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考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70分)
1.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 ,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 )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亚马孙河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和平组织”一成员说:“伤害‘地球之肺’就是毁灭我们自己。”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否认它必犯错误 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惩罚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揭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图案会徽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回答3-5题
3.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能表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积淀之上的现代感。”之所以“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突出了(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会徽中的“京”采用了中国象形文字。下列对象形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是古代劳动群众社会实践的结果 ②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
③充分体现出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的演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中国印采用中国传统的印章形式,同时配以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奥运五环;它以中国红为底色,采用中国传统的篆刻、书法等古老艺术,同时又富有新意地运用中国墨笔书写出古朴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Beijing 2008”。它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其创作思想体现了 ( )①联系的观点 ②整体优化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对立统一的观点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95人乘专机前往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中国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队伍,肩负着联合国的维和使命。据此回答6题。
6.中国首次向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海地政府提供了1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在海地首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联合国广场”首次升起了五星红旗。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①一定的原因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 ②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③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量变在一定的时候总是会引起质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据报道,在台北县为候选人站台时,再次否认“九二共识”,并鼓噪,“干脆把一个中国、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给大家公投决定。”陈水扁的说法引起台下民进党支持者一阵喧闹。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陈水扁却公然否认这一事实,这说明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依赖于意识
C 意识有可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歪曲的反映 D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8、“亡人国者,先亡其史”,陈水扁不仅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并且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非中国人教育,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给台湾乃至中华民族带来一场严重灾难。这说明
A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C 篡改历史必然带来民族灾难 D 歪曲反映客观实际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9、台湾大学的吴展良教授说,从今年9月起,台湾当局制订了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这部教学大纲把台湾说成是一个独立国家,把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也说成是外国人。他表示,我们说的是中国话,用的是中文,习俗也是中国习俗。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 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
C 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D 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多样性
10、今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调查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因。这说明
A 联系就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C 任何原因都可以转化为结果 D 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11、下列关于原因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因和结果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B 事物之间先行后续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D 只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才是因果联系
12、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共同要求
A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B 抛弃一切传统理论,大胆创新,标新立异
C 理论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D 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
我国一位工程院院士曾说过,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允许失败”原则。回答13-14题。
13.从思想方法上分析,“不允许失败”原则属于 ( )
A.形而上学 B.辩证法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14.“不允许失败”原则最大的危害是
A.阻碍人的实践活动B.压抑人的创新精神 C.强调意识的反作用D.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15.“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句古语表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应坚持两点论D.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16.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作用
C.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就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17.法国的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指挥的羊群,胜过羊指挥的狮群,这说明 ( )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意识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部分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18.下列观点中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有 ( )
①祸中有福,福中有祸 ②事物皆变,世事无常
③美就是丑,丑就是美 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时说:“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变化着的、充满希望的中国,就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回答19—21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
A.联系的观点 B.辩证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0.温总理在讲到今天的中国时说:“25年间中国创造的巨大财富,不仅使13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基本实现了小康,而且为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000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这里使用的是 ( )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法
C.科学的思维方法 D.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
21.温总理在讲到明天的中国时说:“中国坚持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大海,大海容纳百川,永不枯竭。我们立足国情,大胆推进改革开放,勇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充实自己。一个善于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其生机和活力是无限的。”这段话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的 的思想。
A.整体和部分存在区别 B.部分离不开整体 C.量变引起质变 D.质变是飞跃
22.温总理还讲到:“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论的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
C.实践第一的观点 D.从中国国情出发
今年淮河防汛少见军民日夜奋战查管涌、堵决口的场面,倒是开闸放水、行洪蓄洪的消息时时牵动人心。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淮河防总办公室同志用“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八个字给出了答案,同时指出“我们并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讲究以人为本,尽量让人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回答23-24题。
23.从“严防死守”到“科学”、“依法”,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转变。这种转变来自于( )A.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遵循 B.人定胜天的信念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4.之所以说“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就是因为 ( )
A.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 B.一切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认识决定实践
25.俗话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这种说法表明
A.创造性思维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B.想象在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上述论断体现了“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
D.上述思维过程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6.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共同点
A. 都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B. 形式上都是主观的,内容上都是客观的
C.都属于理性认识 D.都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的
“食人鲳”令人谈虎色变,国家有关部门严令“食人鲳”要赶尽杀绝,绝不能让这种鱼进入自然水域。(“食人鲳”是产于南美洲的一种外形漂亮,但本性非常凶残的食肉性鱼类,会对其他动物群起而攻之,亚马孙河每年都有上千头牛羊等大型动物被吃掉,人称“水中狼族”)据此回答27-28题
27.“食人鲳”颜色漂亮,人们把它们作为观赏动物买回家,殊不知它们竟是凶残的动物,从哲学上这表明
A.现象反映本质 B.假象也反映本质
C.抓住本质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28.有关部门之所以强调要对“食人鲳”赶尽杀绝,是因为这种鱼一旦进入自然水域,会杀尽所有其他鱼类,破坏我国已有的生物链,生态平衡会遭到毁灭性破坏。有关部门的认识体现出
A.要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B.人为改变已有的联系,将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C.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矛盾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的哲学意蕴隽永悠长。回答29-31题。
29.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表达了( )
①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②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思想
③物质运动多样性的思想 ④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0.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子路篇》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包括的哲理有 ( )
①矛盾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 ②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③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矛盾的一方只有消灭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⑤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1.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说:“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能抱残守缺 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事物的生命力
③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④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扰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据此回答32-33题。
32. 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
A.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 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33.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B. 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C. 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D. 要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阅读右侧漫画,回答34-35题。
34.漫画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
A.体现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
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C.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
要求 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35.解决上述现象,从哲学角度看,关键是要( )
A.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完善政绩考核办法,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
D.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
高二政治期考试卷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7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二、主观题(30分)
36.有人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还有人说“一把钥匙开千把锁”。到底谁说得对?(10分)
37. 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2分)
38、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北京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持其农田现状,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林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覆盖率。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8分)
答 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B | B | C | B | D | C | C | D | B | B | D | C | A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B | D | B | D | D | C | A | B | B | A | C | C | B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C | A | C | B | C | D | D | C | B |
36、(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这种特殊性告诉我们,做事情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这个角度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4分)
(2)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连接,不可分割。同类事物存在共同本质,掌握了一般规律,对解决同类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千把锁。(4分)
(3)命题中的两句话讲问题的角度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也都有其适用范围。(2分)
37、①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
②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3分)
③“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3分)
④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3分)
38、①中央的要求,对全国农村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因此,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4分)
②北京市存在着建绿化带与保护耕地的问题,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的做法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