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它需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拥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人民群众需要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的认识工具,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C.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2.在抗洪斗争中,我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取得了抗洪的胜利。这种精神被称为伟大的抗洪精神。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B.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
C.正确的思想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种看法属于:
A、唯物主义观念 B、形而上学观念 C、唯心主义观念 D、唯物辩证法观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拥有淡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不平衡。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国家计划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据此回答4—5题。
4.由于严重缺水,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这说明:
A.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变化的
5.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这说明了:
A.自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然界没有的东西
C.人定胜天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6.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7.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据此回答。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8.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概念;历史上龙的形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汉语言中关于龙的词汇也在不断丰富;每逢重大节日,人们总喜欢舞着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龙来庆祝节日。这说明
A.意识可以凭借人们丰富的想像而产生 B.龙的概念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意识能够直接创造出客观事物,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特点
D.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 “坐井观天”之所以被用作贬语来使用,是因为类似“坐井观天”的人主要错在
A.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混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从主观出发看问题
11.大家给振兴东北“支招”:振兴东北重在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而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增加投入较为有效;当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缺的不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新的体制和机制。专家对东北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不同的反作用 B.振兴东北要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
C.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近半个世纪荒漠化速度加快,和毁林(草)开荒、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活动有直接关系。今天,西北人从全国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着想,做出了退耕还林(草)、野外禁牧的重大抉择。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于人们
A.没有认识到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否认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没有认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只顾眼前利益,违背了客观规律
13.荒漠化速度加快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承认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B.做工作必须 尊重客观规律
C.必须承认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4.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15.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这首诗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C.世界观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就不同 D.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16. “画龙点睛”从哲学角度说明了:
A、办事情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D、关键部分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整体的性能状态
17.“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鼓励人们看问题从整体着眼 B.要求人们不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近年来,网吧呈高速发展之势。网吧高速发展,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有用的信息,忧的是一些网吧无序发展,唯利是图,衍生了社会公害。据此回答19—20题:
19.网吧发展的一忧一喜表明:
A.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B、矛盾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D、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20.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不失时机地促进网吧的发展 B、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势在必行
C.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在把握主流的同时,不忽视支流的影响
2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垃圾正成为一大公害。但也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因为根据科学测算,如果处理得当,85%以上的垃圾能够在经济循环中重新发挥作用,从而减小对有限资源的消耗,为人类造福。这说明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D.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2.“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的本质 B.普遍性就是特殊性的总和
C.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D.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23.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24.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种粮积极性,还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全局性的问题。这一看法
A.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表明原因一定能引起一定的结果
C.反映了整体与局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25.下列说法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6.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B.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C.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7.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28.人们要按规律办事,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在于
A.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则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B.规律是客观的东西,规则是主观的东西
C.规律是可知的,规则具有主观随意性,是不可知的
D.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规则是人们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
29.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原因,而人民生活的改善又会成为生产
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原因和结果没有区别 D.出现在前的现象是原因,出现在后的现象是结果
30.“克隆羊”、“基因鱼”的诞生,引起世界的关注,人类可以复制生命,这一重大成果说明
A.人类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B.人的意识具有巨大能动性,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不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自然界的客观性受到挑战
3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 B、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32.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对待任何事物都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B、手机短信弊大于利
C.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 D、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
33.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一方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办事情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34.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所进行的活动。人在活动中又总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为什么还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35.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四、辨析题:(每题11分,共22分)
36.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37.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五、分析说明题:(38题18分,39题17分)
38.《人民日报》强调,我们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含义是什么?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怎样的?
(3)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高二政治期中质量检测答案纸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漏选可得一分)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三.简答:
34.
35.
四.辨析题:
36.
37.
五.分析说明题:
38.
39.