读的对象一致,其次再看其语言运用是否达到仿写的一般要求,(内容3分,语言2分)。参考答案:读沧海,它蕴含着地球上一半的风光与奇景,惊涛与骇浪齐吼,温顺与凶狠共存,潮涨潮落鱼翔鸥飞的合演。 28.西部开发要注重生态。一般能扣住三个主体要素:西部,注重(重视、关注等),生态。)29. 全文语病共有5处:②“客观公正”去掉;④“反映……辉煌前景”不能搭配;句中的“和”可改为“展望”等,⑧删去“发表”。⑨“截至”改为“截止”;⑩删去“收”。30.引人注目的三星堆文化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的模样都不同寻常。(句式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31.湖水在二月露面,迎春在二月吐蕾。燕子在二月来信,大雁在二月起飞。(一句1分,共4分,鼓励有创意的续写。续写合适但不含押韵的,不能得满分。)32.首个人类基因图明年三月公布,生老病死之谜有望解开(或:生老病死不再是奥秘)。(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33.哪怕只要有居里夫人的一小部分品德力量和热忱,就会给欧洲带来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34.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35.安理会不要将修正案付诸表决。36.(1)面对 (2)“首先”改为“一方面”(或:“一方面”改为“然后”) 35.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是思维创新发展的高山峰,可能与学生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以及逐步适应学习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有关。小学一、二、三年级的低谷,是因为生理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初中一年级的低谷,可能是小学升入中学,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的低谷,可能与学生要参加中考、高考有关。(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见的分析。)37.最近悬泉县遗址(1分)出土的古纸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时代跨度之大在我国尚属首次。(1分)其中有西汉古纸证明了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2分)。要点完整,意思对即可。38.示例:生活是想象的基石(源泉);理性是想象的指南针(路标、灯塔);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打火石、催化剂)。39.示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裁决域名争端(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裁决首批域名争端)
40、示例:网友的主观愿望与自己的行为非常不一致(或:网友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大相径庭)40.④⑦⑧41.近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运用分子纳米技术打造出了一顶新颖的铂金“纳米皇冠”。42. 市劳动保障局发出通知,招聘会没安全预案一律停办。43.要点:“关爱之星”功能),“个人隐私”。关于“影响个人隐私”,“消息”中两位人士从不同立场解释,作答时涉及其一即可。答案举例:①“关爱之星”业务尽管(可能会)影响个人隐私,却能更好地保护子女的安全②“关爱之星”业务力图保护个人隐私,同时能(使家长/监护人)了解孩子的行踪44.①不管心里充满几多创伤 ②碰到初春的和煦的风,③这一切岂不都随风飘去?45.正如我多次讲过的,所谓中方在美国从事政治捐款的说法已被事实证明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对有些媒体轻率报道这种旨在破坏中美关系的谣言,我深表遗憾。(要点:重申态度,指出危害,成语。)
专题十一参考答案
1.①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2、①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 ③成由勤俭败由奢 ④恶竹应须斩万竿 ⑤请君莫奏前朝曲3、寄意寒星荃不察;则孤陋而寡闻;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4、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难酬蹈海亦英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驾知章《咏柳》)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杜甫《绝句》)6、①逝者如斯夫 ②老大徒伤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 ④不及汪伦送我情 ⑤总把新桃换旧符7、(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司马迁(3)波心荡,冷月无声。宋代 姜夔8、(1)俨骖马非 于上路,访风景予崇阿。(2)竭忠尽智,以事其君(3)泣涕涟涟,载笑载言。9、(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2)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0、(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春花秋月何事了?往事知多少。(3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柳永 竟无语凝噎13、(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3)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14、(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5、(1)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 (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3)暴秦之欲无厌 侵之愈急16、(1)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3)未云何龙不霁何虹17、(1)石破天惊斗秋雨 (2)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18、(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3)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19、(1)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2)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 晓风残月(3)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20、(1)忠而被谤 盖自怨生也(2)言笔晏晏信誓旦旦(3)漫嗟荣辱 但寒烟衰草凝碧21.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2.(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3.①得失寸心知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④达则兼善天下2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5.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词)强说愁
专题十二参考答案
1.A(“兴坏”应为“兴盛和衰败”)2.B。①③④⑤请让(或允许)我,②请示,⑥领取。3.C。②话,③言语,⑤一句话,⑦字。4.D (A大夫:指成年男子,B婚姻:指儿女亲家,C从容:指言辞举止得体)5.B (A辞:托辞、借口,C度:限度,D发:派遣,盖:因为,由于,连词,表原因)6.D (A祖父:祖,祖父;父,父亲。宣言:宣,发出;言,话语。B多谢:多,多多地;谢,告诫,劝告。C具体:具,具备;体,形体)7.B。A项“乡”通“向”;C项“生”通“性”;D项“离”:遭遇。8.C。⑥⑦⑨怨恨,①远看,②临近,③指望,④盼望,⑤视野,⑧阴历的十五日,⑩11名望,12显赫,有名望。
9.C (保,使……安;当,判罪。)10.C。①⑧表转折,②③看,④⑤照顾,⑥探望、拜访,⑦难道。
11.⑴③⑵③⑶⑤⑷③ (1)组中③功劳。(2)组中③嫉妒。(3)组中⑤全部⑷组中③偷偷,悄悄。12.A (A遣歉,谢罪B感谢C告诉D推辞)13.甲选A、C,动词,去往;B女子出嫁;D适逢。乙选B、C,劝说;A通“悦”D诉说。14.D (A屈一缺,颁一斑,不一否B信一伸,沈一沉,要一邀C而一尔,芸一耘,孰一熟D涂一途,倔一崛)15.D (A出入:偏义复词,进入,“出”是衬字;损益:不是偏义复词,减损、增加。B饥穰:偏义复词,荒年,“穰”是衬字;审谛:不是偏义复词,仔细观察。C往来:是偏义复词,去,离开,“来”是衬字;少长:不是偏义复词,年少与年长。D休祲:不是偏义复词,休,好的征兆,侵,凶兆;崩殂:不是偏义复词,都是指帝王去世)16.D (A异同:不同,“同”是衬字;作息:义在“作”,劳作,“息”是衬字。B国家:义在“国”,“家”是衬字;远近:义在“远”,“近”是衬字。C死生:义在“死”,“生”是衬字;父兄:“父”是衬字。D中间:不是偏义复词,中间夹杂)17.B (A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配偶中的女方!中国:古又是指中原之地,今义是指国家。C儿女:古义是指青年男女,今义是指儿子和女儿、子女;便宜:古义是指根据情况,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今义是指价格比较低。D发挥:古义是指衬托,显现,今义是指表现出内在的能力;感激:古是指感动奋发,今义是指受到别人帮助而怀有好感)18.A(A项古义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为招待来客的主人。意思相近。B项古义为秋季的天空,今义为秋季。C项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D项古义为形体和容貌,今义为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19.D (流涕:流泪)20.D (指示:指给……看。妻子:妻子儿女。中国:中原地区。)21.D (①前者为旧交,后者为木来。②前者为述说,讲述,后者为道理)22.A (A师:意动,以……为师。B耻:前者释为“以……为耻”,意动;后者释为羞耻。C病:前者释为缺点、毛病;后者释为生病、病态。D是: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释为这,“是故”是因此,因为这的意思。)
23. (1)④(2)③(3)⑦⑷③⑸⑤⑹⑤(7)②(8)④(1)组中,④为名词作状语,其余是名词活用为动词。(2)组中③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余是名词作状语。(3)组中⑦是使动用法(“使之鸣”),其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4)组中,③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组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6)组中⑤是形容词的一般动用,其余是使动用法。(7)组中②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照),其余是意动用法(把……当作……)。(8)组中④是活用为动词,其余是所谓的为动用法,①即“为之请”,②即“为知己死”,③即“为之泣”。
24. B。“远罪丰家”"中的“远”“丰”为使动用法。②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毒(苦)。③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⑥善:好,没有活用。⑦小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小,变弱。25.C(C项为动词活用为名词,继承人。其余三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26、 C(题干及ABD三项中的“信”都做“诚实、守信”意义讲,而C项中的“信”作“的确、实在”讲,另如《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27、H28、B(B项中的几句与例句中的“从”都当“由,自”讲,A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跟从、跟随”讲,C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向谁学习”讲,D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听从、顺从”讲。)29、B(题干与B项中的“鄙”与其后的“人”合成一个词语,表谦称。A中的词当“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讲,CD中的词语均是“鄙陋、鄙俗、鄙琐”的意义。)
30、A(题干与BCD三相中的“使”均作“出使”讲,A项中的“使”为名词,出使的人。)31、CDH(此二句中的“是”均做指示代词“这、这个”讲,其余各剧种的“是”的意义分别为A为“正确”,B为“认为正确”,E系词,表判断,F大事,G宾语提前的标志。)32、B(与例句中的“行”均作“节操、品德”讲,另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屈原列传》中“其行廉,故死而不容”。AC中的“行”都作“行走”讲。D中的“行”作“运行”讲。)
33、C(与例句中的“素”都作“空,白白地”讲,AB中的“素”都作“平素,向来”讲,D中的“素”是“白色的绸绢”。)34、A(A中的“辞”是一种文体名称,BCD中的“辞”都与例句中的“辞”含义相同,作“不接受,推辞,辞去”讲。)35、A(A与例句中的“期”均作“约会,约定”讲。BC中的“期”都是名词,约定或限定的时间,期限。D中的“期”是“要求,期望“的意思。)36、D(D中的“道”是“规律,法则”的意思,例句与ABC三项中的“道”是“途径,方法,措施,策略”的意思。)37、D(D句与例句中的“去”均作“放弃、舍弃”讲。A句中的“去”是“离开,离去”的意思。B句中的“去”作“距,距离”讲。C句中的“去”作“除掉,去掉”讲)38、AE(例句AE中的“固”均作“本来,原来”讲。BF中的“固”是“确实,的确”的意思。C中的“固”当“当然,自然”讲。D中的“固”是“究竟,到底”的意思。)39、D(例句与D项中的“走”均当“跑”讲,AB两句中的“走”是“逃跑”的意思,C句中是“奔向,趋向”的意思。)40、D(例句与ABC三项中的“少”均作“年幼,年轻”讲,D项中的“少”是“小,小的”的意思。)41、D(例句与ABC三句中的“患”均作“忧虑,担心,害怕”讲,D句中的“患”是“禁忌,忌讳”的意思。)42、C(例句与C句中的“过”都是“超过,胜过”的意思。AB中的“过”时“走过,经过”的意思。D句中的“过”是“过去,过了”的意思。)43、B(例句与B句中的“爱”均作“亲爱,友爱”讲。A句中的“爱”是“亲爱的,心爱的”的意思。C句中的“爱”是“爱护,爱戴”的意思。D句中的“爱”是“怜惜,爱惜”的意思,另如《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吾不得爱身”。)44、B(B句中的“迁”是“放逐“的意思,[迁客]贬官降职外调远方的人。ACD中的“迁”都指一般的官职调动,其中,D句中的“左迁”合在一起才是“贬官”的意思。)45、A(A中的“疾”当“病,生病”讲。BCD中的“疾”都是“快,迅速,敏捷”的意思。)46、D(A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均当“死”讲,B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均当“步兵,士卒”讲,C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均当“完成,终结”讲,D组句子①中的加点字当“差役,隶卒”讲,句子②③中的加点字均当“终于,最终”讲)47、D(A组中加点的字均当“文字”讲,B组中加点的字均当“写,记”讲,C组中加点的字均指“《尚书》”,D组中①句加点的字当“书信”讲,②中加点的字当“文书,公文”讲,③中加点的字当“书籍”讲。)48、C(A组中加点的字均当“无,没有”讲,B组中加点的字均当“不,不是”讲,D组中加点的字均指“不对,不正确”讲, C组中①句加点的字当“以……为不对”讲,②③中加点的字都当“除非”讲。)49、B(B组句子中的“如”均作“像,如同”讲。A组中②③14句中的“如”是“往,到……去”的意思。C组中④⑥句中的“如”是“及,比的上”的意思,⑦句中的“如”是“按照,遵循”的意思,11句中的“如”是“顺,符合”的意思。D组中⑧⑩13句中的“如”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50、D(A句中的“徒”是“步行”的意思。BC句中的“徒”是“同一类人,党徒”的意思。D句中的“徒”是“只,仅仅”的意思,与例句中的“徒”意义相同。)51、B(例句与ACD三项中的“治”均作“安定,太平”讲,B项中的“治”是动词,“治理”的意思。)52、D(各个句子中的“得”的意思分别为:①②③与例句相同,“得到”,④得意,满足,⑤领会,理解,⑥心得,收获,⑦⑧实现,达到,⑨对,恰当,合适,⑩1112能,能够,可以,表示条件能允许,1314应当,应该,1516得,到,表示补充说明结果,17通“德”,感激,德,181920[得无]该不会,怎能不,岂不是。)53、A(A句中的“当”是“对着,面对”的意思。例句与BCD相中的“当”均当“在,在……时候(地方)”讲。)54、D(例句与ABC三项中的“国”均作“国家”讲,D项中的“国”是“古代侯王的封地,诸侯国”的意思。)
专题十三参考答案
1.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B怎么样,把……怎么办;C代词,什么;D代词,哪里;E副词,多么;F代词,为什么;G副词,怎么;H通“呵”,呵问。
2.A词尾,同“然”,……的样子;B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标舒缓语气,不译;C语气助词,用在分句后表提顿,可译作“啊”;DEFGHI皆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分别表感叹、祈使、是非问、反问、特指问和猜测问;JKL都是介词,同“于”,分别是对、在、比、被的意思。3.都是语气助词。A用在句末,表判断;B用在句末,表确定;C用在句末,表祈使;D用在句末,加强疑问;E用在句中词语后,表停顿;F用在句中分句后,表提顿。4.A指示代词,这样;BCDL均为特指代词,分别是“……的原因”“……的人”“……的松”“……的”的意思;EFGHI皆虚化为结构助词,放在词语或句子后表提顿:提顿时间词;提顿主语;提顿数词,……种;提顿假设分句,……的话;定语后置的标志;J结构助词,与“如”“若”配合,表比喻,像……的样子;K语气助词,表判断,相当于“的”。5.C (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6.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7. A (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与)8.C (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9.C (①⑤被;②⑥⑦对于;③向;④给;⑧在;⑨根据;⑩引进对象)10. C (⑴就是;⑵⑼⑽那么;⑶连词,就;⑷⒁假若;⑸⑹⑺⑻⑾⑿就;⒀却)11.C (①好像;②或;③假若;④⑤⑥你(的);⑦或)12.A (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13.D (替,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副词被,介词在,介词)14.B (介词,替连词,和助词,表疑问动词,亲附动词,赞同)15.对下列各句中“焉”字A(助词,用于句末不译代词,他句中助词,形容词尾兼词,于之)16.B 主谓间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结构助词“的”17.D 代词/语气词/助词/连词18.D 表并列表转折代词,“你”表因果表顺承表假设19.D (后一个“故”应为“仍旧”,副词)20.D (A①且:词,抑或,还是;②同。B①则:词,原来,已经;同。C①犹:词,尚且;同。D①“之”与“者”连用,构成固定格式,表示定语后置;②之:结构助词,无实义;者:指示代词,……的地方)21.B(A①而:表并列,连词;②同。B①然:副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连词,表转折,可是。C①所;表被动;②同。D①以;连词,因为;②同。)22. A (A①介词,趁机;②遵循,沿袭。B①介词,表被动;②同。C①与:结交;②同。D①则:连词,表 承接;②同)23.D (①之:的,结构助词;②之:去,到,动词;③则:就是,是,副词;④仅,只,副词)
专题十四参考答案
一、汉文帝曾经患了痈疽,邓通经常替他吸吮脓水。文帝心里有疙瘩,从容地问邓通道:“天下哪个最爱我呢?”邓通说:“应当没有人比得上太子。”太子进来探问病情,文帝让他吸吮病毒,太子吸吮病毒但面有难色。后来听说邓通经常替文帝吸吮病毒,内心感到惭愧,从此怨恨邓通了。等到文帝逝世,景帝登上皇位,邓通免官了,在家闲居。过了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颇有这种情况,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为数亿万。长公主赏赐邓通什么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一只簪子也不得挨身。当时长公主就派人给予衣食。(邓家)竟没有一点钱。寄食死崔别人家里。二、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三、从前,齐王派淳于髡送只天鹅到楚国。出了都城门,半路上那天鹅飞走了,只提着空笼子,编造了一套欺骗的话语,前去会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送天鹅,在河上经过,不忍心天鹅的干渴,放出让它喝水,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绞颈自杀而死,担心人家议论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士人自己杀伤。天鹅是长羽毛的东西,多有相像的,我想要买一只顶替它,这是不诚实而且欺骗了大主。想要到别国逃亡,又伤心我们两位大王间的这次通使半途而废了。所以前来认罪,向大王叩头,接受惩罚。”楚王说:“好。齐王有像这样忠信的贤士啊!”优厚地赏赐了淳于髡,赏赐的钱财比有天鹅进献还加一倍。四、先祖欧阳公四岁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把书上的字教给他。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又要他学作诗。到他年纪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到村中读书人家借书来读,有的书读完了便抄下来,没有抄完,已能背出来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味专心致志地读书,从小所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那样高的水平了。五、①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非常融洽。②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③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④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⑤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⑥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
参考译文
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又有)薛公隐居在卖酒人的家里。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两人主动躲起来,不肯会见公子。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非常融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信陵)公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物),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魏公子就告别平原君夫人要离开(赵国),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只是一种装饰门面的壮举罢了,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以后,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魏王忧虑这件事,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声名传闻到各国,只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话还没有说完,公子立刻变了脸色,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
六、①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穷尽。②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③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④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一定不是摔伤我了吗?⑤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⑥如今既然交下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因为有家财而当了骑郎,事奉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穷尽。文帝说:“官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作罢,不任命啬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任命他们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乡下人来到这里,听到清道戒严,就藏在桥下面。过了很久,认为皇上已经过去,就出来,看到皇上的马车和仪仗队,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应判的罪刑,一个犯了清道戒严的禁令,应该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一定不是摔伤我了吗?可是廷尉却只判处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一辈子和天下人一同遵奉的。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况且在当时,皇上假如立刻诛杀了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下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希望陛下明察此事。”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应当这样。”……太史公说:张释之谈论“长者”的话,坚守法度不逢迎皇上意旨。
七、⑴C ⑵A
参考译文
周勃、灌婴等人都在高祖面前诋毁陈平,他们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与她嫂子私通;事奉魏王不能容身,又逃归楚(项羽);在楚不合意,又逃归汉。现在大王器重他;授他高官,又让他监护军队。听说陈平接受诸将的金钱,金钱给得多受到好的待遇,金钱给得少得到差的待遇。陈平乃是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审查他。”于是汉王怀疑陈平,召来魏无知责问他。魏无知说: “我所介绍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所责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有尾生、孝己的品行,但对作战的胜负毫无益处的人,(那么)陛下又哪有空闲去使用他呢?现在楚、汉相抗争,我推荐有奇谋的人,只考虑他的奇谋是否有利于国家。至于私通嫂子、接受金钱又哪里值得考虑呢?”汉王又召见陈平责问他:“您侍奉魏王不合意,又侍奉楚王,后又离去,现在又和我共事,讲信用的人原来是这样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采用我的意见,因而才去侍奉项王。项王不信任别人,他所任用和宠爱的,不是他们项家的人,便是老婆的兄弟,就是有谋之士也不重用,所以我离开了楚。听说汉王能用人,因此我投归大王。我是空身而来的,不接受金钱,便没有钱用。假使我的计谋有可采用的,请大王任用我;若没有可采用的,我收受的金钱全都在,我愿意封好把它。交官府,请求辞职。”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给他丰厚的赏赐,拜官为护军中尉,所有的将领都归他监督。将领们才不敢说什么了。
八、①从孝明帝以来,文章教化之风十分昌盛,邢邵文章独特的美感,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②他博览古代典籍,没有不透彻地了解的,晚年尤其把“五经”章句的研读作为心愿,尽力探求它们的要旨。③每当公卿聚会在一起议论时,凡涉及到典制成例的撰写,邢邵拿起笔就能完成,而且广征博引十分完备融洽。④巨鹿人氏魏收,虽然有天赋,文章也写得文采华美,但年纪比他俩小,所以温子升死后,他才和邢邵并称为“邢魏”。⑤邢邵生性简朴坦率、不拘小节,他的车马服饰、器皿用具,只要凑合能用就行。⑥邢邵生性质朴,对待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安然处之。读书人中无论贤能的或愚拙的,他都能拜访或接待。他对着客人,有时一边解开衣襟抓虱子,一边与客人畅谈。
参考译文
邢邵,字子才,河北莫阝地人,是魏国太常邢贞的后代。邢邵十岁就会写文章,向来有创作才能,他秉性聪明,擅长记忆,每天能背诵大量文字。曾经由于连日大雨,他便在家读《汉书》,五天以后,就大致能把它全部背诵下来。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既内容充实、感情丰富,又写得极快。年纪不到二十岁,名声就已经在士大夫中很响亮了。
从孝明帝以来,文章教化之风十分昌盛,邢邵文章独特的美感,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每当他有一篇文章刚一出来,京城的人因为争相传炒以致市面上的纸都涨价了,朗读背诵他的文章的人很快就遍及京城内外。
邢邵的秉性节俭朴素,平常操行谨慎,与兄弟姻亲之间,相处得十分和睦。他博览古代典籍,没有不透彻地了解的,晚年尤其把“五经”章句的研读作为心愿,尽力探求它们的要旨。对占卜吉凶、礼节仪式,以及国事、私事等方面的请教、禀告,都能一一解惑去疑,给世人指明方向。每当公卿聚会在一起议论时,凡涉及到典制成例的撰写,邢邵拿起笔就能完成,而且广征博引十分完备融洽。皇帝命令撰写朝庙乐章,他也很快就能写好。邢邵的文章意趣恢弘高远,在当时独一无二,与济阴人氏温子升同时成为了文士的首领,当时的舆论尊称他俩为“温邢”。巨鹿人氏魏收,虽然有天赋,文章也写得文采华美,但年纪比他俩小,所以温子升死后,他才和邢邵并称为“邢魏”。邢邵虽然声望和实际才能在当时都很显赫,但从不因为自己的才学和地位而傲视他人。邢邵生性简朴坦率、不拘小节,他的车马服饰、器皿用具,只要凑合能用就行。他有专门的居所不去住,却经常在一间小屋里生活。他将果品糕饼之类,有的放置在屋梁上,有客人来,就取下来与客人一起品尝。邢邵生性质朴,对待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安然处之。读书人中无论贤能的或愚拙的,他都能拜访或接待。他对着客人,有时一边解开衣襟抓虱子,一边与客人畅谈。邢邵有许多藏书,却从不去校勘。看见别人校勘书籍,他常常笑着说:“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天下的书我们到死也不能读完一遍,哪里能够从头再去校勘书籍呢?况且思考书中的错误之处,也另是一种享受。”
九、⑴C(“相容”的“相”指“你”)⑵B(“胔”从造字法上推断,及“掩骼”“埋胔”并列,可知“骨骸尸体”正确;“退”意为“摒退”,“诸”即“之于”)
参考译文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河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里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后来钟会死了无人收殓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现在钟会叛逆,你又收殓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然后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经施行,按照法令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把他的枯骨遗弃在荒野,作为将来的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吗?”文帝很高兴,与他交谈并饮宴后才让他回去。
累迁为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起初向雄不跟他们说话。武帝知道后,敕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见之后说:“早先接受了诏令,君臣之义了结,可以吗?”说完便离去。武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我让你恢复君臣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河内(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友好关系呢?”武帝同意了。
泰始年间(265--274),累官任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275)入朝为御史中丞,迁为侍中,又出朝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286),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天子进谏道:“ 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天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就自己离开了宫殿,后来因愤懑而死。
专题十五参考答案
一、1.C(“很贤能”错,是因为“数窘汉王”)2.C(项籍,字羽)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国人。坚守信用,急人危难,在楚国很有名。项羽让他带兵,好几次逼得汉王很为难。等到项羽被消灭,高祖就悬赏千金,购捕季布,有人敢藏他让他居住,罪行要牵连到三族。季布藏在濮阳周氏那里。周氏说:“汉朝官府购捕先生您非常紧急,追迹将要到我家了,将军您能听我的,我敢献出计策;如果不能,我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就给季布剃去头发,用铁箍束颈,扮成囚犯,穿上粗麻衣,藏在大牛车里,并和他的家僮几十人卖到鲁朱家那里。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就把他买下来,让他到田间劳动,告戒他儿子说:“田里的事要听从这奴隶,吃饭一定要跟他在一起。”朱家就乘着一辆轻便车到洛阳,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挽留朱家宴饮了几天,朱家就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要这样急迫抓捕他?”滕公说:“季布屡次替项羽困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得到他。”朱家说:“您看季布这人怎样?”滕公说:“是贤能的人。”朱家说:“作为臣下的,都是各自替他的主公办事,季布替项羽办事,是他的职分。项羽的臣下能全部杀光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仅仅因为一己私怨,就悬赏通缉一个人,怎么向天下人显示出(心胸)不广阔呢!况且像季布这样贤能,汉朝官府却如此急迫悬赏通缉,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向南逃到南越。忌恨豪壮之士使到他去帮助敌国,这也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的原因。您何不慢慢伺机向皇上进言?”
汝阴侯滕公心里知道朱家侠义,料想季布就藏在他那儿,就答应说:“好。”等到有机会,果然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进言。皇上就赦免了季布。在这时候,各位公卿都称赞季布能刚能柔,朱家也因此在社会上闻名。季布受到召见,向皇上致谢,皇上任命他为郎中。
二、3.C( A.戴胄是反驳封德彝的判决,非犯颜直谏,亦无固请太宗复议。 B.太宗曰:“朕安得阿亲戚!”表明太宗无姑息无忌情案。 D.非“于法无据”,而是“不可谓刑”。)4.A( B.“民主思想”——拔高了人物,且概括不全。 C、D弄错了原文的重心。)
参考译文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派,才情气度精明强直,善于理顺各类文书簿册。贞观初年,大理寺缺一名副职,唐太宗说:“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戴胄清正刚直,就这个人吧。”当日就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该判死罪;长孙无忌罚款赎罪。戴胄反驳说:“监门校尉与长孙无忌二人所犯的罪性质是相同的,臣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帝王面前都不能强调什么失误。法典明确规定: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即使是失误也都得处死。陛下如果记念长孙无忌的功劳,要原谅他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典规定。”唐太宗说:“法律是天下人公有的,我怎么能偏袒皇亲国戚呢!”于是下令重新议论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己见,唐太宗打算许可。戴胄急忙争辩说:“不能这样处理。监门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才获罪的,按法律规定应从轻处罚。如果都算失误,就不该只处死监门校发尉。”因此,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二人都被赦免。
当时,参加取士选官的士人们都聚集到京城来,有的士人假报资历出身家世或造假凭证,希望获取委任。唐太宗下令,准许这种人自首;如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不久,有个作伪得官者行为败露了,罪证完备后,戴胄按照法律判处流放。唐太宗责问戴胄说:“我下了命令,作伪者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可你现在却只判流放,你这是向天下人宣示我讲话不讲信用,你是卖弄权力去讨好人呀?”戴胄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如果立即杀掉他,那就不是我的职权所管得了的。可是,既然已经移交给我处理,我敢毁坏法律吗?”唐太宗说:“你自然是恪守法律了,却让我失信于天下人,你说怎么办?”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最大的信用的,您的话只是发泄了一时的喜怒情绪。陛下出乎一时情绪激动打算杀掉他,冷静考虑觉得不能这样做之后押送大理寺依法惩处,这正是克制个人情绪而留存大的信用。如果曲从个人情绪背离法律所应有的信用,我就要替陛下惋惜了。”唐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而醒悟,赞同了戴胄的说法。
贞观六年,戴胄被调任尚书左丞。唐太宗同情他家贫困,特地下令赏赐给他十万钱。
三、5.D。 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6.C。 "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外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到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使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每月的棒禄只取够用,余下的上交官府。 [注]想见:思慕。 风采:此指某些官吏具有的刚正的风格。
四、7.B。 ①是群臣为张孟谈请功时的话,侧面间
接反映了他的胆识谋略;②张孟谈请求前往作说客,是他胆识谋略的直接表现;③是他游说韩魏二君的说词,晓之以利害,是能说服韩魏二君的关键;④是赵襄子的行为;⑤张孟谈的胆识谋略保证了谈判成功;⑥是作者引《老子》的话,表明高尚品德的重要。8.B。 “为了三家共同的利益”与文意不符。
参考译文:
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包围了晋阳城,并挖开晋水灌淹它。(晋阳)城中的军民爬上树居住,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赵襄子对张孟谈说:“(晋阳)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缺乏,将领们也都疲惫不堪,怎么办呢?”张孟谈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促使,有了危难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谋的人了。请让我试着偷偷出城,去会会魏、韩二家君王,和他们商定这件事。”于是张孟谈见到魏、韩两君王,劝说道:“我听说:唇亡齿寒。今天智伯率领你们两家来攻伐我们赵家,赵家就要灭亡了。赵家如果灭亡,你们两家就是下一个(要灭亡的)了。如果不趁现在想办法,灾难也就很快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了。”韩、魏两家君王说:“智伯这个人,内心骄横而少恩寡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谈说:“话从二位君王口中出,进入到我的耳中,谁还会知道?再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君王还是仔细想想吧!”于是韩、魏二君王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和他商定举事日期。张孟谈就回城报告赵襄子。到了约定日期的夜晚,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堤防的官吏,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的军营,智伯军队连忙堵水,一片慌乱。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打过来,赵襄子又率军队从正面出击,将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杀死智伯,又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阳能够保住,是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赫获首赏,这是什么缘故?”赵襄子回答:“当晋阳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多大臣没有不对我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的,唯有高赫仍然不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战胜敌人,挽救国家,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来和高贵。所以《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志在博得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五、9、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⑥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10.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办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办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陈平主宰天下,也会象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和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 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六、11.C (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
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事,④是
晁错父亲的话。)12.C (“终于达到削弱诸
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参考译文
晃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干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晃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晃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晃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颖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爰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晃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
专题十六 参考答案
一、1、(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二、2、“孤” “飞鸣声念群” 3、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三、4、从修词炼句和意境的角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5、 语言含蓄,风格婉约。四、6、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秋天景色。五、7、一个“梅”字 梅花报春8、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提示:“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六、“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忽起时斜阳照射下的鳞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七、10、①诗中有画②意境深远③人物形象鲜明④运用夸张手法⑤精雕细琢与极度概括的有机统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八、11、本题只要抓住表达技巧(对比写法)和语言特色(语言含蓄,讽刺性强)两点作答,意合即可。参考答案:一是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二是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九、在表达方式上,李诗侧重描写场景,王诗则全篇议论,并运用对比手法,以理服人。十、13、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需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之间了。十一、14。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十二、15、“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十三、16、经过一夜的春雨淋漓,雷声阵阵,终于赢来了早晨的晴明:霁光浮瓦,碧色参差。这样的早晨花草就更见娇嫩、柔弱了。17、诗人对自然景物不是客观地描摹,而是将它赋予了人的情态。这两个字不仅写出了花的娇弱状态,也透露了它们满腔的愁怨,让人喜爱,让人怜惜。十四、18、 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十五、19、“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吗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湖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十六、20、前两句描写唐军乘夜色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勇猛善战。21、诗人描写战争不是正面铺叙,而是通过烘托手法进行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争场面。诗中正面描写了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锋部队只从侧面带出。诗中的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十七、22、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十八、 23、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十九、24、“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2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专题十七参考答案
(一)、1、 俞伯牙和钟子期,听者的惑受。2、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意思对即可)(二)3、①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或“清新、和暖”)。(三)4、“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妨”更小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5、风雨借自然界的风雨比喻和象征人生的坎坷。 在常人所认为的悲喜之中,作者却认为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为虚无。这恰恰反映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态度。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四)6、以“倦夜”为题;“突出表现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难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五)7、通过边塞风物的描写,来表现征人的思乡情绪。(六)8、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七)10、龌龊:指处境不如意,思想上拘谨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11、描绘出诗人中第后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八)才名 低沉(意思对即可) 13、 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成春。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九)14、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十)15、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十一)16、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17、叶和花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十二)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19、 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0、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十三)2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2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十四)23、(1)梅花(从形象和“三弄”【梅花三弄】得出)。(2)凌寒先放、唤醒百花;传递春讯、不怕冰雪。(3)作者以梅喻人,爱其形,颂其神。(意思接近即可)(十五)24、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25、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十六)26、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十七)27、这首宋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28、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二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对比映衬,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的特点。
专题十八参考答案
(一)1.B(让,责备)2.B(“乃”都表顺承:A“其”,前—表祈使,后—表假设;C“则”,前一是“就”,后一是“却”;D“也”,前一在句中舒缓语气,后一在句末表判断语气。)3.D(①②③句都不是。)4.A(不是“对方”,应是晋国)
参考译文:
先前秦穆公出兵偷袭郑国,蹇叔劝谏说:“不行。我听说,偷袭别国城邑,用战车不能超过一百里,用步兵不能超过三十里,都是凭借士气旺盛和力量强大,因此攻打敌人能消灭它,退却能够迅速撤离。现在行军几千里,还要穿过其他诸侯国去偷袭郑国,我认为这不行。请您慎重考虑。”秦穆公不听蹇叔的意见。蹇叔把军队送到城门外,哭着说:“军队啊,我看着你出征却看不到你回来啊。”蹇叔有两个儿子叫申和视,参加军队一起出征。蹇叔对他的儿子说:“晋国如果阻击我们的军队一定在殽山。”秦穆公听说这件事,派人责备蹇叔说:“我出兵打仗,还不知结果怎样,现在你哭着给军队送行,这是给军队哭丧啊。”蹇叔回答说:“我不敢给军队哭丧。我老了,有两个儿子,都跟军队一起出征,等队伍回来时,不是他们死了,就一定是我死了,因此才哭的。”秦军经过周地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奚施将要西行到周地做买卖,斗路上遇到秦军,弦高说:“哎呀!秦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一定是去偷袭郑国。”立刻让奚施回国报告,自己就假托郑伯的命令慰劳秦军,说:“我们国君本来听说贵国军队要来,已经好久了。贵军没有来到,我们国君和战士们私下替贵军担心,惟恐你们的士兵疲劳以及干粮缺乏。派我用玉璧犒劳贵军,用十二头牛提供膳食。”秦军三个主将害怕了,商量说:“我军行军数千里,多次越过其他诸侯的国土去袭击郑国,没有到达而人家已经先知道了,他们的防备一定已经很充分了。”(就)回师撤离。这时候,晋文公刚刚死去,还没有安葬。先轸对晋襄公说:“秦军不可不攻打啊,我请求攻打它。”晋襄公答应了。先轸在殽山截住秦军进行攻击,大败秦军,俘获秦国的三个主将回国。这不是秦穆公想要在殽山失败,而是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智力达不到就不相信。不信(蹇叔的)话,军队回不来(的结果)就是由这造成的,所以智力达不到所形成的害处很大呀。(文本节选自《吕氏春秋》)
(二)5.①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②了解我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
参考译文:
越石父很贤能,被拘捕了。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晏子进入内室很久(没出来),越石父请求绝效。晏子显得十分敬畏,整理衣冠道歉说:“我虽然不够仁德,(却)使您从困厄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样快就要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可以受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能够伸展。我在拘禁之中时,那些人不了解。先生您已经有所感悟而赎出我来,这就是知己了。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晏子于是请他进去,做上等宾客。 (文本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三)6.C(属:通“嘱”,交给,委托)7.C(转折;并列。A.代词。B.音节助词。D.竟。)8.B9.C(“太后的包庇”不合文意。“弹劾”也在太后行动之前。)10.(1)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2)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因为有家财而当了骑郎,事奉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究尽。文帝说“官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作罢,不任命啬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任命他们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乡下人来到这里,听到清道戒严,就藏在桥下面。过了很久,认为皇上已经过去,就出来,看到皇上的马车和仪仗队,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应判的罪刑,一个犯了清道戒严的禁令,应该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一定不是摔伤我了吗?可是廷尉却只判处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一辈子和天下人一同遵奉的。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况且在当时,皇上假如立刻诛杀了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下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希望陛下明察此事。”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应当这样。”……太史公说:张释之谈论“长者”的话,坚守法度不逢迎皇上意旨。
(三)11.(1)介之推母亲说:“你何不也去求赏赐呢?”介子推说:“(知道是);罪过而去效法他们,那罪过就更重了。”(2)介子推说:“语言,原来是用来表白自身的行动的。自身将退隐,还用得着表白吗?”他的母亲说:“你能这样,我和你一起隐居吧。”
(四)12.D(A坚持正义)13.D(分别为“从此”和“在这时”)14.C(②为育人结果 ④与育人无关 ⑥与育人无关)15.C(王烈并未为之调解)16.①他教育人,完全依循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气(考察重点词:“诱”为“教育”;“因”为“依循”)②当时有人为争是非长短,要到王烈那去评判对错,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考察重点词:“或”为“有人”;“质”为“评判”;“涂”为“路途”)
参考译文
王烈元见卓识,富于修养,坚持道义从不犹豫。拜颍川人陈太丘为老师,并和陈太丘的两个儿子结为朋友。当时颍川人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都跟随陈先生学习,见到王烈素质学业超出常人,非常佩服他的经历,也和他亲密交好。王烈因此名闻天下。道德达到很高境界以后,他返回家乡,赶上(他)父亲去世,(他)以泪洗面,守丧三年。期间,遇到年成严重歉收,路有饿死之人,王烈于是分出自己积存的粮食,来救乡亲的性命。因此本家族的人说他孝敬父亲,乡亲们夸他富有仁爱之心。(王烈)用读书做学问娱悦内心,把教化百姓作为自己的追求,于是兴办了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他教育人,完全顺着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气,用道理开导,使之追求善行远离罪恶。受教育者虽然没有明显感觉但潜移默化间修养提高极快,都成为宝贵人才。他的学生们出入,举止言行都彬彬有礼,在街头市面,一举一动都不同常人,百姓很容易加以区别。州县大街小巷的百姓都争先加强道德修养。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这位老人拉住他的袄袖,说道:“您上次替我挑担,没能知道您的姓名,现在您又在路边看守我丢失的佩剑,没有比您再仁厚的人了,请您告诉我姓名,我要把您的尊姓大名告诉王烈。”于是告诉了老人。老人又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这位仁厚君子,我没能见到。”就让人设法弄清身份,原来是过去那位偷牛的人。王烈于是派人特地彰显他的家庭住地并树为榜样。
当时有人为争是非长短,要到王烈那去对质,(因发觉不妥)结果,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最后都坦诚相待,不敢让王烈知道他们争讼之事。当时封国的首领都亲自乘坐车马到王烈的私家住处,就施政的情况征询意见。王烈被举为孝廉,朝廷有三个重要部门要征召他去作宫,但他一处也没去上任。赶上董卓发动叛乱,王烈因躲避战祸到了辽东。(在这里)他亲自下田耕种,编入普通民户,穿布衣吃蔬菜粗粮,不改变自己的人生乐趣。辽东的百姓,都把他看作像自己的君主一样。在建安二十三年病重卧床不起,七十八岁去世。
(五)17.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18.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六)19、“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2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专题十九参考答案
(一)1、表层:作品语言及其字面意义 深层:作品的深层意蕴2、抓住、把握3、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二)4、A(B原文未涉及到“生物体活质”这个说法;C“蛋白质”应为“蛋白体”;D原文说“氨基酸、蛋白体是无机物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照严格的次序排列组合而成的”)5、 B (A句中的前后陈述不应是因果关系;C中“五光十色”所指的是喻句中的“珠子”而不是氨基酸本身;D句中应是“近200步) (三) 6、1一般认识、了解2全面了解、体会3深入了解、品味4全面深刻地了解、认识、体会、品味5真正了解 7、1“跑乡邮”这一职业 2 “跑乡邮”的艰辛3“跑乡邮”的光荣8、在仰视中阅读那山;在仰慕中只作一般的了解、认识9、那山的高度、数据、风采和秀色(四)10、 心头缠绕着惆怅,对眼前的一切都心不在焉、视而不见。11、①导致心绪惆怅的云雾茶②象征心绪不安的自然景观③心头的惆怅情绪(五)12、前者: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后者:指东、西方国家此处具体指代中国和西欧(如英国)1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这种考查形式在前些年的高考题中出现过。结合前后文的联系不难得出答案。本题的答案为B。(六)14.B(A:不是表皮而是胞壁,C:不是失去表皮,而是胞壁受损;D:不是失去胞壁,而是胞壁受损。)(七)15.① 对蓓蕾意外盛开的惊喜心情。② 赞叹脆弱的蓓蕾不肯屈服、不愿妥协、坚持不懈、发愤图强的精神。(八)16.D(仔细对照第三段的相关文句可知本题前三项正确。与D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人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义有所改变,因而D项不正确)(九)17.“前事”指周作人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后事”指周作人在抗战期间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
专题二十 参考答案
(一) 1、 B 从本文来看,既包括理论上的认定也包括实践上的成功,B项根据全面;A项只涉及理论依据;C项只摆出客观情况;D项只谈了硫酸铁某一方面的功用。2、 C. A项第二个分句所谈超出了画线句的内容;B项“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与画线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含义并不相同,联系第一段所说“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来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可能是负增长;D项中一个“并”字,把二氧化碳从温室气体中排除出去,显然错误。3、 D 铁元素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海洋微生物增长,使用铁元素的根本目的在于减缓全球变暖速度,而这种根本目的只有用于南极海域才有可能实现,D项全面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二)4、即今日的阿Q精神,自卑自负又自慰的精神;或暴发户气息和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或不自信、不自尊、不具生活活力和创造精神。(三)5、有所取舍,求精不求多。6、 沉着痛快,泼辣尖锐,反映劳动人民疾苦。7、有《左传》、《史记》的历史价值,有《庄子》、《离骚》的文学造诣,虽借鉴六朝艳丽诗文却不机械模仿。8、直面人生,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鼓与呼。(四)9、(1)文学评论从社会学的框架和赏析型的模式中发展到从哲学、美学、创作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边缘学科的视角来阐释作品。(2)文学作品题材不断扩展,精神天地不断开拓,情感内蕴日渐丰富、表现手法百态纷呈。10、文学创作若能深挖历史、人生及生命价值的内涵,定会引来文学评论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11、 内容 形式(或风格)(五)12、我们要以平淡的心情去承受(看待)生命过程中的欢乐与胜利、痛苦与悲哀、平静与清醒那种种变化。(六)13、 A(原句中有“仅有一次”,“早在4500年前”等意思,方照应“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A项,以“发生过战争”来证明“不会再发生战争”,显然不行。)14、 B(A项C项中“已达极限”和“不可替代”,是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原因,D项“敌对事件”可看出苗头。B项所言“可再生”反是好事,与发生战争无关,原文中有“但并非无穷”等字样。)
专题二十一参考答案
(一)1、 D 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无D项方面的评说)2、D(前三项内容都属于使作者“知识渊博”的原因,而不是具体体现。)3、C 4、D(二)5、 ①飞行在宇宙中的垃圾 ②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6、由于它们速度太快,冲力太大,对太空飞行器造成严重损害;且其中大块残片或放射性物质总有一天会掉下来,对地面安全造成威胁。7、 B “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不是“太空垃圾”,,它的“放射性物质”才是。(三)8、 知识 意志 感情9、 ①宗教家能勉强解答蒙昧时代的一系列问题、现象;②宗教家提倡利他主义,反对利己主义(或“反对损人利己);③宗教家利用人之爱美思想诱人信仰;④当时并无他种学术与之相对。(四)10、 忠君爱国;感慨国事,关心民瘼;讽喻官场腐败及皇家的刻薄寡恩;关切农事,描绘田园;对个人不幸遭遇的不平和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11、个人际遇;做过宰相、户部尚书和皇帝的师傅,却因“变法失败”和“赞襄变法”而被“革职”“受”地方官严加管束。 时代特点:戊戌变法失败;王朝衰微;官场“争新买宠”,腐败透顶;“山河破碎”“自然灾害影响农业收成”。12、杜甫、苏轼、黄庭坚13、李白 荆轲(五)14、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日渐增多,与大气中水分子凝结形成降雨。15、酸雨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流失,铝的活性增加,抑制土壤某些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并使得森林病虫害增加。
专题二十二参考答案
(一)1、段落要点 (1)忘却烦恼,心平气和(2)分清主次,高效生活(或高效生活,精益求精) (3)真诚坦率,求实豁达 (4)洗净心灵,宁静纯朴 (5)洞察人世,轻松自由全文中心 做简单的人其实并不简单。 (二)2、 长城的丰厚内蕴。3、同学照片的诱惑,丰富内蕴的启迪,民族精神的象征;血肉性格的神圣。(二)4、人类对自然界(或:鸟类)丧心病狂(或“野蛮”)的破坏(或“杀戳”)使得自己失去了对方的善视(或“友善”“信任”等)。
(四)5、越是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越是明显,越是重要。6、(1)祭祀歌辞及咒语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关。(2)上古散文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直接联系。(3)诸多神话传说也与各种宗教密切相关。(4)甲骨卜辞是祭祀和占卜的记录。(5)某些出土文物也看出了图腾崇拜的遗迹。7、 (一)原始宗教信仰及仪式等对先秦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影响;(二)炎帝族,黄帝族两种不同原始宗教对先秦写实文学和浪漫文学思想内容及不同文学风格确立的重大影响;(三)研究原始宗教与先秦文学关系的方法及重大意义。(五)8、充分肯定①思维方式、学术格调及文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②研究方法别开生面,见解新颖独到;③方法创新的价值超过其学术成就本身。9、具体方法:直接进行异同比较,条件:比较对象必须具有可比性;特点:不受时空、质量、强度等限制;价值:对研究对象提出理论上合理的阐释。10、力求创新; “发凡张本”,以少见多; 富有魅力; 对读者有启发和联想的余地。(六)11、 散文诗的兴起带来诗歌史上的巨大革命,并将成为诗歌形式的主流 不敢贸然肯定12、《野草》的问世,奠基发展了中国散文诗体13、此前无散文诗行世,此后的散文持创作中断了对民族命运苦心孤诣的思考,弱化了诗人自我灵魂的剖析,淡化了对生命意志,生命意识的求索,造成心声分离,主体人格淡化,艺术人格扭曲的诗体断层,自然也不会有丰碑树立。14、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不会像中国大陆这样拥有一支值得自豪,人数以千万计的散文诗创作队伍,和一支更为庞大的足令西方诗人们眼热心跳羡慕得要命的诗歌读者文化市场。
专题二十三参考答案
l、解一下中国。2.D(马克•吐温听演讲的故事从侧面回答了演讲最忌讳罗嗦)3。B(从第二自然段的“在各国同行中脱颖而出”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可以知道)4.A(第三段说“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不能识别伪科学”是由于“科学素质”不高,可见识别伪科学关键在于科学精神,故B项错;第三段指出“本专业的专家”没有科学精神,是由于“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缺乏了解,甚至受到“纳粹”精神的毒害,绝非“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工”就能解决问题,故C项错;第四段指出,传统科学普及与传播科学精神“不能等同”,只是如第三段中所说的那样,从事的是“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现代科普并非是在传统科普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故D项错)5.C(A.第一段有“除非它们……”一句,“除非”表必要条件;第四段有“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而不是一种规律”也可推出。B.由文章第三段可以知道。D.由第三段中“此外,与石油……无可替代的”一句推知。C.从第一段“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一句可知,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一样多”,并未减少。)6.A(免疫记忆不是天生的)7.A(文中并无“促进文化发展”之意)
专题二十四参考答案
(一)1、甲⑸⑹段之间 乙⑻⑼段之间 丙⑶⑷段之间2、胡志明主席俭朴生活作风。3、越南人对胡志明的尊敬、爱戴与怀念。4、位置、用途、结构、陈设、结局 为民族独立奋斗的人,即使住过普通高脚屋,也会成为人民心中的丰碑!挟洋自重的人,纵然住的是固若金汤的金銮宝殿,也不过是埋葬自己的坟墓!(二)5、上方右角的帘子,纸右的圆月,帘的上方向右斜伸的海棠花及花枝上的八哥。6、绿色的帘子,黄色的软金钩,石青色的穗;淡淡的月的青光;海棠嫩绿色的叶,红艳欲流的花,黄色的蕊;黑钩的八哥。这样,黄、红黑及青,石青的色彩交错于这尺多宽的画幅中,自然是柔和活泼,清新艳丽的。7、⑴柔和纯净的圆月⑵欹斜腾挪的海棠枝⑶画幅给人的深切感受。8、 BD(三)9、K1无边落木萧萧下 K2不尽长江滚滚来10、 D11、 甲D 乙B 丙H 丁F12、如果诗史上没有杜甫,……伟大起来。13、承上启下作用14、AC(四)15.①逆境中巍然屹立;②一切顺其自然:③有自己的悲欢和真情。(答出前两点大意即) 16.形散:漫谈身边琐事,泛论人情世间,信手拈来,娓娓动听,逸趣横生。 神不散:以二月兰为线索,一线贯穿。 17.人和事:老祖采荠菜;婉如匆匆而去的身影:虎子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文革遭劫难,成了“不可接触者”;文革后,成为“极可接触者”。 好处:以小见大,体现真情。18.B C
专题二十五参考答案
[第一组](30分)
(一)1.B2.D3.A4.B(二)5、①写草原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巨大的历史变迁 引出自己对鞍马部族文明衰落的失落感。 ②草原博大的胸怀和草原的永恒,草原的环境和历史孕育了草原的主宰者铺张扬厉的性格 为描写本文的主体作铺垫,鞍马部族的历史主要是由它们创造的。(答4点5分,答出3点给4分,答出2点给3分,答1点只给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6.①马(1分) ②为历史文明付出过血与汗,被文明依赖、恩宠,被文明驾驭、束缚,又被文明放逐、解放;(2分)③回归铺张扬厉、自由奔放的本性,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2分)7. ①作者的灵魂在草原生命的交响中实现了大彻大悟,②明白了自己心情沉重的原因和寻找的对象,③领悟了生命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找到了新的生活。(答出两点可得满分)8.BD( B.“圣洁的大光明”有双关义,既指朝阳,又指心中对生命的感悟。 D所说的象征属牵强附会。)[第二组] (三)9.C(“重新发现”错误)10. D (目的是说明地势高下不同,植物成熟期不同,“采草药不能拘以定月”,不是为了创设意境)11. B (A “本身包含”错。 C 前三句是写景,但有最末一句点化,景中也透着情。情与景并非油水分离。D 交融互渗,并非先后有序,循环往复)12.D(第一句中“情景交融互渗”,最后一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知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为“情景交融”)(四)13.(1)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掌握知识难度增大。 (2)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书海无边。14.(1)放出眼光,敏锐选择,迅速掌握。(2)多一些真诚求知,少一些浮夸卖弄。15.(1)确立了自己的读书标准的人才是一位成熟的读者。(2)各种读书的时尚此起彼伏,要坚持自己的读书标准。(3)文化是一种使社会安定、繁荣和发展的力量。16. BC(B.“赞同”和“不赞同”,作者的思想是辩证的;C.作者并未“忽略”) [第三组](五)17、D(依据“感知”、“按照表达需要重组” 和“因而”一句判断。18、D(“神话传说时期”错)19、B(“不同”前应加“可能”,“缺乏”,“不够”也与“未必”不相合。)20、D(①文题是《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②文章重心在此③依据最后一句话的语气“……固然很好”,“而……”)(六) 21、失意后要乐观;调适沮丧的心态;平淡生活中要自信。 22、 我们要尽力做事,不必追求什么结果。23、我们要尽心做事;要真心对待朋友;失去良机后要活得伟大;要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24.CD(C.“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快乐”不当;D.应为“哲理散文”)
专题二十六思路提示
(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笔:①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②写一种"体验极限的感受。③极限是绝对存在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给自己无限加压,不然,后果是过犹不及。④ 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的承受力已达到极限,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得以生存,使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⑤ 极限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盲目地向极限挑战,是无视客观规律的表现,结果可想而知。(二) 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记叙类:① 续写故事。②从反面想像一篇"鸡犬专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故事。议论类:谈人们对“沟通”的态度及“沟通”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作用。散文类:用优美的文笔抒写“沟通”的种种感悟。(三)所写的文章不管用什么体裁,主题均应定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财产,青春更是宝贵的财产,因此,每一个人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努力拼搏,创造不朽业绩,实现生命的价值。”(四)在人际关系或国家关系中,彼此需要尊重。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育有一种新理念--"尊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尊重教育"的内涵是: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和教学规律,受教育者要尊重知识和学习规律;教育者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受教育者要努力成才、脱颖而出;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其人格及个性发展,受教育者要自我尊重,要在一个相一尊重的氛围中生动、活泼、愉快地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尊重,修心养性,教学相长,等等。 话题作文,选村要善于"化大为小",从宽泛的范围中"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立意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表现手法要善于"独辟蹊径",既要选择好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又要选准新的切入点,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表现事物。(五)"互助"这个话题的实质是爱心。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爱心付出的回报就是你得到别人的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拥有一份爱心是难能可贵的。大家都多一份关爱,世界就多一份温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这个话题作文的写答,一定要走出"互助"仅指"互相帮助"的狭窄立意,要从爱心这一根本进行深层次挖掘、多角度立意,方可写出深刻、新颖的文章。(六) 材料中有两组概念:"最伟大""金碧辉煌""无限的、美的"与"十多个数字""若干符号""五条线""蝌蚪状音符"。前者代表伟大、丰富、无限,后者代表平凡、简单、有限。用判断句把两者联系起来:伟大寓于平凡,丰富寓于简单,无限寓于有限。或者,真和美的宫殿是用朴素的砖瓦建成的。 再看这个观点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雷锋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许多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七) 以“感动”为话题写作文,要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 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即可。只要文章内容能够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就都合乎题意要求。(八)春天,既有大自然的春天,又有人类社会的春天;既有个人的人生的春天,又有国家的、民族的、事业的春天。它既是多彩的自然季节,又是丰富的艺术象征。艾青不是有 诗云:“人问:春从何处来?我答:来自郊外的墓窟”吗?这里的春,显然是指革命烈士用 鲜血换得的美好生活。——那么这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春天究竟都从哪里来呢? 果真能充分展开联想,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写头的。(九)写好作文,首先是理解好这首诗短诗。诗中儿童的面具自然是指孩子们戴在脸上耍的“小猫”“小白兔”之类的玩具,所以“没有了你便没有了乐趣”。而成人世界里的面具,“有了你就有了悲剧”,可见这面具是指成年人交往中的种种假相虚饰,即掩饰内心世界的虚伪做作。而“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则是该诗的核心。写作此文,要尽量围绕着这个核心句进行生发、拓展。但写作要求中讲只要与"面具"有关即可,那么在立意方面可以更宽泛一些,在选材方面、文体方面都可更广一些。惟一需要注意的是,“面具”必须是文章的中心内容,表情达意的关眼点、落脚点。 (十) 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两方面思考:①面对带给人欣喜和希望的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诱惑。② 面对干扰正常的生活和秩序的不良诱惑。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在构思表达时一定要中心明确,不然就有可能犯偏题的毛病。(十一)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毅力、方法与成功的关系,只有辨清了它们辨证统一的关系,才能立好意,出佳作。(十二)在这一话题中,提供的需要"关注"的范围很大,可写的内容也很多。这时也许我们会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有效的方法是化大为小--选择其中一点,不及其余,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十三)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金钥匙才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和思考是本题的目的所在。(十四)1) 挑战与适应是面临问题时的两难选择。挑战,固然是一种精神;适应,也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余纯顺和卡拉的故事说明了挑战与适应都是一种美。2) 可以虚构一则两人登山的故事,一个选择平坦的路,一个选择陡峭的路,从不同选择、不同感受中抒发自己的感想。3) 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有大批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绝迹,有的则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可能写一则童话故事,写动物中的某一种(如长寿者乌龟)是怎样为适应环境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4) 人类对待自然界也有个挑战与适应的问题。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移山便是一种挑战,而搬家则是一种适应。挑战固然精神可嘉,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环保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选择适应。5) 面对机关工作日复一日的枯燥和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我们该适应这一切还是向这样的环境挑战?适应便只能等老,挑战却没有对象,生活如此无奈,我们如何抉择?可虚构一篇小说表达当代青年的思考。(十五)“对话”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怎样看待“对话”,怎样实现“对话”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站在整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角度上挖掘题目的内涵。(十六)追求奉献还是索取,这是人生价值高低的分水岭。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献。古今中外许多伟人英雄,他们生前无私奉献,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人民把他们刻在心里,千古流芳。同样,更多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辛勤劳作的、像牛一样的普通人民,像工人、农民、教师、清洁工等,他们一生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求名利。他们平凡而伟大,吃的是草,流出来的是血和牛奶,他们更值得歌颂、赞美。相反,对于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横行霸道,利用手中权力贪污腐化,勒索百性的索取者,人民深恶痛绝。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自然也不同。只要一生尽力奉献,哪有高低贵贱之分!何必牢骚抱怨,难道为人民奉献,就是想得到人们的"喜欢"吗?你身边像牛一样奉献的人或事很多,不妨记述一二;奉献只为沽名钓誉的社会现象也有,可略作评论。也可大胆想象,联系社会现实,编述故事,表现观点。(十七)网络世界鱼目混珠,泥沙俱在,所以既可以写正面向上的内容,也可以反映消极和负面的东西。但是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写此类文章,应该处理好积极与消极、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十八)对于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应该联系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辩证的观点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材料,就能避免绝对化,也不会将本来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品质当作“恩人”来感谢。 材料中说,自信与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存的联系”,天才“也有几分自卑”,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自信与自卑紧密联系着,它们并存在人们的性格里,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可以从“自卑是生命的元素”角度来立意。 材料中又说,天才“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我们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可以看到:自卑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自卑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可以立意为:化自卑为动力、在自卑中奋起。
“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揭示出自信与自卑交织在一起。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可以立意为:用自信战胜自卑。 (十九)本题写作思路主要有:一、根据话题的提示,写水吞噬生灵、冲毁万物,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发挥开来,呼唤保护水资源。二、联想水的其他特点,比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二十)一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代表着精确,也代表着渺小。在精确中它显示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在渺小里它由小到大、由少及多预示着不可估量的未来。这些正是话题中两个材料的内涵,任你引证,任你挖掘。值得注意的是欲言又止的第三个材料:人的心径扩大一毫米会怎样?会抛弃冷漠,走向热情;会远离狭隘,走向豁达;会脱离定势,迈向创新……这个话题要求同学们细致地分析材料,探求深意,多方面拓展思路,选最佳的最适宜自己表达的角度写作,忌人云亦云,倡导新角度、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