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二哲学常识测试题(2006、1、11)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地各族群众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纪念活动。主题展览、文艺演出、座谈研讨、慰问走访、瞻仰旧址……人们以各种形式回顾抗战历史,缅怀英雄业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据此回答1-2题。
1.抗战精神孕育于八年抗战之中,这体现了 ( )
A.意识来源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B.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把伟大抗战精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把党建设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B.矛盾县有特殊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8月6日凌晨,第9号台风"麦莎”在浙江省玉环县千江镇正面登陆,随后横穿浙江,进入上海、山东等地。在各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战下,台风给所经地区造成的损失被降到最小。回答3-7题。
3.中央气象台准确地预报了这次台风,在台风来临之前,浙江、山东等省紧急转移处于危险地区的人口,作好全面的防台风准备,使损失减少到最少。这说明
A.人们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B.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减少损失
D.人们可以创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4.灾害发生后,民政部会同财政部紧急向灾区拨付补助费。中央拨给灾区的补助费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5.台风“麦莎”带来的强风暴雨已使上海七成菜田不同程受受灾。上海绿叶蔬菜价格猛涨,最高时500克鸡毛菜卖到7元钱.还十分抢手。材料说明了
A.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6.为迎战“麦莎”来袭,北京专门成立了七十二个防汛指挥部,可谓是百万雄军严阵以待。但来势汹汹的台风“麦莎”在渤海湾偏东方向“温柔”一拐,仅用飘飘“云裳”轻掠京城东部郊区。这说明
A.台风是变化无常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质变
C.人的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认识需要进一步发展
D.人类缺乏足够的准确的测量仪器
7.当前,加强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观测,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和教训。这启示我们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令杖之。吏勃然日:“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日:“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杖剑下阶斩其首。回答8-9题。
8.“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了 (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9.“一钱斩吏”这则故事,给我们的主要哲学启示是 ( )
①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对待金钱 ③要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作风、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 ④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回答10-1l题。
10.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需要
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 ②有战胜拌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 ④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祖国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方,截fr 2004年底,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达到64000个之多,协议金额近800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7%。这一事实表明 ( )
A.祖国大陆积极履行世贸组织的义务
B.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具有互补性
c.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针对台湾
D.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主要投资场所
13.据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塞介绍,台湾长荣集团一行13人2005年5月18同来到南京考察投资环境。南京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连战、宋楚瑜最近相继访问南京,大大增强了台商投资南京的信心,南京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这表明 (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们可以利用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14.宋楚瑜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的时候。两岸血脉相连,只要我们有信心和诚意,两岸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体现的主要哲学观点是 ( )
①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实践决定认识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阻隔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浅浅的海峡”,在2005年1月29日被两岸直航的包机给轻盈地直接飞越。正是两岸的亲情、共同的利益,让两岸的关系一步接着一步向前发展。“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这一愿望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总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静止是不存在的
B.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16.温总理强调: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将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分裂国家的行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全面地看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D.矛盾有主次之分,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7.年初的时候,中国政府决定对出口的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然而针对欧美的限制,中国政府于六月取消对部分出口商品征收关税,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不同时期国家采取不同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C.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D.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且是有规律的
18.当前,多种传染性疾病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国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灾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提出
A.既重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既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又重视了矛盾的客观性
C.既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又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
D.既看到了现象的主观性,又看到了本质的客观性
2005年5月16日至18日,第九界《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今年是该年会继1999上海年会和2001香港年会之后第三次选择中国。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财富》杂志中文版董事长兼总编辑高德思说,每个国家、每个大陆对于商业与经济发展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不同的社会、教育和经济环境决定了在西方起作用的操作方式、态度及模式在亚洲不一定奏效。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f )
①物质决定意识联系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从全球500强到全球{仑坛,成功的市场运作使《财富》品牌赢得了全球性的声誉。这启不我国文化产业要 ( )
A.力口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B.加强国家的引导,走向世界
C.尽全力策划影响世界的大项目 D.自力更生,坚持自己的路
21.时下,小少农民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只有这么两种选择:要么今年市场上什么价钱高明年就种什么,类似“刻舟求剑”:要么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就抱定一个品种,好比“守株待兔”.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他们种什么赚钱。农产品种植中的“刻舟求剑”、“守株侍兔”两种选择,从哲学角度看,所犯的共同错误是( )
A.不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C.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
D.违背了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要求
22.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改革中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题
④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名句 回答23-24题。
23.到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大漠落日”其实是扁的,但诗人却描写为“长河落日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②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⑧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④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科学研究表明,由于空气中有尘埃,受到折射的影响,人们实际观测到的“大漠落日”不可能是圆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①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主观因素影响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⑧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法拉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思考是他至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中所赶的作用是 ( )
①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③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④对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12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据此回答:
试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针的重大意义。
27.(12分)眼下,当很多城市正为“民工荒”而焦虑之时,不少农村地区也正面临着“争地风”的考验。在湖北、山东、江西、河南等农业大省,随着中央“一号文件”、“三补一免”等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要田,由此引发的各种土地纠纷大幅上升。从长期视角看,由“民工荒”引发的“争地风”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但是,“争地风”中暴露出的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些深层矛盾却是长期的,亟待在实践中妥善解决。一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二是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与保障农民自主权的问题。三是农村各方利益该如何协调的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对于眼下解决“争地风”问题有什么哲学启示?
28、有人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生动的例证。对此你如何认识?(12分)
(2)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
29.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上演讲时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可持续发展,在能源供应上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我们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夹保障能源供给。2004年中国能源需求总自给率达94%。从未来看,中国能源供应的潜力仍很大。我们将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增加国内能源供给,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中国的发展,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中国政府坚持“开源与节流结合,把节约放在首位”,这是中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应该也必须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与许多重更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开展了有效的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建直了能源合作对话机制。
根据材料,回答:
(1)从哲学角度谈谈材料是如何体现内外因关系原理的。(6分)
(2)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实施“开源与节流结合,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8分)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6.C 7.C 8.C 9.B10.B 1 1.A 12.B 13.C 14.A 15.C 16.C1 7.B 1 8.A 19.A 20.A 22.D 23.C 24.B25.A
126.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f4分)②构建社会主
j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f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符合我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i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符合
f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方针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因而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起促进作用.f8分)
27.④矛盾具有普遍h生,我…要承认矛盾,正视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
矛盾。由“民工荒”引发的“争地风”虽然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但是,“争地风”中暴露出
的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些深层矛盾却是长期的,亟待在实践中妥善解决。f4分1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原来有关农村土地制
度的一些深层矛盾出现;但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广大人民一定
会有办法解决的。(4分)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刨新.
只要我们发挥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孔们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f4分1
28.(1)“谋事在人”观点认为事情的谋划在人,承认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观点认为事情的或功在于天意,而不在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丰观能
动性的发挥,是错误的。冈此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正确揭示了两者的关
系的说法是错误的。,f4分1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土
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以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办事情要成功,就必须把尊
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柴。f4分)
(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正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的典
例。f4分1
29.(1)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2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
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1,外因是
事物变化发磋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2分)“在能源供应上坚持立足国内
的基本方针”这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中围政府高衰重视能源领域的
国际台作,与许多重要能潭生产国和消费国开展了有效的能源贸易与投资合作.建
立厂能源合作对话机制。”这体现_厂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f2分1
(2)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把节约能源敬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努力建立节约型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控制高耗能产
业盲目扩张,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f4分)积极落实能源节约规划,组织和实施重
大节能工程,推r使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和器具;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产品
能效标准;进一步采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手段,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f4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