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一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4-5-11 0:25:59下载本试卷


下学期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题 号

总 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

I选择题,共60分

       

一、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培育和扩大了财源。据此回答1—5题。

1.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  )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C.外汇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2.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指的是              (  )

A.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B.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D 积累和消费

3.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我国的财政支出包括            (  )

  ①经济建设支出   ②科教文卫支出  ③行政管理指出   ④国防支出 

 ⑤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⑥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4.只有建立强大的财政,才能                                     (  )

A.更好地发挥财政对政治生活的调节  

B.更好地控制财政收支的数量和方向,

C.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家政权

D.最终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                                      (  )

A.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B.处理好财政收支关系

C.控制财政收支的方向          D.开源节流,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财政部长项怀诚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报告时说,中央和地方预算圆满完成,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确定的数额之内。全国财政收入18914亿元,全国财政支出22012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98亿元。中央预算草案为:财政总收入11940亿元,总支出15138亿元,赤字3198亿元。据此回答6—8题。

6.预算的功能表现在                                             (  )

①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②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体现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④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财政赤字是指                                                 (  )

A.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B.当年财政报表都用红笔填写,故称赤字

C.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D.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或小于支出的经济现象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指出:“预算经人大审议通过后要严格执行,不允许随意追加调整”。这是因为                                       (  )

  A.国家财政计划是通过人大制定和执行的

 B.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C.国家预算需经国家权力机关审批后才能生效

D.经人大审批后的预算方案是国家的重要的立法文件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据此回答9—11题。

9.马克思的话主要是说                                           (  )

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C.征税对象和数额都由国家确定

D.税收就是上交给国家的实物

10.列宁的话主要是说税收具有                                     (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11.革命导师对赋税的表述表明税收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   

①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服务的  

③税收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④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由于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加强税收征管,中央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强。除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贴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五年共计12319亿元。据此回答12—13题。

12.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主要新在                                    (  )

A.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B.税收的增长主要靠生产的发展

C.社会主义国家纳税意识极强

D.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13.在我国,税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  )

①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是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  

③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④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我国有许多不同的税种,其中主要的税种有 

①增值税和营业税          ②消费税   

③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④关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法律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据此回答15—17题。

15.下列对纳税人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凡中国公民都是纳税人   

②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③在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就是纳税人  

④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目前,我国有意识地对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税收教育。国家的这种做法   (  )

A.没必要,因为小学生在学校读书,与税收无关

B.有必要,因为在我国税法规定的范围内,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

 C.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D.有必要,因为向小学生讲解税法知识,是税务人员的权利

17.关税的纳税人是                                             (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B.进口货物的发货人

   C.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货物、物品    

   D.进出口货物的收货人

十六大报告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据此回答18—22题。

18.自1996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说明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有利于克服市场缺点  

②宏观调控有时也应成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方式  

③降息有时有利于投资,促进消费   

④运用经济手段作为管理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上述材料,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表明                           (  )

  A.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B.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C.经济对政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0.在金融业中,专门从事货币投放和回笼,货币收支的组织和管理,使货币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借入和贷出的主要机构是                                             (  )

A.金融机构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银行                   D.保险公司      

21.假如某银行在一年内吸收存款5000万,年利率为5.31%,发放贷款4000万,年利率为3%,这一年银行共开支10万。该银行这一年的利润是                 (  )

A.212.4万     B.99万       C.103.4万      D.109万

22.银行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活动的“气象站”“寒暑表”,这说明银行具有的作用是(  )

 A.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B.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C.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D. 银行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特别是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3.2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据此回答23—25题。

23.我国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的债券是        (  )

A.金融债券    B.公司债券    C.政府债券    D.企业债券

24.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能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能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5.2月20日一大早,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菜市口储蓄所门前就聚集了很多人,排队等待购买凭证式一期国库券。此次国库券发行总额为600亿元人民币。国库券是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库发行的债券,主要用来       (  )

 A.弥补国库暂时性资金不足,平衡财政收支
  B.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筹集资金

C.为公司筹集长期资金

D.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26.下列关于商业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商业保险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费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

B.商业保险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C.它为企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经济信息

D.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国家建设服务

27.石某为自己在保险公司为女儿投保了2份“少儿乐”。今年3月1日上午,其女儿在家中与小偷搏斗时被杀害。经公安部门法医鉴定为他杀身亡。石某的家人在向保险公司报案后,公司迅速调查,经核实为意外伤害死亡,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及时将10万元保险给付金交至其女儿手中,并按保险合同豁免其女儿“少儿乐”后期一半保费,合计3500元。材料中的保险属于                           (  )

  A.属于商业保险,参保费用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B.属于社会保险,它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

C.属于财产保险,以人的身体和财产为保险对象

D.属于人身保险,以人的身体和寿命为保险对象

我国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00元人民币﹐比上年实际增长10%左右;全民储蓄存款余额更达8700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7.8%。居民储蓄增速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速。据此回答28—30题。

28.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实行的原则是                              (  )

 ①存款自愿    ②取款自由              ③存款有息    ④为储户保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9.上题中的“取款自由”是指                                     (  )

①银行负有还本付息的义务  

②存款人有权自主支配使用存款   

③存多少、存多久由储户自己决定   

④银行不得随意向外透露储户姓名、存款数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0.公民储蓄行为的直接目的是                                   (  )

A.为了更好地消费          B.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C.为了获得利息           D.为了为国家筹集资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5小题,共计40分。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8分,共14分)

31.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时,经常听到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要重视积累。”也有人说:“小河无水大河干,要藏富于民。”请运用所学知识,并联系这两种意见回答:

(1)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3分)

(2)怎样才能做到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分)

32.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而面对物价持续低速、消费不旺的形势,从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又连续九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请回答:

(1)在上述材料中中国人民银行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国家不断调整银行利率有什么作用?(6分)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 8分,第2小题 6分,共14分)

33.我国的税收越多越好。(8分)

34.“保险起不到任何作用,没出事,白出钱;出了事,要钱干啥”(6分)


四、论述题(本题共12分)

35.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材料二: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说,财力向科技教育倾斜,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2亿元,重点支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达到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财政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材料中增加财政各项支出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为什么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财力向科技教育倾斜”?(6分)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A  6.A 7.C 8.D  9.A 10.D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A  18.C  19.D  20.C  21.C  22.A  23.C  24.D  25.A  26.B  27.D  28.D  29.B  30.C

31.(1)(3分)积累和消费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矛盾的一面,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二者又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因此,二者不可偏废。材料中的两个观点,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的重要性,进而把二者对立起来,是片面的。

(2)(3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做到:

A.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32.(1)(2分)①制定货币政策,管理人民币流通;

②利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实行宏观调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2)(6分) ①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调整利率是利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实行宏观调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②1994年,两次适时提高利率,对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成功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提供了保证;

③1996年以来的几年里,物价逐步回落,国家分步实行降息,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启动市场,引导消费,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促进投资多元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3.①税收是国家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形式。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且大部分不受企业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这样税收就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的保证。税收收入越多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这就使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这个角度看,税收越多越好。(4分)

②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但如果是通过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而增加税收,这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说税收越多越好。(4分)

34.①保险就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安定社会的投资行为,它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万一有意外事故发生,可以用来补偿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受害者的经济负担;(4分)②同时,参与保险还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所以,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

35.(1)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利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3分)

(2)材料主要列举了财政在科教方面的支出的数字和增加的情况,财政对这方面支出的增加目的在于发挥财政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掌管重大作用。(3分)

  (3)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的培养靠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这些事业单位没有经济收入,或只能取得部分收入,难以维持自身的日常开支,所以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对科学、教育支出的增加是科学、教育事业的可靠保证。(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