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考政治试题 - 正文*

高考政治专题八对弘扬“神舟6号”民族精神的理论思考

2014-5-11 0:25:25下载本试卷

高考政治专题八 对弘扬“神舟6号”民族精神的理论思考

一、哲学思考: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抵制和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当前发扬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外,还要不断丰富和提升民族精神。

4、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5、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同的时期造就了民族精神的不同内容。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对我们的革命、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促进作用。

二、政治常识: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中宣部和教育部确定的第二个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弘扬民族精神,体现了国家文化职能的履行。

另:《时事》第二期p62第13题。

三、典型例题: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运用哲学常识回答: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为什么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 

(3)为什么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4)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打算如何做才是真正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当代中国,我们亿万中华儿女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着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在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依然奋起,英勇抵抗。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②事物是有矛盾的,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其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推动实践的顺利开展。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能够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民族精神不同时期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民族精神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如: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③矛盾着的事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共性。当今社会,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并随实践发展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空前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当前,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团结奋斗,这一伟大事业的实现也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同时,随着社会进步旧有的观念必须更新,使其更符合时代要求,这就要求要求我们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并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前,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实践活动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又有历史继承性,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又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4)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②学习把握民族精神的实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④必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同人类的崇高理想、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生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回答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是什么关系?(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对文化创新的认识)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要求,也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文化,把传统俄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和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关注:时政报8月22日:《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8月29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两篇文章。)

问题: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是什么?2.文化创新的哲学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