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一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各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商品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是劳动产品但不一定用来交换。
C、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包括劳动产品和物品。
2、刘某把自己生产的2000斤粮食做如下处理,试判断哪一部分属于商品: ( )
A、交公粮200斤 B、交购粮700斤
C、自食1000斤。 D、送给朋友100斤
3、关于商品的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循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时出现,因为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B、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因为只有生产出来才能交换。
C、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因为在未出现商品生产前,就有了剩余劳动产品的偶然交换。
D、甲地可能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乙地可能相反。
4、2001年6月,广东珠海市在珠海上游建成的广昌泵站开闸放水,奔涌的西江水从这里被送到珠海市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从此,珠澳两地真正喝上货真价实的优质自来水。材料中的自来水:
( )
A、是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 B、即是劳动产品又是商品。
C、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不是劳动产品,但是商品。
5、对上述材料中的“货真价实”应该这样认识: ( )
(1)“货真”是指商品使用价值标准。
(2)“价实”是从交换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的所有者。
(4)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
A(1)(2)(3) B(2)(3)(4) C(1)(2)(4) D(1)(3)(4)
6、形成商品价值的是: ( )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整个劳动过程
7、商品的价值是: ( )
A、通过商品自身表现出来的。 B、通过商品的质量表现出来的。
C、通过交换表现出来的。 D、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
8、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
9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也就越多,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是: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测定
10、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商品生产者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导致: (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C、该商品生产者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D、该商品生产工具者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11、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货币从现象上看都是物,但就其本质来说都是:( )
A、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12、关于金银与货币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 )
A、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B、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也不是金银
D、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13、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惊险的一跃”,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跳跃,那么摔坏的将“不是商品,而一定是商品生产者”。这一论断表明: ( )
1)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2)商品能否卖出去,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切身利益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
4) 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A、2) 3) B、1) 4) C、2) 3) 4) D、3) 4)
14、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价值的表现形式是:( )
A、交换价值 B、货币
C、使用价值 D、价格
15、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一台彩电标价2000元 B、学校财务人员向教职工发工资
C、王五用12元钱买一公斤肉 D、李四到银行取出存200元款
16、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是: ( )
A、观念上的货币 B、作为价值符号的货币
C、实实在在和足值的交换 D、理想中的货币
17、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 )
A、某一商品的价值 B、许多商品的价值
C、货币本身的价值 D、一切商品的价值
18、商品流通是指:( )
A、物物交换 B、以等价物来表示的商品交换
C、以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D、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9、纸币之所以能买到各种商品,是因为:( )
A、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印刷纸币耗费了人类劳动,即纸币有价值
C、纸币是一种交换价值
D、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0、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无规律可循
D、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21、对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B、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
D、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22、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 )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
B、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供求不应的商品就是贵。
C、由商品的质量好坏决定,质量好的商品就贵。
D、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用处大的商品就贵。
2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
A、实行等价交换。
B、价格以价值为轴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24、假定一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在生产件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假定生产上衣的原材料等价格不变)则一件上衣的价格为:
1)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量不变,其价格为20元。
2)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量不变,其价格仍为方便用40元。
3)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量增加一倍,其价格为40元。
4)如果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其价格低于20元或高于20元。
A .1)2)3) B.1)2)4) C.2)3)4)
D1)3)4)
25、下列事件中表现价值规作用的是: ( )
1)沈阳市防暴器材成为我国首家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2)国家对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和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用品实行最高限制。3)四川德阳市以优势企业兼并落后企业,实现工业企业无亏损大户。4)河北邯钢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屡上台阶。
A、1)2)3)4) B、1)3)4)
C、1)2)4) D、1)2)3)
二、非选择题
26、运用所学的经济学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下列各对关系:
① 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个别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②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27、辨析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28、材料 中国园艺学会的一些专家分析了我国水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顾条件,盲目发展。一些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实际,重形式轻实效,要搞所谓公
路两旁“一律”种果,弄得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个别地方已出现水果滞销,价格下降,果农增产
不增收的现象。
二是粗放经营,效益不高。目前我国果品平均亩产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投产果园有30%为
低产劣质园。有些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比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单产低,质量差,所以效
益不高。
(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用(1)道理对两则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3)专家的分析对我们发展商品经济有什么启发?
高一政治第一课练习题参考答案
1-5ABCBC 6-10CDABD 11-15DBADA 16-20CDDDD 21-25AABDB
26.①二者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多,单位商品价
值量不变,个别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多;反之,个别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②同一劳动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应减少;反之,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应变大;价值总量都不变。
27(1)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所以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是正确的。
(2)物价上涨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会引起物价的上涨;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会引起物价的上涨;国家为理顺价格关系而对某些产品进行的政策性调价也可能造成某些商品价格的上涨;不法商贩哄抬物价,也会引起物价的上涨等等。
(3)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是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说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是对的,但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是错误的。
28(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价值规律。
(2)第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道理表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客观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就可能低于价值。问题一的出现就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不按价值规律办事,不会预测市场需求,盲目发展水果种植,导致水果供大于求,果贱伤农。第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调节、刺激和淘汰作用。问题二中水果单产低、质量差,主要是一些果农只会粗放经营,不懂得改良水果品种、改进生产技术的重要,因而必然在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提高单位面积果园的经济效益。
(3)专家的分析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否则就要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