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一. 单项选择题
1. 增加国民收入可以采取多条途径,其中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增加劳动者数量
B. 延长劳动时间
C. 提高劳动强度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
A. 扩大消费基金,调动劳动的积极性
B. 增加消费资料数量,提高工资水平
C. 通过积累而不断地扩大再生产
D.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3.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根本的是( )
A.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B. 要恰当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C.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D. 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4. 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 )
A. 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B. 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
C. 努力发展经济
D. 科学编制国家预算
5.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用于积累的部分和用于消费的部分在量上的关系是( )
A. 相等的
B. 成正比的
C. 互为消长的
D. 无关的
6. 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如果消费基金安排得过少,那么会造成( )
A. 消费品供应紧张
B. 物价上涨
C. 消费品积压
D. 生产资料出现短缺
7. 财政就是( )
A.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 国家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收
C.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集中资金
D. 国家拨款满足各地区和各部门需要
8. 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
A. 税收收入
B. 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 债务收入
D. 以服务费、罚款、没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9. 在预算和决算中,最理想的状态是( )
A. 收入大大超过支出
B. 收入和支出相等
C. 收入远远小于支出
D. 不收也不支
10.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预算( )
A. 收入支出相同,实现等额的经济现象
B. 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C. 收入小于支出,“入不敷出”的经济现象
D. 有收无出或无收有出的经济现象
11. 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
A.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B. 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C. 提倡无私奉献,不要个人利益
D. 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
12.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马克思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B. 有税必有剥削,赋税是政府对人民财富的剥夺
C. 有国家必有税,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D. 有民必有税,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13. 偷税是指这样的一种行为( )
A.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B.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C. 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D. 纳税人拒不执行税法规定,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14. 社会主义税收之所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我们国家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我国的税收是由国家征收的
C. 我国的税收是人民自愿缴纳并全部用于人民的
D.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5.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经济收入的人就是纳税人
B. 亏损企业不能成为纳税人
C. 没有经济收入的人不能成为纳税人
D.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纳税人
16. “富人多纳税,穷人少纳税”这是__________税收的显著特点
A. 增值税
B. 消费税
C. 个人所得税
D. 营业税
17. 税收就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 )
A. 制定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B. 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活动
C. 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D. 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8.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说明了税收具有( )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掠夺性
19. 税收的基本作用是( )
A. 调节经济
B. 组织财政收入
C. 实现经济监督
D. 打击违法犯罪
20. 下列逃税行为中,属于偷税的是( )
(1)伪造、涂改、销毁账册和票据而不缴纳税款;
(2)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税款;
(3)某企业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获得国家税收优惠;
(4)某酒厂采取销售收入不记账,把销售收入当做集资款入账等手法不纳税;
(5)某个体户拒绝缴纳税款;
(6)某私营企业老板煽动员工围攻、殴打上门征税的税务人员。
A. (1)(2)(3)
B. (1)(4)
C. (1)(2)(6)
D. (5)(6)
21. 上题列举的违反税法的行为中,属于抗税的是( )
A. (1)(2)(6)
B. (2)(5)(6)
C. (2)(6)
D. (5)(6)
22. 某国某年的社会生产总值为1800亿美元,当年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800亿美元,全国人口总数为8000万人,则当年人均国民收入是( )
A. 2250美元
B. 1250美元
C. 875美元
D. 3625美元
23.我国国民收入为14383亿元,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2.8%和67.2%;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为16314亿元,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2.8%和67.2%。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原因是( )
A. 生产发展,积累率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 生产发展,消费率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C. 积累率和消费率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D. 积累率和消费率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二. 简答题:
1. 人人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要注重积累。”也有人说:“小河无水大河干,要藏富于民。”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
2. 在我国,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京九铁路、秦山核电站,都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航行于世界各大洋的船舶,翱翔在蓝天的飞机,多数也是由国家出资生产或购买的。保卫国家的军队,维护社会秩序的警察,是靠国家出钱装备起来的。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等也需要国家拨款来保证正常运营。同时,国家要依法向企业和公民征税,通过向企业、居民发行债券取得收入。居民办理户口登记、出国护照等交付的费用,也形成国家的收入。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3. “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其作用就在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三. 论述题:
1. 材料一: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
材料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现有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吃饭财政”吃出了560亿元的财政赤字。有资料表明,,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已达3673万人,全国目前大约30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国家行政人员,财政已不堪重负。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机关干部编制总数减少一半。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从上述材料的对比中,说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
(2)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对居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3)联系材料和上述问题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会对居民收入产生什么影响?
2. 材料一: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国家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还是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材料二:某著名影视作家主动到北京市一家地方税务所缴纳他本人和单位其他人的个人所得税43000元。不久,他又缴纳税款13000多元。该作家多年来一直积极主动纳税。有一年冬天,由于不知道税务所具体地址,他连续找了四次,最终完成了纳税义务。他不仅自己主动纳税,还严格要求本单位认真执行代扣代缴税制度,并与导演、制片主任、演员和其队工作人员签下纳税的协议书。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问题1的结论说明问题2所述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 A 5、C 6、C 7、A 8、A 9、B 10、C 11、D 12、C 13、A 14、D 15、 D 16、C 17、D 18、B 19、B 20、B 21、 D 22、B 23、 D
二、简答题
1、略
2、略
3.①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有利于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③这一观点,看到了对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方面,是正确的。但是,忽视了其调节作用,又是不全面的。
三、论述题
1、略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